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为爽文女主的绿茶妹妹 第111章

作者:谁家团子 标签: 布衣生活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探望故人。”常氏解释道,“大姑娘前两日来向我辞行,幼年有位帮助过她的故人生活在雍州,多年未见,好不容易出一趟燕京,自然要去探望一二。”

  说是辞行,实则是托付二房多照看顾桑几分。

  话里话间,皆是姐妹情深。可常氏就是莫名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来。

  一个丫鬟快步走进来。

  “少夫人,公子回来了。”

  常氏面色一喜。

  一个身穿锦袍戴玉冠的俊朗男子大步走了进来,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走到常氏身边,端起茶猛灌了几口:“渴死我了。快,玉娘帮我收拾几身换洗的衣物,等我抱抱小崽子吃两口热饭,就动身前往雍州。这批粮食要的急,老爹又催了好几遍。”

  见顾明崇回来,顾静不便久呆,松开奶娃娃的小手,起身道:“哥哥,嫂嫂,我先回屋了。”

  “静儿也在啊。”顾明崇这才发现摇篮旁的顾静,呵呵笑道。

  常氏白了一眼顾明崇,半是埋怨半是嗔怪道:“静儿这么大的人,你都没看见,整日就知道在外面瞎忙,也不知道多关心关心家里人。”

  顾明崇伸手握住常氏的手:“是是是,我的错。我以后一定多关心静儿,也多关心夫人。”

  “就会贫嘴。”常氏锤了顾明崇一拳。

  顾静垂了垂眸眼,悄悄地出去了。

  哥哥嫂嫂的感情真好。

  想到自己将嫁之人,顾静眸色有一瞬间黯然,但又被她极快地敛去。

  屋内,顾明崇亲了亲常氏的脸蛋,伸手从摇篮里抱起大胖儿子举高高:“小崽子,想爹爹没?爹爹可想死你了,哎哟,又重了。”

  胖儿子舞着小胖手咯咯笑,乐得见牙不见眼。

  顾明崇回头对常氏道:“瞧见没,儿子说想爹。”

  常氏无语:“话都不会说,你从哪儿看出来?”

  顾明崇:“小崽子笑的这么开心,不是想我是什么。不过,爹爹又要出门一趟,好几天都要见不到小崽子了。”

  常氏猛然想起顾九卿的叮嘱,面色一凝,当即吩咐奶娘将小崽子抱到隔壁屋子。

  顾明崇不满:“我都没抱够……”

  “我有正事同你说。”常氏正色道,“前不久,燕京顾家的大姑娘和三姑娘来麓州了。”

  “我知道啊,福伯派人给我说过。”顾明崇笑道,“有玉娘你这个贤内助在,大伯父家的两位堂妹定会被照顾的十分周到妥帖,怕是都不想回燕京了。”

  常氏没好气道:“大姑娘让我转告你,不要急着将粮食运到雍州,尤其是远高于米市价格的情况下。”

  顾明崇一愣:“大妹妹在哪儿,我问问具体的情况。”

  “已经去了雍州。”

  像顾九卿这种养在皇城根下的官宦嫡女,许是察觉出了什么,顾明崇神色当即凝重起来:“玉娘,你把当时大姑娘同你说话的场景,仔细与我说说。”

  常氏便将那日的情形仔细同顾明崇说了。

  顾明崇摸摸下巴,沉思道:“三姑娘许也知道些什么?老爹他……”

  常氏紧张道:“父亲怎么了?”

  “没事,别担心。”顾明崇安抚道,“粮食先不急着送往雍州,我给老爹写封信,就说麓州流民泛滥,粮食不好筹措,还需些时日。先派人去雍州打探一下情况,再做定论。”

  但愿,老爹没出事。

  顾明崇同常氏交代了几句,便去书房将顾显武催粮的信件全部找出来,仔细重读。

  然后,顾明崇发现了一些被他忽略的细节,来自雍州的回信,末尾落款皆有一句,‘为父平安,勿念!'

  但是,以往顾显武给他的回信,末尾只有两字‘父安!’。

  还以为是老爹开始讲究措词,如今看来怕是故意提醒他什么。

  勿念,不要想,也就是不要管?老爹是让他不要管他,也就是不要筹粮去雍州的意思。

  领悟其老爹的意思,顾明崇脸色一变。

  恐怕顾九卿早已知晓什么,也才会委婉提醒他。

  顾明崇忽然想起自己从乡间筹粮回城途中,听闻陆太守竟是听取一名女子的建议,方将流民妥善安顿。

  麓州何时出过这般有才能的女子?

  顾明崇想到了什么,立即遣人调查顾九卿是否去过太守府,顾九卿并未刻意避着人,轻易便查了出来。

  指点地方政务,提醒他莫急于运粮去雍州,自行却前往雍州……

  顾明崇沉吟片刻,随即吩咐门外的小厮:“去将三姑娘请过来。”

  没多时,顾桑便过来了。

  顾桑抬眸看了一眼顾明崇,心知定是常氏已经同顾明崇提及运粮之事,这才找她过来详问。

  顾桑被女主打晕的事气得着实不轻,面色萎顿,她也没有在已婚男子面前释放绿茶的爱好,神情恹恹地唤了声:“堂兄。”

  “三妹妹,请坐。”

  待顾桑坐下,顾明崇方道:“三妹妹脸色不佳,可是担忧大妹妹安危?”

  哼!她才不担心女主,就让女主被人捅个血窟窿。

  顾桑扯了扯唇角:“自然。”

  顾明崇皱眉道:“此行雍州极为危险?”

  顾桑没有隐瞒,干脆地点头:“嗯。”

  顾明崇脸色变了变:“什么危险?”

  顾桑顿了顿,认真道:“你,我,皆不能解决的危险。既然,大姐姐让堂兄莫要往雍州送粮,堂兄照做便是。”

  听人劝,吃饱饭,少遭难!

  女主不听劝,不带她,受罪去吧。

  她才不会去找他。

第83章

  麓州风景好, 当地民风淳正,二房的人也好,未曾慢待分毫, 让顾桑感觉宾至如归。每日同顾静游玩赏景,吃喝玩乐, 也没什么不好。

  顾桑郁闷了几日,在美景和美食的双重治愈下恢复了精气神儿。

  一艘精致的画船荡漾在湖面上。

  顾桑懒懒地坐在船头,回首遥望,远山青翠缥缈,近水悠悠, 两岸花团锦簇,湖里荷莲飘香,入眼当真是美不胜收。

  身后两名小丫鬟执扇打风, 四方桌上摆着瓜果茶水,各式精美酥香的糕点。

  如此快活享乐的日子,她才不想去雍州受罪。

  “三妹妹,此湖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名为揽月湖。”顾静双手合在一起比了个弯月的形状,“因它形似新月,人立湖畔,像是将一弯明月揽入怀, 故而得此名。”

  顾桑赞道:“果然是好名,湖如其名,名如其湖。”

  顾静又指了指湖面上盛开的莲花:“等过几日莲子成熟,我们就过来采莲子, 又好吃又好玩。”

  顾桑捻了块紫苏饼,含笑道:“好啊。我会做莲子糕, 清热败火,满口清香,最适合夏日食用。”

  顾静惊奇道:“三妹妹还有此手艺?”

  顾静虽为庶女,但从未进过厨房。

  顾桑端起桌上的果子花蜜水,啜了一口:“瞎鼓捣的,就像堂姐喜欢倒腾女红,绣什么花儿,鱼儿,鸟儿什么的,我怕手指被戳成针眼,就不感兴趣。”

  顾静与顾桑相处几日后,已没了初见时的拘谨,她大感好奇道:“女红是姑娘们必学之技,三妹妹家中长辈无人要求你学习吗?”

  祖母和嫡母从小就让她苦练女红,说女子有一技之长,日后到婆家也会受用。

  原身可没人提醒她学习古代女子必备技能。

  顾桑眯起眼睛:“我不喜欢呢。”

  反正,她是真讨厌绣花什么的,伤手伤眼睛。

  见阳光有些刺眼,顾桑捻起一方绣着小兔子的绢帕,这方帕子是顾静亲手绣的赠与她,顾桑将绢帕遮挡在眼前照了照,清凌凌的光影透过帕子落在脸上。

  她说:“堂姐绣技高超,不管绣什么都跟活的一样,就像这小兔子活灵活现的,栩栩如生。待日后绣两只鸳鸯送给未来堂姐夫,定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

  顾静已经议亲,纳彩、问名、下聘等流程已走完,只等明年春日出阁。夫家也是殷实人家,即麓州下属卫县严县令之子严朗,更是陆太守夫人严氏的亲侄儿,严县令同太守夫人乃一母同胞的姐弟。

  同一州太守沾亲带故,单论门第,在麓州确实是顶顶好的亲事。

  至于严朗本人,据说也是个品貌端正之人,已是举人出身,日后前程可期。

  听常氏说,原本顾显武想将顾静送到燕京,让顾显宗帮忙谋求更好的亲事,但是被老夫人劝阻了。

  老夫人责骂顾显武:“你只想给静丫头找个好门第,可有没有想过以静丫头的性子,承不承得了这份福气?对静丫头而来,小富即安,便是最大的福分。”

  老夫人深知继子顾显宗的秉性,只会将姻亲当做筹码权衡利弊。

  顾显宗自己的婚姻尚且如此,怎会真心为二房一个小庶女考量?

  顾桑不得不感叹,二房这位老夫人着实有远见,让便宜老爹插手顾静的亲事,无异于将人推入火坑。

  顾显宗最宠爱的女儿顾皎,还不是说嫁出京就嫁出去了,完全不顾顾皎的哭求磨缠,就连撞壁自杀都未能改变其心意。至于顾九卿这位声名显扬的嫡女,顾显宗可是压了最大的筹码,希望谋取最高的政治利益。

  绢帕遮挡了顾桑的视线,她并没发现顾静情绪低落,待旁边半晌无言时,方觉反常。

  顾桑揭开绢帕。

  只见顾静愣愣地盯着湖岸边出神,那里围聚着一堆人,似乎极为热闹。

  顾桑朝艄公招了招手,示意其将画船慢慢靠向岸边。待船离岸边近了些,方看清原是一个穿着寒酸的年轻学子正在临湖作画,长得还挺俊,一看就是那种白面书生的模样。

  书生小姐向来是话本子的主角。

  显然,顾静关注的并非周遭围堵瞧热闹的歪瓜裂枣,而是这位身无长物的书生郎君。

  顾静怔怔地看着书生。

  书生似有所察觉,抬头往画船方向看了一眼,登时愣了愣,随即移开视线,低头继续作画。顾静亦被惊了一跳,没想到被书生发觉,也低下头绞着衣角。

  画作完成,引得旁边一阵喝彩声。

上一篇:只有春知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