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99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霍善也不是每个医案都详细记录的,像现在这个他前头已经写过类似的了,这会儿他便没再多写。

  见那几个读书人对纸张这般好奇,他大方地说道:“第一批造得不多,再等几个月你们应当就能买到了。”

  他说完还大方地给他们送了几张纸。

  

  李长生刚才跟他说,朝阳县那边已经把适龄男丁都送过来服劳役了,造纸作坊的产能将会大大提升。

  以后他们朝阳县可是要发展造纸业的,正好提前给打个广告!

  李时珍说读书人圈子最爱口口相传了,所以霍善对这几个读书人寄予厚望。

  几个读书人听他这般信心满满地保证,俱是欢喜不已。

  事实上能到街上排队等义诊的读书人家里大抵都穷得响叮当,哪里来的什么圈子。不过见朝阳侯不仅耐心地给这么多人看诊,还直接送他们这么珍贵的纸张,他们心里都感动不已。

  有人提议道:“您写了这么多字手肯定累了,不如让我们轮流帮你写,也叫我们能试试这种新纸。”

  霍善听他们这么一说,还真觉得手腕酸酸的。他点着头说道:“那好吧,你们来试试!”

  几个读书人喜不自胜,没抢到写医案位置的人将易知的磨墨活儿都给抢了。

  易知:“……”

  易知默默地进医馆给霍善做好吃的去。

  他们阿善真是走到哪里都这么受欢迎。

  慧眼识珠的当然不止最开始几个读书人,只是霍善手头的白纸数量有限,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代写医案,所以后头那些人便没好意思再讨要了。

  霍善就这么忙活到午后,李时珍从医馆里出来了,他已经给嬴政看完诊,不仅盯着嬴政把药喝了下去,还帮嬴政扎了几针。

  感觉真不赖。

  针扎秦始皇这种事,岂是人人都有机会的!

  只可惜嬴政目光实在太锐利了,仿佛看得出他到底是在治病还是在体验扎秦始皇的快乐,弄得李时珍一下都不敢多扎。

  刚才治疗完毕,李时珍给嬴政讲了讲沙丘之变,跟嬴政本人探讨起他们秦人的鲍鱼到底是干鲍鱼还是湿鲍鱼。

  同样都是用盐腌鱼延长保质期,干鲍鱼腌制过后是要风干的,而湿鲍鱼则是腌制过后不风干。

  干鲍鱼应该没有那么大的气味,湿鲍鱼的味道就和腐肉很相似了,所以深受老秦人喜爱的说不准是湿鲍鱼才对!

  理论上来说湿鲍鱼吃起来应该口感更佳,不像干鲍鱼那样又柴又硬,但是呢,半腐败状态的东西容易吃出问题。

  人孔子就有非常正确的养生观念了,曾明确告诉学生“鱼馁而肉败,不食”。

  所以吧,老秦人真要那么喜爱湿鲍鱼,绝对吃了不读《论语》的亏啊!

  李时珍滔滔不绝地分析完鲍鱼的干湿问题,才感觉屋里有杀气。

  他抬头一看,就发现嬴政脸色铁青,仿佛恨不得把所有人大卸八块。

  糟糕,嘴快了!

  李时珍二话不说收拾好针包,跑出去找霍善说要跟他轮换。

  嘴里说的是“你忙了一早上应该累了吧你师弟给你准备了热乎乎的牛乳饮子快去喝吧”。

  霍善哪里知道人间险恶,他义诊了半天也确实累了,二话不说便把位置让给了李时珍。

  结果霍善回到医馆一看,里头不仅有新煮好的牛乳饮子,还有杀气腾腾的嬴政!

  霍善:?

  嬴政十三岁便继位,一路从秦王干到秦始皇,可谓是积威三十余年,没人敢在他面前说个不字。李斯、赵高在他面前从来都是服服帖帖的,他让他们做什么他们便做什么,从来不敢违逆他的意思。

  没想到这两个人在他死后竟为了拥立胡亥对他做出这样的事!

  主要还是李时珍分析鲍鱼臭味问题着实太刺激人了。

  嬴政从来没受过这样的侮辱!

  霍善见嬴政满脸写着不高兴,忍痛往他面前空空的水碗里分了一半的牛乳饮子,对嬴政介绍道:“加了糖的,可甜了!喝完心情会变好!”

  说完他当场咕咚咕咚地喝给嬴政看。

  嬴政只见他捧起那碗牛乳饮子喝着喝着,眼睛就舒服得弯了起来,一副好喝到不得了、开心到不得了的模样。

  ……真的那么好喝吗?

  嬴政半信半疑地端起面前那半碗牛乳饮子试着尝了一口。

  这小子没有撒谎,牛乳饮子本身确实挺甜的。

  可惜这水碗刚才装过苦药,残留着浓浓的药味,两者加在一起味道着实一言难尽。

  嬴政面不改色地把它给咽了下去。

  这时李长生端着新蒸好的肉包子进来了,让忙活了半天的霍善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跟着他进来的还有拎着礼物过来道谢的司马迁以及打算进屋歇息的夏老头。

第81章

  昨儿霍善两人开的药吃完, 今天司马谈便感觉自己又好起来了,所以就遣司马迁过来道个谢。

  在这个时代,交好一个你有问题随时能为你赶过来的医家绝对是很有必要的。这与医家的社会地位无关,只与自己的小命有关!

  何况夏老头祖上也是交游广阔的活跃分子。

  司马迁踏进屋里的时候, 就发现屋里已经坐了几个人。

  席间还摆着一摞热腾腾的肉包子。

  他们倒是一点都不拘着, 要吃的自己拿。

  司马迁一下子注意到屋内那个生面孔,这人身量着实高大, 还坐在个头小小的霍善身边, 这对比就更强烈了。

  而且这人哪怕作读书人打扮, 瞧着也不像个读书人。

  霍善瞧见司马迁两人进来,力邀他们坐下边吃包子边聊天。

  他还给嬴政介绍司马迁两人, 夏老头刚才见过的, 夏无且后人;司马迁呢, 他父亲是写史的, 刚才也提起过。

  司马迁:“……”

  总觉得这小子提起他爹不是什么好提法。

  司马迁本来就是遇到谁都想去聊几句攒点史料的性格,他好奇地问:“这位是?”

  霍善含糊地给司马迁介绍道:“他是濒湖先生带来的病人。”

  司马迁刚才在外头也见到了李时珍, 还亲眼见过李时珍那手方正规整的好字(明朝读书人写字基本都用馆阁体)。听闻嬴政是李时珍的病人,他便不觉得意外了。

  病人跟着医家不是什么稀奇事, 谁叫世上有真本事的医家那么少?

  嬴政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进来的两人, 夏老头长得与夏无且有些相像,李时珍说他是夏无且的后人,看来确实有几分真实性。

  那司马迁则是个写史的,据说无论是秦王绕柱跑还是鲍鱼掩其臭都出自此人之手。

  目前也就是这个二十几岁的毛头小子。

  听霍善没多介绍自己, 嬴政也没多说什么, 跟着拿起个包子尝鲜。

  听说这玩意是旁边的李长生做的, 所以叫长生饼。他倒不是太重口腹之欲的人,但是……谁能抗拒一种叫长生的饼!

  霍善一口气吃了两个肉包子, 把早上的劳累都给补了回来。他见司马迁他们也吃得差不多了,不由兴致勃勃地和司马迁请教起来:“您知道有篇叫《过秦论》的文章吗?”

  嬴政:?

  霍善也是见嬴政在场,才想起当初李时珍感慨“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时候顺嘴给他提到过贾谊的这篇代表作。

  可那时他又不知道什么是秦朝,哪里关心什么《过秦论》呢。现在嬴政本人在场,正好大家一起听听!

  司马迁微讶:“你还知道《过秦论》?”

  嬴政终于忍不住插嘴:“《过秦论》写的什么?”

  司马迁那可是极其推崇贾谊的,写《史记》的时候专门把贾谊拎出来和屈原并列在一起写传。

  一听有人要和自己聊《过秦论》,司马迁马上就来了兴致,问霍善:“听说你得了种新纸,能否匀我一些,我把《过秦论》写出来给你们细读。读过之后,你们便知道什么是酣畅淋漓了!”

  他只是想要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过秦论》罢了,可不是想骗小孩子的新纸写。

  霍善听后马上给司马迁拿了叠纸,还直接挪到司马迁旁边看他写。

  像司马迁这种记性好的,默写起文章来是非常快的,没一会他就洋洋洒洒写了满纸。

  司马迁在心里暗赞这纸张着实好用。

  倘若要用竹简抄写拢共两千多字的《过秦论》,怎么都得堆成小山那么高,如今一页纸便能写下近百字。

  这还是他没有习惯用纸张书写的的缘故,要是他的字能写得像李时珍那么规整,再把这纸裁得铺满书案,那说不准只用三张纸就能把三篇《过秦论》全给写出来!

  司马迁运笔如飞,霍善就凑在边上看他写。

  他读不太懂,也没立刻发问,而是把司马迁写好的部分递给嬴政他们传看,争取做到司马迁这边写完,大伙也全都读完!

  

  《过秦论》的前几百字倒是没有什么让嬴政生气的地方,反而还对秦国的强盛大夸特夸,从嬴政的祖先夸到嬴政本人,夸得嬴政浑身舒坦。

  对头,对头,太对头了。

  这就是他们大秦啊!

  这人真不会起标题,没事叫什么《过秦论》,害他还以为某份名单上的人得再添了一个!

  听听,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夸得太到位了!

  学过《过秦论》的人都知道,读到这里的时候夸人的话就到头了。

  毕竟后面一句就开始“于是”。

  嬴政看到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是他“自以为”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再看到后面接了句“始皇既没”,他前面的好心情彻底荡然无存。

  李时珍他们没有说谎,他终究没有求到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