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 第267章

作者:沫香香 标签: 穿越重生

  姜明弘向他解释道:“最年长的那位是沈阁老,最好看那位是户部尚书,那位吐的很厉害的是工部尚书,最为严肃那位是兵部尚书,和姐夫年纪相仿那位是五皇子。”

  林寒山听了表弟的话,脑子有片刻的空白,紧接着身体微微颤抖了起来,激动的,心中更是升起了一种此生已圆满的感觉。

  直到过了好一会,他声音还是颤的。

  “表弟,晚上……晚上,咱们喝一杯。”

  “好,叫上夫子,咱们小酌一杯。”

  林寒山点点头,今日对他们来说都是值得庆祝的一天,特别是表弟,今日还跟圣上说了几句话呢!这无论是对他还是对姜家都是极荣耀的事。

  京都,宋仁目送沈阁老几人回宫后,转过身来看着宋铭:“爹,儿子送你回家。”

  性子很好的宋铭。

  “不急,咱们吃了晚饭再回。”

  “爹可有什么想吃的?”宋仁问。

  宋铭摇摇头。

  “那交给儿子来安排可好?”

  “可!”

  宋仁领着宋铭离开热闹的大街,来到一偏僻的小饭馆。

  宋铭看着面前的饭馆,微挑了下眉,他扭头看了一眼小五,什么也没有说,跟着他走了出去。

  晚饭很简单,地地道道的农家菜、白面馒头外加一碗白米粥,虽是再简单不过的吃食,宋铭却觉得很好吃。

  “你经常来这里?”宋铭看他和掌柜的好像很熟。

  宋仁点点头。

  “心情不好或心情极好的时候,儿子都会来这里坐坐吃顿饭。”

  “这是为何?”宋铭不解问。

  “因为在这里,会让儿子变得无比的清醒。”

  宋铭顺着小五的视线望去,这才发现对面竟是天香楼,这一瞬间他突然就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宋铭的视线重新落到小五的身上,带着些许的审视,因这么多年,他发现他好像从未了解过这个儿子,有意思。

  “走吧!”

  宋仁看着起身离开的人,抬脚跟了上去。

  两刻钟后,宋铭又悄无声息的回到了宫内。

  五皇子府,谢柔看宋仁回来了,起身迎了上去。

  “爷!”

  宋仁握住了她的手。

  “小柔,今日我在父皇面前展露出了真正的自己,我知我冲动了,但时机太好了,我不想错过。”

  谢柔看着情绪有些激动的人,轻轻靠在了他的怀里柔声道:“爷,无论你做什么,我和孩子们永远都会站在你这边支持你。”

  宋仁闻言心里顿时暖暖的,他抱着怀中的人儿,声音有些沙哑道;“小柔,谢谢你!”

  他顿了顿道:“往后我们的生活恐不会再像现在这般平静了。”

  谢柔仰起头看着宋仁:“我不怕,只要你在我的身边,我就永远也不怕。”

  宋仁低头看她的眼中都是她的身影,忍不住低下了头……

  少顷,有些气喘的谢柔,满脸羞红的将头埋进了宋仁的怀里。

  宋仁抱着心爱的女人,克制住自己的蠢蠢欲动后轻声道:“今日我不仅和弟弟待了大半天,还见到了弟妹,咱们父皇还夸弟妹了。”

  “真的?明月入了父皇的眼?”

  宋仁轻轻‘嗯’了一声,向妻子讲述了起来。

第370章 他的机会来了

  亥时,宋承、宋闽接到宫里传来的消息,这才知父皇今日竟出宫了,可他去了哪?去做什么了?二人却一无所知,这让二人心中罕见地出现了些许的焦虑。

  皇宫内,宋铭听了海公公的禀告点了点头。

  他虽早早的就回了宫,但罕见的是,他并未批示奏折,脑海里想的都是有关小五的事,越想他越是精神、兴奋,呵,小五隐藏的可真够好的,连他竟也被他骗了。

  林家村,今日林寒山回来的很晚,彼时陈娟已睡了一觉,听门响知男人回来了,她急忙坐了起来,一边穿衣一边道:“我去给你端饭。”

  “别忙乎了,我和表弟他们吃了晚饭回来的。”

  怪不得回来这么晚。林寒山离的近了,陈娟这才闻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酒味。

  “喝酒了?”

  “今日高兴就喝了几杯。”

  “我去给你煮点醒酒汤,省的明日起来难受。”陈娟说着就要起来。

  林寒山伸手按住了她。

  “别忙活了,我喝的不多。”

  陈娟仔细端详了一番相公,确定他并未喝醉,这才重新躺下。

  “丫丫,今日乖不乖?”

  提起女儿,陈娟笑了。

  “今日阿娘、小妹带着她出去玩了大半天,下午才回,乖得不得了。”

  林寒山闻言亲了亲闺女,这才上床休息。

  “今日可是有什么高兴的事?”陈娟看着丈夫好奇问。

  林寒山未语先笑。

  “谢姐夫和族人们研究出了一种肥料,可使得每亩地增产二三十斤,这事阁老、几位尚书都知道了,今日到谢家村查看情况……”

  林寒山将事情简单给妻子说了一番,至于圣上也来了谢家村的事,他并未告诉妻子。

  陈娟闻言有些激动道:“那几位大人还和相公交谈了?”

  “嗯,和我说了几句话。”

  “真是太好了,回头一定要好好的谢谢姐夫、姐姐。”

  林寒山点点头。

  “几位大人都是怎样的人?”陈娟好奇询问道。

  林寒山慢慢向妻子讲述了起来。

  第二天,翰林院中,谢渊正在整理卷宗,一小吏带着一公公走了进来。

  “谢编修,圣上召见。”

  谢渊闻言放下毛笔,将卷宗放在一边,随着小太监进了宫,他知圣上今日召见他应该是因为农家肥的事。

  只不过进了宫后,谢渊看着领着他绕了一会路的小太监,停下了脚步。

  “不知公公如何称呼?”

  “奴婢姓路。”

  “刚进宫?”

  “谢编修何意?”

  谢渊笑了笑:“还是由我领路吧!再走下去,我担心路公公会找不到御书房的路。”

  路公公双眼闪了闪,望着离开的谢渊急忙跟了上去。

  “谢编修是个聪明人,应该明白自己吃肉的时候也要给别人留一口汤喝。”

  谢渊就仿佛什么也没有听到似得,大踏步进了御书房。

  “臣参见圣上!”

  “起来吧!”

  “谢圣上!”

  “爱卿,沤肥之事交予户部,你觉得如何?”宋铭其实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不过他却很想听一听谢渊是怎么想的,他的思想、见识和其他官员都不同。

  谢渊闻言并未立刻作答,户部掌管着天下土地,沤肥之事交给户部去办去推广,并不算错,不过……

  “陛下可知司农司?”

  “知,各州府县衙门内都有这个职务。”

  “但这个职务,却并不受重视,微臣曾在宛平县衙当过几年的幕僚。

  就微臣所知,司农司所做的事,被户房的官吏连带着管理了,这个职务现在已经形同虚设,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京都这边没有总司农司管理。”

  宋铭闻言也就明白了谢渊的意思,正是因为明白了,他笑了。

  因为他们君臣想到一块去了,那就是重新设一个职务,派人专门管理沤肥和推广之事,只不过宋铭并没有想到司农司。

  现在无需设一个新的职务,只要在京都设一个总司农司即可,管农事的官职,老大、老二的人恐看不上眼,正好可以交给……

  “朕知晓了,你退下吧!”

  “微臣告退!”

  谢渊离开御书房时,看了一眼海公公。

  海公公心领神会的走了出去。

  御书房外,谢渊给海公公言语了一番后,这才离开。

  少顷,御书房内,宋铭看了一眼走进来的人问:“发生了何事?”

  海公公走到宋铭的身边低语了几句。

  宋铭轻哼了一声。

  “这些人的手伸的有点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