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觉醒后 第74章

作者:酥肉锅 标签: 重生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元棠拿着书?背的更起劲了。

  她上学期还是一百多名,这学期她打算冲进前五十!

  *****

  另一边,元芹跟大姐对上一次,回到家放出话来。

  她不去?摆摊了!

  赵换娣气的要死,伸出手就要打:“死丫头,刚摆出点样子来,你?就不摆了?你?不摆,家里吃什么喝什么?”

  九月开学,元栋的学费又成了问?题,家里七凑八凑才凑够五十块,给?元栋交了四十五,又给?元梁的小学交了五块。元柳的学费还没?影呢。

  这个档口?元芹又要作妖,她现在摆摊一天也能挣下两三块,家里就指着这钱生活,元柳的学费和?元栋元梁的生活费也要从这上面出。

  一旦少了这点收入,家里立刻就要抓瞎。

  赵换娣恨恨的给?元芹两下,她最近瘦了许多,脸上的沟壑更深,颧骨也挂不住肉了,晚上要是不点灯,会觉得她就是个七老八十的老太太。

  赵换娣最近的日子格外不好?,大家都?赔钱时候她难受,但难受中还带着一种“谁谁家比自己还不如”的心理。

  可转眼没?几天,标会的会头王家就赔钱了,一家赔三分?之一,虽然少,但好?歹是给?了。

  这下赵换娣心里不得劲了,她找了好?几次村里,想问?问?为啥抬会的都?没?抓住人?难道不应该也抓回来,让他们赔自己钱?

  就算不赔多,赔一部分?也好?啊。

  村里负责这部分?事的还是之前处理她喝药的干部,干部端着茶水,打着官腔,只说自己登记上了,有消息就告诉她。

  赵换娣去?了几次看没?有结果,心里就怀疑起对方?是针对自家。

  这种针对让她心里更难受,日子过的不顺,赵换娣走?在村里,老觉得旁人看自己都?一脸嘲笑,久而?久之,她连出门都?不愿意了。

  元芹盯着母亲的脸,坚定道:“我就是不摆了,我去?厂子里上班,去?哪儿都?行,临时工也行,我就是不摆了。”

  她再也不想在大街上见到认识的人,尤其在大姐讥讽她“将来破衣烂衫,成为家里的大功臣”之后,元芹再也不想看见大姐的脸。

  哪怕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性都?不行。

  元德发默默听着女儿发泄,最后一切化作叹息。

  “不摆就不摆了,只是家里没?钱给?你?买工作。”

  元芹抿了下嘴唇:“我去?给?人替班,自己攒下钱再买!”

  总而?言之一句话,她再也不要在外面丢人现眼,再也不想看见大姐脸上的嘲笑。大姐不就是仗着自己是高中生吗?她就不信她将来能读出来!

  元芹咬着牙,她是非要进去?工厂不可的。当工人再怎么说也比小摊贩体面。

  她心里恨恨的想着,将来大姐考不上大学,自己一定要去?她面前,把今天她嘲笑自己的话还给?她!

  那时候她是光荣的工人,大姐屁也不是!

第052章

  新学期开学半个月, 元棠一次也没碰见过元栋。

  元栋放弃了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又选了文?科,因此板上钉钉的被分去了文科普通班。一中的教?学楼是左中右三个楼梯, 普通班和重点?班连下楼的楼梯都不是一个。如果说以前两人班级挨着, 就算再回避, 也要时不时从对方班级门口路过,那现在基本上除了食堂, 两人再没有面对面的机会。

  元棠对此没有什么?感受, 而?元栋却很是为此松了口气。

  曾经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 烧的他在大姐面前抬不起头来。

  元栋怔怔的看着书本, 神游天?外。坐在他斜后方的女生望着他的侧脸,耳朵慢慢变成了红色。

  “元栋同学, 这是我们组的作业。”

  女生小声说?着,把手里的作业本递过去。

  元栋哦了一声接过来, 他虽然沦落在普通班, 但却是毫无疑问的“鸡头”,班主任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定了他当班长, 兼任英语课代表。

  元栋拿起书本,看着是在学习,其?实满脑子乱纷纷的, 全是家?里的事。

  他现在算是怕了,如果说?以前还抱着让父母做个小生意的想法?,现在他是一点?都不想了。

  爹妈都不是能扛事的, 妹妹元芹虽然也听话去摆摊了, 可元栋只是看了几次就摇头。

  元芹一点?没有大姐的灵活劲, 大姐摆摊,风雨无阻不说?, 还嘴甜大方。常去的学生她脸熟了就给人多挖一点?,一看就是个做生意的姿态。可元芹总是抱着自己的自尊,不敢大声叫卖,不肯给人一点?优惠,被人说?两句就掉泪珠,怎么?看都不是个能长干的样子。

  元栋总是克制不住的发愁,思绪总是不知?不觉飘出去,一会儿是家?里会不会出事,一会儿是妹妹会不会撂挑子不干,一会儿又是自己重生了,没去重点?班,不知?道会不会导致原本的事再发生变化。

  元栋经过抬会一事,深刻认识到了什么?叫做蝴蝶效应。重来一次,该发生的会发生,只是时间上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变化。

  元栋眼眸里的光暗淡下去,他唯一的金手指就是重生,知?道将?来的事。刚重生伊始,他还找了张纸写下很多他能利用的机会。

  比如某某球队的破天?荒爆冷,在某一年应该去抄底股票,在哪一年房价会暴涨……

  甚至他还想起自己刚重生那会儿考虑的事,去海南炒楼花。要知?道楼花的神话是在九三年破灭的,他如果可以攒下一笔钱,完全赶得上。

  只是现在一切都十分?遥远,元栋深刻认识到一个道理,那就是第一桶金往往是最难的。

  挣扎在贫困上的他,再有千万的想法?,一个都实施不了。

  事到如今,他唯一寄予厚望的只有一个。

  高考。

  元栋把书本翻到第四十五页,盯着上面画了红线的几段文?字,几乎要把里面的一字一句刻进心里去。

  是的,他还隐约记得自己高考那年的几个大题。

  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高考是他迈出寒门家?庭的第一步,他怎么?能印象不深刻?

  就是为着这样一个不知?道能不能蒙中的可能性?,他才尽量保持了跟上辈子一样的路径,选择了文?科。

  元栋嘴唇翕动,他默默背起自己背了很多次的内容。

  主课语文?和英语的小题他记得的不多,但作文?他都记得,副课的小题不说?,大题他还能记起来六七成。

  元栋紧握着手中的课本,强迫自己把书看进去。

  上辈子他走了个专科,这辈子靠着先知?,他是一定要更上一层楼的。

  元栋眼神重新坚定起来,他一定要考上大学,把穷成烂泥的家?庭拉起来。

  *****

  摸底考过后,元棠就赶上最后一班的班车去往市里。

  坐上车的时候还是下午五点?,到地方已经七点?了。这次她就没在客运站下车,而?是等着车子路过农业路时候就下车。她看过地图,从这地方走到工人路更近。

  天?色微微的散发着青蓝色,太阳落下山去,空气中带着淡淡的凉意。

  元棠下车先吐过一场,也不知?道是不是这辈子的身体还没适应坐车的原因,她的晕车迟迟不好?,总是坐上车就难受。

  元棠难受的想,也许是没坐多,坐多了可能就适应了。

  她迎着凉风走了一会儿,终于把那股恶心劲压下去,没多久就走到工人路上。

  她先经过胡燕的店,看店门还开着,就进去。

  门口挂着一串风铃,她一进来,那铃铛就被门帘子带响了,胡燕抬起头就招呼:“欢迎,随便看……你来了!”

  胡燕亲亲热热的过来抱着元棠的胳膊:“我还说?去接你呢,就是忘了问你什么?时候能到。”

  元棠看她店里的货空了几个位置,笑道:“不用接,我没坐到底,中间就下了。你最近生意挺好?吧?是不是马上就要去进货?”

  胡燕兴奋的点?头:“肯定是要去的,我这店里都是夏天?衣服,得去进点?秋天?衣服了。”

  她自己都没想到,一到九月,店里的客流量大了不少。以前一天?能挣个三四十,现在一天?能挣四五十,多的时候还能上六十呢。等到秋装一上,肯定挣更多。

  她算了算,一个月就能挣一千多快两千。

  要不了半年,她就能攒下买房子的钱。

  元棠一来,胡燕也索性?关门,非要拉着元棠去吃饭。

  元棠按住她的手:“不急,我去看看店里。等会儿再过来。”

  到了精品屋,元棠首先看见是马兰坐在柜台后面织毛衣,王薇则是趴在小桌子上写作业。

  看见元棠来,马兰十分?拘谨的把毛衣放在身后:“小老板,我、我就是没人时候织……”

  她心里忐忑极了,生怕元棠对她有意见。

  这段时间不长,五中这边的门面又连着开了三四家?,大概是因为五中终于确定了不留学生住校,还是以前的规则。商户们一看学生的生意还能做,就逐渐回流开起了店。周边热闹起来,也让她跟周围的店铺有了交际。

  她被元棠叮嘱过,不能说?自己老板是个小姑娘,所以她对外就一直闭紧嘴巴。旁人看她不说?,就揣测该不会是哪个单位上班的,背着人干小生意才不想让人知?道,也就不再追问。

  马兰对元棠的事极度保密,轮到自己时候却被人套了不少话。

  她的家?庭情况很容易就引起妇女的同情,毕竟街道办的吴大娘就总来看她,很快就被人问到脸上,马兰只能搓着衣角说?了自己的情况。

  隔了两间门面卖砂锅面的那家?老板娘是个风风火火的爆炸性?子,一听就来气:“什么?狗男人,孩子也能一点?不管,真是王八蛋!”

  还不由分?说?给马兰塞了一包自己做的面,一副她们母女过的不好?,招人同情的样子。

  马兰要给钱,对方执意不要。所以马兰没办法?,就说?自己的老板很好?,给她一个月开五十块钱,足够她们母女生活了。

  面店老板娘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就意味深长说?:“你算是因祸得福了,遇上一个好?说?话的老板。”

  谁家?老板能这么?通情达理啊,说?让看店就真的半个月不来瞅一眼。现在好?多小店招个伙计,那是巴不得伙计给自家?的衣服都洗了,一点?都看不得人闲。

  马兰还带着孩子,平时孩子中午还要回来吃饭。一天?的功夫,光是孩子都要照顾不少时间。也亏得这家?老板心善,不然带着孩子的妇女,就算是本地人也难找下这么?合心意的工作。

  马兰刚接受这份工作时候,心里压根没想那么?多。

  这次来蔡州市,是她第一次走出大山。对大山外的世?界,她总是抱有着深深的不安全感。

  别人对她不好?,她就缩起来不敢说?话。别人对她好?,她也懵懵懂懂。

  被面店老板娘一说?,她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有多好?。

  元棠给她弄了煤炉子,虽然说?是卖茶叶蛋,但她一日三餐首先就能解决了。

  每天?早上用自己买的锅热点?馒头,就着咸菜,再额外煮一个白煮蛋,让孩子吃的舒舒服服去上学,她就可以守着店面了。

  上午人不多,她把茶叶蛋煮上,趁着有挑担的菜贩子路过买两把青菜,中午等着女儿放学过来吃饭,吃完了在店后面的水龙头一洗。

  晚上要看天?气,天?气好?,就多开一会儿店,中午剩下的菜热一热,熬个稀饭。天?气不好?,她就带着女儿回去租的地方,随便对付几口。店里的茶叶蛋在晚上学生们放学那会儿就能卖光,一卖光,她就能回去歇着。

  能不下地,不喂牲口,不干农活,马兰觉得这简直就是梦里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于是在元棠回去白县后,她才后知?后觉的感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