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176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霍善不知道他爹悄然放慢马的速度跟在车边,还在那兴冲冲和人比起师父来:“不过我师父就很好,我想要什么他都能给我做。刚才的桂花糖就是我师父给我做的,很好吃对不对!”

  夙小星刚才尝了颗糖,甜滋滋的,又带着点浅浅淡淡的桂花香,确实好吃极了。

  想到自家那堆师父没一个是擅长做饭的,全仗着食材过得去应付一日三餐,她顿时就委屈得有点想哭:“我七个师父全都不会做好吃的,我也不会。”

  夙小星也不是没尝试过自力更生,可惜不知是不是因为她那时候人矮手也短,做出来的东西比她几个师父还可怕。

  于是她终归还是没法成为达成三岁小神厨的伟大成就,只能认命地继续跟师父他们一起吃大锅炖菜。

  霍善对此颇为同情。

  七个师父!竟没有一个会做饭!

  霍善积极邀请道:“我师父和师弟做饭都特别好吃,要不你去我们家小住一段时间。”

  他还给人家报菜名,什么肉包菜包豆沙包,什么饺子汤圆小馄饨,什么烤鸭烧鹅烤乳猪,什么糖丸子空心丸子四喜丸子,反正荤的素的、吃的喝的全给数了一遍。

  听得人夙小星眼睛都睁圆了。

  这个客,她做定了!

  师父来了她都不走!

  她也不是图什么吃不吃的,主要是舍不得新交的朋友。

  旁听全程的霍去病:“……”

  完了,他儿子是不是在用好吃的拐带别人家徒弟?

  不过这小孩有七个师父,出身听起来似乎不太简单……

  听李长生说有一支楚墨隐居在云梦泽深处,事情不会那么巧吧?

  本来霍去病对贸然带走别人家小孩还有点疑虑,这会儿也不纠结了,且看看等会来接孩子的是什么人就好。

  到了安陆县城,霍善他们就直奔县衙看热闹。

  堂审已经开始了,而那【祸从口出】还没解决,只要那巫医一被问话,心里话就哗啦啦地往外倒,听得县令都瞠目结舌,从未见过这么爱给自己增加罪名的嫌犯。

  围观群众之中不乏有信奉这些巫医的,听得那叫一个义愤填膺,若非慑于县令的威严,他们都要冲进去给那几个巫医一顿胖揍的。

  这些人简直可恨,不仅到处骗财骗色,还耽误别人求医治病,害死了不知多少人!

  若非他们亲自透露,许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上了什么样的当。

  有认出那巫医来的人当场在公堂外往地上一坐,捶胸顿足地嚎哭起来:“娘啊,娘啊,孩儿对不起你,当初我就是请了他师父来家里,不仅被他骗得家徒四壁,还害得你一病不起……”

  那哭声,当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本来还有人觉得事情有古怪,疑心是县令想整顿巫医才找人来演戏(毕竟谁会在公堂上自爆那么多罪证)。如今听了受害者现身说法,不少人又动摇了:难道是真的?

  县令被堂里堂外嚎得头疼,正要让人肃静,就瞧见霍去病抱着个熟悉的小小身影立在人群后头。

  不是他们的小太守又是谁!

  县令一激灵,马上命人去捉拿那巫医的师门同伙归案,争取来个一网打尽。

  开玩笑,他们安陆县还想要争取拿到造纸项目和制糖项目呢,可不能让这些歪风邪气影响了小太守和冠军侯对他们安陆县的观感。

  严惩,必须严惩!

  这种坑蒙拐骗的行为,绝对不能出现在他们安陆县!

  霍善不知道县令有心在自己面前积极表现,见县令雷厉风行地下令抓人,心里很有些羡慕。

  他就说了当县令好,皇帝姨公非要他当太守。

  当太守哪有县令有意思?

  他在西陵城待了好些天,他们太守府衙都没人来报官的。

  好在太守有着“行县”的职责,也就是说哪里有事情他就可以往哪里溜达,没事他也可以过去找找事,相比于县令来说倒是更自由几分。

  这太守当着也不亏!

第154章

  安陆县令这次是真的秉公办理, 哪怕后来【祸从口出】失效以后那个巫医想翻供,他也没给对方机会,直接将那伙装神弄鬼的骗子连锅端了。

  看完整个审理过程的围观群众满足地散去。

  安陆县令早已让人先将霍善一行人迎进后衙,审理完案子后更是堆起笑脸前去接待。

  霍善有种到哪都当自己家的本领, 这会儿已经找到帮自己煮牛乳饮子的人了, 还配上了自己带来的糖,邀新朋友夙小星一起吨吨吨。

  夙小星小时候也是喝过牛羊奶的, 但是自从她能说话以后就坚决不喝了, 因为这玩意实在腥臊得很, 难以下咽,而且喝多了还会闹肚子。

  可见霍善喝得一脸满足, 夙小星又不好意思拒绝, 只能试探着喝了一口。

  这一喝, 夙小星眼睛就睁圆了, 只觉自己以前喝的牛乳全是假奶。

  怎么会这么好喝!

  霍善说道:“刚才我都讲了煮法,你回去后让你师父给你煮就好。不过我手上的糖也没有很多了, 得今年甘蔗熟了以后做一批出来才能分给你。”

  夙小星道:“原来让江夏郡种甘蔗的人就是你!”

  霍善茫然:“什么让江夏郡种甘蔗?”

  一问之下,霍善才知道刘彻命人南下找甘蔗, 最先就是在荆楚一带找到的, 找着以后便一船船地用快船往长安送,并命令沿江诸郡今年多种甘蔗。

  地方官吏是有鼓励农耕的职责在身上的,除了督促黔首种上粮食与桑麻这些必备作物以外,还可以另外安排当地多利用屋前屋后、山上山下的空地种点别的。

  比如新丰县的县令就曾鼓励底下的县民家家户户种上榆树。

  朝廷这广种甘蔗的诏令府衙是有文书存档的, 可惜霍善没看文书, 光顾着到处溜达熟悉西陵城情况了。

  得知今年江夏能收到挺多甘蔗, 霍善高兴地道:“那正好,制糖作坊建起来以后我们就不愁没糖吃了。”

  要抓紧啊!

  费那么大劲把甘蔗送去长安多不好, 不如他们这边直接制成糖送过去,也别讲什么钱不钱的,当时候给减免点税钱之类的就好了。

  那么多粮食布匹要送去京师,路上损耗太大了,不值得,不如留在江夏郡搞基础建设!

  当然,光多种甘蔗还不行,最好是家家户户有竹子、茶叶、棉花。这样他们江夏郡就不愁富不起来了!

  

  竹子这个问题不大,江夏郡到处都是,而且种类繁多,这次造纸作坊的考察重点之一就是要有足够多的竹子作为造纸原料。

  霍善和小伙伴嘀嘀咕咕地聊了半天,见安陆县令过来了,便去与他商量起防治血吸虫病的事。

  他们这趟出来就是为了这事儿,安陆县境内水网密布,还有着连片的云梦泽水域,县民长期接触疫水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霍去病排查出的血吸虫病感染者最多的县。

  得知灭杀那小小的钉螺便有机会阻断这种寄生虫病的扩散,安陆县令马上说道:“府君且放心,下官会尽快安排下去。”

  一天忙碌下来,天色都已经晚了,霍善一行人便到驿站将就一晚,准备等明日再回西陵城去。

  夙小星那几个不靠谱的师父到晚上都没有来领娃,弄得霍善很是吃惊,越发震惊于世上居然有这样的师父。

  夙小星毕竟只是个小孩子,饶是她平时爱玩爱闹,没见到自家几个师父鼻头也是酸酸的。她和霍善嘟哝道:“师父他们是不是想趁机把我扔了。”

  霍善道:“怎么会,他们好不容易才养你到这么大,怎么可能舍得扔掉你。你别担心,如果明天他们还不来,我们就送你回家门口去,吓他们一大跳!”

  白天那地方倾巢出动,神祠附近一个人都没有了,他们不带夙小星走万一她遇到危险怎么办?

  归根到底,还是夙小星她师父不靠谱,和他们小孩子根本没关系!

  霍善和夙小星确定道:“你记得家住在哪里吧?”

  夙小星用力点头:“当然记得。”

  霍善道:“那我们先好好睡一觉,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夙小星便乖乖睡觉去了。

  霍善劝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自己躺到驿站的床上却有点睡不着,开始想师父。

  虽然他知道师父肯定不会不要自己,但是离了师父还是会疑心他是不是会扔下自己不管,光是这么想想心里就怪难过的,想来夙小星也是这样的。

  霍善正有点睡不着呢,就收到苏轼的求助。

  小友,救救!

  霍善:?

  霍善一细问才知道,苏轼白天跟人吃河豚去了。

  这不是北归路上走到熟悉的地方,见到熟悉的朋友,免不了要吃点熟悉的美食……

  于是苏轼就对着河豚大快朵颐。

  苏轼当然知道河豚要是做不好是会死人的,不过他平生最戒不了的就是一口吃的,这美食当前要是不敢下筷子,那就不是他苏东坡了!

  没想到这次居然翻车了。

  霍善:“……”

  从未见过如此热爱作死之人。

  他这不仅是祸从口出,还是祸从口入啊!

  霍善口里嘀咕着“想要你这家伙长命百岁可真不容易”,但还是迅速入梦过去把苏轼的河豚毒给解决了。

  苏轼身上舒服了以后又生龙活虎起来,开始跟霍善狡辩说他过完年马上就冒着岭南湿冷的冬天北归,一路都没怎么停顿的,今天也是马上要渡江了,又受到朋友的热情相邀,他才会拿起筷子尝一尝……

  霍善当场给苏轼念他年轻时写的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要是不爱作死的人,谁知道河豚什么时候上!

  苏轼也就不装了,改为猛夸了霍善一通,表示自己是因为知道霍善肯定有办法救自己,所以才勇敢地多吃了几口。

  由于苏轼还在北归途中,霍善凭空冒出来着实不是很好解释,霍善给他解了河豚毒以后便没再多留,直接回去了。

  因为这次逗留的时间比较短,所以结算的诊金并不多,且奖池都没更新的。

  不更新也好,省得来个【祸从口入】。

  作为半个医家,霍善是真的不想给人扔这种道具!

  商城倒是有新物品上架,不过霍善打开一看,里面新多出来的是……河豚。

  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