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78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霍善一点都不怕生,迈开腿便跟着李时珍往外走。

  李时珍问陆炳这次是什么差使。

  陆炳道:“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让你去给右都御史诊个脉。”

  目前的右都御史是刚升官的胡宗宪,他在浙江平定海寇立了大功,特地入京献俘来了。

  嘉靖皇帝得知他把浙江最大的海寇王给端了,高兴得直接行了告庙礼,也就是开太庙告诉列祖列宗咱把浙江海寇给平了。

  也是胡宗宪这个功劳来得足够巧,正好碰上今年到处地震不断,嘉靖皇帝需要一点好消息振奋人心。

  既然胡宗宪送来了这么个好消息,那加官进爵自然是少不了的。

  作为一个求长生爱好者,嘉靖皇帝不仅给胡宗宪赐了自己热爱服用的仙丹,还命陆炳亲自请太医去给这位冉冉升起的国家栋梁给把把脉。

  陆炳这个锦衣卫都督自然是嘉靖皇帝怎么吩咐便怎么办。

  胡宗宪今年才四十多岁,身强力壮得很,身体没啥大毛病,所以李时珍这次过去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李时珍得知是去给胡宗宪诊脉,也放下心来。

  胡宗宪对付海寇确实有一手,浙江在他坐镇之下确实平静了挺多年。

  霍善好奇地小声问李时珍:“海上也有贼寇吗?”

  李时珍道:“当然有。”

  他给霍善讲起了为祸明朝许多年的海寇问题,这些海寇不少都是沿海百姓以及倭国人,他们狼狈为奸到处作乱,上岸抢掠或者走私过后便往海里跑,逮起来特别不容易。

  没办法,江南实在太繁华了,有巨利在前不少人都甘愿铤而走险。

  听说那倭国人的祖先兴许还是秦始皇派出海去的徐福以及满船童男童女,秦始皇害人啊!

  霍善没想到不止山上能遇到贼寇,只觉这件事颠覆了他的认知。

  还有,江南居然很繁华吗?

  他听李时珍提起过江南是什么地方,就是会稽和吴郡那一带。

  汉代那里并没有很繁华!

  只是陆炳还在前头领路,霍善也不好多问,他准备等给胡宗宪诊过脉再好好问问李时珍江南是怎么繁荣起来的。

  一行人很快抵达胡宗宪的府邸。

  相对于右都御史这个职位而言,胡宗宪算是非常年轻的了。他不是那种刚直不阿的类型,而是个很懂得和光同尘的人。

  见了陆炳这个锦衣卫都督,胡宗宪态度非常客气:“怎好劳烦陆都督亲自跑一趟?”他与陆炳客套完,又笑着询问李时珍姓名。

  一点朝中新贵的架子都没有。

  李时珍知道自己只是个小小的太医院院判,即便胡宗宪说起话来再和煦他也没有托大,仍是恪守本分地上前给胡宗宪看诊。

  胡宗宪注意到旁边的霍善正用乌溜溜的眼睛望着自己,不由笑问:“你叫什么名字?”

  霍善见胡宗宪朝自己望过来,知道他是在问自己,麻溜回道:“我叫霍善!”

  既然对方先开了口,霍善就趁机和对方聊了起来,先问人家海寇凶不凶,再问人家打海寇有什么秘诀。

  这种事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摸清海寇的情况再设法将他们逐个击破罢了。

  真要细讲起来,里头的门道可多了。

  胡宗宪说道:“怎么?你也想打海寇?”

  霍善道:“不想!最好就是没有海寇!”

  胡宗宪也觉得是这样。

  “没有当然最好……”

  霍善见他不想给自己讲海寇怎么打,便改为问起江南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胡宗宪笑容微妙起来,说道:“江南最好玩的可不适合说给小孩子听。”

  霍善一脸懵懂。

  李时珍怕他们再聊下去,胡宗宪得给霍善介绍什么秦淮风月、扬州瘦马,赶忙把自己的诊脉结果说了出来。

  胡宗宪才四十多岁,身体再健康不过了!

  见李时珍一副生怕自己带坏小孩的模样,胡宗宪哈哈大笑,也不强留,笑着起身送他们离开。

  霍善没从胡宗宪那问出什么来,回太医院的时候便问了李时珍一路。

  仿佛很想亲自去江南看看似的。

  李时珍被他问得无奈至极,只能允诺道:“以后我可以带你去瞧瞧。”

  他当年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经各地,江南也是去过的。

  得了李时珍这句话,霍善才终于消停下来,乖乖跟着李时珍认药材去。

  一夜无事。

  第二日一早用过朝食,霍善便喜提漂亮的鱼竿一把。

  这还是他第一次摸到正儿八经的鱼竿,拿在手里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只觉他们以前用的鱼竿有诸多不足。

  他迫不及待地拉着刘据去自己早就看好的钓鱼宝座一起玩冬钓去。

  也不知是不是早起被霍善拉着练了一套五禽戏的缘故,刘据大冬天走在外头竟也不觉得冷。

  等坐到霍善挑好的钓鱼宝座上后刘据更是发现这地方居然是避风的,待久了不仅不冻人,还感觉身上一层层的冬衣裹得自己有点热。

  叔侄俩愉快地祸害起未央宫的鱼儿来。

  好在霍善的兴趣爱好多种多样,两个人轮流钓起了两条鱼以后他便宣布这个活动正式结束(主要是旁边的宫人告诉他这个鱼不好吃),与刘据一起找别的乐子去。

  霍善想到过两天就是冬至,灵机一动,邀刘据一起画九九消寒图。

  现在画好了,冬至那天一大早便可以把它挂起来,多有节日气氛!

  他现学现卖地给刘据介绍九九消寒图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据听了霍善的说法,也觉很有意思。

  冬至过后确实会越来越冷,冷到极点之后又会慢慢转暖。

  这个变化周期仔细算下来的话确实是八十一天。

  刘据有些犹豫:“我画得不好。”

  霍善道:“我也画得不好!”他卖力又说刘据,“我们多画几年肯定能越画越好看,到时候回头看今年画的说不准会觉得很有意思。”

  刘据被他说动了,他确实感觉这件事很有意思。

  两人便让人去裁帛研磨,待在书房里头花了老半天研究梅花到底该怎么画。

  由于霍善总是能冒出层出不穷的新想法,所以他们这一整天过得十分充实。

  眼看马上到用膳的点,霍善又对刘据说道:“我们去寻陛下吧!”

  刘据茫然:“去寻父皇做什么?”

  霍善道:“昨天说好的,我们要教陛下学五禽戏,这会儿陛下肯定忙完了,我们教完陛下正好可以吃饭。”

  多好的蹭吃蹭喝机会!

  一定要去刘彻那边把饭给蹭了!

  虽然严格点来讲,刘据这边的饭也算是刘彻提供的,但是直接端上来的饭哪有蹭来的香?

  霍善一脸正色地说道:“我们既然答应了陛下,必须得言而有信才行!”

  他说得义正辞严,刘据丝毫听不出他是准备去蹭饭吃的。

  想到霍善昨天反复强调的“食言而肥”,刘据心里那点怵意很快被他压了下去。

  刘据用力点了点头,拉起霍善的手跑着找他父皇去。

  现在他已经很习惯跟着霍善跑起来了!

  甚至开始领跑!

  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天,刘彻偶尔还是需要和朝臣开个小会。

  这天他就留丞相庄青翟和御使大夫张汤聊起了正事。

  就在这场小型会议快结束的时候,刘彻就听到外头传来一阵小孩子的脚步声。

  接着两颗小脑袋从门外探了出来。

  从中认出了自己儿子的刘彻:“……”

  怎么感觉太子性情越来越跳脱了?

第64章

  庄青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年纪小得不得了的朝阳侯了, 记得他第一次在陛下嘴里听到这个名字,还是接过那份《寄生虫图谱》的时候。

  现在再见到霍善,庄青翟的心情很复杂。

  因为就在刚才,刘彻让他们讨论科举该如何实施。

  科举的落实须得和官学建设配套进行, 你要搞考试, 首先得有考生吧?看来接下来一年的考核重点要往文教方面偏一偏了。

  作为刘彻拉拔出来干活的文官代表,庄青翟对这件事还是乐见其成的。打仗的事他们插不上话, 搞教育这件事可就是他们的专长了, 卫霍两家打仗再厉害, 碰上文教方面的事恐怕就抓瞎了吧?

  庄青翟一开始是这么想的,后来才从自己的消息渠道得知一个极为荒谬的真相:刘彻拿出来的这个科举章程, 居然是从朝阳侯那儿得来的!

  这么小的娃娃哪里懂什么人才选拔, 无非是有人借他之口把这些构想说给刘彻听。

  这背后的人是谁?

  难道是冠军侯霍去病?

  如果霍去病有这般厉害的门客, 他们自己怎么不出来说, 反而还让个奶娃娃出面?难道是想看他们卖力把科举大办特办,最后才站出来摘桃子?

  没想到啊, 霍去病居然是这样的人!

  嘶,这可比卫青可怕多了。

  难怪那么多人都放弃讨好卫青、转投霍去病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