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觉醒后 第25章

作者:酥肉锅 标签: 重生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从大学毕业就在机关工作,在小县城,已经是很多人敬仰的“出息人”。

  出息人当久了,元栋已经固定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他看待身边的同学,不?像是看待自己的同龄人,而是以一种微妙的优越感,对上这些心理?年龄小了自己几十岁的“愣头青”。

  这样的优越感元栋自己感觉不?到,但在旁人眼?里是那么的碍眼?。

  所以哪怕元栋进?了三班之后没有做过什么事,也依旧让周围的同学对他产生?隐隐约约的讨厌。

  “不?就是家里穷么,哪儿来的这么大傲气。”

  是的,还不?到半月,元栋给同学们留下的印象就是“傲”。

  “也不?知道他这次能考第几,考不?上第一可配不?上他这股劲。”

  ……

  几声?窃窃私语,很快淹没在翻页的书?声?中。

  元栋对自己的困境还丝毫未知。

  他重回校园之后,也没有静下心来学习。

  一来是他已经过过一次高中生?活,作为一个考上学的人,他已经失去了对于考学这件事的神圣滤镜。成功过一次的游戏,怎么能吸引人的兴趣?就算是能打出再高的分数,也不?过是成功的又一次例证。

  元栋已经默认了自己在学业上的注定会成功,所以难免懈怠。

  二来,他心里一直烦躁着?家里的问题。

  开?学时候家里只有二十多块钱,折腾着?卖菜卖了三天?,只赚下不?到两块。

  而他和元柳元芹都到了开?学时候,元柳和元芹的初中学费都是十块,他开?学就需要四十五学费书?本?费,还要另外五块钱的食堂饭票加工费。

  赵换娣跑了三四家亲戚才凑到三十块,元柳和元芹的学费还要再晚两星期看能不?能凑到。

  元栋只觉得头疼。

  他知道自己家穷,但他从未这么直面过贫穷的狰狞面目。

  父亲一声?一声?的咳嗽,眉头紧锁的沟壑面容;母亲到处赔笑脸借人情,嘴里说着?等等就还的讨好?笑容;妹妹们想到上学不?交学费会被?老师赶到门口?站着?,心里忐忑,却又紧紧抓着?书?包带不?愿意放弃上学的机会……

  穷,像是扎在他后背脊梁上的一根刺,怎么动?都是疼。

  家里的困境亟待解决,卖菜的活计赵换娣干了几天?干不?下去,如今家里又成了有出没有进?的样子。

  想起来报道前,父亲眼?里隐隐含有的期待,元栋只觉得如山的压力?都在自己身上了。

  他敲响教师办公室的门,听到里面传来一声?“进?”。

  元栋深呼吸一下,把自己胸腔里的郁气一口?气呼出去。

  他抬脚走进?办公室,办公桌后的班主任,一位秃顶中年男老师看到他就叹气。

  “元栋同学,我之前说过了,学校是有补助金的名额,但这个申请很严格,必须要品学兼优,主要是针对高二和高三学生?发放的。你就是再来找我十次,我也决定不?了这个。”

  三班班主任对元栋是有点好?感的,毕竟在一群皮猴子里,突然出现?一个不?爱说话的稳重人,自然都是觉得这孩子不?错,能坐得住,估计也能扛下高中三年的苦。

  可还没等他去验证,元栋就先找他来了。

  元栋找来的理?由也是新生?里的头一份,别的学生?都是些杂七杂八鸡毛蒜皮的事,元栋则是上来就问学校的补助名额。

  他的理?由看似充分,家里困难,父母年迈,下面还有三个弟妹在读书?。想问问学校有没有什么政策能帮扶一下。

  三班班主任一听就觉得一头雾水,差点没忍住问到他脸上去。

  家庭困难?

  这年头真富裕的又有几个?

  谁家不?是紧紧巴巴供一个学生??

  别说元栋是农村出来的,家里人口?多,那班里还有父亲母亲身染重病的呢,也没见人家找来啊。

  三班班主任觉得心累,不?知道怎么解释就算是有名额,也要经过很多考察,还要确定学生?成绩是真的能考上大学,学校才会发放补助金。甚至学校在有意的将不?多的金额倾斜向高三学生?,为的就是怕有些学习好?的临门一脚因为家境辍学。

  元栋想要这个,只能等到高二高三再申请。

  班主任的话一点也没让元栋意外,从上次班主任为难的表情,他就已经知道了结果。

  他谢过班主任,沉重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难道一切就只能这样了?

  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沮丧和烦闷。

  似乎条条大路都那么难走,明明手握重生?的金手指,却只能忍着?生?活的穷困。

  在一片嗡嗡嗡的背书?声?中,元栋呆愣愣的盯着?窗外发起了呆。

  ……

  白县一中的摸底考试也是按照高考方式来的,这一年的高考采取的是四加二三模式,也就是说主科四门,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另外文科生?加考两门历史、地理?,理?科生?加考物理?、化学和生?物。

  因还没有分科,高一就只考了主科的四门。

  为了让学生?们隔开?,也为了方便老师们监考,高一的学生?都搬着?凳子在外面答题。

  一个个学生?身子佝偻在板凳上,沙沙的笔触声?像是春蚕啃食桑叶的声?音。

  考完一天?,元棠觉得脖子都不?是自己的了。

  她掰了掰脖子,咔嚓咔嚓的声?音响起,顿时轻松不?少?。

  考试固然让人厌烦,但考试之后就是一中第一次放假!

  元棠把东西放好?,出校门时候就已经看到了门口?又一次呈现?了报道那天?的盛景。只不?过这次人比上次少?多了,对应的,自行车却比上次多很多。

  两天?的假期,除了高三学习紧张,其他学生?都会尽量回家。

  元棠到了租住的地方,把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这才有心思开?始盘点自己的小金库。

  赵霞总是一脸同情的看她,元棠知道对方是在可怜自己摆小摊挣的少?。

  可倒出布袋子里的碎票,元棠脸上就洋溢起了笑容。

  比起这时候旱涝保收的工人,小摊贩总是被?人们误解。就如同几十年以后,人们看到摆小摊的风里来雨里去,都觉得辛苦又可怜。

  但殊不?知这群人里有不?少?是隐形的“高收入群体”。

  摆摊一周多,元棠始终坚持每天?按时按点,除开?最开?始三天?不?熟悉,后来都基本?稳定在一天?挣到十块钱。

  当然,这十块钱里,要刨除一半左右的成本?。

  煤球调料,木柴食材。

  算下来,一天?少?说也净赚四五块。

  元棠数了一遍钱,她的小金库已经从开?学时候的二十多,变成了现?在的八十多块。再加上买回来还没用完的材料,妥妥的挣到了六七十块!

  这个净收益让元棠忍不?住开?心。

  甚至还在脑子里畅想了一下,自己如果把土豆泥事业发扬光大是不?是可以早早成为“万元户”?

  可这也就是一想就罢,元棠很快从万元户的美梦中抽离。

  她还要读书?呢!

  捏着?钱,元棠先去解决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买被?子。

  跟后来不?一样,这时候很少?有人买被?子,都是自家做,棉花新三年旧三年,每年都在过冬前去弹棉花。盖的发硬的棉花被?,拆开?之后加点新棉花弹一遍,照样当成新的盖。

  元棠转了一圈,在县城最大的百货店里倒是见到了全新的棉花被?子,可一看价格,三十一床。

  得,还是算了。

  她另辟蹊径,找去弹棉花的地方,跟人攀了一会儿话,成功买下一床三斤的棉花被?子,被?子里的棉花有老的有的新的,元棠又不?介意旧棉花,反正弹好?了都是软乎乎的。直接花了十块钱买下,让把被?面放宽,等到过两天?冷了,就再来买一床三斤的,两个三斤的叠一块,今冬就不?怕冷了。

  被?子买下,元棠扭头就去了县里的中心街。

  随着?改革开?发,白县这些年也有了自己的一条中心商业街,只不?过这时候人们都不?叫商业街,而是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叫贸易园。

  白县的贸易园刚建好?没多久,建筑在元棠眼?里是有些过时的。可放在现?在,这地方就是白县人心中的圣地。

  一个个小店都往外摆,衣服挂的高高的,还有那放着?歌的门店,门口?放几台半新不?旧的录像机录音机小黑白电视,门口?贴的“维修电视”几个字都显得格外神气。

  元棠稀奇的走过贸易园最繁华的地方,走进?了一家专门卖钟表的小店。

  手表是不?想了,怀表也不?便宜,看来看去,元棠只能挑了一个最便宜的电子表。

  一个小小的台式塑料表,上面显示着?时间,售货员懒得介绍,人家根本?不?愁卖!元棠只能自己扒拉着?观察有没有问题,确定这个东西估计只是质量次一点,看时间是没问题的,元棠就付了钱。

  付钱时候还肉疼了一下,这种小小的电子产品,正是时兴货,一个居然要八块!

  还不?能还价!

  拿下电子表之后,元棠解决了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也来了点兴致在贸易园转一转。

  白县的贸易园是一代人的记忆,一直到后来她从南方打工回来,这地方都是县里最繁华的地方。

  男女青年处对象,最好?就是来贸易园,逛逛街,买一个小丝巾,再在街头买一杯色素勾兑的冰汽水,甜甜蜜蜜喝完,就能去贸易园上面的电影院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片子。

  亦或者拐角的地方有几个半地下的录像厅,偶尔从那里经过,就能听见里面传来叽哩哇啦的粤语腔。

  元棠新奇的逛着?这一切,逛够了就把东西放回宿舍,最后来到了地毯厂。

  胡燕从里面跑出来,一脸的高兴。

  “你放学啦?走走走,咱们今天?去吃好?的!”

  似乎年轻人都是这样,胃里有个撑不?满的洞,吃不?够,喝不?够。

  元棠也觉得自己胃口?大了许多,再加上手头宽裕,也就没有推辞。

  两人到了小摊上先来了两碗面,吃完还一个人干掉一个饼。

  吃饱喝足,胡燕才迷迷瞪瞪想起一件事来。

  “小棠,你隔壁那谁,陈珠对吧?”

  “我前几天?见到她,就在贸易园。”

第0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