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259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刘彻道:“行吧。”

  那语气,那神色,看起来明显不太信的样子。

  霍善好气。

  门再打开时,霍去病就看到自家娃气呼呼地迈开腿往外跑。

  现在霍善渐渐长大了,愈发不爱被人抱了,霍去病也没把他捞起来,而是拦下他往里看去。

  刘彻在里头笑得挺欢。

  几人再次坐下闲聊起来。

  主要聊聊南边的安排。

  刘彻心情确实很好,两越的反复一直让他不太高兴,要是这两片地没用也就罢了,有用的话他还是不介意安排点人手去归拢一下。

  闽越多山,在后世素有“兵家不争之地”的戏称,因为当地土人真的很难相处,山路也确实很难走。

  南越、西南夷乃至于桂阳诸郡也有不少这样令人发愁的地貌,不能怪秦始皇南征百越以后又拿他们没什么办法,着实是这些地打下来也不知道有什么用,索性随便给他们立个王、封个侯让他们自己管着去。

  既然两越都要求内属了,顺便把西南夷一并收拾好也只是顺手的事。也不求他们纳多少赋税服多少徭役,只要能按朝廷的生产计划产糖和种茶就差不多了。

  按照霍善此前的说法,这些地方不管是种甘蔗还是种茶树都颇为相宜。

  相对于许多需要精耕细作的作物,甘蔗和茶树都是糙一点也能养活的。

  至于粮食问题……从前他们能自己自足,现在应当也没问题,这个就先不作考虑了。

  重点是要先把茶叶种起来,想办法推广到周围的游牧民族中去,争取能早日开启茶马贸易。

  茶马贸易也是霍善提出来的,听起来有些天马行空,一般人肯定觉得很不靠谱。

  偏偏刘彻本人也是个天马行空的人。

  只要你的计划讲得足够好,我就考虑让你放手去干!

  刘彻私底下用一些维持着草原习性的匈奴人验证过他们是否对茶叶有需求,很快便发现确有此事:他们鲜少发展种植业,日常饮食往往都是肉和奶,茶叶于他们而言不是锦上添花的饮子,而是改善饮食结构的良药。

  这说明只要手头有茶叶,搞茶马贸易是可行的。

  霍去病带着人在南边到处溜达,就是去找有没有现成的茶树或者适合种茶的地方。这三年他不仅把南边摸了个底,还让人把能种的地方都给移栽了茶树过去,命新招上来的兵原地驻扎开垦军屯。

  收拾两越还真只是顺便的。

  等茶叶赚钱了,自然有人绞尽脑汁想去两越种茶。

  霍去病一五一十地把南方开发计划的进展汇报给刘彻和卫青听,霍善在一边尝尝这个吃的、尝尝那个喝的,只在涉及江夏郡事务的时候跟着讲上几句。

  瞧着全程都在吃吃喝喝个没完。

  看得卫青忍不住在小会议结束后把他拎起来掂了掂。

  再去摸摸他的肚皮。

  ……然后大为震惊。

  这么多吃的喝的塞下去,怎么都不见鼓起来的?!

  霍善瞧见他舅公一脸的不敢置信,当即骄傲地表示自己消化能力特别强,吃进去的东西一点都不会浪费!

  李长生其实也关心过这个问题,观察了很久以后只能归结于他不仅白天好动,晚上在“梦里”还得到处跑。

  按照后世的说法,哪怕只是动脑子也得消耗不少能量,这吃进去的东西可不就得高效消化才够支撑他古今中外到处溜达(进修)吗?

  卫青见霍善确实没吃撑,便也不再纠结这件事。

  倒是刘彻在旁嘲笑道:“去病也不是个能吃的,怎么养出个小饭桶?”

  霍善不满地纠正刘彻的说法:“我才不是饭桶!”

  他一本正经地跟刘彻分辨起来,说是饭桶只装饭,他还要吃肉、吃菜、吃点心、吃水果,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他都要尝一尝,怎么能说他是饭桶呢!

  刘彻哈哈大笑,只觉这娃儿果然伶俐可爱,光是听他讲话就逗趣极了。

  他问道:“要不要在宫里住几天?”

  霍善道:“我和师父说好了,见过您以后就该回新丰县去的!”

  刘彻心情正好,并不为难他,点着头说道:“也行,你也算是当大官了,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是该回一趟的。这样吧,你先回去看看,回来以后再住宫里来。”

  霍去病:“……”

  为什么这人把抢别人家孩子说得这么理所当然?

  霍善对于住哪里倒没有太大的执着,开开心心地告别刘彻出宫去了。

  出了宫就是满长安城给熟人送自己带回来的土特产。

  他也不管对方贫富贵贱,只要是熟人他就送,不熟的……压根就没想起来。

  到第二日一早,霍善又带着一车车礼物浩浩荡荡地往新丰县方向走,要去见见自己熟悉的乡亲。

  二柱他们早就得知霍善要回来,早早就从庄子那边跑出来爬矮墙上等着,连霍小黑、霍小白都被牵了出来等待三年不见的主人回归。

  霍善隔得老远就见到人了,招呼着马儿跑快一些,一到地方就开开心心地跳下马,跟同样跳下矮墙的二柱他们抱在一起。

  昔日小伙伴挨个抱了一圈以后,二柱就给霍善起讲起自己的新名字,说自己和哥哥现在都不叫大柱二柱了,而是叫赵仁和赵义,都是从先生给的字里挑的,他们学得最好,挑得最早!

  霍善也为他们高兴,表示等赵义他们再长大几岁就跟他出去干大事。

  虽然他自己从小遍地跑,但他也很清楚像他们这个年纪是不适合到处奔波的。

  赵义也知道这个道理,点着头保证自己会继续好好学习,绝对不会丢了霍善的脸。

  赵仁话比较少,只拿出自家养的蜂蜜问霍善要不要尝尝。

  他们爹现在的养蜂本领已经远近闻名了,不少外县的人都想过来跟他们学呢!

  霍善听后倒是有些意动,虽然南方的制糖作坊已经初具规模,但蜂蜜也是不可或缺的食用蜜来源,而且蜂蜡的用处可不少。

  他如今长了几岁,已经知道世间的收益大多伴随着风险。养蜂也一样,吃得了这个苦的人就入行,吃不了这个苦的便别吃这口饭便是。

  霍善分了一圈礼物,才把二柱爹找过来商量南下推广养蜂技术的事。

  要是他们一家也跟着去南边,不仅二柱爹的养蜂本领能发扬光大,他和二柱兄弟俩平时也可以一块玩啦!

  听霍善这么一邀请,二柱爹立刻应道:“只要阿善你有需要,我们跟着去哪都行。”

  

  他们夫妻俩比谁都清楚自己如今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更清楚自己的孩子跟在霍善身边以后会有什么样的造化!

  事情都商量好了,霍善便在自家庄子上闲住了两天,一天到晚跟昔日小伙伴们捉鱼摸虾或者组团踢球。

  直至刘据派人捎口信过来说张骞回来了,他才解除快乐的儿童模式返回长安。

  张骞在大汉逼得匈奴退至漠北以后再次自请出使西域,这一去就是好几年,到现在才回来!

  而且这次张骞不是自己回来的,他还带着乌孙使者一起过来。

  刘据在江夏郡那会儿时不时听霍善念叨几句张骞,听闻张骞抵达长安以后便第一时间派人知会霍善。

第241章

  霍善屁颠屁颠跑回长安, 成功被他爹和他太子叔偷渡到张骞觐见现场。

  刘彻当然也是知情的,霍善早几年就提了一嘴说要经略西域,这会儿大汉最了解西域的人出使回来了,让霍善和太子过来长长见识也无妨。

  怀揣着封侯野心入宫准备给刘彻讲述西域见闻的张骞, 踏入殿内后瞧见的就是刘彻带着太子, 霍去病带着个娃,旁边还有个卫青。

  张骞:?

  他回长安后也曾听闻霍去病找回个孩子, 这孩子还很得圣心, 又是让刘彻给他封侯又是让刘彻给他封官。

  怎么看都是个比卫青霍去病还能迷惑人的奶娃娃!

  毕竟卫青虽然一上阵就被封为车骑将军, 但那时候卫青也二十好几了,并不是几岁大的小子。

  如今一眼看去, 这位朝阳侯却是尽往好里长, 一双乌溜溜的瞳眸更是格外有神, 任谁看了都忍不住心生喜爱。

  张骞还想要多打量几眼霍善, 才发现霍善也正目光灼灼地望着他,眼神比刚才更亮了。

  这小子在御前一点都不拘束, 还拍拍旁边的空位招呼张骞快过来坐下说话。

  张骞忙回过神来,上前向刘彻几人见礼。

  霍善也转头看向刘彻。

  刘彻笑道:“坐下说话吧。”

  霍善连连点头:“坐下, 坐下。”

  张骞在刘彻的示意下落座, 还真坐在了霍善旁边。

  霍善积极地作为发言代表,一个劲询问张骞在西域的种种见闻。

  张骞是想要封侯的,所以他这次极力游说乌孙使者跟自己一起回来,就是想证明自己还是有作出过努力的。

  虽然这份努力距离他出发前给刘彻画的大饼相去甚远。

  张骞自请出使西域的时候是这样对刘彻说的:陛下您看, 现在匈奴人被打跑了, 整个河西走廊空空荡荡的, 不如我代表大汉出使乌孙,力邀乌孙举国搬家到这里来和我们共抗匈奴。

  一般人听到什么举国搬家, 肯定觉得不靠谱。

  可刘彻不是一般人啊,他觉得世界就该围绕着他来转,一听张骞这个计划就觉得……妙哇!我给你钱,给你人,你去西域只管撒币,成功说服乌孙的话给你封侯!

  

  河西走廊不仅自然环境恶劣,还随时随地会被匈奴人南下打一顿,乌孙人又不是傻子,那肯定是不肯举国搬迁过来给大汉当肉盾的。

  不过乌孙这边觉得和大汉联合一下也没问题,到时候大汉和匈奴打起来,他们看情况补上一刀(具体补哪边也看情况)不就好了?

  大汉人说话又好听,给钱又大方,买东西从来不砍价,他们超喜欢大汉人的。

  张骞这次不仅说服乌孙使者一起来长安,还带回了刘彻的心头宝……大宛马!

  有大宛宝马兜底,张骞说起话来背脊都是挺直的,绘声绘色地描绘起西域的风土人情。

  还有各国的特色物产。

  可是讲着讲着他就发现有点不对劲了,怎么旁边的小豆丁好像……也是个西域通?

  比如他讲到一种叫胡荽的香料,霍善就开始在边上卖力夸赞:“这个好!听说这东西又叫香菜!吃面怎么能不加香菜?加了香菜整碗面都香喷喷的!你把胡荽种子带回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