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225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杜甫转头望去,看见了阔别已久的妻子。他娶妻娶得晚,杨氏比他要小十余岁,偏偏在成婚那会儿他父亲、姑母都陆续去世,他再也不是那个可以仗着家中有长辈在而肆意挥霍、到处游玩的名门子弟了,可以说妻子嫁给他以后过的都是苦日子。

  杨氏一个能识文断字的官宦人家之女,如今日日都要为柴米油盐操心。

  可光是这样算不得多好的苦日子,接下来也将要被安史之乱彻底打破。

  “怎么突然回来了?”杨氏擦净手走出来问,“也没提前写信说一声。”

  

  杜甫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霍善倒是很自来熟地跑过去跟杨氏自我介绍,说自己是杜甫的朋友,跟杜甫一起来接她们去长安。一家人都去了长安的话,就算李隆基最终没能阻止安史之乱,跟着御驾一起往蜀中跑也方便!

  实在没饭吃了,他也可以过来给他们送饭的!

  分散两地的话就不太好送了。

  杨氏朝霍善笑了笑,把他们迎进屋坐下说话。

  搬家不是小事,并非当天说当天就能搬,夫妻俩还得先商量妥当才能出发。

  霍善是坐不住的,很快跑出去找那些小孩儿斗草去。

  他力气大,只要找到的草茎韧性够好,那简直是百战百胜,没一会就带着杜甫他家娃制霸全里,迅速结交了一堆小伙伴。

  他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在欺负人,还得意到不行。

  等跟所有人都玩熟了,他又搬出自己的医家身份,要给大伙挨个号脉过去。

  别人只当是在玩过家家,都积极地配合他的四诊,有些学得快的还踊跃表示想换他们当医家。

  反正老热闹了。

  到后来连各家的大孩子都忍不住跑出来加入。

  杜甫出来找娃回家吃饭的时候,发现霍善正在给人分乌梅丸。

  每个肚里长虫的娃都分到了这糖果似的药丸。

  这是李时珍他们通过反复进行药物试验后调整出来的特制乌梅丸,具体原理是是通过寄生虫喜欢的味道把它们从寄生的部位吸引出来并将它们统统麻痹,这样它们就能跟着便便排除体外了!

  不仅效果好,味道也不错,霍善偶尔扛不住嘴馋吃了点生冷的食物就会嗑上几颗防范于未然。

  现在他上门出诊可以开药房取药,这乌梅丸想取多少就取多少,所以只要是有需要的小伙伴他都给对方分发一点。

  大家都当这是乌梅糖,开开心心地分了吃。

  知晓全部真相的杜甫:“……”

  你们别一口气全吃光了,这真的是药啊!

  杜甫牵着两个娃往回走,忍不住问霍善这乌梅丸多吃了会不会出啥事。

  霍善道:“我按照他们的情况数给他们的,不会有问题。”

  杜甫这才放心一些。

  霍善在杜甫家里住了一宿。

  大夏天的,夜里根本不需要盖被子,倒是不需要体验“布衾多年冷似铁”的艰辛。

  第二天一早,霍善正在带杜甫和他们家几个娃练华佗养生操呢,就有好多邻里找了过来。

  杜甫疑惑地问:“怎么了?”

  邻里不好意思地问道:“没什么,就是想问问你们家小神医那个乌梅丸还有吗?我们也想驱驱虫。”

  最开始小孩子回家讲什么寄生虫的事,他们是不信的,只当是小孩子在瞎胡闹。直至今天早上,家里几个昨天傍晚吃了乌梅丸的小孩子都……跑来喊他们去看屎!

  遇到这种熊孩子的熊发言,大伙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先打一顿再说。

  这一打,他们就哭着喊着说出惊人的话——

  屎里有虫!

  当家长的,到底还是捏着鼻子去茅房观察孩子的便便去。

  亲眼看到从孩子肚子里拉出来的寄生虫,他们就忍不住开始回忆自己孩子昨天回来时讲的那些症状了。

  ……完了,怎么感觉自己好像也有这些问题!

  有些事情不知道还好,一旦知道了那可真是浑身难受。

  于是他们一大早过来想看看杜甫带回来的那位小神医还在不在。

第205章

  对于给人治病这种事, 霍善一向是来者不拒的。

  他挨个给来求药的人诊治了一遍,源源不断地从他那小药箱里给人拿药。

  只有偶尔想起自己该装装样子了,才背着药箱回屋修整一二。

  ——毕竟药箱就那么大一点,里头的药真要能没完没了地拿出来就太稀奇了。

  得知杜甫一家马上要搬走了, 众人都很是不舍。

  那些刚感觉经霍善治疗后感觉浑身轻松的患者更是直接行动起来, 麻溜回家杀只鸡或者摸几个蛋过来当诊金。

  杨氏还是头一回发现邻里居然这般热情。

  众人散去以后,杨氏就琢磨着怎么把新鲜肉食先给煮了。大夏天的, 这些新鲜肉食容易坏, 还是先吃掉为好。

  自家吃不完, 也可以分给各家孩子吃。杜甫常年不在家,她们一家子老弱妇孺平日里也时常得邻里照料, 别的不说, 光是柴米油盐有时候都是向她们借的。

  这些都是旁人给霍善的谢礼, 杨氏便和霍善商量能不能这么办。

  丝毫没有因为霍善年纪小就觉得可以随意处置他的东西。

  霍善很喜欢温柔可亲的杨氏, 连连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吃过这么一顿丰盛的饭菜,一行人才启程前往长安。

  霍善还挨个给新认识的小伙伴们赠了把种子, 说是撒在房前屋后都能活,种出来以后可以自己留种。要是真断粮了也不至于活活饿死!

  按照杜甫诗中的记载, 天宝十四年应该是个丰收年, 但是丰收也没用,抵不过官府的横征暴敛。

  寻常人家多准备点吃的准没错,若是侥幸没发生什么导致人吃不上饭的天灾人祸,往后能吃点香喷喷的烤红薯也是极好的。

  一行人到了长安, 顺利入住李隆基给安排的宅子。霍善一点都没把自己当外人, 他先跑去看了看井(确定井水不臭), 又乐滋滋地带着他家几个娃去……挖菜畦。

  杜甫:?

  霍善年纪还小,他们老大杜宗文积极地带着弟弟听霍善指挥干活, 哼哧哼哧地把庭院里的空地都开垦出来准备种番薯、辣椒、西瓜。

  他们尝过霍善分给他们吃的西瓜了,清甜解暑,超级好吃,哧溜!

  几个待在乡间吃过苦头的小娃娃一点都没觉得在御赐宅子里种瓜种菜有什么不对,他们也要靠自己的劳动把瓜种出来!

  等杨氏整理好行李出来一看,整个庭院已经被霍善他们开垦得七七八八。

  霍善跑过去跟杨氏介绍自己都往每个菜畦上撒了什么种子,保证她们一直到冬天都有自家种出来的菜可吃。

  杨氏笑道:“多谢阿善了。”

  霍善立刻说道:“不用不用。”

  第三天霍善如愿跑去西市把自己给李持盈卖瓜赚来的钱都挥霍光了,才结束这次上门出诊归家去。

  这次霍善虽没大张旗鼓搞义诊,却也在奉先县那边开了不少药丸子出去,相关医案也丰富了不少,诊金还是颇丰厚的。

  就是这次奖池给的居然不是技能,而是一只……鹦鹉。

  这只鹦鹉不是普通鹦鹉,而是李隆基和贵妃养的一只白鹦鹉,名唤“雪衣女”,它聪慧至极,可以把开元天宝年间的诗文倒背如流。

  更妙的是,它还是李隆基下棋的好帮手,一旦李隆基跟人下棋落于下风,左右伺候的人就会悄悄招呼它飞下来打乱棋局。

  有这么个宝贝鹦鹉在,李隆基跟人下棋从没输过!

  霍善没想到世上还有这么聪明的鹦鹉,想要!

  他也想在跟人下棋时战无不胜!

  霍善心痒不已地把开宝箱开出来的抽奖券全扔进新奖池里……结果连鹦鹉毛都没见到,倒是抽到个前头杜甫给的【死犹不忘】。

  霍善:?????

  算了,就知道这抽奖不太靠谱。

  这次商城也上新了,上新的内容同样不太靠谱,说是上了盆栽的醒酒花。

  霍善对着货架上的新商品瞅了半天,横看竖看都觉得这玩意是苏轼给他介绍过的……牡丹花。

  他曾经为了肾气丸以及六味地黄丸的原材料绘制过牡丹图谱,想让他爹派人帮忙找找,所以对这玩意还是挺熟悉的。

  好端端的牡丹花,叫什么醒酒花?!

  他不记得牡丹还有醒酒的功效啊!

  霍善一脸纳闷地打开商品介绍一看,才知道这玩意也是李隆基给起的别名。

  李隆基宿醉刚醒,倚着贵妃的肩头赏牡丹花,还亲手折了枝花送给贵妃,借机揽着贵妃嗅来嗅去,说是“不惟萱草忘忧,此香艳尤能醒酒”。

  所以,牡丹本身有没有这功能不要紧,反正我们这醒酒花是有的。

  霍善:?????

  不是很懂这些大人一天到晚都在干什么。

  既然拥有了这种具有醒酒功能的牡丹,霍善自然麻溜把它全买了。

  

  李长生早上刚起床,就看到霍善抱着个一大盆牡丹跑了过来。

  那牡丹开得极其艳丽,大大小小的花苞约有十来朵。因为霍善举到他面前来了,李长生能嗅见淡淡的花香味。

  与它那鲜妍富丽的开法不一样,它的香气是极清浅的,若非凑到鼻端来根本闻不见。

  那花香一入鼻,李长生只觉莫名精神了许多。他认真辨认过后,问霍善:“这是牡丹花?”

  霍善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模样,点着小脑袋说道:“师父你也这么觉得对吧?我也觉得它是牡丹花,可它卖的时候非说是醒酒花!”

  他还把李隆基抱着贵妃闻来闻去非说这花能醒酒的事给李长生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