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38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霍善听后又屁颠屁颠送霍去病出门去。

  等霍去病走远了,他才溜达回去找霍光他们玩,主要是他问霍光:知不知道怎么带全县发家致富?

  霍光:?

  

  他甚至都没让自己发家致富。

  霍善说自己担心朝阳县的人穷得吃不起饭,却还要给他缴纳赋税。他和霍光说起自己的初步构想:“我的俸禄已经够吃了,要不就免了这个赋税好了!”

  霍光道:“不可。”

  霍善不解,问为什么不可。

  霍光道:“这种事你免一年两年倒是可以,若是年年都免,其他地方的人知道了心里能没有想法吗?便是地方上的人心里没想法,你叫陛下怎么想?”

  霍善满面懵懂。

  霍光细细地给他分析起来:“元狩元年淮南王、衡山王造反,牵连了数万人,你知道是怎么牵连的吗?他也时常免除底下人的赋税并广纳贤才,底下的人感于他的宽免之恩与知遇之恩,愿意随着他一起密谋造反。”

  “你固然是施了恩,那一千户肯定都对你感恩戴德。可你得想想,你这么干让陛下当如何自处?陛下难道不知道免除赋税能得民心?”

  “但朝廷不可能年年免赋,朝廷有许多要用钱粮的地方,打仗要钱,兴修水利要钱,赈灾济民要钱,真要全给免了,钱从哪里来?陛下对你这般好,你却要把陛下架到火上烤,岂不是恩将仇报?”

  霍善听霍光把事情掰碎了讲给他听,这才明白其中的诸多门道。

  他能有这食邑千户,确实是刘彻这个姨公封赏给他的,他不能叫姨公为难。

  霍善问道:“那我能免一年?”

  一年以后,他说不准能想到许多让大家都能赚大钱的好办法!

  霍光道:“一年倒是无妨,你刚封了侯,对底下人宽和些很正常。陛下前些年也曾因为册封太子下诏免除天下赋税,你这么做不过是效仿陛下而已——只是这钱收上来有十余万,你当真不要了?”

  霍善还是那句话:“我的俸禄够吃了!”

  霍善的想法很简单,他都已经够吃了,为什么还要跟不够吃的人要钱呢?

  这便是小孩子的想法了,钱这东西又岂有“够用就行了”的说法?多的是富人每天想方设法从穷人口袋里掏钱。

  李时珍几人本是学医的,听着霍善天真的话不由也思索起来:他们有着几百上千年的先知先觉优势,想帮霍善把朝阳县拉拔起来似乎不是什么难事。

  要他们振兴整个大汉可能很难做到,但这只是一千户人而已!

  李时珍道:【别担心,要是你真能把改良后的造纸术捣鼓出来,光是造纸就能让他们代代都多许多营生。】

  汉代其实也有纸,是用麻做的纸,但一来这玩意占了织布原料,二来还没有布帛好写,所以直至东汉的蔡伦征集天下造纸工匠集思广益改良了造纸术,纸才逐渐走上人们的书桌。

  不说造纸作坊本身,便是造纸原材料也是一门营生,就比如草纸能够用秸秆、芦苇乃至于杂草来做。

  有了纸,还能衍生出许多产业,倘若霍善有心给朝阳县的人谋好处的话都能安排上。

  造纸术可以交给朝廷做,但像油纸伞和折扇这种备受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青睐的商品,可以交由朝阳县负责生产。

  过完年开始在朝阳县挑拣些字写得好的、画画的好的人培训的话,说不准还能赶上画扇面来卖!

  大明才子唐伯虎他落魄时,就爱给人画扇面糊口。

  霍善听李时珍这么一分析,立刻精神百倍。

  好像可以这么办!

  万事俱备,只差造出纸来!

  霍善虽是懵懂小儿,李时珍他们却不是,他们此前已经叮嘱过霍善此事不能单纯推到东方朔身上,还是得跟李长生商量着办。

  正好李长生如今是朝阳侯家丞,这些事本就合该由他来办。

  倒不是冠军侯与霍光不可信,而是许多事知道的人越多就越麻烦。

  想到李长生,霍善便和他叔掰着手指数:“三天了,师父已经回新丰县三天了,再不回来我便要自己回去找他!”

  霍光还以为霍善这两天到处玩耍会把这事儿给忘了,没想到他竟还牢牢记着。

  霍光道:“你师父当了你的家丞,庄子那边的交接便落到他头上了。别着急,等他忙完就会回来。”

  叔侄俩正说着,就听人跑过来报信说“李先生回来了”。

  霍善听后开心地跑了出去,一把扑到了从外院走进来的李长生身上。

  李长生自从负责抚养霍善以后也没离开过他这么多天,饶是他这般淡漠的人也不由伸手把霍善抱了起来。

  冠军侯比他想象中好太多了,至少没有把霍善从他们身边带走的打算,也没有不允许他们师徒俩亲近。

  有了李长生,霍光便忙自己的事去了。

  

  李长生问:“这几天有没有乱跑?”

  霍善想想自己每次出门都是金日磾或者东方朔带着的,便是在梦里也都一直跟着张仲景他们,马上挺起小胸脯说道:“没有乱跑!”

  见李长生已经把自己抱回住处,左右没了旁人,霍善才与他说起造纸之事来。听闻过了年朝阳县就要派一批人来他们庄子上服役,他想让他们试着造纸!

  李长生也知道纸张这种稀罕东西,耐心询问:“怎么突然琢磨造纸?”

  霍善便把自己在明代北京的见闻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讲给李长生听,他本来只想做草纸和油纸的,可是李时珍说的油纸伞和折扇营生听起来也很不错,所以画纸他也想做!

  纵使李长生已经知晓霍善有奇遇在身,也没想到他这奇遇竟是奇妙至此,听起来竟能亲眼见到一千多年后的一切。

  这种事若是叫旁人知晓如何得了?

  李长生知晓霍善口中那“四个小老头儿”必然也会叮嘱他莫要与旁人提起,便也没有再多费唇舌。

  他说道:“我先在村中尝试一番,若是当真能做成,明年开春便能筹备造纸作坊了。正好这时节芦苇多,先试试给你造草纸。”

  几种纸的工序其实大差不差,只要熟练掌握了其中一种便能慢慢摸索出其他纸的造法来。

  倘若真的能靠漫山遍野的芦苇和漫山遍野的竹子造出纸来,倒是不失为一桩佳事。

  李长生不觉得霍善心心念念草纸和油纸有什么不对,小孩子惦记自己用得上的东西不是很正常吗?

  霍善听李长生把自己的要求,马上和他说起自己要让朝阳县蓬勃发展的伟大构想。

  他们朝阳县可不能穷!

  说起这事儿,他又和李长生说起自己看到的朝阳县,脸上很有些郁闷。

  他不喜欢朝阳县变成那样!

  李长生没想到张仲景几人居然带个霍善去看这些事。

  这哪里是一个三岁小孩能负担得了的?

  王朝兴衰本是极寻常的事,不说二代而亡的秦朝了,便是大周号称传承了八百年,后头那几百年还不是生出了春秋战国那样的乱象?

  天下乱了,寻常人哪可能有好日子过。

  稳定的生活本就基于稳定的时局之上。

  李长生道:“慢慢来,不着急,你只消一件一件地把事情办了便好。你有这么多灵思妙想,还愁这一千户人富不起来吗?”

  霍善本来就已经把最开始的难过忘得差不多了,这会儿得到李长生的肯定更是骄傲地翘起了小尾巴。他麻溜换了别的话题:“您能给我做诸葛馒头吗?”

  他吃过炊饼了,光是炊饼就特别香特别软!

  诸葛馒头肯定更好吃!

  李长生:?

  霍善就给李长生介绍起馒头业祖师爷诸葛亮,此人神机妙算,对蛮人领袖孟获七擒七纵,最终彻底征服了对方并从对方领地里引进了甘蔗!

  有了诸葛亮,他们可以吃上香香甜甜的馒头和香香甜甜的糕饼了!

  超棒!

  霍善昂起脑袋看向他师父,脸上只差没写上两个大字:想吃!

  旁听霍善复述诸葛亮传说故事的李时珍:???

  等会,我好像不是这么说的。

  ……可是又感觉没什么不对。

  好怪。

  等他再咂摸咂摸。

第32章

  诸葛馒头这个名字当然是不能用的, 毕竟诸葛亮还没出生,何况人诸葛亮应该也不是为了做馒头或做糕点而与西南夷打交道的……吧。

  即使对诸葛馒头这个命名有些异议,李长生还是答应试着做馒头给他吃。

  霍善和李长生嘀嘀咕咕半天,把憋了两三天的话都讲完了, 顿觉神清气爽, 乐滋滋地找金日磾陪他遛马去。

  他每天都要定期和霍小黑培养感情来着。

  霍善这边遛马遛到一半,霍去病回来了。

  回来带他去上林苑。

  秋天到年底这段时间, 文武百官都挺忙, 刘彻这个皇帝也挺忙。

  秋天来了, 老闷在宫里多无趣,总得去舒展舒展筋骨, 比如微服出行到处遛遛弯, 又比如去上林苑打猎。

  前些天霍去病提出想带孩子去上林苑玩耍, 刘彻登时也来了兴趣, 二话不说着手给自己安排假期。

  眼下丞相庄青翟和御使大夫张汤正抢着表现呢,哪有嫌活多的道理, 全都争相往自己身上揽活。

  这不,刘彻没几天就腾出空来准备去上林苑小住, 打打猎, 看看表演,约些心腹大臣或后宫美人逛逛园子,优哉游哉地度过漫长的秋日时光。

  霍去病知道刘彻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估摸着也是这几天要出发的, 所以收到旨意也不意外, 马上回家接上霍善一起出发。

  霍光和金日磾也在随行之列。

  霍善忙道:“师父呢?”

  李长生已经得了消息, 他才刚过来就听见霍善问起自己,笑着说道:“既然你要去玩, 那我便回新丰县去,一来继续安排庄子上的事,二来也研究怎么给你做新吃食。”

  霍善本来很不高兴,听到“新吃食”以后又犹豫起来。而且他知道他师父回去不止是给他做诸葛馒头的,还要琢磨怎么造纸呢!

  霍善当即让金日磾把卫青给的金子取出来,拿给李长生作为庄子和造纸作坊的运作经费。建房子要钱,建作坊也要钱,可得多准备些本金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