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159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感动不感动!

  桑弘羊等人能怎么办,只能露出坚强地笑容,向霍善展示自己的钱袋子,以证明自己是真正的消费者。

  作为庄子上所有店铺的小东家,霍善对待桑弘羊他们的态度顿时更热情了,力邀他们早点过去集齐五个小旗书签领粽子吃。

  只要花点小钱,就有机会领取随机书签哦!

  众人:“……”

  从未见过如此诡计多端的赚钱方式。

  至于刘彻他们,那自然是不用去集小旗的。

  眼看要等大伙玩完第一轮集旗活动才有端午竞渡看,霍善便下地拉着刘彻他们去酒楼大堂里落座,和刘彻分享自己从苏轼那里学来的新玩法。

  一起来关扑吧!

  看到这个咸鱼粽子没有,只要你掷出的是正面,就可以白得这个咸鱼粽子;如果你掷出的是反面,你就要自己掏钱买走这个咸鱼粽子了!

  刘彻:?????

  咸鱼粽子是什么玩意?

  霍善积极地给他介绍起来,说是遥远的南海边人们拥有非常多的咸鱼,所以包粽子也会往里面塞上一点。

  一并塞进去的还有吃海鲜长大的猪肉,难怪他们那位叫公孙弘的丞相当初要去海边养猪呢,海边养出来的猪吃着绝对特别香!

  刘彻心道,得亏人公孙弘早就入土了,否则他怕是不想听到你这么夸他。

  刘彻虽不是很想吃什么咸鱼粽子,不过对关扑这事儿很感兴趣,兴致盎然地接过霍善手头的五铢钱掷了起来。

  在投掷三次、成功赢得一个免费粽子以后,刘彻顿时上头了,对着菜单开始一路掷了过去。

  反正他带了不少随从,哪怕把整个菜单全点了也吃得完。

  霍善也不在意赔上几道菜,乐滋滋地陪刘彻一路关扑过去。

  霍去病:?????

  他儿子明天不会被人弹劾吧?

  事实证明玩上头的不仅是刘彻,外头一些商家和摊贩在霍善的提议下拿出几样东西来关扑,成功吸引到不少客人驻足。

  来都来了,无论关扑中不中他们的购买欲都成功被调动起来,纷纷开始在货架前驻足流连。

  多买还能多得书签,集旗效率更高!

  不就是想要钱吗?拿去吧你!

第137章

  集五旗活动正热热闹闹地展开, 司马迁这个平时没什么资格往刘彻面前凑的小小郎中,也正带着家眷到处玩耍。

  粽子这东西,司马迁此前已经参与过刘彻组织(霍善倡议)的包粽子活动,所以觉得这玩意并不稀罕。

  但是, 这是不要钱的欸!

  本来他们这次过来就是要买东西的, 多买点不仅能获得不要钱的书签,凑齐五个盖有不同印章的书签就能获得一个不要钱的粽子!

  这书签, 将来拥有纸质书或纸质本子以后可以夹在里头, 没有的话也能用绳子穿起来挂在竹简中作为标记。

  哪怕没有粽子可以兑换, 光是这书签也很值得收藏。

  由于司马迁这次是拖家带口过来的,所以他们很快集齐五个不同的书签过去兑换粽子。

  兑换后的书签将会被加盖一个相当漂亮的“五谷丰登”章, 据说是出自大汉开国国相萧何之手, 字体和未央宫中的匾额一样好看。

  许多人既没见过萧何的字, 也没见过未央宫的匾额, 可是这个印章上的字……确实很好看!

  司马迁当上郎官以后,有机会时常去查阅禁中藏书和各类档案, 属于难得的同时见过萧何所写文书、所题匾额的那类人,所以他一看到新盖上去的章子时就觉得眼熟, 当即跟人讨过印章想仔细看看。

  对方见司马迁是个衣着光鲜的读书人, 也没拒绝他的要求,大方地把章子递给他。

  司马迁将上面篆刻的字体翻来覆去的研究了半天,只觉这笔锋确实很有萧何的味道。难道是太子从以前的文书里抠出来的?

  司马迁百思不得其解。

  唯一知道真相的霍善当然不会告诉他,这是他去叫萧何给他写的。

  至于为什么不是写五畜兴旺而是写五谷丰登, 当然是因为五畜都已经集齐了, 剩下的五谷也不能落下!

  萧何这几个月都在跟着扶苏投身于伟大的造纸事业之中, 期间两人越聊越投契,萧何也渐渐开始给扶苏出谋划策。

  萧何的手段向来是最讲究春风化雨的, 经常不声不响就把事情干了,有时候他都把你摁死了,你还觉得他是世上少有的大好人。

  而对于嬴政这个类型的帝王,萧何也很有办法把自己的构想伪装成对方能够接受的方案,许多事他应对起来都相当如鱼得水。

  萧何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方面的天赋,大概是天生的吧!

  

  萧何这样想的时候,正躲在大山里的刘邦打了个喷嚏。

  刘邦很是纳闷。

  这天气也不冷啊。

  难道是倒春寒?!

  霍善是不管这些的,他就是过去讨了个字又溜达回来,并且相当诚实地宣传说是萧何真迹!

  这就造成了司马迁的疑惑不解。

  见自家娃儿已经开开心心地吃粽子,司马迁也就没再深究了。只是这一比较起来,自家娃儿跟霍善那小子真是没法比。

  司马迁正这么想着,就听前头的酒楼里传来阵阵热闹的喧哗。

  仔细一听,是两拨人在对喊,一拨喊“正正正”,一拨喊“买买买”,两边嗓门都不小。

  司马迁走过去一问,才知道酒楼新煮好一锅粽子,有位客人正和朝阳侯拿着这锅粽子玩关扑。

  本来么,全场只有朝阳侯自己喊得大声,后来那客人表示谁的嗓门盖过朝阳侯,就把赢来的粽子送给谁,于是喊“正”的声音当场变得震天响。

  朝阳侯不甘落后,马上表示自己也可以送粽子,所以局势就变成了两军对垒,正反双方一个塞一个响亮。

  司马迁伸长脑袋往最里面看去,一下子看见了……

  正方阵营里坐着的赫然是他们的大汉天子刘彻!

  司马迁:?????

  掷个铜钱而已,用得着闹得这么声势浩大吗?

  刘三岁和霍四岁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他们把一锅粽子都分完了,才算是意犹未尽地结束这场热热闹闹的关扑。

  霍善招呼大伙一起去看龙舟竞渡。

  他一马当前领着大伙往外走的时候注意到人群里的司马迁,还热情地招呼司马迁一块玩耍去。

  众人齐齐看向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只能让人告诉随行家眷自己玩去,自己加入到浩大的伴驾队伍之中。

  霍善问司马迁刚才都玩了什么,觉得好不好玩。

  司马迁掏出自己获得的“五谷丰登”章,表示好玩是好玩,就是比较费钱。

  霍善见他早上都没过完就已经集齐五旗,顿时感慨不已。

  难怪司马迁没钱给自己赎宫刑,原来他是个花起钱来管不住手。

  霍善老气横秋地对司马迁的金钱观进行点评:“平时家里还是要留点积蓄的,否则需要钱的时候拿不出来怎么办?”

  司马迁心情很复杂,你个四岁小娃娃,怎么老爱劝别人多存钱?

  司马迁认为自己奉公守法、勤恳养家,每个月到手的钱虽然能花个七七八八,但是他有手有脚,肯定能跟他爹一样至少干到五六十岁,只要没有换房子之类的大需求,养活自己一家老小还是没问题的。

  司马迁想起当初霍善和苏轼那番交谈,不由语重心长地劝道:“你不用听别人说什么存钱赎罪之类的,那根本是没必要的。只要你不去触犯律法不就得了?”

  霍善长长地“唉”了一声,放弃劝说司马迁找别人玩耍去。

  随行的霍光见霍善跑远了,才凑过去问司马迁和他侄子都聊了啥。

  司马迁现在也放弃摆出和霍家人划清界限的姿态了,主要是只要一和霍善扯上关系,许多事说出去别人也不会信。

  既然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干脆就不洗了。

  司马迁如实把刚才的对话学给霍光听,摇着头说道:“你这侄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老劝我多存点钱。”

  霍光闻言也摸不着头脑,只能说道:“手头有点余钱总是好的。”

  

  司马迁忍不住问:“你手头有余钱?”

  霍光委婉说道:“我衣食住行都是家里管着,没什么要用钱的地方。”

  至于庄子这边的新鲜事物,霍善对自己人是很大方的,出了什么新玩意头一个就送给他们用。他这个当叔的能做的,也只有从长安那边过来时买点吃的玩的哄侄子开心。

  根本花不了多少钱。

  司马迁:“……”

  现在的少年郎都这么管得住手的吗?二十好几且已经有儿有女的司马迁倍感惆怅。

  一行人前往江边看端午竞渡。

  今年的端午天清气爽,江水也是清亮透彻,瞧着竟是格外适合搞竞渡比赛。

  江边已经来了许多人,都在好奇地辨认着沿岸迎风飘扬的旗帜,不少人都已经在庄子那边消费过了,瞧见上头绘制着的小鸡小狗感觉怪亲切的。

  霍善一行人已经提前占领了终点处高高的土台,这可是最佳的观赏位,目力好的话可以纵观全程;目力差点的也没问题,欣赏一下最终夺旗战凑合凑合。

  这次跟过来的还有很久没露脸的公孙敖,他现在基本都在昆明池纵情翱翔,得知今天霍善这边要搞竞渡以后特意厚着脸皮跟了过来。

  不知是不是现在每天凫水和搞船上训练,公孙敖那一把子力气仿佛找到了正确的宣泄渠道,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不太一样了。

  霍善把今天过来玩耍的亲朋好友问候了一圈,才注意到公孙敖也在。他麻溜跑过去观察了公孙敖几眼,对公孙敖说道:“你恢复得不错,已经没有问题了,以后还是要注意一点,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爱护蛋——”

  公孙敖慌忙伸手捂住他的嘴巴,不让他继续叮嘱下去。

  好不容易大家都忘记了他的蛋,可不兴再旧事重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