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51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自认慈父的刘彻心安理得地做好了决定,心情颇好,也不辩驳刘据的话,还笑着说道:“以后总有你出去的机会。”

  机会当然是有的,只要这小子早日诞下皇孙,好好教导皇孙成材,日后可不就可以让儿子监国换自己出去玩了吗?

  刘彻认为自己的想法和说法一点毛病都没有。

  太子刘据还以为刘彻是同意让他将来出去游历了呢,顿时高兴不已,感觉自己与父皇更亲近了几分。

  霍善在旁边听了一耳朵,不由追问道:“能带上我吗?”

  不管谁出去都好,带他一起去玩!

  他爹去打仗他是不能跟的,跟了纯粹是添乱。

  

  但是刘彻他们出去玩的话,带上他完全没问题!

  刘彻道:“你才到长安没几天就想着要回家了,真带你出去,你怕是才出去两天就哭鼻子了。”

  霍善道:“我才不会哭鼻子!”

  他每天晚上都有出去玩耍的,哪里会一离开家就哭?

  虽然话说得掷地有声,霍善想了想又忍不住追问:“要走很久吗?”

  刘彻道:“出去一趟的话,没个一年半载怕是回不来。”

  霍善纠结不已。

  仿佛他真的能跟着出远门、马上便要他做决定似的。

  霍去病他们过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霍善皱着小眉头坐在刘彻旁边,仿佛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

  霍去病在刘彻面前也是不拘束了,行过礼后便问霍善:“你又遇上什么难事了?”

  这娃儿小小年纪的,倒是经常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儿。

  霍善唉声叹气地说道:“要是世上真有缩地术就好了。”

  这样他们就算要去千里之外,也不过瞬息间的事情而已。

  刘彻听得直乐:“真要有的话,朕也要学。”

  一大一小对望一眼,眼底竟都生出点由衷的渴望来。

  霍去病:“……”

  完了,他儿子以后不会跟着他师父当方士吧?

  霍去病忍不住看了眼李长生。

  李长生对上霍去病投来的目光,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他这个方士其实有些名不副实,可没教过霍善这些东西。

  估计是霍善那四位古怪的“老师”或者东方朔在他面前胡说八道。

  霍善才这样小,听了那些稀奇古怪的“仙法”只觉好用,哪里知道许多“仙法”要么是杜撰的,要么是拿来坑蒙拐骗的。

  等他再长大一些,得给他正儿八经上几课才是……

  李长生开始在心里思索方士都有哪些坑蒙拐骗手段,回头挨个给霍善示范一遍。

  李长生还在考虑这么给霍善开展反诈课堂,一盘盘馒头便被送了上来。

  说是馒头,其实有肉馅。

  正是霍善想吃的肉馒头!

  司马迁因为讲学有功(纯属歪打正着),也被留下一起用膳。

  看到面前那鼓鼓囊囊的新鲜面食,司马迁心底不免有些疑惑。

  这是什么?

第43章

  带馅的馒头这种东西, 霍善还是听李时珍讲的,自己并没有吃过。这会儿看到馒头被端上来,他心情自然是最雀跃的。

  听刘彻让大家开吃,霍善便拿起新鲜出炉的热馒头左看右看, 比他吃过的朴素炊饼相比, 这馒头做得圆圆的,上头还捏出了一道道褶子, 看起来怪好看的。

  霍善啊呜一口咬下去, 一下子咬到了夹在面皮里的肉馅。

  庖屋蒸馒头的火候把控得刚刚好, 且这馒头才出蒸笼便端了上来,拿在手里还热乎得很, 吃进嘴里更是又香又软。

  跟馄饨是完全不同的吃法!

  霍善连吃好几口。

  弄得霍去病叫人给他上些温水备着, 省得他也噎着了。他边关注的霍善的情况, 边尝了一口这种新鲜面食, 一吃之下便觉得李长生做起吃食来还真有一套。

  难怪霍善整天念着他这个师父。

  一般人还真没法耐心倾听小孩子的奇思妙想并帮他们实现。

  刘彻吃着也挺满意,他也是临近四十的人了, 像粽子这种东西他吃多了还真的挺不好消化的,这馒头倒是可以多吃些。听霍善说, 里头的馅和饺子一样可以换, 荤馅吃腻了可以吃素馅,酱菜之类的也都能往里包。

  刘彻决定把这种食物命名为长生饼。

  李长生做的,还用了起死回生的面起子,不叫长生饼多可惜!至于它以前叫什么名字, 刘彻觉得不重要, 反正经过天子赐名以后它便只能改名!

  就像没有人会再在意金日磾以前叫什么。

  因着李长生专门叮嘱过, 霍善倒是没再给众人分享诸葛馒头的说法,而是专心解决自己面前新鲜出炉的“长生饼”。

  凉了就不好吃啦!

  而且刘彻这人老坏了, 等会瞧见他还没吃完说不准又拿他年纪小为由叫人撤掉。

  只要他吃得足够快,刘彻就来不及让人把他饼拿走!

  司马迁吃着这种自己没尝过的面食,也觉滋味不错。

  只是庖厨终归只是小道,没见到古来厨者能留名的不过是那寥寥几个,而且有些留的还不是好名,比如“易牙烹子”——只为君王随口感慨一句“我已经尝遍天下美味,却还没尝过人肉”,易牙便把自己儿子做成菜献上去。

  这种灭绝人性的存在竟被称为庖厨界的祖师爷,可见“君子远庖厨”还是有点道理的——君子都有不忍之心,而厨子常年都得杀生,心肠早就变得冷硬至极。

  司马迁又忍不住看向坐在刘彻身边的霍善,只见这小子……已经快把面前三个“长生饼”都吃完了!

  

  他吃完了自己的,还看向别人的,最后目光落到了司马迁盘里。

  司马迁忙着想事情,一个都没吃完!

  司马迁莫名生出点紧迫感来,一口把手里剩下那小半口吃完,径直拿起了第二个。

  总感觉他要是不吃快点,这小子就要开口说“你是不是不喜欢吃”“浪费多不好不如我帮你吃了”。

  他真没有不喜欢,就是很容易想东西想入神。

  所以为什么一个三岁大的孩子能那么快把拳头大的“长生饼”给吃完?!

  霍善见大家解决起自己那份诸葛馒头时都那么游刃有余,只能遗憾地收回自己惦记别人盘中餐的目光。

  算啦算啦,其实他已经吃饱了!

  这场新面食品鉴会愉快地结束后,霍善便与小伙伴们到外面玩耍去,争取能在睡前把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消化个七七八八。

  司马迁多留了一会,主动向刘彻告罪说起自己讲学跑题的事。

  刘彻本就没怎么在意,闻言摆摆手说道:“也就这么几天的事,你只管先教着。听闻你曾随着董爱卿学《春秋》?”

  司马迁点头应是。

  刘彻道:“既是董爱卿的高徒,学问应当不会差,就这样吧。”

  他口中的董爱卿自然是当世大儒董仲舒。

  董仲舒在刘彻即位前十几二十年其实都不甚被重用,前几年刘彻还曾把他扔去给藩王当国相。听闻那藩王脾气不太好,前头几个国相都让他给弄死了,吓得董仲舒连夜辞官回老家养病去。

  可见刘彻觉得董仲舒的部分想法很不错,可以拿来用用。至于董仲舒本人么,用不用都随意。

  现在董仲舒都称病归乡去了,刘彻还一口一个“董爱卿”,纯粹是上表达一下自己对这位名儒的礼遇(但不多)。

  司马迁过了刘彻这关,走到门外时竟有种劫后重生、重见天日之感。

  这么难得的机遇,愣是差点让他搞砸了!

  司马迁回到落脚处,被友人们问起具体情况,他没好意思提自己被个三岁小孩牵着话题走的事,只能给众人分享起刘彻赐食的事。

  长生饼好吃!

  也不知到底是怎么做的,入口喧软香甜。

  甚至还有点奶香。

  许是李长生为照顾霍善这个奶娃娃的口味往里头添了牛羊奶。

  得知司马迁竟被天子留下赐食,众人都羡慕不已。他们以后也得像司马迁这样,争取在御前多说几句话。

  入夜后,霍善拉着他师父要一起睡,和他师父嘀嘀咕咕说了半天话才睡下。

  李长生等霍善睡熟以后才起身走到屋外,看着上林苑上空那弯缺了大半的新月。

  “先生这么晚不睡?”

  霍去病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李长生转头望去,只见霍去病立在月色照不到的阴影处,叫人看不清他脸上的神情。

  等他踱步自阴影中走了出来,英挺俊逸的身形才完全显现在浅淡月光之下。

  “将军也一样。”

  李长生道。

  霍去病走到李长生身边,开口说道:“也许我也该喊你一声师兄。”

  李长生没作声。

  “你们既是同出一门,但我记得她……并不是方士。”霍去病说道。

  他很少与人提起当初的事,毕竟那些事根本无人可以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