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22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事实上他观霍去病面相,察觉霍去病明年似有一劫。只可惜他什么技艺都学了点,就是没学到任何化劫之法。他从不靠这个本领吃饭,原因也在此:他相面相得很准,却什么都改变不了。

  有什么比你能看出劫难却无力化解更难受的事?

  李长生这次在冠军侯府停留这么久,一来是放心不下霍善,二来也是想观察出霍去病那一劫到底是怎么回事。

  霍善才刚认回亲爹,若是明年这爹又没了,对这孩子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这些考虑,李长生连东方朔也没有讲。

  东方朔见好友心事重重,也就专心喝酒吃菜。等到吃饱喝足,他与李长生并肩走在长街之上,忽地指着冠军侯府上方的云气笑道:“看到没有,瞧着似乎与来时不太一样了。”

  李长生顺着东方朔所指之处望去,一时也是惊讶不已。两人皆通望气之学,只这么远远看去,李长生便能察觉那寻常人难以发现的变化。

  东方朔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就别操心那么多了,兴许你这徒儿本领比你还大。”

  李长生点点头,挥别了东方朔,径自赶回冠军侯府。

  他想看看霍善在做什么。

  霍善倒没干啥出格的事,只是拉着霍光详细描绘了几种自己亲眼所见的寄生虫罢了。

  此类寄生虫主要分布在长沙、广陵、吴郡等地,大多都是水网密布之地。按照这个地域特征来推断的话,凡是水泽众多的地区大都有可能出现这类寄生虫病。

  霍善还绘声绘色地讲解了这些常见寄生虫病是如何进入人体的,那可真是百仙过海各显神通。

  像广陵郡的姜片虫可能还要哄你生吃水生动植物,长沙郡的血吸虫可就不一样啦,它的尾蚴可以直接从皮肤钻进人、牛,猪体内,你在疫水里头洗个手、濯个足,都有可能感染!

  霍善现在看到河水都不敢随便去洗手了!

  可恶,这些诡计多端的虫子!

  一开始,霍光听着只觉头皮发麻,听着听着他便认真起来。

  若是当真有这么多人因为寄生虫而得病,那么这《寄生虫图谱》是不是可以献给朝廷?里头提到的一些防治之法,落实下去说不准能叫许多人免受病痛之苦。

  霍光知晓霍善身份过了明路以后肯定能得到封赏,便建议他在谢恩时把这份稿子献上去。当然,既然是东方朔告诉他的,那霍善也不能独自昧下这份功劳,只要照实说就好。

  霍善这么小便能将这些东西统统记住,谁听了不得夸一句“不愧是冠军侯的儿子”?

  功劳不功劳的,霍善听不懂。不过最后这句话他听明白了,呈上去可以挨夸!

  还是他和他爹一起被夸!

  霍善很仗义地说道:“叔你放心,我也不会落下你的,到时候我会告诉所有人是你帮忙画的图谱!”

  霍光道:“我不过是按照你的介绍写写画画而已,干的是刀笔吏的活,换个人来也一样能做,哪称得上什么功劳?”

  他年纪还太小,能当上郎官本来就是沾霍去病的光,这时候太出风头对他而言没什么好处。

  李长生找过来的时候,听到的就是叔侄俩在讨论怎么趁着谢恩的机会把《寄生虫图谱》献上去。

  李长生讨过《寄生虫图谱》看完,一时有些沉默。

  霍善还在旁边积极说出自己给东方朔扣锅的事:“都是东方叔父告诉我的!”

  他这么说,师父一定能听懂的吧!

  他可是牢牢记住了师父的教诲!

  遇事不决,全说是东方朔讲的!

  李长生:“………”

  反正已经和东方朔通过气了,就这样吧。

  李长生看了眼旁边的霍光。

  霍光仍是不卑不亢的态度,见李长生望过来,他仔细给李长生讲出自己的考虑:霍善若是把这份图谱献上去,一来能让许多人免受寄生虫病之苦,二来也能让陛下更偏爱他一些。

  长安城中称得上是外戚的人可不少,真要在御前露脸还是得自己有本事。

  李长生自然知道献上图谱有利无害。他见霍善一副兴致盎然的模样,也没拦着不让他去献,只揉着霍善脑袋说道:“让人抄一份留底。”

  很多东西献上去了也未必会有用,古往今来被束之高阁的建议可不少。

  霍光一听就懂,点着头说道:“也不必另外找人了,我顺便抄一份就好。”

  霍善已经拉着霍光忙活了一早上,对他来说这件事算是了结了。

  他凑到李长生身边吸了吸鼻子,开始追问李长生是不是背着他去吃好吃的了!

  李长生知道霍善天生长着个狗鼻子,嗅东西特别灵,便从袖袋中取出包外带回来的糕点让他和霍光分着吃去。

  另一边,刘彻确实正让人拟封霍善为朝阳侯的旨意。

  卫青、霍去病去年横扫大漠,成功打出了“漠南无王庭”的大好局面,从今以后大汉使者想前往西域再也不会遇到张骞那种半路被匈奴抓走的情况。

  这为大汉经略西域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若是连路都走不通,谈什么经略西域?

  这样的功劳绝不是封个万户侯就足够了的,此前霍去病没有孩子也就罢了,现在霍去病都有个三岁大的娃儿了,给这娃儿封个千户侯不过分吧?

  刘彻觉得不过分,有人觉得挺过分,上朝时就有人跳出来闹了一场,说一个来历不明的小孩就这么封侯着实太过儿戏。

  这话刘彻就不爱听了,什么叫来历不明的小孩?

  这可是他和卫青亲自发现的小孩!

  若是没有他一时兴起去新丰县那边遛弯,霍去病许是都不知晓自己有这么大一娃儿。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孩子和他有缘。

  朝中那些个家伙反对得越起劲,刘彻给霍善封侯的决心就越坚定。

  当皇帝,就是这么为所欲为。

  刘彻当场让枚皋负责拟旨。

  枚皋是有名的快枪手。

  据说有次刘彻让他给军中写布告,他命人把布铺在马背上提笔就写,三两下就把告示拟写完毕。他老家淮阴后来有句话叫“马上文,□□武”,讲的就是他和韩信。

  在后世文人的评价中,枚皋和司马相如这两个刘彻的御用文手经常被摆到一起比较:枚皋的优点是文思极其敏捷,可惜文辞不够精妙;司马相如的优点则是文辞十分精妙,可惜构思得太慢。

  照理说这种特别讲究文辞的封赐文书该交给司马相如来写,但司马相如此前请了病假待在家里养病,看那架势估摸着是好不起来了。

  不过刘彻这会儿决定和那几个提反对的朝臣对着干,枚皋这个快枪手倒是正合他心意。

  要的就是当场封侯!

  卫青:“………”

  霍去病:“……”

  霍善年纪还太小,这个封侯旨意只能由霍去病代接了。

  散朝以后,刘彻把卫青和霍去病留下,说是一会要吃个家宴,让人去把霍善接进宫。到时候会将太子也喊来,让他知道自己当表叔了。

  霍去病道:“我亲自回去接吧。”

  霍善还太小,霍去病不放心把他交给别的。

  家里有霍光和李长生他们在还好,外头的人谁知道是什么心思?

  刘彻没拦着,让他自行回家接娃去。

  等霍去病走远了,刘彻才和卫青打趣道:“有了孩子就是不一样,连接人进宫这种事都亲力亲为。”

  霍去病从小到大什么时候这么小心谨慎过?

  卫青道:“是挺稀奇,看来他很喜欢那孩子。”

  只可惜听李长生说那孩子的母亲已经去世了,否则两人应当也算是一桩良缘。以霍去病的性情,绝不是随便来个孩子都能叫他这么上心的。

  刘彻心情颇佳,命人去让太子过来瞧瞧自己的小表侄。

  作者有话要说:

  朝臣: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刘彻:可我偏要勉强!

  *

  更新啦!这是V前倒数第二章

  你们说是今晚加更一章,明天傍晚更一万V章好

  还是明天白天更新一章,后天凌晨更一万V章好

  认真掰手指算来算去

  *

  注:

  ①东方朔岁更其妇: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於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於女子。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

  ②后人点评枚皋和司马相如:参考《梁书》

  【率又为《待诏赋》奏之,甚见称赏。手敕答曰:“省赋殊佳。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谓兼二子于金马矣。”】

第21章

  霍善吃完糕点,正琢磨着什么时候去卫青家玩耍,就瞧见他爹大步流星地迈进门来。

  霍善哒哒哒地跑过去,中气十足地喊他爹,小嗓儿又脆又响。有他这么个小娃娃在家,感觉整个冠军侯府都多了几分人气。

  当然,别人也不会像他这么没规矩就是了。

  霍去病道:“陛下宣你进宫一趟。”他见霍善身上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伸手抱起他便要往外走。

  “等会,等会!”

  霍善挣扎着下地。

  霍去病松开手,看着他蹬蹬蹬往回跑。

  很快地,霍善抱出来一份竹简,瞧着还挺沉的,估计上头的内容不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