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62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全然没想起自己以前曾被霍善捉弄得破口大骂。

  霍善是没见过卫皇后的, 听人一讲才知道卫皇后是他太子叔的阿娘。他得了这么多好东西, 自是高兴不已,和太子刘据说自己下次去长安要跟他一起去见见卫皇后。

  太子刘据想到自己没几天便要回长安去了,心里很有些不舍。他说道:“那你要快点来啊。”

  霍善信誓旦旦:“一定一定。”

  事实上他心里早就盘算着送走刘彻他们以后该怎么自由自在地玩耍了。

  要不了几天就是中秋节,听说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别大, 他准备请村里手巧的人一起做灯, 中秋那天家家户户的大门前都挂上灯笼, 到时候整个福寿里夜里都亮堂堂的。

  他还要带小伙伴们玩猜灯谜,谁猜对了就能得到奖品!

  不限量灯谜提供者:李时珍。

  比起后世各个商家为了庆祝中秋想出来的各种妙招, 这个庆祝计划其实非常粗糙,可在霍善看来这已经非常宏大了。

  霍善一下子没忍住,把自己的欢度中秋计划给几个表叔讲了。

  太子刘据:?

  你准备等我们走后跟别人玩!

  太子刘据二话不说去找刘彻,表示自己舍不得走,想在这边过完中秋再回去。

  七月、八月、九月是秋天,八月自然就是仲秋了,而八月十五又是仲秋最中间的日子,称做仲秋倒也不难理解。

  刘彻有些纳罕,问他留到那时候做什么。

  太子刘据便把霍善的中秋计划讲给刘彻听。

  刘彻本来准备这两天回去的,听完后也决定……蹭吃蹭喝到中秋,看看霍善能搞出什么名堂来。

  霍善哪里知道刘家父子俩都准备赖到过完中秋才走。

  他只是准备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由于并不知晓刘彻他们的打算,霍善便去寻李长生说起自己的想法。

  家里堆了这么多布匹粮食和各种宝贝,李长生也觉得该热闹热闹,当天还得备上饭食面点宴请乡里,算是庆贺霍善封了个千户侯这桩大喜事。

  乡里乡亲的,谁家有喜事都得请客吃饭。

  师徒俩商量完了,霍善便屁颠屁颠去邀请他爹中秋再过来玩耍。

  他知道他爹是要忙正事的,所以不会缠着他爹不让走。

  霍去病自然是一口答应,并表示接下来让卫登他们住下多玩几天,回头他再把他们一并捎回长安。

  傍晚,霍善吃上了心心念念的羊肉索饼和花椒鱼片。

  索饼是用熬了半天的羊骨汤煮的,不仅索饼本身好吃,汤也好喝。索饼上堆着的羊肉片得极薄,煮得入味极了,吃不出半点腥膻。

  李长生还做了道羊肉炒鸡蛋,拿来夹面饼吃。

  本来只是极寻常的面饼,加上炒得喷香的羊肉鸡蛋便全然不同了!

  要是不想吃肉,还能选择韭菜炒鸡蛋。

  这是用他们从上林苑讨回来的锅炒的。

  当时锅还没做成,霍善就心心念念要吃炒鸡蛋,回到家后赶巧易知囤了许多鸡蛋,李长生今天便给他炒了吃。

  霍善瞧见自己念叨过的菜一一端上来,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他还特意邀请司马迁多吃点,要不是听司马迁讲课他都吃不上这么多好吃的!

  好的老师,就是可以让你发现世界的种种美好!

  感念师恩!

  司马迁:“……”

  真希望你记性不要这么好,更不要在这种场合上特意提起我。

  刘彻听霍善把四时祭祀该供奉什么都倒背如流,隔了好些天还能想起春祠供奉的是韭菜和鸡蛋,不由笑着说道:“那你这韭菜炒鸡蛋可吃得真不应时。”

  霍善道:“我自己吃的,又不是祭祀用的。”

  他自己吃的那当然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刘彻哈哈一笑,也叫人给自己取了面饼来尝尝鲜。

  到第二天霍善才知道刘彻打算留到中秋。

  这意味着他每天都要跟着上课!

  惊天噩耗!

  霍善问过太子刘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刘彻没按计划离开的原因竟是因为想留下来欢度中秋。

  对这一结果,太子刘据是非常高兴的,他觉得和霍善他们一起上课更有意思,司马迁讲课也比其他老师有意思(主要是司马迁还不知道怎么管住自己的嘴)。

  霍善见他太子叔浑身上下都写满了开心,倒是不好说自己盼着他把司马迁带走了,只能每天捏着鼻子跟着太子刘据学《春秋》。

  李长生把筹备中秋宴的消息放了出去,很快有不少人主动表示要帮忙,整个福寿里都忙活起来,采购食材的采购食材,干手工活的干手工活,还有人跟着李长生学着做面点与新菜。

  虽然他们现在还不可能顿顿都吃上,可过年过节勒紧裤腰带吃上一顿还是可以的。

  何况如今他们福寿里出了个小侯爷了,以后说不准要招待各方贵客,少不了他们出人出力的地方。不说给他们多少工钱,便是让他们蹭着吃顿好的那也值得啊!

  刘彻每日处理完政务从新丰宫那边溜达过来玩耍,都能感受到那股热火朝天的气氛。

  就,挺新鲜的。

  福寿里这么个小地方,哪怕摆个十天八天的筵席也抵不过长安城那些达官贵人看一晚歌舞,可这股热闹劲却像是所有人都得了天大的荣耀似的。

  刘彻每天都要过来瞧上一瞧,且从不表明身份,就爱以客人的身份听听别人对霍善师徒几人的羡慕嫉妒恨以及歌颂当今圣上的英明神武。

  这种背后夸的话才真诚!

  刘彻一行人还真就留到了中秋。

  白天霍善在晒谷坪组织蹴鞠小游戏,给每个人三次踢球机会,只要能按规则踢进球门就有中秋小礼物可以拿。

  小朋友们玩得热火朝天,大人们也跃跃欲试,无论男女都想上场试一试。

  刘彻一点都没拿自己当外人,也跑上去凑了个热闹,非要把自己三次机会都用完才罢手。

  弄得太子刘据他们也轮番上场。

  傍晚那顿饭他们吃的可都是他们凭本事赢来米粮和面点,感觉格外香!

  眼瞧着夜幕即将降临,霍善取出自己央着李长生给自己做的走马灯宣布灯谜大会马上要开始了。

  这走马灯是灯谜大会的最终奖品,由于纸还没有做出来,所以灯面便只能用薄纱来做了。上头画的图案也简单得很,无非是些吉祥花纹,远没有后世的走马灯那般精致华贵。

  不过拿出来后依然能吸引住全场目光。

  为了提高大伙参与猜谜的积极性,霍善还准备了一些小奖品,比如猜对一个灯谜就能拿走一福袋的面粉。

  虽然算不得什么大奖,却也足够让参与者高兴了。面粉就不说了,那袋子用的也是好料子,可以留着装东西!

  所有人都热热闹闹地玩了起来。

  按照规定,猜对次数超过三次的人可以进入下一轮,角逐更丰富的奖品!

  至于怎么记录谁猜对超过三次,靠的全是霍善这个出题人的小脑瓜子。

  他的记性可好了!

  之所以有这道规定,还是刘彻扬言表示这等雅事,他要把枚皋他们带过来一起猜。这样的话哪还有二柱他们的活路!

  霍善只能规定超过三次就进入下一轮,不能再参与答题了。

  刘彻一点都没有欺负小孩子的自觉,竟真的把枚皋等人都喊了过来,饶有兴致地瞧瞧霍善到底准备了多少灯谜。

  连在长安待诏的东方朔都给刘彻薅了过来。

  东方朔和枚皋首先进入下一轮。

  顺利完成晋级目标以后,东方朔大摇大摆地去寻李长生喝酒。

  东方朔笑呵呵地道:“才一个多月不见,你们这儿可变得真热闹啊,连陛下都在这流连忘返。”

  李长生道:“家中有喜事,自然要热闹热闹。”

  东方朔喝完杯中酒,借着倒酒俯身上前,放低声音问李长生:“要是陛下问起你的师承,我该怎么回答?”

  李长生道:“如实回答便是了,难不成还要你为我欺君不成?”

  东方朔道:“也不知是谁先教个小孩子欺君。”

  李长生无奈。

  

  一开始他觉得搬出东方朔应该可以糊弄过去,东方朔自己也答应了……

  后来才发现霍善竟得了刘彻的青眼,时不时会被刘彻带在身边玩耍。

  这对旁人扯东方朔还好,到了御前再整天扯东方朔便不怎么相宜了。

  事到如今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左右他师门也没做过什么值得追究的事。

  得了李长生的答案,东方朔便不再多言,心情颇好地继续喝酒。

  这个中秋夜刘彻玩得很尽兴,主要是霍善讲的灯谜很有意思,谜面通俗易懂,谜底包罗万物。

  到后头见自家邻里全都答不上来了,决赛圈全是刘彻带来的作弊份子,这小子顿时愤怒了,开始给枚皋他们出各种刁钻的拆字谜。

  这么一来,枚皋他们有没有被难住还不知道,反正他自己的底是漏光了。

  你还说你跟不上太子的学习进度不愿跟太子一起读书,瞧你连拆字谜都讲得这么顺溜,还敢说自己是啥都不懂的小孩?

  其实这倒是冤枉霍善了,因为他是现场找李时珍讨谜面的,可不是他此前便把谜面倒背如流!

  考虑到孩子还小,不宜揠苗助长,刘彻倒也没有当场把霍善打包带回长安的打算。

  且先让他快活几年吧,再长个几岁怎么都得让他回长安去。

  当晚刘彻便得意地拿走了东方朔替他赢来的走马灯。

  大伙其实玩得挺尽兴的,唯有霍善对刘彻的可耻行为很是不满,迷迷糊糊睡着前还拉着他师弟易知嘀嘀咕咕。

  白天踢鞠球刘彻让他爹和舅公他们上,晚上猜灯谜刘彻又让东方朔他们上,真是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