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54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接着就成功对上了他爹的目光。

  霍善高高兴兴地喊人。

  霍去病:“……”

  算了,皇帝都这样胡来了,他能有什么办法。

  刘彻直接扛着霍善往外走,他抱孩子不多,不过霍善不乱挣扎,抱起来还是挺轻松的。

  只是稍微有点沉而已,可左右不过几十斤重,对刘彻而言算不得什么。

  一行人出了门,不多时便看见个开阔的湖泊。

  霍善道:“好大的湖!”

  刘彻道:“算不得大,昆明池才大。”

  昆明池是刘彻的得意之作,他想要和昆明以南的地方通商采购点东西,结果昆明总是从中阻挠,他便想着打下昆明方便自己的使者同行。

  为此他特意命人比照着滇池挖了个昆明池训练水师,如今开工差不多三年,这个大工程已经快收尾。

  刘彻对自己命人挖出的巨大人工湖非常满意。

  霍善听了刘彻的介绍,对昆明池非常向往:“我们什么时候去昆明池玩?”

  刘彻笑道:“一会便可以去。”

  他也想去看看即将竣工的昆明池和自己想象中有没有区别。

  即使有了新去处,霍善依然没忘记自己今天的重要计划,关心地追问道:“昆明池周围有栗子可以捡吗?”

  刘彻:?

  话题是怎么转到栗子上的?

  霍善就给刘彻说起他们今天的安排,他们本来打算快些把课上完就去捡栗子!

  刘彻笑问:“那你们课上完了?”

  霍善一下子住了嘴。

  提什么不好,做啥提上课!

  刘彻大笑不止。

  说话间他们已行至视野开阔的看台之上,可以将底下经过的将士一览无遗。

  霍善不让刘彻抱着了,挣扎着下了地,招呼几个表叔一起趴在栏杆上往下看。只见他爹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串威武雄壮的步卒。

  霍善看得眼睛亮晶晶。

  想来往日行军打仗时他爹便是这般威风!

  刘彻和卫青看着也觉即使在千军万马之中,霍去病这个外甥依然是最亮眼的。

  军队最要紧的就是令行禁止,所以自古阅兵看的都是阵型,霍去病只是走个过场,剩下的便都是各营士兵展示自己的机会了,骑兵、步卒轮番上阵,出现时整齐划一,散开时也是整齐划一。

  分明是百人一阵,动作却整齐得像是同一个人在展示似的。

  他们轮流展示着手头那簇新簇新的兵器。

  大汉军队能横扫大漠、屡战屡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汉掌握了极其先进的冶炼技术,他们大汉的兵器是最精良的,无论是短兵相接还是远程交战,他们都拥有极大的优势。

  所以霍去病有时候也不太理解,有这样精良的武器,有这样听指挥的军队,为什么有人打仗会打输。

  他反正是不会输。

  无论敌我人数差距再悬殊,他都敢冲上去与对方交战。

  其实很多时候打起仗来首先看的就是气势,倘若连自己都没有此战必胜的信念,打起仗来难免就失了胆气。

  霍去病上阵时足够年轻,最不缺的就是对自己的自信。

  他坐在马背上,遥遥看着底下的兵轮流上场展示各种本领。

  一场接一场的演练让霍善看得眼花缭乱,恨不得跑下去近距离看清楚士兵们都是怎么比划的。可他也知道刀剑无眼,自己跑过去不仅会扰乱别人练好的阵型,还可能被各种兵器误伤。

  霍善趴在栏杆上看得目不转睛,嘴巴还跟着士兵们嘿嘿嗬嗬地喊。

  听得刘彻都觉得这次检阅将士仿佛格外有意思。

  上林苑这边养着的士兵都是从良家子中选出来的精锐,乃是后世羽林郎的前身,日后少不了要负责刘彻以及整个长安的安防工作。

  他们的体格瞧着便比寻常士卒要健壮,一个两个都很符合刘彻的喜好。

  他们大汉的精兵就得是这个水平!

  刘彻很满意这次检阅,当场许了不少赏赐,接着便邀上卫青、霍去病转道前往昆明池。

  霍善没跟太子刘据他们挤车上,而是再次占据他爹马鞍上的宝座。

  霍善是个很有坚持的人,上了马又继续问霍去病:“昆明池那边有栗子吗?”

  霍去病回想了一下才点着头说道:“有的,周围有片林子里长着许多栗子。”

  霍善问道:“一会我们可以去捡吗?”

  霍去病道:“可以。”

  霍善马上高兴起来。

  还是他爹更好,不像刘彻,说着说着就要问他们课上完没。

  他疑心刘彻根本不知道有没有,所以才转移了话题。

  一行人边聊边走,路便不显得远了,很快便抵达昆明池。

  刘彻这个求仙问道爱好者还命人在昆明池造了许多奇观,有着各种寓意的假山奇石被布置在昆明池内外,远远看去便十分吸睛。

  霍善也被吸引住了,还没走近便开始问他爹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得亏这地方还有练兵的用途,要不然霍去病根本不会过来,更别提记住那么多奇观名称。

  ……有时候实在很难理解刘彻在神仙鬼怪方面的爱好。

  刘彻对自己的安排则是满意无比。

  果然,要搞就搞大工程!

  司马迁一路默不作声地混在大队伍里参观昆明池。

  相比霍善的懵懂无知,他比谁都更清楚掘这么大一个昆明池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近几年兵革频动,天下黔首为了不上战场,大多凑粮上交官府买个末等爵位争取免除赋税徭役(当初司马迁家就是这么干),如今长安城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缴粮缴到五大夫或者千夫的级别了。

  只要咬咬牙勒紧裤腰带攒出足够的粮食,就能让一家子人免徭役之苦、征战之危,谁会不愿意呢?

  朝廷通过派送末等爵位征集军粮卓有成效的时候还挺高兴,回过味来才发现能征召的免费劳动力越来越少。

  面对这种困局,有人想出个新招:陆续收紧对各地基层掾吏的考核,将各地犯错的掾吏大批大批地发配到上林苑干活,空出来的掾吏位置便从买了末等爵位的人家里招聘。

  所以现在当大汉基层公务员的又一风险出现了:你活没干好或者跟不上政策变化,就去上林苑砍树掏泥巴去吧!

  可见自古基层都不好干啊!

  司马迁看着眼前一望无垠的昆明池,心里想的是:这便是这几年来引起基层大换血的罪魁祸首吗?三年了,挖了整整三年了,可算是要挖完了!

  只是这种话他没敢在刘彻面前讲出来,只敢暗暗记在心中。

  他父亲司马谈是太史公,热衷于整理古今史料,司马迁从小在他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也对这方面有着浓厚兴趣。

  以后他说不定可以帮助父亲完善史书!

  司马迁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没发现霍善和所有人说了一圈话,最后竟朝他跑了过来。

  霍善抬手拉着司马迁衣袖,仰起脑袋问:“你要和我们一起去捡栗子吗?”

  只要没感觉出对方不喜欢自己,霍善向来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所以在场认识的人都被他邀请了一遍。

  回过神来的司马迁:“……”

  

  真是个有坚持的娃儿。

  换成别的小孩在玩过这么多别的事情以后,恐怕早就忘记早上想做什么了吧?

第46章

  捡板栗这种幼稚的事, 司马迁从来不干。他从小就爱读书,到十岁大便已做到遍览群书,对这种纯属浪费时间的活动自然没有半点兴趣。

  即便是后来独自去环游大汉,他也是去采风的, 而不是去玩耍的。

  可……

  对方阵营里有皇帝、太子、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

  他这一刻的感觉跟前几天一模一样:众人满怀期待应召而去, 结果刘彻竟让他们包粽子!

  司马迁能说什么,只能表示自己对此很感兴趣。

  霍善哪里懂什么客套不客套的, 在他看来就是全员同意一起去林子里玩耍了。他开开心心地由他爹牵着前往据传有好多栗子树的林子里走去, 很快便一马当先地收获一颗毛刺刺的新鲜栗子。

  霍善觉得自己运气真好, 拿着栗子给每个人看了一遍,才依依不舍地把它放进金日磾带来的麻袋里。

  大人们倒是还好, 并不是真的想捡栗子, 纯粹是想散散心聊聊天。小孩子可受不得这样的刺激, 见霍善捡得兴高采烈, 嚷嚷着自己今天要当捡得最多的那个,不由也摩拳擦掌加入到捡栗子大军之中。

  谁能抵抗第一的诱惑呢, 太子刘据也才十岁大,马上被这种氛围感染了, 兴致盎然地在枯叶中找起了栗子来。

  说起来他还是头一次看见带壳的栗子, 感觉怪新鲜的。

  霍善捡着捡着才发现卫家三兄弟的捡拾成果是摆一起的,登时觉得自己势单力孤起来。他看了眼他爹,再看了眼不远不近缀在后头的他叔霍光,不由催促他俩别光顾着闲聊, 赶紧开始干活啦!

  卫登他们加上卫青有四个人, 他们这边加上负责拿麻袋的金日磾也要有四个人积极干活才行!

  太子刘据:“……”

  太子刘据不由看向刘彻。

  刘彻身边跟着不少人, 想凑齐四个倒是不难,只是拿外人来凑数到底不如自家人有意思。他便笑着说道:“卫青你可是据儿的舅舅, 该过来帮帮据儿才是。”

  刘彻都开口了,卫青自是只能把手头刚捡起来的栗子放到太子身边近侍拎着的麻袋里。

  分组情况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