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318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他们兄弟一共五人,长兄已为宦官所弑, 后头弟弟漳王李凑、安王李溶也会直接或间接地死于宦官之手, 而在他被幽禁数年、抑郁而终后,继位的是他的另一个弟弟颖王李炎。

  现在的李炎还是个十五岁的少年郎, 时常带着他心爱的女子王氏出城游猎, 两人每次都做一样的打扮, 叫外头的人分不清谁才是“贵人”。

  据说这个弟弟后来的谥号是“唐武宗”,他重用颇有军事谋略的李德裕, 在位期间北征东讨树立朝廷威仪, 不仅平息了数次藩镇之乱, 还有了开疆拓土之功, 大唐在一定时间内恢复了生机,史称“会昌中兴”。

  唯一的问题是, 他沉迷道教,在位没几年就嗑丹药把自己嗑没了, 他重用的“李党”当然也惨遭打压。

  他这个弟弟对道教执着到展开了全国性的灭佛活动。

  事实上不仅是灭佛, 还灭包括景教在内的外来宗教。

  当然,李炎这么干也不单纯是考虑个人的宗教信仰,而是因为过去几十年中不少人因为战乱出家为僧,天下诸佛寺占据了大量土地以及人口。

  要不然李德裕也不可能答应主持灭佛活动, 那可是件特别得罪人的事。

  那些个高僧谁没几个位高权重的信徒或知交?

  比如白居易这位名满天下的诗人就笃信佛教。

  根据他老朋友刘禹锡八卦, 有次白居易为了要去拜访个高僧特意斋戒了一整个月, 那可是无酒不乐、无宴不欢的白乐天,可见其事佛之心有多虔诚!

  只可惜李德裕虽有澄清世道的决心与手段, 也抵不过他弟当了几年皇帝就一命呜呼这种惨祸。

  李昂很难想象他弟李炎这么个活泼好动的少年郎,竟也跟他们爹那样迷信丹药把自己折腾得英年早逝。

  李昂没有登基前也住在十六王宅中,从小便与几个弟弟以及诸位叔父朝夕相处,他步入十六王宅时心中既酸又涩。

  当初玄宗皇帝把所有兄弟子侄都安置在十六王宅中,不再让他们就藩任事,以至于宦官当权以后他们像待选的猪猡似的被圈养在一起,想挑新皇帝只消往十六王宅中找就行了,挑出合心意的人选后还能顺便把其他人一网打尽!

  比如他弟李炎登基后,当权的宦官就直接把另一个热门继位人选(安王李溶)给杀了。

  细算起来,他们兄弟五人竟没一个是善终的!

  李昂正怅然着,就听到他弟活力十足的声音在背后响起:“二哥!”

  李昂转头看去,只见李炎亲自扛着只小鹿,他背后的王氏也提着两只野兔,他俩穿着一样的衣裳,束着一样的冠,打扮看起来别无二致。

  这王氏出身低微,但长相明丽,性格开朗,且还能歌善骑,更重要的是她自小与李炎相识,十三岁便被他们亲爹赐给了李炎当姬妾,整日作男子打扮与李炎外出行猎或者到教坊寻欢作乐,与李炎感情好得亲如一人。

  李昂早些年也曾规劝过李炎莫要整日胡来,后来自己登基后处处碰壁,便觉得李炎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至少活得挺快活。

  这些天他反复研读苏轼给他发来的新旧《唐书》,还曾读到王氏在李炎驾崩后直接自尽在他榻前,当场随着他一起去了。

  在这种至情至性、生死相随的感情面前,出身地位倒是不那么要紧了。

  李昂正在心中感慨万千,李炎已经扛着鹿跑过来兴奋地说道:“二哥你来得可太巧了,我今天猎到的这只鹿大小正好,肉质一定鲜嫩得很。再炖个兔肉来下酒,我们兄弟几个好好聚一聚。”

  李昂本想说“你一个当王爷的自己扛着猎物作甚”,话到嘴边又觉得李炎能这般纵情肆意可真好。

  他要是把大唐治理好了,而不是留下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弟弟是不是就不会去服食丹药了?

  “好,我今晚就宿在你那儿,我们兄弟俩抵足而眠。”

  李昂笑着说道。

  一听李昂这话,李炎更高兴了,马上招呼人把猎物拿去料理,并把另外两个兄弟也喊来一起玩耍。

  都是十几岁的少年郎,心思还没那么复杂,兄弟聚头自是相互劝酒、欢欣不已。

  这天夜里兄弟几个喝酒吃菜、载歌载舞到夜深,听得那些当值的小宦官直打哈欠,撇着嘴嘟囔:“有什么可乐的。”

  当夜李昂还真留宿十六王宅,还将伺候的人都遣了出去,与弟弟李炎说起明日会有个客人过来的事。

  既然没有旁人在侧,李昂便与李炎秘密谈起自己清理宦官集团的想法。

  

  神策军作为禁卫之中最重要的存在,如今却旁落于宦官之手,以至于连皇帝的废立都取决于那些阉竖。他心中实在不平!

  李炎心里对许多事是有数的,平日里没个正形只是不想引人注目而已,不想兄长今日竟与自己说起这等家国大事。

  他想到兄长独自在宫中面对那些弑杀过他们长兄的阉竖以及汲汲营营的朝臣,也为此感到悲愤与不平。他们大唐皇室怎么沦落至此!

  虽然不知道一个小孩子与清理宦官集团有什么关系,李炎还是爽快答应道:“二哥放心,交给我就好。”

  李炎本来就很爱与周围的平民百姓厮混,从十六王宅这边捎带个小孩儿出去根本不算事儿。

  李昂见他答应得这般爽快,又忍不住规劝道:“我这位小友医术了得,你也让他给你调理调理,别小小年纪就耽于酒色坏了身体。”

  要不是三十出头就体虚多病,谁又会天天把丹药往嘴里送?

  李炎觉得自己身体好得很,完全不用考虑什么养生,不过对于兄长的嘱咐还是来了个“好好好”套餐作为回应。

  李昂见状只能决定让自己尽量多活几年,好好鞭策这个不省心的弟弟远离丹药了。

  连秦始皇都不嗑药了,你还嗑什么嗑!

  翌日天还没亮,李昂就醒了,霍善也来到了十六王宅中。两人齐齐转过头一看,他弟李炎还睡得四仰八叉,看起来睡眠相当不错。

  霍善客观点评:“如果他一直睡得这么好,寿数应该不会太短才是。”

  睡眠很大程度上是给身体提供自检自修的空档。

  有人认为就苏轼那个走过大半个大宋的活动路线,能在宋代那种环境下还能苟到宋徽宗登基把他从儋州放回来,很大程度上恐怕得益于他心大至极的好睡眠!

  看看人家苏轼是怎么个睡法:“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老板真的太好了,居然给我们放三天假,今天这一觉美得我不知道自己在哪”!

  还有“少年苦嗜睡,朝谒常匆匆”。

  意思是“我刚上班那会儿怎么睡都睡不够,早朝每天都感觉要迟到”!

  还有“少思多睡无如我,鼻息雷鸣撼四邻”。

  意思是“看看我,想得少,睡得多,每天鼾声如雷震撼所有邻居”!

  总而言之,这家伙就是吃饱了睡,喝酒了也睡,并且认为春天这么暖和很适合睡觉,冬天这么冷也很适合睡觉,白天很适合睡觉,晚上也很适合睡觉,且每天早上都感觉睡不够睡不醒!

  反正就是睡美、睡足!

  以李炎目前这个睡眠质量,身体底子应该很不错才是。估计是后来忧虑重重,才被那些道士忽悠着嗑起了药。

  李昂把私人印信以及医馆契书交给霍善,自己先行领着人回宫去。

  十六王宅中都是些没有实权的皇室宗亲,许多人平时都不怎么搭理,是以没人注意到里头多了个年纪不大的小小少年。

  李炎醒来的时候,外头已经下了不知多久的雪。

  他想起兄长的嘱托,忙让人伺候自己穿好衣裳出去寻兄长所说的那个小孩儿。

  接着他就看到有个陌生小孩正跟他们最小的弟弟在那玩雪。

  霍善一向是不爱扰人清梦的,见李炎没醒来便自己出去玩耍。赶巧昨天长安下了一整夜的雪,他又可以掏出自己的堆长城工具开始堆冰雪长城。

  没一会,他就把漳王李凑吸引来了。

  漳王李凑也是个倒霉蛋,他哥要搞宦官结果早早泄了密,宦官集团那边来个先下手为强,诬陷除宦负责人有意拥立漳王为皇。

  李昂自己就是兄长被杀以后让宦官推上帝位的,一听到这套说辞先入为主就信了,认为自己真的所托非人!

  他把自己选的宰相和漳王一起贬出京师,两人俱是抑郁而终。

  李昂第一次除宦计划失败,最大的冤死鬼就是他的宰相以及李凑这个弟弟了。

  李凑死的时候还不满二十呢。

  哪怕李昂既后悔又自责,将这个可怜弟弟追封为太子,这点死后恩荣对泉下之人而言估计也没什么用处了。

  霍善与李凑交换姓名后,就知道李凑是怎么样一个倒霉蛋了。

  哎,真可怜,爹死得早,哥还不信自己,小小年纪就背了那么大一黑锅,怎一个惨字了得!

  李凑目前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郎,因着霍善长得快,所以两人看起来身量都差不多高了,看着像是年岁相仿的友人。

  他远远瞧见个生面孔本只是有些好奇地过来问两句,聊上以后糊里糊涂就加入了玩雪队伍,与霍善一起哼哧哼哧夯雪!

第306章

  霍善在两个倒霉蛋那里蹭了顿早饭, 是李炎身边的王氏给张罗的。

  想到王氏自刭的结局,霍善更正了刚才的想法:现在是三个倒霉蛋了。

  吃饱喝足,得知霍善要去接手长安城中的医馆,李凑积极地说想要一起去。

  虽然他们才见了一面, 李凑已经觉得自己和霍善是极好的朋友了, 李炎这兄长虽好,但他与王氏感情好, 整日形影不离, 不爱带他这个弟弟玩。

  李炎怕自己跟着反而坏了兄长的事, 想了想便任由李凑跟着霍善出门去。

  两个那么大一点的孩子,凑一起玩耍也没什么稀奇的, 他只消派几个信得过的人暗中跟上就好。

  霍善当然也不在意谁陪自己去给医馆挂牌, 反正他和李凑也玩得挺好。

  两人来到李昂派人盘下的医馆外, 霍善觉得还挺气派, 李凑却觉得有点小了,他觉得他朋友的医馆得是全长安最大的。

  霍善麻溜把自己的医馆小招牌掏出来, 熟练地将它挂在医馆门口。

  李凑跟过去一看,哈哈笑道:“这个招牌好, 我喜欢。”

  原来上面依旧写着霍善小时候随便取的“天下第一医馆”, 现在他摸清了医馆仓库的使用规律,准备了一堆这种便携招牌,遇到有需要设立回访点的地方就给挂个牌。

  

  相当方便!

  霍善一点都不害臊,还跟李凑背起书来, 说道:“听说你们这边有个姓刘的厉害才子, 写过一篇《陋室铭》, 说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我们这医馆虽不大,但有我们在以后肯定会是全长安有名的!”

  李凑没来及应和几句,就听身后传来一声轻笑。

  霍善转头看去,只见那是个坐在马上的文士,瞧着已经年过半百,但鬓发并不见少,瞧着便觉风姿过人。

  当今皇帝李昂后来的谥号是“文宗”,在位期间喜用文学之士,性情也不如其弟武宗刚毅强硬,时常被底下的人哄骗,选人用人的眼光其实不太好。

  这人身着绯袍,腰佩鱼袋,显见是个在朝为官且官居五品以上的。

  今日因为雨雪天气的缘故,李昂决定放朝两日,这些官员便只需随自己心意回衙署把事情处理好即可。

  是以这会儿都过了上早朝的点了,街上还能看到不少衣紫着绯的文官武将。

  霍善想到苏轼心心念念要来找这边的风流才子们玩耍,便替苏轼和对方搭起话来:“你笑什么?”

  那文士笑道:“你把《陋室铭》背得挺熟,回头我得写信与梦得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