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流光 第272章

作者:鹊上心头 标签: 情有独钟 重生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只有外敌分崩离析,国朝才能稳固,到了那个时候,大周不需要那么多节度使保家卫国,就再也不会有国祚颠覆的可能。”

  国朝稳固,才能天下太平。

  崔云昭看着他高大的身影,缓缓吐出口气来。

  “你能做到,我相信你。”

  谁能想到呢?

  一个本应该在遗弃时就死去的弃婴,父母不详,病弱早产,却慢慢长成了大周的大英雄。

  他志存高远,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

  最终,他建立新朝,匡扶国祚,挽救万民于水火,平数年之乱世。

  时也命也。

  英雄从不问出处。

  孤儿也好,弃婴也罢,都不妨碍霍檀攀登悬崖峭壁。

  霍檀看着崔云昭:“皎皎,你要一直陪着我。”

  崔云昭笑了:“我会一直陪着你,哪里都不去。”

  之后几日,霍家治丧。

  因为家里出了大事,冯朗特地登门宽慰,还给了他十日假期,就连皇帝陛下、郭子谦和封铎,以及其他节度使都来信表示哀悼。

  一时间,霍家门庭若市,这丧事办的跟喜事一样。

  只有崔云昭知道,冯朗过来不是为了宽慰霍檀,是为了跟他说未来形势。

  作为恩师,作为一路看着霍檀成长起来的领路人,冯朗对霍檀非常看重。

  他自己并无野心,只想守护一方百姓,但他却也知道,霍檀志存高远。

  他过来,就是为了给霍檀分析朝廷形势。

  等他走了,霍檀同崔云昭说这事的时候,都忍不住感叹:“你看我运气多好。”

  作为上峰和恩师,冯朗比吕继明好了不知凡几。

  他全心全意为霍檀着想,也全心全意为百姓筹谋。

  他心中亦有天下。

  很快,霍家的丧事就办完了。

  全家人扶灵回了岐阳,给两人入土为安。

  在岐阳,霍檀特别拜见了郭子谦。

  几年不见,郭子谦苍老许多,可对待霍檀的态度却从未变化。

  他同林绣姑和崔云昭等人说话的模样,依旧如同故交旧友,十分亲切。

  等一家人办完丧事回到伏鹿,实在是人困马乏。

  霍檀只休息了半日,就重新回到军营当差,事情太多,守孝之事也可以酌情夺情。

  而崔云昭也已经开始跟霍新枝一起清点家中产业,收拾家中的库房物品。

  在一家人忙忙碌碌中,汴京突然传来消息,说皇帝陛下忽然重病,卧床不起,不能主持朝政。

  如今朝中政事暂由太子裴翊询代为处置,兼有议政殿同平章事及左右尚书仆射等文臣辅政,振国将军、护国将军及殿前都点检等武将守卫,暂时没有大乱。

  这个消息就如同野草一般,在朝野内外疯狂滋生。

  崔云昭得到消息,并非是霍檀告知,而是谭齐虹早起买菜,听到菜场里百姓议论,家里人才知晓。

  等霍檀晚上归家,崔云昭才问他事情如何。

  霍檀神情很是肃穆。

  “此事为真,并非谣言。但国朝大事,不知道为何传扬的天下皆知,闹得人心惶惶。”

  崔云昭微微蹙起眉头,夫妻两个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笃定。

  此事肯定有旁人插手,有人在其中推波主流,以达成搅乱人心的目的。

  “他们的手伸得太长了,只是想不到,长信宫亦有内应。”

  霍檀道:“朝中只怕要乱。”

  崔云昭思忖片刻,问:“那陛下的病……?”

  霍檀摇了摇头:“这就不知了,长信宫中的事情,不是我等能随意知晓的,不过陛下的病来的很突然,确实不同寻常。”

  他顿了顿,又说:“我手下亲兵营过千,改日我派一都来家里守卫,最近可能会不太平。”

  崔云昭点头:“我知道,我会让家里人少出门, 十二郎和柳儿都不去读书了。”

  景德七年, 因为打仗, 今年的秋闱暂停, 没有科举。

  崔云霆今年没有下场,一直在伏鹿书院苦读,崔云昭道:“我也会去一趟三堂叔家,看来要提前去汴京了。”

  如今崔方明和殷行止在朝堂上一直不温不火,两人都不是会钻营攀附的性子,都是踏实当差。

  三堂叔一家没有搬去,也是因为崔方明没有升迁的缘故。

  但现在时局动荡,霍家可能要搬去汴京,如此一来,三堂叔一家一起去汴京,倒是能被霍檀关照一二,独自留在伏鹿反而不安全。

  霍檀点头,道:“辛苦你了。”

  他每日繁忙,家里事都压在崔云昭身上。

  崔云昭却笑了一下:“哪里就说辛苦,有事情忙碌反而是好事。”

  霍檀握了握她的手,夫妻两个都没有在说话,气氛却亲密而融洽。

  成婚多年,已经是老夫老妻,有时不需多言,彼此都能知道彼此的心意。

  沉默片刻,崔云昭道:“夫君的晋封旨意恐怕要提前了。”

  皇帝重病,朝野动荡,百姓们人心惶惶,此刻最需要的就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果然,小年前日,朝廷下达旨意,褒奖保家卫国,英勇无双的霍檀,霍观察使。

  圣旨亲封霍檀为定远侯,食邑三千户,封崔云昭为定远侯夫人。

  另封霍檀为长汀承宣使,兼任绕曲观察使,并殿前都指挥佥事,率殿前兵马营万人拱卫京师。

  至此,霍檀正式成为朝中重臣。

  长汀就在汴京跟岐阳之间,是军事重镇,原为殿前兵马营驻军地,后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成为新的军镇。

  一般长汀承宣使都为殿前都点检,但现在的殿前都点检为当今皇帝陛下的妻弟,太子殿下的舅父,国舅爷于未平。

  于未平少时便追随在裴业身边,一路忠心守卫,多年来出生入死,后裴业登基,封他为利泽节度使并殿前都点检,长汀承宣使另安排旁人接任。

  国舅爷于未平本就有藩镇,所以他并非长汀承宣使。

  会调去汴京,本就在霍檀跟崔云昭对于意料之中,但霍檀确实没想到,给他的职位这么要紧,直接便成为殿前亲军统领。

  要知道,殿前军一直都在国舅爷于未平手中,从未有过改任。

  这个任命实在不同寻常。

  此时他们远在伏鹿,胡思乱想毫无必要,便趁着新年好好收拾家什,一点点往汴京搬家。

  过了上元节,新年便算过完了。

  元月十六,霍檀点手下亲兵两千人并原伏鹿大营五千人开拔,赶赴汴京。

  士兵们会在长汀安营,霍檀全权交由属下几位心腹大将来办,他自己陪同家人,直接来到汴京城门前。

  朝廷会给霍檀爵位,一是为了褒奖他的英勇,二是为了平复百姓恐慌,三则是为了让他全家搬来汴京,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若是全家都在汴京,霍檀就必须要听话了。

  这个爵位既是褒奖,也是限制。

  霍檀跟崔云昭心里都很清楚,但汴京是必须要来的。

  不来就是有反心。

  到了汴京会面对什么事情,两人都不知晓,但他们的心却都很坚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事解事便好,无需为未来过分担忧。

  此刻,一家人坐在马车上,透过车窗看着汴京雄伟的城墙,心里都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入汴京城的手续文书很繁琐,崔云昭跟霍檀一起同守城的巡防军指挥交接户籍信息,马车里,林绣姑不由握了握手心。

  霍成朴坐在母亲身边,轻轻握住了母亲的手。

  “阿娘,不用紧张。”

  林绣姑点点头,却没有说话。

  霍成朴掀开车帘,看了看车窗外的车水马龙,少年稚气的脸上满满都是坚定。

  “阿娘,无论汴京如何,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无所畏惧。”

  “阿兄不怕,嫂嫂不怕,我们都不用怕。”

  林绣姑眼底泛红,她紧紧攥着霍成朴的手,目光看先对面的长女。

  母女两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欣慰。

  不多时,事情就办妥了。

  崔云昭回到马车上,霍檀重新骑上踏雪,马车缓缓前行。

  在一众的人流中,崔云昭先是听到城里热闹的人声,紧接着,她就听到百姓们的呼喊声。

  “将军威武,霍家军威武。”

  “定远侯威武。”

  百姓们大约听说今日霍家会入城,自发前来迎接霍檀。

  鲜花和掌声铺满前路,但霍檀神情却越发肃穆。

  为了怕百姓拥挤踩踏,霍檀立即让亲兵维持秩序,然后拱手谢过百姓们。

  打仗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士兵们的事。

  他们吃的军粮,所用的军服和兵器,皆是百姓们一文一文上交的人丁税,取之于民,也要感谢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