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257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霍去病相当严谨地复述霍善刚才的科普内容:“小孩子沾一滴都不行。”

  公孙敖当场爆笑出声,一点都不给霍善面子。

  这叫什么?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霍善痛失酒酿圆子以及一系列酒糟菜,心情郁闷得很。

  好在他的关注很快就转移到别处。

  转眼间霍善已经在江夏郡待了快三年,今年恰好是诸侯与藩王“三岁一朝”的日子,霍善要随着霍去病他们回京去朝见天子。

  霍善很久没回长安了,很想把亲朋好友全部打包带回去,但霍光他们都要忙正事,唯有李长生和易知还能陪他回新丰县看望昔日小伙伴。

  刘据也该回去了。

  刘据心里很舍不得,但也知道自己能出来这么久已经非常难得。他和霍善说道:“你这太守是不是也当到头了?”

  霍善立刻“呸呸呸”了几声,让刘据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他才当了三年,怎么就当到头了?会不会说话!

  刘据见霍善这么自信自己不会丢官,也就没有再给他泼冷水。

  一行人收拾收拾,跟着凯旋的赵充国等人一起返回长安。

  霍善记性好,来的时候在路上见过什么人,回去的时候便挨个把人家给认了出来,每次遇到熟人就要跟人家唠嗑半天,问人家女儿嫁了没孙子出生没,俨然是把人家的家中情况都记得一清二楚。

  

  刘据都被他一路上的受欢迎程度给震住了。

  在西陵城那边一大早满城人跑出来依依惜别还好,霍善怎么说都给江夏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怎地半路上随便停泊到哪个渡口,都有人给他塞上点吃的喝的让他船上吃?

  刘据看不懂,但刘据大受震撼。

  最终只能归结为霍善这娃儿太过讨喜了。

  事实上也不全是讨不讨喜的问题,关键是霍善时不时随手给人送点技能道具或者新作物种子,甚至还兴致勃勃地帮忙喂一喂他们家牛羊鸡鸭,结果当年他们家不管是种东西还是搞养殖都相当高产。

  简直是个福娃娃!

  福娃娃霍善在船只临近长安的时候,开始修起了闭口禅。

  无他,他掉了颗牙,昨儿吃饭的时候掉的。

  作为一个学医多年(三岁就开始学了)的医家传人,霍善当然知道掉牙是很正常的事。

  偏偏李时珍这厮得知此事后给他背《幼学琼林》,背的是那句“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气得霍善不想跟他说话了。

  一直到下船的时候,霍善都郁闷得很。

  霍去病宽慰道:“没有人敢笑你的,他们又不是没换过牙。”

  那些七老八十缺了牙的人不知得多羡慕他。

  霍善哼哼唧唧了一会,与霍去病一起回了冠军侯府。

  没了别人,霍善才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新丰县去?”

  霍去病道:“明天入宫觐见以后就可以了。”

  霍善这才高兴起来。

  他要回去看大柱二柱还有霍小白它们!

  另一边,刘据在宫门落锁前回了宫,麻溜过去拜见刘彻。

  刘彻正在用膳,听人说太子回来了,命人把刘据给放进来。

  顺便给刘据也上一顿晚膳。

  人一进来,刘彻抬眼看去,嚯,这小子长高了,也长结实了,就是皮肤晒成了小麦色,黑了不少,乍一看他这个当爹的差点没认出来。

  “看来你在江夏郡住得挺习惯。”刘彻打趣道,“你莫非也学那阿斗‘乐不思蜀’?”

  江夏郡那边排了不少新戏,尤其是这个《三国演义》系列,把人物虚构得有鼻子有眼的,地名也用得相当详实,大汉人看起来很有代入感。

  唯一比较不想代入的是,故事里那个王朝衰亡了!

  所谓的“三国”是就是那个巨大王朝之后才出现的三股势力。

  刘据听刘彻说自己“乐不思蜀”,忙说道:“孩儿可不是那种人,您说这话忒不吉利了。”

  刘彻见他答得伶俐,也就没再多聊这个话题,而是问:“怎么你自己回来了?阿善呢?”

  刘据一阵无言,静了一会才回道:“宫门都快落锁了,阿善当然是明天才进宫。”

  刘彻闻言才恍然想起,哦,原来那不是自家的娃儿。

  但是吧,不是自家的有什么关系?

  又不是不能抢!

  一点都不机灵!

  刘彻不满地批评儿子:“你知道跑去江夏郡找阿善玩耍,就不知道把他捎进宫来?他又不是没在宫里住过。”

  刘据:“……”

第239章

  回到阔别已久的冠军侯府, 霍善夜里睡得特别香。

  第二天一早,他被人喊起来收拾了一番,入宫前去觐见刘彻。

  喊他起来的人是他自己安排的。

  寻常千户侯想见到刘彻可不太容易,霍善明显是不一样的, 他要是不进宫去, 刘彻估摸着就自己找过来蹭吃蹭喝了。

  为了不被蹭吃蹭喝,霍善决定起个大早, 连早膳都到宫里吃去。

  霍善屁颠屁颠地进了宫, 还真碰上刘彻在吃早饭, 吃的是与秋天正相宜的板栗包子。

  他坐过去一尝,惊为天包。

  “是上林苑的板栗么?我和爹去捡过的, 我记得在昆明池那边。”

  霍善一点都没有久没在刘彻面前说过话的拘束, 自发地和刘彻聊起当年的往事来。

  对于马上要满七岁的霍六岁来说, 三岁时发生的事已经称得上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往事”啦。

  刘彻听得直乐, 说道:“你倒是记得清楚。”

  霍善一脸骄傲地说自己记性可好了。

  刘彻笑道:“昨天还听你太子叔说你掉了牙,不好意思跟人说话, 怎么今天又能说了?”

  霍善睁圆了眼,扭过头左找右找, 没找着刘据。他哼道:“他怎么背后说人呢?”

  既然找不到背后说他坏话的罪魁祸首, 霍善便给刘彻讲起了自己说服自己的过程。

  他在梦里给好多换牙期小孩拔了牙,比起他这个无痛落齿,有的人的新牙都已经长出来了乳牙还没掉,还得他来出手解救。

  还有一些长歪的、长重的、长错位的, 那可真是一辈子都得为一口不好看的牙烦恼。

  能好好地把乳牙换掉, 绝对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所以说, 有对比才有幸福。

  刘彻听霍善还能在梦里把自己安慰好,只觉小孩子果然是小孩子。他说道:“你还能给人看牙?要不帮朕也看看?”

  霍善一口答应下来, 但表示要先吃饱了再说。

  牙医这个行当赚钱归赚钱,就是每天得看别人的坏牙,很容易留下心理阴影。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好好清洁口腔的习惯,哪怕有这个意识也不一定有这个条件!

  受时代限制,大多数人的口腔卫生情况都相当不好。霍善也是在“梦里”东跑西跑才凑齐一整套牙齿保健用品,定时给身边的人派送一波。

  事实上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给人看牙一度都属于不入流的行当,比如西方早期的牙医时常由理发师兼任。

  剃头的顺便帮你把坏牙的拔了,就问你放心不放心!

  只能说虽然人人都知道自己离不开一口好牙,但真正用心呵护它们的人却并不多,更别提用足够科学的方法去呵护它们了!

  刘彻见霍善应得一本正经,哈哈一笑,由着霍善在那儿捧着板栗包子大快朵颐。

  等卫青忙完手上的事过来看娃,刘彻便让他漱漱口,让霍善给看牙。

  卫青:?

  怎么聊上这个了?

  霍善在蹭吃蹭喝期间已经让人回去帮自己把药箱取来了,听刘彻这么说也觉得挺好,是该给他舅公也做个口腔检查。

  牙齿问题那是要早发现早治疗的,拖拖拉拉会变成大问题!

  霍善还关心地问卫青平时有没有督促几个表叔用自己送回长安的牙齿保健套餐。

  卫青笑道:“你的心意他们当然不会辜负。”

  别说几个小孩,他收到以后也会每天用。行军打仗时条件有限也就罢了,条件允许的话谁不喜欢口腔轻轻松松的感觉?

  霍善便先给卫青检查牙齿。

  刘彻跟在一边看。

  显然是让卫青先做个示范,自己再决定要不要真给霍善看。

  霍善不知晓他这皇帝姨公心思多多,刘彻在边上问相关器械时做啥的他都应答如流,并且对卫青的一口好牙赞不绝口。

  一看就知道他舅公跟他爹一样很听劝!

  刘彻见霍善这里敲敲那里看看,瞧着也没什么自己不能接受的行为(主要是霍善年纪还小,跟玩儿似的)。

  等霍善煞有介事地做完一轮检查,刘彻便打发走卫青让霍善给自己也瞧瞧。

  卫青守在外面不让别人来打扰。

  没一会,霍去病过来了。

  见卫青亲自守门,霍去病不由问:“阿善在里头做什么?”

  卫青说出霍善嘴里蹦出来的专业名词:“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