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走错桌,辣媳妇闪军婚踹渣爹 第65章

作者:十月霜 标签: 穿越重生

  “是民政部门统管,再划分到下面区街道办。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止我们孤儿院的粮食不能及时到位,隔壁的光荣院也断粮了,我今早上出门挑水碰到光荣院的人,他们说米缸也见底了,再不送粮食过来,他们都得外出乞讨了。”

第119章 化名扶摇

  光荣院是以前的烈属养老院,里面住的正是伤残老兵,还有孤老复员军人,他们现在也是民政部门统一提供生活物资。

  宫灵珑仔细想了想,皱着眉头道:“现在没有打仗,去年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粮食收成还算过得去,按道理来说不该断粮才对啊。”

  “我们也不清楚具体的原因,我去问过几次,可负责的干部没告知原因,还跟我诉苦来着。”

  院长也特别的无奈,幸好善良好心人多,经常有人给他们送点吃的救济下,不然他们真是吃了这顿就要愁下顿了。

  宫灵珑帮她把粮食蔬菜全搬进屋里,装货的麻袋带走了,陪着院长聊了近半个小时才走。

  刚找院长打听了不少孤儿院和敬老院的事,离开孤儿院后,她立即骑着单车来了光荣院,在后门放了三袋粮食,其他红薯土豆和蔬菜放了三四百斤,还给他们留了五百块钱。

  跟在潭城一样,没有敲门将东西送进去,而是特意弄出动静将人引过来的。

  目送着他们将东西搬进去后,她又骑着单车继续赶赴下一个点。

  忙活了两个小时,总共去了六个点,将储物戒指里存放着的粮食蔬菜全清空了,还捐了三千块钱。

  送完最后一个敬老院,宫灵珑才抽空去查看空间,见面积大了将近一亩地,来回磨着牙:“今天上午捐出去的钱和粮食,加起来也有近五千块了,这才多一亩地,这田地价格可真贵啊。”

  宫灵珑想了想,又从储物戒指中拿了五千块出来,给自己化了个老气的妆,戴上口罩裹着头巾,直奔附近的农科所去了。

  农科所内,一群领导刚开完会,孙所长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有厚厚一包钱,他立即跑出来问:“小贺,刚刚谁进了我办公室?”

  小贺正捧着文件要去找他签字,一脸懵:“所长,没人进你办公室啊。”

  “你确定?”孙所长皱着眉头。

  “我...”

  小贺的话还没出口,被一位女同志打断了,“孙所长,刚有位女同志找你,是位陌生面孔,我说你在开会,她留了封信在我这里就走了。”

  “小周,将信拿过来。”孙所长忙吩咐。

  “老孙,怎么了?是不是丢了东西?”另一个干部忙问。

  “没丢东西。”

  孙所长将手中用报纸包着的一沓钱展开给他们看。

  “这么多钱哪来的?”其他人异口同声。

  “应该是小周说的那位女同志留下的,她是来给我们农科所捐款的。”

  小周很快将信封送过来了,里面只有一张纸,字迹娟秀不失刚劲有力,信纸上明确说明了这笔钱是捐给农科院用来农业研究的,署名“扶摇”。

  五千块经费对农科院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数目,孙所长等人激动不已。

  “这位化名扶摇的同志,大义之人,我们一定要将这笔钱用到实处,一分一厘都遵循她的意愿用于科研,绝不辜负她的信任。”

  宫灵珑隐身站在旁边,亲眼看到他们将这笔钱放入科研专项资金里,听完孙所长对这笔钱做出安排后,她才大步离开。

  离开农科所后,宫灵珑骑单车去了邮局,想用“扶摇”的名义给民政部门捐款。

  可到了汉城市邮局后,见这里人特别的多,柜台同志对汇款的人盘问得特别仔细,金额稍大点的更是不停询问钱的来源,宫灵珑瞬间歇了在这里捐款的心思。

  她手中的钱基本都是搜刮白狗渣和秦家得来的,她会一分不剩捐出去,但邮局盘问说不出钱款来源,到时候会给自己招惹麻烦,也会影响陆靖川和妈妈的工作。

  所以,她果断转身走人。

  今日份慈善任务暂停,她又重新装扮了下,骑着单车去了黑市找姚家兄弟,送了两袋苹果橘子过去。

  跟她结算的人是姚老大,爽快将钱结给了她,还趁机问她:“妹子,你那边能不能搞到粮食?”

  “什么价?”

  现在空间里多了两亩地,宫灵珑正想全部种上稻谷和麦子苞米,稻谷和麦子对外供应,苞米留着喂猪。

  见她弄得到粮食,姚老大一喜,告诉她实价:“早稻谷每百斤10.5元,晚稻谷12元,麦子13.5元,苞谷跟早稻谷一样,是10.5元。”

  宫灵珑见粮食的价格挺高的,眸光微动,说着:“我回去筹粮,过些日子再来找你。”

  “行,你随时过来,我们这里总有人留守的。”

  姚老大直觉她手中有货,毕竟苹果这些好货可不是一般人能拿到的。

  宫灵珑想了想,问了句:“有没有好的地方用来做仓库交易?”

  “有。”

  姚老大干这行的,对整个汉城都了如指掌,给她推荐了好几个方便短期存货的隐秘地方。

  宫灵珑记好了位置,又找他要了不少装粮食的麻袋,办完事就坐通勤车回去了。

  刚回到家里,蒋亚萍过来找她了,“灵珑,今天下午我们一团和二团的军嫂们组织开个会。”

  “二团要跟我们一起排练节目?”宫灵珑反问。

  “对,三团不跟我们一起,她们有个军嫂是个老师,说她们单独安排个节目。二团说跟我们一起,不过上面要求家属院总共出四个节目,三团只出一个节目,我们一团二团得编排三个。”

  “好,我吃完中饭就过来。”宫灵珑应着。

  陆靖川这两天有些忙碌,中午跑回来吃了饭,完全没有休息,提着水壶又跑回办公室去了。

  宫灵珑吃完饭也没午休,利用中午时间将空间里两亩地给种了,还将猪食给煮好了,等隔壁通知集合时,她才紧赶着过去。

  等人都到齐后,蒋亚萍主持会议,“两个团总共19位家属,我们得编排三个节目,除了王玉苗同志跳舞外,还得准备两个节目,有谁会点才艺的吗?”

  “嗑瓜子碎嘴子,算不算?”二团有位嫂子笑问。

  “哈哈...”

  一群人乐呵大笑,若这两项算的话,她们都很精通。

第120章 不是干这一行的料

  “别闹,说正事呢。”

  蒋亚萍都愁得很,没心情跟她们开玩笑,见没人开口,视线落在宫灵珑身上,“灵珑,你是高中生,是我们家属院唯一的高级知识分子,你必须上台表演,另外你还得帮我组织安排这次活动。”

  宫灵珑爽快答应:“行,我上台表演一个节目。”

  想了想,又问她们:“是所有家属都要上台表演,还是选几个人参加就行?”

  对于这个问题,蒋亚萍露出了一脸苦瓜相,指着围坐在旁边的家属们,“你看看我们这一圈人,人人都是大嗓门,可没有一个会唱歌,四肢干活都很勤快,可都不会跳舞扭腰啊,你想精挑细选也选不出来。”

  “既然不好选,那大家全部上。”宫灵珑直接给她们做出安排。

  “啊?全部上?”

  一双双眼睛全对准了她。

  之前说话的那位二团嫂子,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不去,台下坐着几千号人呢,还有领导都在,我一上去腿肚子就发软,别说唱歌跳舞了,我说话都说不利索。”

  “我也是,我也不去。”

  “我也不参加,我在下面给你们鼓掌。”

  不止她一个打退堂鼓的,其他都不想上台表演,更多的是不敢上台。

  “你们都不去,就我和玉苗嫂子两个人,就算我们一人跳一个独舞,也凑不出三个节目来啊。”宫灵珑笑着提醒她们。

  “你们各跳一支独舞,再跳个双人舞,三个齐活了。”廖秋华给她们安排得妥妥当当。

  “对,三个节目,正好。”

  她的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宫灵珑和王玉苗无奈失笑,嫂子们可真是会安排啊,总而言之,就是她们不上台表演。

  对于这事,宫灵珑还是耐心跟她们谈着:“各位嫂子,这次文工团突然提议这事,很明显是要看家属院的笑话,现在我们反将一军,将她们按在地里干活,我们看了她们的笑话,你们若是都不参加文艺汇演,这不是白白给她们嘲笑我们的机会吗?”

  “陆副团长家的,我们不会表演,上台胡搞一通反倒更丢人。”另一个嫂子接了话。

  “现在都还没开始呢,你们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宫灵珑反问。

  “我们自己几斤几两,心里有数,别说唱歌跳舞,哼个调都走音,普通话也没几个说得标准,一张嘴就是土渣子味,我们这不是干这一行的料。”嫂子们在这点上都有自知之明。

  见她们都抗拒上台,王玉苗轻柔细语的劝说着:“各位嫂子,我和灵珑妹子最多来两个节目,上三个节目不合适,你们必须编排一个才行呢。”

  “我们真不会唱歌跳舞,让我们干这个,跟要我们的命没差别啊。”廖秋华扯着嗓门道。

  “这上台不一定非得唱歌跳舞,这两项也确实不是家属们的强项,我们也没那么多时间去排练,我们就排练个适合我们的节目。”宫灵珑提议着。

  “适合我们的节目?”齐刷刷的眼睛又对准了她。

  “文工团主打的节目一般是唱歌跳舞和话剧样板戏什么的,各位嫂子们来个诗歌朗诵,回头不止你们登台,各家已念书的孩子们也一起去,上去朗诵一首现代诗歌。”

  她这提议一出,立即得到了蒋亚萍的认可:“朗诵诗歌不错,我们只要花点时间背诵朗读就行了,难度不大。”

  “亚萍姐,我们普通话说不标准。”廖秋华苦着一张脸。

  “廖嫂子,普通话不标准无碍的,我们又不是播音员,又不是去广播演讲。我们是代表军嫂们去表演节目,上台表现的是我们军嫂的精神面貌和胆量气魄,我们只要表现出勇敢大气的一面就行。”

  宫灵珑开导她,说完又来了句:“我们国家的大领导们在广播里说话,普通话也不标准啊,军区领导们开会讲话,也没见所有人的普通话特别标准,全都有乡土口音。”

  “对,灵珑妹子说得对,这个无碍的,我们只要大胆勇敢的朗诵就行。”于喜梅开口支持她。

  王玉苗也支持她这个提议,说着:“诗歌朗诵很适合我们,灵珑妹子刚提议得挺好,我们让孩子们也都参加,带他们上台表演露个脸,不一定非要他们表现多好,只要能锻炼到他们的胆量勇气就行。另外,我们大家全部参加,也能证明家属院的军嫂们团结友爱。”

  “行,就这么办了。”蒋亚萍拍板做主。

  大家这下没有强烈的反对了,不过也还是担忧,杨小兰开了口:“那我们朗诵什么诗歌啊?请谁来教啊?”

  “不用请外人,灵珑是高中毕业生,之前还在学校当过代课老师,她来教就好了。”于喜梅之前跟她们母女俩聊过,知道她们母女俩教书的事。

  嫂子信任她,宫灵珑也爽快接下这任务:“行,我来教。”

  这个节目算是这样定下来了,剩下的就由蒋亚萍去组织了,另外两个节目就落在宫灵珑和王玉苗身上了。

  于喜梅问她们:“灵珑,玉苗,你们要表演什么节目?”

  王玉苗文工团出来的,以前也算得上是半个台柱子,唱歌跳舞都在行,乐器也会一些,先开口:“灵珑妹子,文工团的舞蹈主要都是围绕部队生活编排的,其实我最擅长的是古典舞,小时候跟着长辈学的也是古典舞,我这次以军嫂身份参加,不想跳原来在文工团学的舞蹈,打算来一支古典舞。”

  一听古典舞,宫灵珑眸光微动:“嫂子,你会水袖舞吗?”

  “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