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觉醒后 第114章

作者:酥肉锅 标签: 重生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两千块就能差不多?办下来。”

  元棠眼也不眨,直接给出两千块。

  那人收了钱,更殷勤了:“我办好之后把东西送过来,这是我的名片。”

  元棠接过来,上面写的名字是“史毅拓商务咨询公司”。

  “……”

  家?长起?名自己不念一下是吧?

  史毅拓本人似乎也知道这个名字让人叫不出来,还好元棠忍着笑叫了一声史经理。

  “那就麻烦你了。”

  史毅拓连连点头,这几年沪市大发展,不光是沪市,就连申市也是这样,不少?人注册个空壳公司,吃完了政策补助再撤,请那小猫三两只的在公司应个景,说出去也是个老板。

  他办多?了这种手续,自然是样样都清楚。

  元棠没砍价,在他这里已经留下了好印象,于?是接了活很快就去加急办理了。

  元棠这次没给宋律师钱,倒是约好了等公司办下来,她?想找宋律师做顾问。

  宋律师当然愿意?,比起?有一搭没一搭的案源,当顾问不仅能积攒人脉,还是稳定长久的收入。

  更别提元棠隐隐约约流露出自己来自北方。

  宋律师越想越心?惊肉跳,觉得元棠来历必然显贵。

  元棠面不改色装了一下午的大尾巴狼,回到学校又变成了好学生。

  开学这段时?间,她?的生活平静到几乎没有任何波澜,除了宿舍黄欣楠和田蜜偶尔的冷战拌嘴,她?全部时?间都花在学习和图书馆上。

  林菲说自己不当班长,最后还是忍不住竞了一个副班长。正式开学之后就成了宿舍里最大的忙人,不是回家?去帮忙,就是上课和处理班级事务。

  黄欣楠没有竞选任何班干部,只是额外加了几个社团。其中?有音乐,摄影,出乎人意?料的是,她?居然还加入了八竿子?打不着的羽毛球社团。

  田蜜参加了学习委员的竞选,没有选上,社团她?加了两个,后来学业一忙,她?也顾不上去了。

  黄欣楠倒是每周的活动都不落下,积极参与。就连她?最不擅长的羽毛球,也从不缺席每次的训练。

  田蜜在背后小声嘀咕:“她?那是冲着学去的吗?不要脸的人就想着歪门邪道。”

  开学几个月,元棠没有参加任何社团和班干部,她?的时?间几乎全砸在图书馆。林菲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个宿舍,反倒是黄欣楠和田蜜经常在宿舍见面。

  只不过两人谁都看不上谁。

  黄欣楠觉得田蜜小心?眼,田蜜看不惯黄欣楠总是混在男生堆里。

  “谁不知道咱们学校理科强?她?这是来上学的吗?是来找对象的吧!”

  田蜜愤愤不平:“占据着这么?好的学习资源,她?却只想着谈恋爱,这不是辜负了学校的栽培吗?”

  田蜜气恼,偏偏除了她?没有人在意?,她?每次想找元棠和林菲说,这俩人都不接茬。

  田蜜现在是对整个宿舍都有意?见了。

  觉得元棠和林菲冷漠,黄欣楠就是个装样子?的。

  大一的上学期就这么?磕磕绊绊的过去,很快进入了十二月。

  一到这个时?候,就意?味着马上要考试了。

  元棠不是泡在图书馆,她?几乎是住在图书馆。中?间除了有几天神神秘秘的出去,后面她?就一直在认真准备考试。

  经管的考试结束的早,元旦刚过没几天就考完了。

  期末考试过去,一个宿舍的人都像是脱了半层皮。

  林菲有气无力的问元棠寒假什?么?打算。

  元棠:“我租了一间房。”

  林菲张开双臂:“干嘛租啊,来我家?,正好端盘子?,回头给你算寒假工。”

  元棠:“我有事。”

  什?么?事呢?

  一个月前,元棠拿到了自己的公司资质。

  她?马不停蹄托史毅拓帮自己找关系。

  “两套位于?浦东的房产,再加上公司资质,这次可以贷出十万块吧?”

  史毅拓表示不现实:“十万块根本不行,最多?六万。”

  浦东的房子?这半年也升值了,尤其是元棠买的那两套房子?附近来了一家?外资厂,厂子?修了一条路,眼看着就要在元棠的两套房门口过去。

  原本价值三万的房子?,现在确实有了翻倍的资本。

  元棠想了想,六万的贷款额度也算够用。她?催着史毅拓去把钱贷出来。

  史毅拓很不解:“你贷这么?多?钱干什?么??”

  银行的利息虽然不高?,但一般人谁有这个胆量啊,一口气背上六万的债。

  元棠没有回答。

  等到钱终于?下来,学校的事情也结束了。元棠挑了个晴好的天气,揣着自己上月特意?弄来的股票预约券,从租屋来到了位于?浦东的股票交易所。

  望着熙熙攘攘的大厅,元棠笑了。

  亏得林菲那句话,才让她?抓住一闪而过的机遇。

  “提前入股,静待时?机。”

  在一九九二的开年,还有什?么?比炒股更能挣钱呢?

第082章

  沪市的股票交易所成立于一九九零年的年末, 到现在也不过是只有一个年头。

  可这一年里,股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都表现出强劲的实力。从九零年年底交易所开业至今,老八股和新上的股票几乎每天都在涨。

  元棠走进交易所, 还听到有人在嘀咕。

  “都涨翻倍了, 还?能再涨吗?按我说的意思, 还?是少点?。”

  此时?的交易所虽然人?多?,但元棠细看下, 发现很多?人?还?是束手束脚。

  人?们最热衷的不是炒股, 而是从夜里就开始排队, 买购股券。

  所谓的购股券, 就是预约券,不要钱, 每周限量发放。沪市三家?本地券商申银、万国、海通都采取先发预约券,再抽签摇号, 最后付款的方式。也就是各家?的股票是哪家?券商承销, 这家?就发专门的预约券。

  所以?每次逢发行,这几家?券商都是人?山人?海。

  元棠之前去看了好几次购股券的排队现场, 有人?甚至从前一晚就开始排。她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就从打桩模子手里弄到了两张购股券。

  所谓的打桩模子就是专门的票贩子,元棠买了两张, 花了五块钱。

  看着手里小小的购股券,听着旁边人?们或是犹豫或是焦躁的讨论。

  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了,这样的市场已经算是“疯狂”。

  计划经济了太久, 自由市场的门只是打开了一个缝隙, 很多?人?就眼界大开。

  而元棠知道?, 这还?只是个开始。

  今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

  元棠把自己的六万块分成两份,史毅拓给她做的抵押贷款是一年期, 元棠只有一年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

  她思前想后,考虑到上辈子的记忆可能出差错,以?及这辈子或许会在时?间点?上有些微的偏移,她没有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过去的那个学期,元棠主动去蹭了金融专业的课程,虽然交大这个专业设立的不算久,但元棠还?是基本了解了股票市场的基础知识。

  她断断续续的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开始购入股票。

  沪市的股票交易所在去年年底才取消了人?工叫价的模式,改用机器。而且这时?候所谓的自由市场,其?实并?没有完全放开。元棠断断续续的买,一周也才花了一万块。

  不过元棠并?不着急,她在等一个时?机,一个她靠着上辈子的记忆知道?的时?机。

  九二九三年的股票热,是热了整个沪市,有人?辞了职专门炒股,有人?买房买车□□一切。元棠所在的玩具厂也不例外,不少工人?都参与了进去。

  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借钱之后消失无踪。

  元棠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厂子里一个工友来借她的身份证,要的还?非常着急。

  “快点?,小元,你?身份证借给我,我用几天就还?给你?!”

  元棠没有身份证,那工友急的火上房子,赶紧去借别人?。

  后来元棠知道?了,那是申市股票认购证的第一天发售。

  那位工友不止一次说起自己错过的机会。

  沪市的认购证是先于申市的,只是那时?候人?们都没有认识到认购证的重要性。

  在股票认购证发售的前几十天,人?们都认为三十块一张的认购证是个笑话。毕竟谁能想到后来的交易所居然真的取消了购股券,只认认购证了呢?

  一张认购证,前面?的半个多?月里完全卖不掉,甚至各单位都在摊派购买,一人?至少两张。

  后来,一张认购证炒到了几千块,有着急的人?甚至花过上万来收购。

  借身份证的那位工友曾经被人?送了一张,偏偏她觉得这东西没用,又给转送了出去。后来认购证涨价,她气的几乎要仰倒。也因?此在申市也开始发售认购证的时?候,她借遍了所有认识的人?的身份证,只为这次不再错过机会。

  托赖于上辈子的这段记忆,元棠死死盯着时?间,等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

  一月十号。

  这天元棠早早赶到地方,就看见工作人?员已经摆出了桌子,前面?是大大的通知。

  元棠心脏扑通扑通的跳,直到看到窗口处挂上了股票认购证通知的标识,她才由衷的松开紧握着书包带子的手。

  属于她元棠的时?刻,终于来了。

  人?们聚集在窗口处,看完之后摇摇头。

  “三十块,做白日梦呢吧!”

  “老子一个月工资才一百五,就值五张白纸?”

  “不买不买,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