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 第24章

作者:沫香香 标签: 穿越重生

  夏天马上就要来了,手有余钱的都想买几尺布,做一身夏衫穿。

  每日招待的人多,天气又有些热,难免有些心浮气躁的,姜明月还好,她性子一直都很好,招待起客人来耐心十足,即便有时候客人有些难缠,她也不会表现出丝毫的不悦。

  但吴梅就做不到这一点了,她性子本就火爆,遇到难缠的客人,往往还没有说几句话,就开始发飙,短短四天时间得罪了不少的客人。

  有些客人可不吃吴梅那一套,纷纷跑到韩掌柜那里告状。

  四月二十三,当吴梅再次和一客人起争执后,韩掌柜抬起了头。

  “明月,你来招待吴梅的客人,吴梅,你随我来。”

  姜明月看吴梅走之前恶狠狠瞪了她一眼,心想,得,这梁子又结下了。

  不过她也不怕,看客人气的脸都红了,走到柜台前倒了一杯茶,递给她先道歉。

  “小姑娘,我来买布,怎么着也算是客人吧!你看看刚才那伙计是什么态度,我就是多问了几句,她就板着一张死人脸,说什么爱买不买,没钱进什么锦绣坊。

  我好脾气的忍了,想摸一摸布料,她张口就说摸毛了,我赔的起嘛……”

  老人家情绪激动,说到最后用宛平方言骂了几句。

  姜明月任由她发泄,安安静静的听着,等她情绪稍微平复了些,这才开口。

  姜明月说的是宛平话,有谢渊这个老师在,又日日和人打交道的,她已能说些宛平话,虽有些词汇发音不准但和客人们交流已不成问题。

  她花了一炷香的时间将客人安抚好,根据她所需裁布时,多裁了一些,将笑容满面的客人送出锦绣坊回来后,贺婶赞许的朝她竖起了大拇指。

  姜明月笑了笑,听有客人喊走了过去。

  “我想做两身夏衣,要那种透气,穿上冰冰凉凉的布料,店里可有?”

  姜明月温声说:“有!”

  她领着客人走到货架前指着其中几匹布道:“这些布穿上身上都极凉快,我观姐姐比较白,可试试这种……”

  姜明月和客人介绍布料时,见韩掌柜和吴梅一前一后走了出来,韩掌柜眉头轻蹙,吴梅一脸不忿。

  姜明月低头只当什么也没有发现,裁了布送客人离开时,听韩掌柜道:“这人有不足的地方还是要多跟人学习,谦虚一点。”

  吴梅脸一侧,并不当回事,只是看向她的目光越发的不善了。

  吴梅本来就看她不顺眼,这下更是处处针对她,抢客人不说,整天阴阳怪气、含沙射影的骂她。

  “现在的小姑娘可真不能小瞧,仗着自己好看,就整天在铺内瞎攀亲戚,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货色,我是比不了。”

  姜明月:“……”

  她不就是招待客人时叫了几声姐姐、婶子、奶奶之类的。

  韩掌柜眉头紧蹙的望着越来越过分的吴梅,本想敲打她几句,可转念一想这只会更加激化二人之间的矛盾,就警告地看了一眼吴梅,下午韩掌柜看店内不忙,将姜明月叫到了后堂。

  她亲自倒了一杯茶递给姜明月说:“累不累?日常可有遇到困难?”

  姜明月知道今日韩掌柜将她叫过来,因是吴梅的原因。

  “不累,掌柜的对我照顾有加,日常贺婶、王叔也会指点我一二,近来我学到了不少呢!”

  “你是个好的,吴梅年纪大了,脾气不好你多忍让一二,别和她计较。”韩掌柜温和地看着她说。

  姜明月笑了笑道:“铺内就我们几个人,平日自然以和为贵,吴婶说的那些话我不会放在心上,掌柜的放心,我会和吴婶好好相处的。”

  看姜明月如此识大礼,韩掌柜越发喜欢她了,毫不吝啬夸了她几句。

  姜明月一脸谦卑,一会儿后,她随韩掌柜从后堂出来,看吴梅盯了她一眼,双眼闪烁也不知又在打什么注意。

  很快姜明月就知道了,她给客人裁剪布料时,吴梅抱着两匹布走了过来,‘嘭’地撞到了她的胳膊上,只听‘刺啦’一声响,姜明月看着剪坏的布,放下剪刀望向了吴梅。

  “呦!布剪坏了?你可真够不小心的,连这点事都做不好,啧啧……”

  吴梅挑衅地看着她说了几句风凉话,哼着小曲离开了。

  客人看着剪坏的布问:“姜姑娘这布?”

  姜明月重新拿起剪刀温声说:“我再给你重新剪。”

  “哎!”

  客人接过布,凑到她跟前小声说:“我刚才看的很清楚,那个吴伙计是故意的,往后你防着她点。”

  “多谢您提醒,我晓得啦!”

  姜明月将客人送出锦绣坊,揉了揉疼的有些麻木的胳膊,缓缓吐出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这才重回锦绣坊。

  同一时间,谢渊赶着一辆马车回了谢家村,他先去拜访了一遍几位族老,送上五十鸡蛋、二十斤米面,十斤猪油,再过半月就要夏收了,到时候全村的老老少少都要下苦力收麦,这些东西正是他们所急需的。

  往年他不在也就算了,但今年不一样。无论是为了二叔、还是其他,他都需要和同族的人打好关系。

  最后谢渊来到了老族长这里。

  看着族里这位最有前途的小辈,老族长脸上满是笑容,亲自拉着他进了正堂。

  “今日不忙?”

  谢渊点点头顺势扶着他道:“很快就要夏收了,就回来看看您们。”

  提到马上就要到来的夏收,老族长就有说不完的话,他凑到谢渊的身边低声道:“从过了年开始,咱们村的人都是按照你说的那种方式施的肥,一开始到还不明显,后来小麦越涨越旺,绿油油的,今日村里几个善农的老家伙们说,每亩比着往年可增产二三十斤。”

  “能帮到族里就好,我知一人难成林,独木难成舟,就盼着族里一日比一日好的,虎哥儿这一辈可有善读书的?”

  “还真有几个……”

  这日谢渊在老族长这里待了一个多时辰,这才带着剩下的东西,来到叔叔、婶婶的住所。

第33章 他听出了她话语中的委屈!

  看着面前紧闭的大门,与上次相比,这次谢渊心绪平和了许多,他推开院门,赶着马车走了进去。

  …………

  沅江府一很精致的民宅中,沈冰心靠着丈夫,和他一起看完信,顿时忧心忡忡的。

  “明月、小弘竟没有去京都?那他们去哪了?明月从未出过远门,小弘还小,他们……他们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

  姜文这时候却突然哈哈笑了。

  “咱们的儿女,比咱们想的还要聪明,还要有魄力。”

  沈冰心看着笑的一脸自豪的丈夫。

  “文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如果他们听咱们的安排前往京都,虽有富贵照拂,但就像现在这样很快就会被他的人找到,富贵的官职太小了,不一定能护住他们。

  我想咱们儿女应该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应该是在前往京都的途中,就近下船停在了某处。

  此时的他们就像是鱼进了大海,他的人再想找到他们就难了。”

  沈冰心眉头紧蹙道:“是这样吗?”

  姜文坚定道;“一定是这样,小弘聪明又稳重,等他们安定下来后,他一定会想法给咱们写信,别担心。”

  沈冰心闻言放心了下来。

  姜文安抚好妻子,转身的那一刻,眼中满是忧虑,现在万事只能往好的方面想,但愿……

  谢家村,谢渊中午是在老族长家的饭,这期间他对老族长说,希望族里平日里多照拂下叔叔、婶婶,老族长自然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还隐晦的给谢渊说,他一定会约束好族人,绝不让族人拖他的后腿。

  谢渊向老族长道了谢,亲自扶着他下了田,谢渊查看过小麦的长势,顺手割了一点青麦,告别族人赶着马车回了城。

  酉时,锦绣坊下工前,姜明月将布料的事告诉了韩掌柜,只字未提吴婶,她赔了十六文钱后,离开了锦绣坊。

  贺婶看姜明月走了,来到柜台前低声道:“兰兰,这样长期下去也不是个事,吴梅近来太过分了!”

  “我知,容我想想办法。”韩兰兰头疼地揉了揉眉心说。

  姜明月回到家中,弟弟已回来了。

  “阿姐,谢先生邀请咱们今日去他家吃晚饭,说是新麦下来了,请咱们喝麦仁粥。”

  “我晓得啦!你先过去帮忙,我洗澡换身衣裳就过去。”

  “好!”

  目送弟弟离开后,姜明月走进灶房问:“石榴可烧水了?”

  “奴婢已经烧好啦!”

  天气热起来后,姜明月每日下工回来,都要先洗一个澡,石榴会提前将热水给她准备好。

  “提两桶到澡间,我一会就过去。”

  “是!”

  姜明月回屋拿了换洗的衣裳,来到澡间,脱下汗湿的衣裳,看着胳膊上的伤,挑了挑眉看起来有些严重,晚上恐要抹点药才行。

  她快速洗了一个澡,换上干爽的衣裳来到了隔壁。

  灶房内,谢渊看姜明月来了道:“我再炒一道菜,咱们就可吃饭了。”

  “可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姜明月看着谢渊问。

  谢渊递给她一小碗的青麦仁道:“有小弘呢,你随便坐,我就不招待你了。”

  姜明月乖乖点头,端着青麦仁走进正堂坐了下来。

  麦仁应该烧过,又香又劲道,很是好吃,也不知谢渊揉搓了多久,才揉搓出这么一点。

  为了不辜负谢渊的心意,姜明月将它们都吃完了,主要是她有点停不下来。

  灶房内,谢渊将大块的五花肉冷水下锅,用葱姜蒜大料煮熟后切成薄片,然后下油锅中炒出油脂,爆香姜片和蒜片,放一勺自己做的豆瓣酱,然后再调味,回锅肉也就做好了。

  少顷,谢渊二人端着菜、馒头、一盆的麦仁粥进了正堂。

  闲坐了一会的姜明月急忙起身,给二人盛饭。

  三人坐下吃饭,姜明月并未第一时间动筷,而且端起麦仁粥喝了起来,说了一天的话口干舌燥的,再就是天逐渐热了起来,她有些苦夏,胃口大不如从前。

  “这麦仁粥真好喝,谢大哥放糖了吗?”

  “没有,这是麦仁本身的甜味。”

  “哦!”

  姜明弘喝了一口粥尝了鲜问:“谢先生,是不是快收麦了?”

  “嗯,每年的五月初对北方人来说,乃是一年中至关重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