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229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霍善跑过去把红了的辣椒全摘下来,还和刘据感慨起来:“不知我二师叔他把堆肥之法研究得怎么样了。”

  堆肥之法古来有之,但如何科学堆肥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上次他与他二师叔就是对着辣椒聊了几句,他二师叔就毅然投身于这个研究项目中去了,他们墨家可都是实干派!

  听完事情始末的刘据:“……”

  有点想远离这片辣椒田,免得自己也被忽悠去研究人畜粪尿的一百种用法。

  墨家这种实干精神,确实很值得鼓励。

  刘据道:“以后我一定说服父皇多征召些墨家人才。”

  霍善现在已经不执著这个了,和夙小星几个师父交流过后,他就知道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当官。

  好的福利待遇人人都想要,可官场中那些尔虞我诈并非所有人都能应对的。

  就拿夙小星她六师父来说吧,即便朝廷给他个能上朝的官当,说不准没几天他就因为天天在上朝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而被罢官……

  与其硬让他们挤进朝堂当官,还不如提升技术岗的待遇和地位,尽量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

  据他观察,这些家伙比他还好养,一研究起来就废寝忘食的,对衣食住行方面简直毫无追求。

  过去他们师门上下个个都能做出最精巧的机关,但没一个人能做出一顿美味饭菜,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类人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吃喝上面。

  一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他们约莫都恨不得自己修习过传说中的辟谷之术,不吃不喝也不会觉得饿或渴。相比之下,就连他师父都是比较“入世”的存在了。

  霍善也不知道要怎么安排墨家未来的道路,他很是惆怅地摘下最后一个红辣椒,对着手里那堆红通通的小果子唉声叹气。

  刘据也听得很惆怅,感觉这类人很难为朝廷所用。他说道:“你还小,不用琢磨那么多,以后自然会有办法的。”

  霍善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刘据道:“那你别叹气了,你不是总说叹气对身体不好吗?”

  霍善道:“我不是为这个叹气,我是在想今天就熟了这么几颗辣椒,好像不够做剁椒鱼头。”

  霍善很喜欢吃鱼头里的肉,觉得它特别鲜嫩,口感比别处的肉更好吃。而且鱼头里的肉都是藏起来的,非常适合拿来展示他的【剔骨高手】技能,吃起来特别有成就感。

  刘据:“……”

  刘据问:“剁椒鱼头好吃吗?”

  霍善道:“当然好吃!”

  叔侄俩麻溜开始满太守府跑,寻找可以适合和鱼头在锅里相会的辣椒。

  期间刘据不小心用摘过辣椒的手抹了下眼睛,当场辣得他泪流满面。他泪眼汪汪地看向霍善:“我感觉我眼睛要瞎掉了。”

  霍善也帮不上忙,他摘的辣椒比刘据多多了,同样拥有一双辣手!

  还是金日磾早有准备,默不作声地呈上热乎乎的湿毛巾让左右帮刘据擦眼睛。

  等刘据从那股子辣劲里缓了过来,才看着手头那半绿半红的小小尖椒满脸怀疑地跟霍善确认:“这东西真的能吃?”

  霍善道:“当然能,你手上沾了姜汁去抹眼睛也是会被辣到的,难道姜不能吃吗?”

  刘据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继续跟着霍善找辣椒去。

  此时被霍光绊住脚步的石庆等人终于脱身寻了过来,却见刘据眼睛红红地跟霍善蹲在园圃里头到处扒拉,瞧着一点太子的样子都没有。

  石庆顿时心头发梗。

  陛下怎么就答应让太子到江夏来!

第209章

  刘彻为什么让太子到江夏郡来, 当然是想让太子出来多长长见识。

  

  本来刘彻也没这么着急的,这不是霍善这个小神童横空出世,直接给他个太守他都能接住,刘彻就觉得已经十来岁的太子也是时候拉出来溜溜了。

  他年近三十才得了这么个太子, 又十分喜爱能为他开疆拓土的卫青和霍去病, 自是在太子身上灌注了许多希望。要是有可能的话,他也想要个能延续自己理想蓝图的继承人。

  秦二世而亡无疑有秦始皇本人横征暴敛的因素在, 但或多或少也跟继承人的无能关系不小。

  还是接得住和接不住的问题。

  就像霍善这个太守之位, 看似是他有不少能人襄助才顺利立住的, 可他可以让那么多能人出手何尝不是一种旁人难以企及的长处?有的人哪怕给他再好的局面,他都能一败涂地。

  说实话, 要不是霍善这边住着没长安舒坦, 自己新宠幸的美人又还在宫中等着自己, 刘彻也挺想多住些时日。

  霍善不知道大人们的想法, 他在辣椒上见到一条青虫,顿时摘下那片青虫趴着的叶子转过头想和他太子叔分享这一重大发现。

  不想他还没来得及开口, 就感觉背后有道阴影朝自己覆笼过来。

  霍善抬头一看,是那个叫石庆的老头儿来了!

  他马上把手里的青虫举到石庆面前, 开心地向他展示自己的新收获:“看!青虫!”

  石庆瞳孔一震。

  连连退了两步。

  石庆出身极好, 他爹当年是有名的“万石君”,意思是他们一家五口全都官至两千石,加起来可不就是“万石”吗?

  年轻时石庆也曾自恃身份傲慢待人,还是被他爹狠批了一顿才老实了。

  即便如今他爹已经不在了, 他自己成了德高望重那一个, 他也还是好好地把自己那份傲慢藏在心里, 对事对人都鲜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平日里行事十分谨慎。

  只是对于卫霍这么两家新贵, 石庆心里是有那么一点瞧不上眼的,尤其是霍善这么个小娃娃竟也得了银印青绶官至两千石,更让石庆感觉刘彻莫不是被霍家父子俩迷昏了头。

  两千石这么不值钱了,他们家的“万石君”之名还有什么意义?

  正是因为心里这种不满,石庆不免对霍善有着天然的偏见。明知这有违自己平日里谨慎小心的形象,石庆还是控制不住想教育霍善几句。

  陛下和太子他说不得,一个小孩儿他还说不得吗?他批评这小子,也是想以此敲山震虎——提醒太子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石庆走到霍善身后也是想继续“敲山震虎”的。

  结果霍善这小子完全不按理出牌,一见到他就把那蠕动着的青虫举高给他看。

  那青虫差点怼到他鼻子上!!!

  要不是他后退得及时,说不准就真碰上了。

  石庆捂着自己胸口,感觉自己心脏扑通扑通跳得厉害。

  霍善眨巴一下眼,好奇地追问:“你居然怕虫子吗?”

  那语气仿佛在说“没想到你这么大的人还怕这种小玩意”。

  石庆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这是怕不怕的问题吗?

  就算不怕也不想和它来个亲密接触好吗?

  何况他过了大半辈子的优渥生活,哪里接触过这种玩意。

  刘据注意到他们这边的动静,忙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霍善就把青虫举给他看。

  刘据也被冷不丁递到自己面前来的丑虫子吓了一跳。

  到底是好面子的少年郎,刘据强忍住语气里的颤抖,端着表叔的姿态说道:“居然有虫子,得把它们都弄走吧?不然整棵辣椒都要被它们给啃坏了。”

  得益于曾在庄子上住过那么久,刘据对农事还是有一定了解的,知道发现虫害的话要尽早解决。

  霍善一听,对哦,不能让坏虫子啃他的辣椒!

  他马上去找李长生要来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鸡。

  明明是只通体雪白的小小母鸡,那红艳艳的鸡冠瞧着愣是比公鸡还威风。

  霍善抱着鸡谆谆教诲:“看到这条菜虫没有,你的任务就是把所有的虫子找出来给吃光光,事情办好了我给你奖励一把超好吃的米!”

  石庆:“……”

  他为什么要在这里看小孩子玩鸡!

  刘据倒是看得津津有味,问霍善:“它真的能听明白吗?”

  霍善一脸笃定地点着小脑袋,并偷偷给它扔了一个【心有灵犀】和【明察秋毫】。

  小孩子哪懂什么浪费不浪费,主打一个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那只被太守府养得油光水滑的鸡顿时目光如炬地开始在园圃里面巡逻,一啄就是一条虫子,一啄就是一条虫子。

  霍善看得大为赞许,当场表示从今天开始它就是霍小红,太守府的园圃交给它来守护!

  白母鸡:咯咯咯!

  霍善麾下喜添一员大将。

  刘据看得瞠目结舌,没想到连鸡都能这么聪慧。

  面对这么个小娃娃,石庆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只得转身走人,来个眼不看为净。

  石庆是刘彻安排的太子太傅,刘据还是颇为敬重他的,见石庆和霍善似乎有点不对付,刘据就试着给霍善讲石庆的好话。

  石庆其人,行事谨慎,不轻易发表意见,他在齐国出任国相的时候从不瞎提建议,齐国上下一团和气。刘彻觉得这人行事妥帖,不随便指手画脚,特意把他提拔为太仆,位列九卿!

  当太仆的时候他也非常谨慎,有次刘彻问他拉车的马有几匹,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一匹一匹认真数清以后才回答说是六匹。可见他们石家家风之严谨!

  正是因为他自己是这样的人,所以才看不惯别人行事不讲礼数,并非特意针对谁。

  霍善听得直点头。

  原来是这样。

  “明白了明白了。”

  霍善一副“我记住了”的认真表情。

  刘据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可是又想不出问题出在哪,所以只能暂且把这件事放下了。

  当晚大伙就吃上了鲜香可口的剁椒鱼头。

  江夏郡到处都是大江大湖大河,鱼鲜向来是最美味的。如今多了辣椒当调料,鱼的腥味全都去除得一干二净,一口下去只剩下又鲜又嫩的口感,着实美味得很。

  只是第一次尝到辣椒的人难免涕泪恒流。

  都是自家人,不要在意这点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