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92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霍善:“……”

  霍善忙安慰起夏老头来,说他父母肯定到天上当仙人去了。

  见霍善绞尽脑汁安慰自己,夏老头有些好笑,他都好几十岁的人了,难道还会像他一个小孩儿一样想爹娘。

  父母去世这么多年,他都快忘记他们长什么模样了。

  霍善麻溜转移了话题:“天气暖和起来了,您要跟我去新丰县挖野菜吗?再过一段时间荠菜就可以挖了,榆钱也可以吃了!我跟你讲,我们家的榆树今年兴许能结榆钱了哦!”

  夏老头沉默。

  霍善问:“您不想去吗?”

  夏老头道:“以前我们家中也种了株榆树,一到春天便能结出满树榆钱,我娘最会蒸榆钱饭了。”

  霍善听后想到夏老头的母亲已经不在人世,颇为遗憾地道:“可惜吃不上了。”

  夏老头道:“是啊,可惜吃不上了。”

  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突然发现想娘这种事,兴许到七老八十了也还是会想。

  幸而夏老头也没机会伤怀太久。

  两人边闲扯着边回到医馆,才发现医馆内外都已经人满为患。

  夏老头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他那几个学徒把医馆要义诊的消息传了出去,不少人就闻讯而来了。那些不知情的人瞧见这边人这么多,好奇心顿时就起来了,纷纷追问这是咋了。

  等问清楚是怎么回事,不少路过的人也留下准备凑个热闹。

  反正闲着也闲着,不如过来和大伙一起边排队边聊天。有病没病都叫人看看,没病的图个心安,有病的还能免费拿一次药,总归是不亏的!

  这就是免费的力量了。

  霍善看到这种阵势,不由得睁大了眼,没想到竟有这么多人过来。要是把这么多人全看完的话,医馆的“小有名气”任务不得直接完成吗?

  夏老头见霍善呆住了,乐道:“怎么?你被吓住了?”

  霍善道:“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

  夏老头哼了一声,不多说什么。

  他还记着霍善早上说医馆没人来的事。

  霍善是不怕人多的,他就怕没人来呢。他叫人搬两张诊案出来,他一张,夏老头一张,并让冠军侯府的人帮忙维持秩序,将人群分作两队,准备两个人一起搞义诊来着。

  一开始当然是所有人都想排夏老头那边,霍善也不着急,还带着温应几人凑到夏老头边上看他诊病。

  夏老头给人诊个脉,他就给温应几人温习诊脉要诀。

  夏老头给人查个舌,他就给温应几人温习舌诊要诀。

  夏老头给人问个诊,他就给温应几人讲“听到了吗这就是你们该提出的问题”。

  夏老头:“……”

  夏老头忍无可忍地起身亲自对众人介绍了霍善,表示别看他们这位朝阳侯年纪小,实则诊断水平不下于他,这次义诊就是人家提出来的,希望大伙能分点人排到朝阳侯那边去。

  如果遇到当真需要治疗的患者,他会亲自把关的。

  众人这才知道旁边那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居然是传说中的朝阳侯!

  这位朝阳侯刚封侯的时候,大伙对他还是很好奇的,毕竟冠军侯这几年的风光一时无两,想把女儿嫁给他的人多不胜数,没想到他竟突然冒出个孩子来了。

  更难得的是,这孩子居然入了当今陛下的眼,直接给他封了个朝阳侯!

  谁都没想到朝阳侯会突然出现在他们眼前。

  得知这次义诊是霍善发起的,夏老头又说自己会把关,队伍末尾的人才半信半疑地排到了另一张诊案前。

  夏老头也不想出面为霍善说话的,可霍善几人把他团团围住,他自己的学徒倒是被挤到外头去了。

  真是岂有此理,这小子要带学生,他就不用带吗?这样好的实践机会,他也希望自家几个不长进的学徒能把握好。

  霍善本来还想多看一会夏老头诊病来着,见夏老头明摆着不想沦为教具,只能坐回去开始亲自带学生了。

  亲自带也有亲自带的好处,每个患者都能让温应几人上上手。

  最近天气刚转暖,生病的人还真不少,不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霍善挑拣着几个典型案例给温应几人掰碎了讲,剩下的便逐一以寻常速度看了过去。

  人群却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

  主要是听说这边出了个小神医,才四岁大就懂看病,而且许多事就算你藏着掖着没好意思说,他也能给你看出来,简直神了!

  有的人哟,连昨天夫妻俩关起门吵架都被人给诊了出来,你说稀奇不稀奇?

  这可太稀奇了!

  夏老头能看病,大家都信,毕竟你看看人家那花白的胡子,那稀疏的头发,那沧桑的皱纹,怎么看怎么让人心安。

  可是四岁大的孩子懂治病,这谁能信?

  于是来凑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整条街都快被他们堵得水泄不通了。

  这时一群少年郎打马而过,见路都给堵了,不高兴地边让人疏通道路边叫人打听出了什么事。

  得知居然是朝阳侯在给人诊病,为首的少年郎坐在马背上往人群深处看去,没能看见那被团团围在最里头的小娃娃到底长什么样。

  他冷嗤一声。

  这少年人不是旁人,恰好是卫子夫姐姐的儿子公孙敬声。

  卫子夫姐妹三人,长姐嫁给了位列九卿的公孙贺,二姐嫁给了詹事陈掌,可谓是满门显贵。

  霍去病乃是卫少儿的儿子,与他们这些表兄弟却不怎么亲近。

  卫青与他们母亲其实是同母异父的姐弟,只是冒了卫姓而已,论亲疏其实要远上一重。偏偏霍去病却是与卫青最为亲近。

  现在还多了个从外面找回来的儿子。

  卫少儿这个当娘的想谋求加封霍去病都没搭理,这儿子一找回来就是个千户侯,可见霍去病与他们是真的不亲厚。

  上回公孙贺与陈掌私下喝酒时便提到过这件事,都觉得霍去病太独了,估计心里还有点看不起他们。

  陈掌是曲逆侯陈平的后代,可他既上不了战场,也不太会混官场,如今当个詹事也不过是在管着皇后与太子的家世。

  公孙贺打匈奴更是好几次都无功而返,最开始自己打没功劳,后来跟着卫青打也没有功劳,眼看凭军功益封无望,只能回来继续当他的九卿了。

  他们的职位在旁人看来也算很了不得的了,可在从十八岁起便屡立战功的霍去病眼中却什么都不是。

  这两人一个是霍去病的继父,一个是霍去病的姨父,却没有从霍去病这里得到足够的尊重与亲近,他们心里头自然是郁闷的,喝酒之后难免会带出点牢骚来。

  公孙敬声听在耳里,对霍去病这个表兄也难免生出点意见来。

  他翻身下马,把马缰随手扔给旁边的仆从,拨开人群大步往里迈去。

  公孙敬声一身锦衣,又是富贵堆里养出来的勋贵子弟,有人本来想说“不能插队”,瞧见他后便不敢多说什么了,只能默默地让出一条道他往医馆门前走去。

  公孙敬声走到最前头的时候,霍善正在给一个三岁小娃娃看诊呢,四岁小孩给三岁小孩诊脉,画面看起来……更像闹着玩了。

  公孙敬声打量起那正在给人看诊的霍善,赫然发现这孩子果然与霍去病长得颇为相像,难怪能被认出是霍去病的孩子。

  想到霍去病,公孙敬声本来想挑事的心又缩了回去。

  ……针对个小娃娃有什么意思。

  霍善很快注意到有人一直盯着自己,而且目光还不怎么友善。

  他抬起头循着那道不友善的视线回望过去,一下子看到了一身锦衣华服的公孙敬声。

  霍善回想了一下,记得刚才没有穿成这样的人排在前头。他绷起小脸对公孙敬声说道:“你不能插队。”

  公孙敬声被他气笑了,说道:“你不知道我是谁?”

  霍善一听,这不是典型的欺行霸市二世祖台词吗?他跟着李时珍他们见识过老多了!

  霍善不高兴地道:“不管是谁都要排队!”

  公孙敬声气道:“我可是你表叔公孙敬声。你这是六亲不认?!”

  霍善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还有表叔。

  他光叔好像跟他讲过,他还有个大姨母嫁到公孙家来着,只是他爹跟公孙家不怎么走动而已。

  他的表叔好多哦。

  既然是自家人,那还是要优待一下的。

  霍善点着头说道:“那好吧,我看完这孩子的病就给你看。”

  公孙敬声:?????

  我又没说要看病!!!

第76章

  霍善没管公孙敬声生没生气, 而是专注地研究起眼前这小孩儿的病症来。

  这小孩三岁了,已经会说话,平时还挺活泼的,可惜昨晚上吐下泻后早上醒来便不能说话了。

  怪就怪在他不是发不出声音, 只是讲不了话而已, 哭闹起来很正常,吃喝起了也正常, 没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

  既然小孩子说不了话, 便只能由带他过来的母亲讲清楚这些情况了。

  后头等着治病的人听了这等怪事, 忍不住说道:“不会是这孩子懒得说话吧?”

  听到周围人的猜测,小孩很是不乐, 想要为自己辩解, 又发现自己说不出话来, 当即嘴巴一扁、眼睛一红, 想哭。

  霍善问明情况,又给孩子诊过脉, 一时有些犹豫。主要是他脑海中的许多方剂都不适用,不是治不了这毛病, 而是手头没有现成的药材。

  比如《金匮要略》里面提到的药方需要用到牡丹皮, 长安如今还没栽种牡丹呢。

  霍善只能转头请教夏老头该用什么方子好。

  这病不是喉咙出了问题,而是肾怯不能上接于阳,得补肾。要是搁在明代,开个钱乙的地黄丸就好了;再往前几代, 也还有《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可以用。

  没有现成方剂的情况下, 霍善就不晓得该怎么办了。

  夏老头听后起身坐到霍善的诊案前看过那小孩的情况, 确定霍善的诊断无误后便报了个药方让学徒去抓药。

  妇人带着孩子入内取药了,霍善的诊案前就空了。

  这时李时珍跑出来酸溜溜地插了句嘴:【唉, 自从认识了这老头儿,你有问题都不喊我们了,真是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霍善和他掰扯起来:“你知道我们这里没有牡丹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