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 第259章

作者:沫香香 标签: 穿越重生

  三婶子笑了。

  “族人们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肯定欢喜。”她拿着拨浪鼓逗两个孩子玩的同时,凑到姜明月身边低语了几句。

  姜明月微微一惊,怪不得三婶子想让她们回去一趟,原来是因为农家肥的缘故。

  自从过完年,族人们施的肥就是三爷爷他们沤的肥,现在已有了效果。

  “长势都很好?”

  三婶子点点头。

  “村里还特意留出来两亩地,是没有用农家肥的,对比很明显,这段时间时常有外村的人,到咱们村晃悠,询问咱们村的麦长势为何这么好,爹担心长期以往会瞒不住,才希望小渊能回去一趟。”

  “好,晚上相公回来了,我跟他说一说。”

  “小渊,在翰林院可好?”

  “挺好的,初入翰林院的时候……”

  三婶子怕给她添麻烦,原本的打算是待一会就走,姜明月将她留了下来,一起吃了顿午饭。

  走时,姜明月将御赐的糕点和燕窝给了三婶子一点,让她带回去给族长爷爷、奶奶。

  三婶子一听是御赐的东西,抱着就舍不得撒手了,出了京都坐马车时,还特意放到了背篓的最底下,一路都紧紧抱着背篓的,看哪一个都像是贼人。

  等回了村,她这才完全放松下来,背着背篓就往家里走的。

  老族长、族长奶奶听媳妇还带回来一些御赐之物,乐呵呵的围了过来。

  申时陪着孩子们睡了一会的姜明月,看苹果拿进来几件衣裳和鞋问:“三婶子送来的?”

  苹果点点头。

  “拿来我看看。”

  苹果将鞋、衣裳递给了主子。

  衣裳正是穿的时候,而且是用上等棉布做的,闻着有一股淡淡的皂角味,想来做好后,特意洗过。

  鞋则是虎头鞋,不仅好看上面还有两个小铃铛,等葡萄、团子将来能穿时,肯定叮铃铃作响的。

  “放在衣柜里吧!明日穿!”

  “是!”

  苹果放好衣裳和鞋,扭头看着姜明月道:“三奶奶还带了许多的山菌、新鲜野菜、笋子,夫人想怎么吃?”

  “我记得家里还有腊肉,来一道腊肉烧笋,用山菌炖个鸡,野菜包包子吧!”姜明月想了想道。

  “好!”

  苹果当即下去安排了。

  谢渊下了职回到家中,看晚饭又是笋子、又是山菌鸡汤的问:“在早市上买的?”

  姜明月盛了一碗鸡汤递给丈夫轻轻摇了摇头。

  “今个三婶子来了,这些东西都是她带来的。”

  谢渊闻言放下了碗。

  “三婶子来可是有什么事?”

  姜明月正欲开口,躺在摇篮里的团子突然‘啊啊’叫了起来。

  谢渊看妻子起身要抱儿子的道:“我来!”

  他走到摇篮前,这才发现不仅儿子醒了,女儿也醒了。

  葡萄睁着一双圆溜溜的桃花眼,看着父亲叫了一声。

  谢渊本打算抱儿子的,手伸到半空变了一个方向,将女儿抱了起来。

  团子顿时急了‘啊啊啊’叫了起来。

  谢渊拍了拍儿子温声道:“一会再抱你。”

  团子好脾气的不叫了。

  姜明月看本去抱儿子的丈夫,反倒将女儿抱了过来,只觉得有些好笑。

  不过她却什么也没有说,用公筷沾了一点鸡汤抹在了葡萄的嘴上,看她小嘴吧嗒吧嗒吃的很香,就又抹了一点。

  缓声将三婶子来的原因给丈夫讲述了一番。

  “明日相公可有其他安排?”

  “上清观那边的桃花开了,我本打算带你们去看桃花的,现在看来只能先回村了。”

  “没关系的正事要紧。”姜明月握住了丈夫的手温声道。

  谢渊点点头。

第360章 给圣上的礼物

  翌日,谢渊、姜明月带着儿女,辰时就回到了谢家村。

  也许是知他们今日会回,村口坐满了人,看到他们的马车后,更是第一时间就围了上来。

  谢渊、姜明月跳下马车和族人们说起了话,一会儿后谢渊跟着老族长、三爷爷他们下了地。

  姜明月将孩子抱下马车,给族人们看过后,交给奶娘,她扶着族长奶奶几人坐下,和她们一样随意坐在石头上和众人说起了话。

  田地里,谢渊跟着老族长几人看过庄稼后道:“不错,长势都很好,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防虫。”

  “渊哥儿放心,我们心里有数,日日看着呢!”

  几人重新回到地头,坐下后,老族长看着谢渊道:“这几年咱们村的收成一直都不错,附近几个村子早已起了疑心。

  这段时间他们更是经常来咱们村晃悠,向咱们打听种麦的方法,今年恐瞒不住了。”

  “那就不要瞒了,谁要是再来问,你们就推到我的身上。”

  老族长几人闻言心里也就有数了。

  “今年咱们村可有人参加县试?”谢渊问起了村里的情况。

  “有,清哥儿、勤哥儿都参加了。”

  “哦?如何?”

  老族长乐呵呵的摸着胡须道:“得益于你的那些书,二人都中了童生。”

  “不错,如此一来他们村已有三个童生了。”

  “嗯,不过他们的夫子却不建议他们再接着考了。”

  谢渊点点头。

  “沉淀一两年再考也可以。”

  “我们大家也是这样想的。”

  老族长顿了顿道:“前些时候我被主簿大人请了过去。”

  “可是有什么事?”谢渊问。

  “主簿大人问我,是否将咱们村升为庄。”

  “爷爷是怎么说的?”

  “我说要回来和大家伙商量商量,小渊,这事你怎么看?”

  谢渊并未回答,而是看着身边的几位族老:“几位爷爷怎么想?”

  “我们一开始想着咱们村出了渊哥儿、弘哥儿,按理是可以升为庄的,后来又想,咱们村哪哪都比不上余家庄,余家庄人那么多,还有自己的护卫,平日里事情就层出不穷的,就更不要说是咱们了。”谢老三道。

  “是呀!树大招风,咱们村有你在一定可以升为庄,但不是现在。”老族长看着谢渊道。

  谢渊听了二人的话笑了。

  “那就拒了主簿大人,等五年、十年后再看。”

  几人意见达成一致,看已是中午,纷纷邀请谢渊去家里吃饭,最后老族长道:“我家鸡、鱼都做好了,你们就不要跟我争了。”

  谢老三几人闻言这才作罢。

  中午谢渊、姜明月在老族长家吃的饭。饭后,谢渊看妻子一脸困倦的,轻轻理了理她的秀发道:“咱们回家,你陪着葡萄、团子睡会,我随三爷爷他们进山一趟,等我从山上下来了,咱们再走。”

  “好!”

  谢渊将媳妇送回家,看母女三人睡着了,这才入山。

  下午,姜明月醒来,谢渊已从山上下来,还带回来两盆麦,是的,盆里栽的不是花也不是树,而是两盆麦。其中一盆绿油油看起来很茁壮、另外一盆相对差些,麦秆又细又弱,矮小还有些黄,就像是没有吸收到足够多的水和养分似得。

  “这两盆麦?”

  谢渊小心将麦放进马车里:“一盆是施了咱们沤出来的肥,一盆施的是平日里常用的农家肥。”

  这点姜明月已经想到了。

  “差别竟这么大,怪不得附近几个村的人纷纷向族人打听咱们是怎么种麦的。”

  没有对比时,自然看不出来,谢渊看到这两盆麦时,也是有些吃惊。

  “你将这两盆麦带回京都,可是有什么打算?”姜明月看着丈夫问。

  谢渊扶着妻子上了马车,把两个孩子递给她后道:“沤肥的事是瞒不住了,当然我也不准备再瞒,所以这两盆麦,是我送给圣上的礼物。”

  姜明月闻言笑着夸了谢渊一句:“相公,睿智!”

  他们回来时两辆马车装的满满的,回去时也是如此,族人们送给了他们许多的东西,有野味、野菜还有酱菜等等五花八门的。

  申时末,谢渊、姜明月一行人回到了县里。

  “戌时关城门,还有些时间,咱们陪小弟、咏思、表弟他们吃了饭再回如何?”

  “好呀!”

  难得回来一趟,姜明月自然想见一见弟弟、齐咏思、表弟。

  “将栾叔、栾婶也请来,咱们一起聚一聚。”

  “可,那我去四味楼定一桌席面,咱们在家吃?”谢渊看着媳妇征求地问。

  姜明月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