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227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多看看别人的坏牙,应该就不会惦记着吃那么多糖了。

  李时珍听着感觉李长生真是操碎了心,养娃果然不容易,幸好他只负责偶尔逗逗孩子。

  口齿问题也算是明朝医家的必修科目之一,李时珍虽然主要研究医药学,对此却也并非一无所知。既然李长生想让霍善学习一下牙科,李时珍麻溜给他安排上了。

  霍善对于他师父和李时珍的私下交流一无所知,还沉浸在自己获得白糖自由的快乐之中,跑去找他师弟易知表示要做米花糖吃。

  还有各种各样的糖糕糖果。

  易知作为肩负管控霍善日常用糖这一重要职责的人,当然也被李长生私下叮嘱过不能让霍善敞开了吃。他虽然按照霍善的指示把东西做出来了,却在做好之后让人把成果都分了出去。

  只要有自己一份吃的,霍善倒是不在意分给别人,所以还是吃得心满意足。

  当天晚上霍善就被李时珍拉去进修牙科知识。

  李时珍他们行医一辈子积攒下来的牙科医案都向他敞开。

  霍善对自己要学什么是没啥规划的,李时珍他们建议他学啥他就学啥,于是他就跟着李时珍行走在北京街头,看着专修口齿科的牙医是怎么拔牙镶牙的。

  霍善瞳孔巨震。

  接着华佗还热心地把一代枭雄曹操作为医案拉出来给霍善瞅了瞅。

  据传曹操的头痛有一定原因是源自于他的龋齿。

  华佗正好接触过曹操,所以可以把曹操模拟出来给霍善观察他的牙齿健康情况。

  说实话,就古代这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想要保持牙齿健康还真不容易。

  除了像苏轼这种漱个口还能研究出什么成分具有保健作用的牙齿保健爱好者,许多人的牙齿都落得挺早,不少人到中年的诗人都爱写诗感慨自己的掉发掉牙问题。

  霍善让人拿曹操来编戏文时还挺乐呵的,看到曹操的口腔时却忍不住对着那口坏牙皱起自己的小眉头。

  乱世之枭雄,也扛不过小小的齿疼啊!

  听李时珍说,曹操犯起病来不仅把华佗给砍了头,还爱听人骂他。据传那篇骂他弄出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到处盗墓的檄文,曹操听了就觉得非常痛快,感觉头疼都减轻了!

  显然都疼到人都糊涂了,亟需别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霍善后半夜就跟着华佗处理曹操的坏牙,该拔的拔,该补的补,修好了又刷新重来,把牙科的十八般武艺都在曹操身上试验了个遍。

  要不是华佗后来觉得只拿一个病例练手不太适合,曹操的满口牙恐怕要被霍善试着拔了个十遍八遍了。

  要是开启随身手术室的话,华佗还能帮人把缺牙给补上,用起来跟真牙似的。

  当然,为了不让霍善觉得牙坏了可以随便替换,华佗接下来不仅带霍善见识了各种各样的病例,还给霍善演示了怎么给患者“换牙”:往患者牙龈上切开道口子,将连接着“新牙”的基台埋进去!

  虽然用起来和真牙无异,但到底是假的,出现问题的概率肯定比真牙要高。

  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自己本来的牙才是!

  霍善本来就很爱护牙齿,经过李时珍他们的轮番教育后更是每天认真刷牙漱口,且很自觉地不吵着要吃更多糖了。

  甜食虽好,牙更重要!

  霍善还多了个新爱好,给见到的每个人看看牙齿,而后语重心长地给对方一点口腔卫生建议。

  要是感觉别人没听进心里去,他就搬出曹操来教育对方,问人家知不知道那个爱发墓的曹操。

  《曹操发墓》遇上大集还是会演出的,西陵城中哪还有人不知道曹操?自然都说知道。

  霍善就把曹操有几个坏牙都给他们讲了,还活灵活现地给他们讲拔牙有多疼以及牙少了有多少危害。

  反正,你们如果不想跟曹操那么惨就得爱护自己的牙齿!

  随着这些科普内容通过义诊日传了开去,曹操牙不好这件事一下子变得家喻户晓。

  大人们都教育小孩可千万不能学那个曹操啊!

  李时珍偶然听了一耳朵,忍不住问远在长安坐镇的华佗是不是故意的。

  华佗闻言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回答李时珍的问题。

  故意的又怎么样,他的命还是被曹操整没的,让曹操为大汉百姓的口腔卫生意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算什么报复?

  牺牲他一人,保护千千万万人的牙齿!

  就在霍善致力于给人科普牙齿健康的重要性时,长安那边的信使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太子马上要过来了,江夏郡这边得准备好接待。

  霍光接收到这个消息后反复看了好几遍,才能确定这不是玩笑话。

  刘彻这个当爹的才刚走,刘据这个当儿子的又要来了。

  这都什么事啊?!

  霍光忙拿着长安那边来的书信去找霍善汇报此事。

  霍善对刘据的到来却是欢迎的,主要是刘据对他挺好,他住在宫里的时候刘据有什么好东西都紧着他,他有什么新想法刘据也会尽量帮他实现。

  这是个好叔!

  霍善兴致勃勃地说道:“太子叔要是已经出发了的话,说不准还可以赶上端午。”

  霍光见自家侄儿一点都没有为如何接待太子这件事烦恼,当即也没再纠结。他笑着说道:“这么快又是一年端午了。”

  还记得去年端午他们是在新丰县过的,那时候霍善组织了好热闹的一场端午竞渡。

  “今年也要搞竞渡吗?”霍光问道。

  霍善道:“那当然,不是都已经安排下去了吗?”

  江夏郡这边善水性的人更多,他们可以直接在长江里搞竞渡呢!

第207章

  霍善对于这种热闹事是永不嫌多的, 每日完成自己的巡城日常时都要跟人讲上一轮端午习俗,约人家一起去长江边上占个好位置看龙舟竞渡。

  还让那些有意向给获胜者奖品加码的商贾早日跟霍光联系,有句老话说得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奖品不在于多贵重, 关键是要大家一起开开心心过端午。

  霍善都开这个口了, 知趣的人都纷纷去府衙登记自己愿意提供的奖品。

  一时间家中开粮行的出粮,开布行的出布, 养牲口的出牲口, 既然是这般热闹的竞渡活动, 他们多拿些货物也无妨,说不准经此一事能把自己商铺的名头打出去呢?

  霍善还有个新想法, 他决定开展盛大的斗草大赛, 对江夏郡的花草树木进行一次大摸底。说不准江夏郡里也有许多值得栽培的本土作物呢?

  这就是斗草里头的“文斗”了。

  霍善溜达去找苏武, 问他有没有兴趣负责组织这一活动。

  就坐在苏武旁边跟他聊天的司马迁:“……”

  为什么不是他负责?

  霍善见司马迁朝自己望过来, 霍善眨巴一下眼,对司马迁道:“你又不懂农牧, 还是让苏武来吧。”

  司马迁想说苏武也不懂,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他还管着府衙的人事调配工作, 苏武需要人手的话还是得找他。

  苏武也是很想一展身手的, 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他问霍善什么是斗草。

  霍善就给苏武现学现卖了一番,表示大伙把自己认得的花草树木给带过来,谁认得的最多、报的名字以及功效最全面就算赢!

  古有神农尝百草,我们这些后人都已经享受了神农这么多年的荫佑了, 一起认识一下身边的花草树木不过分吧?

  既然是要在全郡范围内搞大摸查, 那就需要苏武带上一批擅长整理文书的书手来负责记录百草特性。

  等斗草大会结束后, 还得分门别类梳理出来出一本《江夏本草》,内容可以细分为救荒本草、药用本草、工业本草!

  归纳整理完以后原稿也不要扔, 可以将它们分纲别目存档,来年再举办斗草大赛的时候还能拿出来作为参考。

  而且分类学这东西吧,真要深入搞的话能做的事情可多了。

  比如最先掌握权威分类方法的人可以获得许多动植物的命名权。

  据传提出界门纲目科属种这种分类方法的生物学家林奈,就曾悉心把质疑自己伟大成就的人全都记在小本本上,挨个拿他们的名字命名那些一点用处都没有的无名杂草。

  他甚至还在自己的分类学著作里安排诸如外阴属、性交属之类的奇葩分类,充分体现展现中年男人聊天话题永远离不开下流笑话的恶趣味。

  霍善了解到这些事的时候也是叹为观止,不过他第一次前往外邦进修疾病史的时候就曾听闻过命名权的重要性(当时两个人为争夺麻风杆菌的命名权而撕破脸)。

  霍善觉得要是能趁此机会捣鼓出普适性足够强的分类学,往后天下人都会按照这种办法来分类!

  这样就相当于天下万物的命名权和解释权落到他们手里头了,心动不心动!

  苏武听得一愣一愣的。

  什么?

  不是说只是举办个斗草大赛吗?

  怎么转眼间天下万物就尽在我们掌握之中了?

  不得不说,霍善这小嘴一叭叭极具煽动人心的力量,听得苏武心情激荡不已。

  司马迁也听得心驰神往,二话不说表示这事要算自己一份。

  霍善想说你还要去写《史记》呢,不过想想司马迁他爹都还在,距离司马迁写《史记》还有许多年,他也就不替司马迁操心了。

  他一本正经地说道:“那就认命你们为《江夏本草》的副总裁!”

  他还给司马迁他们解释了什么叫总裁,那就是负责总裁其事的职务,不用你们事事亲为,只需要你们做好统筹规划以及把关工作就好。

  这词儿是霍善跟着李时珍去明朝那边听来的,他们写书都由总裁和副总裁负责。

  司马迁不懂就问:“为什么是副总裁?”

  霍善一脸骄傲地说道:“因为我和我太子叔还要挂名当总裁!”

  

  这也是明代官场文化,底下的人负责哼哧哼哧干活,上头的人负责摘果子……哦不,最后把个关并署上自己的名字。

  后世人拿到这本书,首先看到的编者名字就是总裁,后面那些干活的家伙基本处于省略状态。

  当然了,最开始大家的名字都会列在卷首以证明他们有参与编纂,不会开始就把他们的付出统统抹杀!

  司马迁:“……”

  主意是你出的,你挂个名倒是理所当然,不过你怎么还要拉上太子一起来挂名?小小年纪就这般谄媚,难怪能把陛下父子俩哄得那么好!

  霍善倒是没司马迁想得那么爱拍龙屁,他主要是想到自己是江夏郡的头儿,说话在江夏郡管用;正巧他太子叔来了,他太子叔是太子,说话在长安乃至于天下郡国应该都管用。

  他们叔侄同心,一定能把大汉分类学推而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