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239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张公谨差点想抢回自己的衣袍夺路而逃。

  怎地太子殿下一家五口齐刷刷来看他扎针?!

  霍善是没那么多想法的,难得有个大唐针灸名家在旁,他还力邀甄权一会也承担一部分的扎针工作,叫他见识一下“甄一针”的厉害!

  李世民听后转头小声问长孙无忌什么是“甄一针”。

  长孙无忌略一思忖,就把甄权当初一针下去让一个中风的人当场能射箭的事讲给李世民听。

  甄一针这个名号想必就是这样来的。

  对于不太懂医的人来说,这种一听就很厉害的名号还是很管用的,至少李世民听了觉得甄权的医术果真了得。

  正躺着等待扎针的张公谨也压下了临阵脱逃的念头——得罪谁都别得罪一个好医家,即便再自信自己身强力壮不会生病,也不能保证家里人永远没病没痛啊!

  霍善才不管别人怎么想,商量好分工就与甄权轮流施针,他手法娴熟得很,在旁人看来仿佛练习了千万遍。

  实际上他也确实练习了千万遍,只是这庞大的练习量是在别人舒舒服服进入甜美梦乡之后进行的而已。

  不夸张地说,自从跟着华佗他们学医,他都没什么空闲做梦了!

  甄权这个年龄本来早该退休了,看到霍善行云流水地完成了一轮治疗,顿时也有些技痒了。

  上前询问过张公谨的感觉后便接手了第二轮治疗。

  这世上本就能人无数,并不是自己有奇遇就能超越所有人。

  有机会看到别人掏出看家本领展示给自己看,霍善也是观摩得很认真的,偶尔看到特别巧妙的独门技巧,还用熠熠发亮的佩服目光表达自己的惊叹。

  甄权看得心里那叫一个舒坦,只恨霍善不是自己的亲孙子,不能留在自己身边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他。

  这么聪明且懂这么多医理的娃儿,肯定已经有师父了吧?

  唉,可惜了!

  一老一小就这么把张公谨当成交流医术的现成工具,你来我往地相互学习起对方的独门技巧。

  张公谨已经彻底认命了,躺在那儿当个莫得感情的木头人。

  好在再漫长的煎熬都是会结束的,等到霍善最后心满意足地收了针,张公谨的苦难总算是结束了。他起身后下意识活动了一下筋骨,竟感觉自己浑身轻松!

  

  要知道去年对战突厥不利,张公谨心情一直颇为沉郁,觉得自己愧对李世民的托付。

  即便不久前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了微小的功劳,也无法让他真正开怀起来。

  所以就算身体上有那么一点不爽利,他也没放在心上,只觉自己是因为心中有诸多不乐才导致平时做什么事都觉得没劲。

  现在一看,他兴许是真的需要治个病,而不是单纯的心中郁结!

  张公谨知道自己是碰上良医了,忙向霍善和甄权道谢。

  明显是真心实意的。

  长孙无忌看完全程后心里有数了,人家这位小神医是有真本领的。

  他麻溜让长孙冲去接着请人。

  这次来的是秦琼。

  秦琼,字叔宝,也算是唐初比较有名的人物,只是他不像长孙无忌那样是从一开始就跟着李世民的,他知道自己对李世民而言远远比不上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所以有送上门来的表现机会他还是挺愿意抓住。

  不就是给个小神医练练手吗?他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将首级都不带怕的,何况只是来糊弄个小孩儿!

  秦琼信心满满地迈步踏入医馆,接着就见到了自己的前一位托儿张公谨。

  “怎么样?”秦琼忍不住问。

  都是一起在玄武门干过架的同僚,张公谨不吝和秦琼分享医后感:“很好,我浑身都舒坦了。”

  秦琼将信将疑地入内,一下子对上了满屋子的目光。

  秦琼:?????

  当个托要被这么多人围观的吗?早知如此,他说什么都不来了!

  秦琼都五十多了,身体上的毛病可真不少,霍善和甄权一会诊,给他开了喝药针灸推拿一条龙服务,叮嘱他接下来一到休沐日就记得过来复诊。

  这次霍善和甄权就没有直接上手了 ,只在旁边指导年轻弟子下针和推拿。

  说是年轻,那是相对于甄权这个八旬老汉而言的了,事实上负责接手秦琼治疗工作的也是个四十多岁中年人,胡子那叫一个飘逸,看起来就很可靠。

  秦琼丝毫不知道自己错失了名家出手的好机会,还暗自庆幸不是这一老一小来给自己治病。

  就,很担心他们手抖扎错针。

  霍善不晓得秦琼心里的想法,他一本正经地指导医馆弟子怎么给秦琼推拿。

  等到推拿快结束后他才匀出只耳朵听李时珍给他讲秦琼八卦。

  很快地,他得知秦琼就是门神,活的门神!

  据传泾河龙王违反天条要被问斩,天帝派魏征当监斩官。泾河龙王一琢磨,魏征是李世民的臣子,他去找李世民求个情说不准能逃过一劫。

  李世民一听,觉得不是什么大事,龙王都来求自己了,自己肯定要给个面子。于是他满口答应,记好日子邀魏征过去下棋,想着借此绊住魏征。

  没想到下棋的时候李世民推演时间太久,让魏征不小心打了个盹,顺便上天把龙王给砍了。

  气得龙王化作冤魂天天来叫门,要李世民给他赔命!

  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知道此事,就自告奋勇每天亲自给李世民守夜。还是李世民体恤他们太辛苦了,命人把他们的模样画下来贴在门上糊弄龙王冤魂。

  所以后世偶尔也会把门神画成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霍善听完以后若有所思地转头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被霍善投来的目光弄得不明所以,不由伸手把为大唐武将忙活了小半天的小神医给抱了起来,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跟自己讲。

  既然李世民诚心诚意地发问了,霍善便感慨道:“没想到你也是个臭棋篓子,我姨公也是。”

  李世民这么信心满满地应下人家龙王的请托,结果下起棋来竟是个小趴菜!

  小趴菜还这么自信,可见平时大家很愿意陪他演“你棋下得真好”的戏码!

  刚才他还瞧见李世民夫妻俩在下棋来着,真是辛苦他家皇后了。

  李世民:“……”

  你小子给我说清楚,我怎么就成臭棋篓子了!

第220章

  霍善能迅速得出李世民是臭棋篓子的结论, 主要是曾经看过刘彻和卫青下棋。

  他横看竖看都觉得刘彻是下着玩的,还得是苏轼劝他说什么“观棋不语真君子”“陪皇帝下棋是臣子的基本素养”,他才忍着没有对刘彻的下法指指点点。

  李时珍倒是私底下跟他指指点点过,说是刘彻他爹汉景帝跟吴王太子下棋, 下到不合心意处当场抡起棋盘把对方砸死了。

  什么叫臭棋篓子, 这就叫臭棋篓子了!

  他姨公这应当是祖传的棋艺,你要是不哄着他的话可能被砸个脑袋开花的那种。

  霍善是很擅长举一反三的, 他姨公是皇帝, 李世民也是皇帝;他姨公下棋不咋滴, 李世民下棋似乎也不咋滴。

  由此可见,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里头至少有区区两个臭棋篓子!

  李世民听完霍善凑到自己耳边嘀嘀咕咕出来的完美推论, 还是只有一个问题……凭什么说他棋艺不好!

  霍善又嘀嘀咕咕地把泾河龙王冤魂索命的事讲给李世民听。

  没错, 魏征砍了龙王, 龙王来找你索命咯!

  李世民:。

  到底是谁给这小子讲的这些离谱故事。

  魏征能耐这么大的吗?连天帝都点名让他去砍龙王脑袋?还是打个盹顺手砍的, 龙王也太没有牌面了!

  李世民试图对霍善进行唯物主义教育:这世上是没有鬼神的,也没有什么天帝, 更没有什么龙王。你看看我,不管是造隋朝的反还是亲切友好地让亲爹立自己当太子, 都是自己努力争取的(连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杀了俩, 可谓是付出良多)。

  霍善不懂:“可是我就是睡个觉过来的呀。”

  为什么轮到魏征就是假的!

  李世民一阵沉默。

  等会,他得捋捋。

  这似乎,好像,仿佛……还真有那么一点玄乎。只怪这小孩儿表现得太过自然, 跨越个千八百年瞧着就像吃饭喝水那么简单, 他一时都没太深思此事。

  即便霍善这位小神医当真曾在他眼前从天而降, 李世民还是不相信那么不靠谱的事是自己干出来的。他说道:“世上像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

  霍善听后觉得很有道理。

  没错,像他这样的人可太少了!

  霍善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既然秦琼的治疗方案已经安排妥当,他便继续去外头搞义诊了。长孙无忌找的托陆续到来,除了武将还有士兵,霍善没看他们的身份,挨个给他们看了。

  那些个士兵本来只是服从命令来走个过场,一治之下却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重新焕发活力。

  他们回去后马上把这件事告诉有同样毛病的袍泽,还有些更加外向的根本就不走,径直跟周围的人群唠嗑起来,对霍善这位小神医大夸特夸,说是诊病不花钱,还有甄老神医亲自在旁兜底,稳妥得很!

  流程走到这儿,剩下的就是霍善最熟悉的阶段了,卯足劲给人看病就完事——小到伤风大到中风,他全都给看。

  全科医生,说的就是他没错了!

  除却那些需要长期吃药治疗、没法立竿见影的患者,整体而言还是舒舒服服、高高兴兴出去的多。

  更何况,霍善还不收钱啊!

  虽然药钱可能要他们自己出,但要是实在困难的话霍善也会把药钱都免了。

  到后头还有住在周围的大爷大妈热心地出面维持秩序,要是有丧良心的装穷骗药吃,便要体验大爷大妈们淬炼了一辈子的骂人功夫。

  都是住在这一片的,谁不知道谁啊。人家已经免了你的诊金了,你还想骗人给你把药钱也出了,呸!

  给你们这些有钱的把免费药给薅光了,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怎么办?

  一天下来,霍善还是精神奕奕的,而李丽质和李承乾轮流写医案,写得手腕有些酸软。

  就连旁听的李泰也蔫了吧唧的,显然也累到了。

  虽然他可以时不时站起来溜达一下,霍善偶尔也会暂停看诊停下来与他们一起喝点清凉饮子以及吃点具有大唐特色的杂果子,但,吃着吃着抬头看到外头那群满含期盼排着队的长安百姓,李泰又觉得手头的饮子不是那么香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