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 第17章

作者:沫香香 标签: 穿越重生

  姜明月又往男人面前走了两步,同时高高举起了伞。

  谢渊弯腰钻进伞下,第一时间握住了伞柄。

  “我来打伞,你替我拿糕点。”

  “好!”

  姜明月顺势松开了手,男人很高,如果由她来撑伞的话,恐要踮起脚走路才行。

  “出来给小弘送伞得?”

  姜明月‘嗯’了一声,油纸伞虽足够大,但两人共撑一伞,靠的极近,近到姜明月感觉男人的气息渐渐将她笼罩了起来。

  她理了理有些凌乱的秀发,往左边走了一步,与他稍微拉开了一点距离。

  谢渊扫视了一眼她泛红的耳朵,勾了勾唇角,并未靠近她,只是将伞往她那边移了移,免得她淋了雨。

  “咱们现在去那?”

  “回家!”

  本是要去医馆的,不过下着雨,谢渊决定先将她送回去。

  短暂的对话结束,两人肩并肩前行,因下雨的缘故,四周很安静,正是这份安静,让姜明月慢慢放松了下来。

  这时她才发现,大部分的伞都在她这边,看男人半边身子都在外面,肩头已湿了一大片,她急忙往伞里缩了缩。

  谢渊看着靠过来的少女,眼中浮现了一丝的柔和。

  糕点铺子距离枣林胡同并不远,一会儿后,他们也就到了家。

  姜明月将糕点递给男人,伸手握住了伞。

  “谢大哥再见!”

  谢渊并未接糕点,虽这糕点是给栾亦买的赔罪礼,但现在他突然觉得,给他吃这么贵的糕点,有点划不来。

  “你拿着吧!”

  姜明月‘啊’了声。

  谢渊温和一笑提醒道:“裙摆湿了,记得换衣,别着了凉。”

  然后他并未再给少女开口的机会,打开门回了家。

第23章 主动争取来的机会

  “谢……”

  男人走的太快了,姜明月话刚出口,谢渊已关上了院门,看着手里的糕点,她叹了一口气,转身回了家。

  谢家,谢渊将湿了一半的衣裳换下,拿了一把伞出了门。

  栾氏医馆内,栾亦正准备吃饭,看谢渊来了,白了他一眼。

  “你倒是会赶饭点。”

  谢渊放下糕点,从仆人手里接过碗筷,看着桌子上丰盛的午饭,一边吃一边道:“看来你牙已好了。”

  提起这事栾亦没好气道:“早上还是倒的,现在刚好一点。”

  他拿过糕点边拆边说:“算你还有点良心。”

  等看到是红豆糕,栾亦眉头微挑,抬头看着谢渊不满问:“我的芙蓉糕呢?”

  谢渊指了指外面的天。

  “下雨了,就没去!红豆糕也很好吃。”

  栾亦闻言拿起了一块将信将疑问:“真的?”

  谢渊神色如常的‘嗯’了一声。

  栾亦咬了一口,没咬动,这是糕点?简直比石头还要硬,他强压怒火:“这糕点你在哪买的?几文钱?”

  谢渊冲他笑了笑。

  “没花钱,对面糕点铺的老板送的。”

  他就知道,他就知是这样的,这糕点也不知放了多久,肯定是卖不出去,才送给谢渊。

  栾亦气呼呼的,一把夺过谢渊手里的筷子,随手抄起身边的鸡毛毯子就开始赶人,气死他了……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已是四月,姜明月依旧没有找到活计,好在她心态一直都很好,并未气馁。

  四月,天已逐渐热了起来,离开家时,他们姐弟虽带了一些衣裳,但弟弟现在长的快,去年的夏衣已小了一节,需重新做。

  四月初二清晨,姜明月叮嘱了石榴几句就出了门,她来到了县里最大的绣坊——锦绣坊!

  虽是大清早的但锦绣坊内已很热闹,买货的卖货的人络绎不绝的,姜明月看三个伙计根本就忙不过来,本准备买布的她,灵机一动,她的机会来了呢!

  姜明月扫视了一眼买布的人,径直朝一腼腆的中年妇人走了过去。

  “婶子想买什么布?”

  本有些拘谨,一直都不敢乱摸的卫氏,听有人主动询问她大喜。

  扭头看到姜明月都呆了,乖乖!这姑娘长的可真俊,她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人。

  姜明月看妇人呆呆地看着她,温柔一笑:“婶子怎么称呼?”

  卫氏总算是回了神,脸一红道:“我夫家姓卫。”

  “原来是卫婶子,不知卫婶想买什么布?”

  “红布,我闺女很快就要出嫁了,我准备给她买几尺红布,做身嫁衣。”

  “哦,红布都在这边,婶子随我来。”

  …………

  韩掌柜结账之余,不忘巡视店铺,姜明月这边的情况很快就引起了她的注意,一开始她还以为是来买布的,观察了一会儿后,她的神色变得奇怪了起来。

  姜明月一共为卫氏选了两种红布,一种四文钱一尺,一种是五文钱,布料虽是一样的布料,但四文钱的纺织时没有纺织好,相对粗糙一些。

  姜明月给卫氏讲说明白,又让她摸了摸,亲自感觉一番后问:“卫婶子选那种?”

  卫氏犹豫了片刻说:“选四文钱一尺的。”

  开口时还颇有些不好意思。

  姜明月神色温和说:“你闺女和我身量差不多,七尺也够了,剩余的还能做一双鞋。”

  “诶!那就买七尺!”

  姜明月拿起剪刀、尺子熟稔无比的剪了七尺布,包好递给卫氏道:“一共二十八文前,你到柜台处,直接将钱给掌柜的即可。”

  “哎!多谢姑娘!”

  “不客气,欢迎您下次光临。”

  卫氏离开后,姜明月刚将布摆放好,就听一老婆婆道:“姑娘,我想给我孙子买几尺布,作身夏衫,不知选那种好?”

  “不知您孙子多大了?”

  “十三,他在私塾里读书,穿着要体面些,还要耐磨。”

  “真巧,我弟弟也在私塾里念书,他平日里穿的……”姜明月指着两种蓝色的布给老人家详细介绍了起来。

  韩掌柜送走卫氏,探究的望向了姜明月,有意思。

  一刻钟后得以清闲的韩掌柜,悄悄走到了姜明月的左侧,竖起了耳朵。。

  “这种布很适合做夏衣,透气又耐磨,唯一不好的就是洗过之后,会有些硬且第一次洗会褪色,不过多洗几次也就好了……”

  少女语速不急不慢,细声细气十分动听,无论对谁都斯文有礼。

  最难得可贵的是,她很很懂布料,熟知每种布的优缺点,且极善于观察人,知客人想要的是那种布,能买的起那种布。

  她不是她们本地人,有些词汇听不懂,和客人沟通起来有些障碍,但她很耐心会多询问两遍,且很有亲和力,凡是她接手的客人,买卖都做成了,这丫头不错。

  韩掌柜听了一会儿后,又回到了柜台后。

  半个时辰后,终于清闲下来的姜明月,走向了柜台。

  “掌柜的,您好,店里招人吗?我懂刺绣,熟悉各种布料且会简单的心算,应能适应这一活计。”

  韩掌柜抬头认认真真地看向了姜明月,十五六的花季姑娘,长的水灵又美丽,一对乌黑的眼瞳特别明亮。

  “姑娘不是我们本地人吧?”

  没有直接拒绝,就说明有希望,姜明月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口:“我来自沅江府……”

  她将之前那套说辞又给掌柜的重复了一遍,只不过这次姜明月又加了些,告诉掌柜的她已定了亲,未婚夫功名在身,在书院求学等等。

  韩掌柜心想怪不得她要出来找活计,无论是供弟弟读书,还是攒嫁妆都要钱。

  “你会刺绣?”

  “会!”

  姜明月拿出自己的绣帕递给了她。

  韩掌柜看过后,有些诧异的又看了一眼姜明月。

  “好绣工!”

  关键是她的绣品很有灵性,看起来栩栩如生的。

  “你有这么好的绣工,怎不想着做绣娘?”韩掌柜好奇的问了一句。

  “怕伤着眼睛,也怕累着手。”

  韩掌柜:“……”

  竟有点无言以对。

  少女说话略微带些傻气的真诚,一看就是被娇养长大的,有些话韩掌柜还是觉得提前说清楚的好。

第24章 高兴,我很为姐姐高兴

  “当伙计也很辛苦。”

  “却很有意思,且这苦我能吃。”姜明月语气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