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为爽文女主的绿茶妹妹 第69章

作者:谁家团子 标签: 布衣生活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至于焦急她安危的事,施氏并不太领情,冷哼道:“嬷嬷也说了,大公子是差点冲进来救人,这差点就是差点。”

  许嬷嬷躬身道:“老奴见大公子那般焦急不似作伪,一时冒言了。”

  “不怪你。顾明哲本质算是个好孩子,只可惜是蒲姨娘所出。”如果是孔姨娘或者韦姨娘生的,她都会视若己出。可蒲姨娘生的就是不行。

  施氏与蒲姨娘积怨已久,就算顾九卿劝她安坐顾夫人这个位置,她也始终不得疏解,人到中年已不屑同蒲姨娘争风吃醋,可她就是见不惯蒲姨娘,除非哪天蒲姨娘被扫地出府,她才会彻底甘心。

  提及蒲姨娘,施氏心口便窝着一口气,上不上下不下的,她喝了口热茶,将茶盏重重放在桌上,冷声道:“既然,蒲姨娘爱拿规矩压人,怪我这个主母没立好规矩,从今日起,就让她每日到我这儿请安站规矩,我先好生教她为妾的规矩礼数!”

  施氏向来不愿看见蒲姨娘那副狐媚子样,便免了府上姨娘们日日请安的规矩,眼不见心不烦。

  “至于韦姨娘……”施氏沉吟道,“算了,她自己立不起来,就算替她撑腰也无济于事,能撑一回,难不成每回还能撑着。”

  施氏没得那闲心。

  韦姨娘被蒲姨娘欺负过后,从未寻求过施氏的庇护,也从未让施氏替她出面做主,只会唯诺忍耐。

  大过年的到主母院中站规矩受磋磨,还是雪天里,蒲姨娘自是百般不愿,哭求到顾显宗面前,顾显宗不落忍蒲姨娘大雪天去聆训受苦,便向施氏说情,哪知施氏态度前所未有的坚决,不惜放下狠话,如果顾显宗执意偏帮蒲姨娘,就不要怪她去告他一个宠妾灭妻。

  顾显宗在施氏这里碰了钉子,面子上不太好过,回头看见犹如西施垂泪的蒲姨娘,头一回不觉她可怜无依反觉烦躁,蒲姨娘见情形不对,立马伏在顾显宗膝上,展现出自己的温柔小意,柔声说道:

  “夫人要磋磨妾,妾受着便是了。妾原只是担忧自己身子弱,怕久站落下病根无法侍奉顾郎,才想让顾郎帮妾说说情,没曾想夫人如今是越发不顾念与顾郎的夫妻情分……不说这些了,总归是妾做的不对,见小辈们吃饭没规矩,便多嘴了两句。”蒲姨娘略侧着脸仰眸,顺势撩了撩鬓发,泪中带笑,“顾郎,妾新学了一首曲子,给你弹奏完,妾便去向夫人请安告罪。”

  一首琵琶曲弹完,顾显宗心情舒坦了,对蒲姨娘升起的那点芥蒂烟消云散。

  蒲姨娘柔柔地放下琵琶,扭着腰身到主院站规矩。晚上,顾显宗自然而然留宿于蒲姨娘房中,以示抚慰。

  顾桑知道施氏是为自己出头,只是不得不感叹,蒲姨娘拿捏男人的手段确实到位。蒲姨娘知道自己无论如何折腾翻搅,只要牢牢抓住顾显宗,便等同有了护身符。

  有宠和无宠,真是两个极端。对比无宠的韦姨娘,连同儿女在顾家犹如透明人。

  不同于蒲姨娘,施氏不靠男人庇佑也能活的如鱼得水。因为,这个家是施氏掌中馈,花销用度,迎来送往,皆是施氏一手操持,顾显宗离不开施氏这个脾气不怎么好的贤内助。

  顾显宗明面上没有护住蒲姨娘,便在暗里宠着护着蒲姨娘的行为,何尝不是一种挑衅。当然,这种袒护的后果便是,施氏气恼之下变本加厉地加诸在蒲姨娘身上,主母要惩戒小妾有的是名头和法子,且名正言顺,谁也不会说施氏刻薄反赞她一句治家有方。

  蒲姨娘苦不堪言,这个年过得着实不怎么好。当然,蒲姨娘也不是那种默默领受的人,没少在顾显宗耳边吹枕头风,挑拨顾显宗和施氏的夫妻关系。

  但是,蒲姨娘心知肚明,无论自己如何挑唆,顾显宗都不可能休妻扶正她。如今顾九卿成了康王未婚妻,就更不可能了。

  顾家内斗暂放一边不论,且说除夕夜的烟花秀事故后续。

  地面上的百姓们没有发生严重的伤亡事件,大多因混乱拥挤造成的一些小伤。然崇德楼上的达官贵人则伤亡相对较重,仓惶逃命之际,于狭窄的楼梯上发生踩踏,被困楼上不同于宽阔的地面,一旦火势失控,无异于活活烧死。

  当时许多人隐约看见楼里有火光,又是遮天蔽日的浓烟弥漫,大家都以为崇德楼已经起了火,才会恐慌到极致,谁摔了,又踩了谁,根本无暇顾及,都想趁火势失控前逃出生天。

  这种情况下,自然少不了我们的天选男主角司马睿,在火光混肴众人判断之际,司马睿第一时间查明崇德楼的真实情况,所谓的火光不过是来自于不远处的一家酒楼,浓烟遮蔽之下,造成的视觉假象。

  临危之际,率先控场,护着帝后顺利脱险,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伤亡情况。饶是如此,初时的踩踏事件,依旧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不少贵女们都挂了彩,其中七八名贵女摔折了胳膊腿儿,更有两名女子被踩死了,其中一个是世家贵女,另一个则是刚被晋升的宫妃。

  受伤较重的大多是女流之辈,身强体壮的男子们受伤较轻,只是相对比较狼狈而已。

  这场与民同乐的烟花秀变成了一场天大的闹剧,皇家在百姓们心中的威严和脸面荡然无存。

  魏文帝亲历灾祸,龙颜大怒,将此次事故全权交由司马睿查办。

  结果一查,康王和太子皆被牵涉其中。

第47章

  除夕夜的烟花是一批不合格的劣质烟火, 才会在燃放时释放出漫天浓烟。

  而此次负责采办烟火的官员则是华贵妃母家的姑表舅郑锋,是沾了华贵妃和康王的光才做了采办司的一名官差,负责宫廷的外用采办差事, 这人平时没少中饱私囊,这回也不例外, 采购烟火时对烟火商一再恶意压价,以权压人,最后被人糊弄买回来一批真假参半的假冒伪劣烟火。

  原本这事儿跟太子没多大关系,哪曾想那名烟火商跟吴国舅有些牵扯,早年搭上吴国舅的关系, 专为皇家提供烟火爆竹,有了皇商的名号,烟火生意越做越大, 这些年更是没少打着吴国舅和太子的名头为自己谋取私利,欺男霸世,甚至为祸乡里。

  那名叫郭久福的烟火商为皇家专供的烟火就是最上等的,价格也定的低,这早已是两方心知肚明的事,哪知这回同他接洽的不是以前那名官员,而是采办司另外一个官员,上来就将往年的价格又往下压了几番, 就算他报出吴国舅和太子的名号也不好使,人家说他还是康王家的真亲戚,可比他这个狗仗人势的东西强,这不烟火商一气之下就故意给了批劣质烟火。

  烟火商利欲熏心, 再如何昏了头,也不敢用假烟火糊弄皇家, 毕竟还要靠着皇家的名头吃饭。他卖给皇家的烟火虽是劣质,只是比不上往年的璀璨漂亮,但还是能放出来,不至于将近一半都哑了壳变成浓烟。

  最后,负责采办的官员因中饱私囊,办事不力,贪污受贿,疏职等多种罪名被革职杀头,烟火商在当地早已引起民愤,加之烟火的事,则被抄家斩首。

  至于太子和康王,被魏文帝劈头盖脸一顿骂,各自罚俸半年,算作两人各打五十大板。

  康王迫于华贵妃的面子任人唯亲,倒也说得过去。可太子就算得上有些无辜,魏文帝痛骂他给奸商庇护私德败坏,可他压根就不知情。

  烟火商的事,吴国舅就没同他提过一嘴。

  当然,卧病在床的吴国舅也难逃干系,官职连降三级,无诏不得重返朝堂,相当于太子变相失去了吴国舅这个助力。

  与烟火案与之相关的一应官员,上到太子康王,下到库房看守杂役,皆被问责,无一人幸免。

  如果这只是寻常的一场烟火藏污纳垢案,事涉太子和康王,魏文帝或许就轻拿轻放。可这回却是让魏文帝当着全城百姓的面丢尽了脸,在群臣嫔妃面前露了怯,帝王威严所剩无几。

  当灾难降临时,魏文帝堂堂九五之尊,意识到自己竟同普通人无异,恐惧生死,甚至比普通人更畏惧死亡。

  魏文帝吓得差点当场就晕了。

  国舅府。

  太子身着常服,面色阴沉着来回踱步。

  吴国舅强撑着病体,一边咳嗽一边涕泪纵横道:“殿下,是臣连累了你。臣就是害怕郭久福恐惹出麻烦牵连到殿下头上,才从未告知过殿下。臣因章儿身死,一直重病在家,浑浑噩噩的,无暇过问,没曾想竟出了这等岔子。”

  每年的烟火供应,吴国舅都要过问敲打一番郭久福。

  吴国舅早年扶持郭久福将烟火生意做大,郭久福则上供银钱珠宝作为酬谢,这些钱财皆用于太子身上,为太子扩展人脉,结交朝臣,做疏通笼络之用。

  “但是,郭久福再怎么蠢笨也不至于做出这等子蠢事,他虽不满郑锋压价逼迫,可也不至于拿假烟火糊弄皇家,一旦事情败露,就是抄家灭族的惨祸。”吴国舅咳嗽了好一阵,方才继续说道,“臣以为……是有人故意陷害,在烟火上动了手脚。”

  郭久福就是做烟火生意的,想要利益最大化,赚取更多的银子,有的是门道节约成本,绝计不会弄出假烟花砸了自己多年经营起的招牌,顶多制造的烟火有好坏之分。这种放不出火花只出烟的,根本就不可能生产出来。

  “康王!”太子咬牙切齿道,“除了他,还能有谁?”

  “咳咳咳。”吴国舅剧烈咳嗽了几声,咳的都快喘不过气,太子赶忙扶着吴国舅重新躺下,“舅舅,你安心养病,康王的账我会同他一笔笔算清楚!”

  吴国舅伸出苍老枯憋的手,紧紧地抓住太子的袖袍,费劲地道:“殿下有没有想过……也可能是齐王?”

  齐王司马贤看起来是个老好人,但谁知道里子是怎样的?

  太子皱眉:“我查过,不是齐王,这件事他从头到尾都没参与过。”

  “齐王身边的文殊公子可不简单,齐王若没有争权夺利的心,豢养谋士算怎么回事?”吴国舅道。

  “什么谋士?不过是齐王结识的一个好友罢了,略有点才华便被人传的神乎其神。文殊公子不在燕京久居,齐王一年到头都没见过文殊公子几回,谈何豢养?”太子不以为然,面露轻视道,“我曾见过文殊公子本人,听声音很年轻,常年戴着一个面具故弄玄虚,半点都不像老谋深算心机深沉之人,能为齐王谋划什么,此人还不如我宫里的几位幕僚。”

  吴国舅沉默了一会儿,又道:“齐王能以一介残躯得陛下重用,殿下就没想过缘由吗?”

  当初,齐王身体健全时都没得魏文帝重用,反让魏文帝忌惮其母族。身子残了,倒受魏文帝待见,岂不反常。

  这一切,皆从齐王结识文殊公子开始转变。

  太子看了一眼吴国舅,眸色略暗:“舅舅,齐王的腿并无治愈的可能!”

  腿残,与皇位无缘。

  吴国舅没再多言。

  能让太子愧疚又轻敌,亦是齐王和文殊公子的本事。

  有时候,明面上的敌人容易对付,隐匿于暗处的对手就不那么容易对付。

  *

  烟火案中最大的获利者自是司马睿。

  太子康王被斥后,于朝政议事上备受魏文帝打压,没了以往的话语权。而司马睿则得到了魏文帝的抬举,时不时诏司马睿伴驾左右,每有政事商议时,魏文帝都要问询司马睿的意见,对于司马睿分管的大理寺更是尤为看重。

  但朝堂风向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变,老奸巨猾的臣子都在持观望态度,毕竟太子和康王的地位没那么容易动摇。众臣皆知这是魏文帝常用的帝王平衡之术,这几年惯常如此,哪个皇子犯错了,就抬爱另外的皇子行打压之举。

  殊不知等魏文帝气顺了,朝堂之上还是要以太子为首,康王和齐王分足而立,且看六皇子能否趁此机会彻底跻身朝堂,与太子、康王和齐王势成平衡之势,那才算是真正站稳脚跟。

  司马睿事业得意,情场则失意。

  自魏文帝下旨赐婚后,司马睿便再也没有单独见过顾九卿,除夕之夜,仅遥遥望了几眼,眼见着顾九卿站于旁的男人身侧,自己却无法触及,那种嫉妒让他险失心智。

  司马睿喝的酩酊大醉,酒精的麻痹并不能减缓他的痛苦,反而头疼愈裂,让他更难受。

  哐地一声,司马睿突似狂性大发,猛地砸碎了酒杯。

  一边往外冲,一边崩溃自语:“我要入宫,我要面见父皇,求父皇收回赐婚圣旨……”

  “她不能嫁康王,不能嫁!”

  方诸轻飘飘扫一眼旁边发愣的刘尚,叹气道:“傻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打晕六皇子殿下!真等你家主子醉酒闯宫惹怒天颜,那就前功尽弃了。”

  刘尚反应过来,立马冲上前,一记手刃,便将醉的神志不清的司马睿敲晕了。

  刘尚看向方诸:“方先生,殿下他……”

  方诸意味不明地看了一眼昏迷的司马睿:“你家殿下是个运道好的。”

  自古拼杀上位的皇子,除了深沉的心机和铁血手腕,运气也缺一不可。

  显然,六皇子能力或许欠缺,但运气却是不错。

  ……

  自初一那天堆雪人,顾桑成功的被冻病了,加上顾九卿将落未落的吻搅闹的她心烦意乱,无法静心休养,古代医疗水平又落后,这一病就缠/绵大半月才见好。

  哪知身子还没好两天,又来了葵水。女子月事实属正常,可天杀的她痛经了。

  两辈子都没痛经过,这是第一次,她捂着肚子痛的死去活来,那滋味堪比死了还难受。大夫说是因为寒气入体,凝滞内腑,不还是雪天堆雪人受了寒凉所致。

  早知这般受罪,她就不堆了。

  雪停后,不到半天,千辛万苦堆的雪人就化成一滩雪水。女主就瞧了个新鲜,她却还在遭罪。

  暖宫的汤药,姜茶红糖水,全都喝了依旧不管用,只能说稍微缓解了一点点。

  但这一点点,无异于杯水车薪。

  施氏见状,又命人重请了一个大夫。大夫诊治过后,同上位大夫都是大同小异的说法,不是一两剂汤药就能根治,需慢慢调理,假以时日方可见效。

  这种时候,顾桑无比怀念现代的止痛药,什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要是给她来一片,立马就不痛了。

  顾桑强忍着腹部的不适抬起头,对担忧的施氏虚弱地笑了笑:“桑桑吃过药好多了,母亲不必守着我。”

  施氏见她小脸发白,额头冷汗淋漓,哪像是好转的模样,这孩子如今懂事的越发让人心疼。

  施氏留在这里,也无法缓解顾桑的痛苦,反而让她拘谨着无法肆意宣泄自己的难受。

  细心叮嘱一些女子月事的注意事宜以及饮食忌讳,又给顾桑换了个汤婆子放在她肚腹上,施氏方才离开。

  顾桑躺在床上,疼的直哼哼。

上一篇:只有春知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