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94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有心动的汉子追问:“咋种?你们会种?收成多少啊?”

  范进摇头,含蓄的道:“我们也不是太会,就是按照去年种在菜地的经验种下;

  因为去年四个月就能收成了,我和水清一合计,要是夏季发大水,趁现在种下的话那时说不定能收成了,但是能不能收成,能收成多少,我们就不知道了。”

  他不能说好吃与否,也不能说种植经验,更不能说收成多少,不然他们按照他说的种,没达到预期怎么办?

  平白多惹口舌是非。

  而这样说之后,还有人愿意尝试种,即便不好也怨不到他们家,毕竟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范前嗤笑:“你是我亲弟弟,你说你除了会读书还会啥?种地这种事你懂什么?

  水稻小麦尚且种不明白,还想着种没种过的东西,这不是糟蹋地是什么?

  我说你要是不想种水稻,把田卖给我,省的浪费!”

  张婶子本来在人群后,已经想追随范进的步伐也种这东西,正准备听后续,就听到范前阴阳怪气的嘲讽。

  顿时她比范进还气愤,抢先大声反问回去:“你说说你当哥哥的,咋就见不得弟弟好?说的话忒难听!

  再说了这田是你的?糟蹋了你的田?要你在这儿指手画脚别人家种什么?”

  范前被说的面红耳赤,转手看到来人是比他大的张婶子,又是妇道人家,自觉吵赢了也不光彩。

  并且还不一定能吵赢!

  他当下一甩衣袖,气愤道:“那他说这些,要是村子上的人跟着种咋办?辛辛苦苦忙上几个月,到时颗粒无收,谁来负责?!”

  张婶子撇撇嘴,哼道:“谁愿意种谁负责呗!又不是三岁孩童,自己拿不了主意,既然是大人了,别人还能强迫你种?

  况且你说的也是好笑,这东西就算是野外发现的,但也得出力挖回来吧?别人凭啥免费给你?

  是闲着没事干还是看你长得好看,非要送到你家里让你种了?”

  一番话说的周围爆笑连连!

  凌然笑的格外大声,还用力的鼓掌。

  范进唇角也往上扬起。

  范前面色红一阵白一阵,半响后,他指着张婶子讽道:“你不就是去年跟着我弟弟后面挣了些粮食和工钱么。

  如今现在不管他家好的坏的,你都能吹捧是好的。

  等着瞧吧,等你辛辛苦苦几个月啥都没捞着,就等着哭吧!”

  张婶子家的良田都被张叔生前好赌输掉了,他们家就二十几亩薄地,家里那么多口人一年的吃食就靠这点子地的收成。

  要是颗粒无收,还不得活活饿死!

  到时哭都没地哭去。

  张婶子现在打定的主意是坚定的跟随水清一家的步伐走!

  对于范前的嘲讽非但没放在心上,反而表明态度道:“你放心,总比跟着你后面强!

  别人家的东西我也不白要,待会我就去问水清能不能换、怎么换,换到了我就种。

  好不好那也是我的事,犯不着你操心。”

  围观的其他人听了这话,也有不少心动的。

  张婶子家没田,只有少数薄地,他们家地却是多的,种别的收成也不好,可以拿来试试这个。

  人群中,王桂芬最为心动,她连忙脚步一转,回家去找公爹商量。

  要是按照范进说的,四个月差不多能收成,说不定能避开夏季的雨季,家里十几口人老老小小多少有口吃的。

  好不好吃不重要、收成好不好也不重要,只要能在夏季前收获就好。

  王桂芬走后,范前也讪讪的离开。

  张婶子见留下的大多在和范进探讨,也脚步一转,去找水清。

  水清正在家里削土豆。

  一个个土豆把芽点的地方切下来,切面裹上草木灰。

  土豆中间多余的块块扔进一旁的筐子里,等做饭的时候烧了吃。

  看着已经快半筐子的土豆块,她深深叹了口气,这段时间要天天顿顿的吃土豆了。

  听到张婶子的来意,她立即手一指竹筐,激动的道:“喏,你装些回去,炒蒸煮烤都成,尝尝就知道味道了!”

  土豆再好吃,也架不住顿顿吃啊。

  她可不想天天顿顿吃,把自己吃到不想看到土豆。

  张婶子连忙摆手,“我不是来白要的!婶子想和你换,你看用大米换还是炭?

  帮工也成,你们要是缺人,我和小草还有铁牛木牛如今都闲着。”

第129章 农活外包

  水清狠狠心动了!

  她家如今确实缺人。

  土豆一个成年劳动力一天大约能种一亩地,孩子能种半亩就很不错了。

  家里晏秋星回负责酿酒事宜,大河大湖负责喂养牲口,范进上午运米酒去府城下午犁田,凌然犁一整天田地。

  能种土豆的只有大江和做完饭的自己。

  大江过了年十岁,在洺朝十岁的孩子能当半个劳动力使,这几个月来大江体格壮实了不少,就按照他一天种半亩算吧。

  可说实在的,自己一天种不了一亩地呀!

  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尤其根本没下过几次田地,范进是没同意她去种土豆,可即便范进同意,她一天还不一定有大江种的多!

  她朝张婶子看去,皲裂的脸上不少皱纹,一看就是常年劳动所致。

  张小草她见过好多次,那姑娘干活麻利极了。

  木牛和铁牛有十三四岁了,种土豆应该不在话下。

  有这四个人加入进来,虽然赶不上耕的进度,但相差不大。

  只是,“你家的房子怎么办?来得及吗?”

  房子对于村子上的人来说是头等大事,村子上好几户人家,过年前已经搬进新房居住了。

  剩下的人家正月期间也没闲着,陆陆续续搬进去了几家。

  张婶子家因为去年烧炭的缘故,耽搁了不少进程,如今再帮着种土豆,住进新房的日子又要耽搁不知多少日子。

  听到水清关心她家房子进程,张婶子大咧咧笑道:“嗐,没事!

  和挣银子以及种田地比起来,盖屋子慢点就慢点;

  有吃有喝有银子,房子放那又不会跑,早点晚点盖有啥子关系。”

  他们是想住进新房子,但在温饱和银子面前,新房子得往后边站。

  她再也不想经历没粮食,儿女晚上睡梦中喊饿的日子,更不想在儿女生病烧的迷迷糊糊时,无银钱看大夫抓药只能生生忍着。

  她是个没本事的,只想跟着有本事的人,靠自己辛劳让儿女吃饱就行。

  水清听到没关系,知道张婶子的决心,她这认定的不是土豆,而是自己家呀!

  没有贸贸然许诺,她先打听情况:“你家里多少地?收成多少?”

  张婶子如实回答:“二十七亩地,一大半是后面开垦出来的荒地,土地不肥,所以收成一向不怎么好;

  大多种苞谷,风调雨顺年景好的时候,收成就好,亩产最高能有四百多斤,不好的时候一两百斤也是有的。”

  水清暗暗心惊,华国的苞谷亩产至少上千斤了,当土壤肥力足、风调雨顺气候好、品种优时,亩产最高还能达到两千多斤。

  这差距太大了。

  难怪华国人多还能人人吃饱吃好。

  “亩产折中算三百斤的话,二十七亩地能收苞谷八千一百斤,你们一家人够吃不?”

  苞谷和大米小麦土豆这些都不同,它中间还有个苞谷杆杆!

  这个杆杆比稻壳重称多了。

  “够是够吃了,勤快些打理荒地,再节省些吃,还能剩一些,但一日三餐不能只吃苞谷呐;

  柴不用银子买,糖能不吃,油可以少吃,只是盐却是必须要吃的,不吃人没力气,买盐需要钱;

  衣裳农具损毁了不得不置办一件,也需要钱;

  这些通通得从这二十多亩地的收成中出,光靠剩的那点不够;

  苞谷能卖九文钱一斤,只能卖了苞谷换成四文钱一斤的黑面吃,饶是如此,也是常常吃不饱。

  这个年是孩子们长这么大最好过的一个年,说起来还是托你们的福”

  张婶子说着说着忍不住拉长袖子抹眼泪。

  水清深深吸了口气,她知晓苦,但没想到这么苦。

  同时心里盘算:土豆亩产量大约两千斤左右,按荒地肥力不够,一两千斤应该可以。

  张婶子一家种个零头七亩地,收成也是八千斤往上,好的话能一万多斤!

  是的,她没想过张婶子家的土地全种土豆。

  张婶子家抗风险能力不强,换句话说,如果土豆没有收成,她家没事,有购物商城在,有一盒子满满的金叶子兜底,还有卖毛笔和卖米酒挣的银子,她家依然可以衣食无忧。

  但张婶子家要是没有收成,他们一大家人如何生活?

  先种个七亩地,不管是八千斤还是一万斤,也完全足够她家吃饱肚子。

  而等到下半年九月份,洪水早已褪去,那时即使张婶子将全部土地种上土豆,吃食充足的情况下,种块也足够。

  水清刚想开口,就听到外面风风火火的跑进来一个人影。

  “水清、水清!我刚和公爹说了下你种的那啥、啥东西,公爹意思是我们也种一些,让我来问下你怎么换?”院子门没关,王桂芬老远就嚷嚷着问道。

  生怕晚了一步,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