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 第281章

作者:沫香香 标签: 穿越重生

  几人恭贺过后,兵部尚书开了口。

  “陛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咱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农家肥推广开来,夏收过后马上就要重新耕种。”

  宋铭闻言站了起来。

  “爱卿言之有理,回宫!”

  谢渊有三天的假期,这次他并未随宋铭几人离开,将他们送到村口就回转了。

  宅院中,姜明月是被儿子‘啊啊啊’欢快的叫声唤起来的。她走出卧室就见树荫下,谢渊将彩球丢了出去,团子趴在毯子上,连翻了几个身,去抓彩球。

  谢渊听到妻子的脚步声,扭头看向了她。

  “可是吵到你了?”

  姜明月轻轻摇了摇头,她走到丈夫身边坐下,神色慵懒的依偎在了他的怀里问:“圣上他们走了?”

  谢渊轻轻抚摸着妻子柔软的秀发‘嗯’了一声。

  “亩产多少?”

  “二百三十一斤。”

  “哦!”姜明月很平静就接受了。

  见惯了亩产千斤,现在才二百三十一斤,对她来说,这产量真低,不过姜明月也知,在这个时代已算是高产。

  妻子这态度,实在算不上高兴,谢渊挑了下眉问:“觉得少了?”

  “不少,不过幼时我曾听一个番僧说过,有好几种作物可亩产五六百斤。”

  “什么作物?”谢渊瞬间重视了起来。

  “土豆、南瓜、玉米、红薯。”

  这四样谢渊一样也不知,更是从未听说过。

  “你可知它们是什么样的?”

  “知道!”

  姜明月随手捡了一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第388章 悔不当初

  姜明月将四种作物挨个画出来后道:“咱们大楚并没有这些作物。”

  “也就是说这些作物都生长在蛮夷之地?”谢渊问。

  姜明月轻轻点点头。

  谢渊又看了一眼地上的四种作物,将它们牢牢记在脑海里后,这才亲手抹去。

  “明弘回县里了吗?”姜明月问。

  “没有,在前院洗漱呢!”

  谢渊顿了顿和妻子商量道:“我一共有三天的假,这三天你打算怎么过?”

  “今日就住在村里吧!明日下午回县里和大家聚一聚,后天咱们在家歇一歇,下午回京,你意下如何?”姜明月想了想看着男人问。

  “甚好!”

  黄昏,太阳虽已西隐,但白天的灼热还残留在地面上,姜明月走在上面,只觉得热气腾腾的。

  她跟在谢渊、弟弟的身后还未走到村口,已出了一身的汗,好在村口有风,多少带走了一些热气。

  天色虽晚了,但田地里依然很热闹,直到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他们这才从田里出来。

  晚间他们依旧坐在一起吃的大锅饭,谈论着今年的产量,幻想着未来的生活,每个族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而又满足的笑。

  姜明月吃着西瓜,忽听大家说起了秋种的事,有人说和往年一样种糜,有人说种高粱,还有人说要种大豆,说去年大豆的价格很好等等。

  只不过众人议论了半天意见也没有统一,最后询问起了谢渊和姜明弘。

  “小渊,明弘,你们说种什么比较好?”

  谢渊看了一眼弟弟,示意他先说。

  姜明弘在众人的注视下沉思了片刻道;“种花生吧!一是因为花生是高产作物,今年地里咱们施的又是农家肥,可看看亩产可达多少,再就是花生吃不完拉到京都可以榨油,也可留着自个吃,如果大家伙要卖的话也方便,我铺子就收。”

  谢渊、姜明月闻言飞快对视了一眼,小弟这是打算开始做花生的生意了。

  族人们听了姜明弘的话,沉思片刻后,并未再询问谢渊,已决定种花生。

  决定好要种什么,大家伙也就散了,毕竟收了一天的麦,他们也都累了,而且明日早起还有的忙。

  姜明月三人出来时地面暑气还未消,回去时,已凉快许多,且月色极好,如果不是怕葡萄、团子闹腾,她真想和谢渊在外面散散步再回去。

  皇宫,宋仁、姜尚书几人今日在宫里吃的饭,连续讨论了一个多时辰后,他们总算是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推广农家肥的计划。

  先是将各衙门的司农司独立出来,然后将沤肥的配方公布出来,由各地司农司先着手沤肥,宋仁则需要去各地巡视、指导、推动。

  戌时宋仁和姜尚书几人一起离开了皇宫,而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宋承、宋闽的耳中。

  二人接到这一消息时,神色都有些古怪,有种事情脱离了掌控的感觉,父皇怎突然开始重用老五了?这中间可是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

  第二天,朝堂之上,宋铭公布了农家肥的事,此事一出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竟可使麦增产至二百三十多斤?

  一时间众人议论的同时纷纷将视线望向了五皇子,没想到竟让他捡了一个大漏。

  宋承和宋闽眉头紧蹙,悔不当初,老五的运气真好,他们相当于平白送给了他一个大功劳。

  二人后悔的同时又警惕了起来,老五因农家肥的事已步入到了朝堂,有了和他们相争的资格。

  宋承、宋闽本想下朝之后和老五聊聊,谁知他被父皇招去了御书房,等他从御书房出来,就离开京都去各县推广农家肥去了,他们就是想见他,都见不到人。

  五皇子府,谢柔听了太监的话,轻轻摸了摸肚子,她知宋仁这是在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她们,不然他不会走的这般急。

  三天的时间,对姜明月二人来说过得极快,五月底,谢渊、姜明月带着孩子们刚回到京都,就收到了孙景的拜帖。

  姜明月看丈夫拿着拜帖若有所思的问:“在想什么?”

  谢渊轻轻摇了摇头。

  “没什么。”

  他知孙景这时候拜访应是已有了决定,也不知他会如何选择,谢渊隐隐有些期待。

  “天气炎热,晚饭素一点,我让余杏做些凉皮、拍个黄瓜、再打一个西红柿蛋汤,你意下如何?”姜明月看着丈夫问。

  “很好,就这样安排吧!”

  黄昏,孙景下了值直接来到了青石胡同。

  谢渊亲自将他迎进了书房。

  “谢兄恭喜,圣上已在朝堂之上公布了农家肥之事,知施了农家肥后,亩产可达二百三十斤,朝廷诸公都惊了。”

  孙景喝了一口茶看着谢渊。

  “有了这一功劳,谢兄必可以达成所愿。”

  谢渊闻言很是平静道:“孙兄呢?”

  “承蒙谢兄看得起,我愿陪你去沅江府闯一闯。”

  谢渊笑了,他看着孙景:“我可以向你保证,你绝不会为今日之决定后悔。”

  “我相信谢兄。”

  二人以茶代酒喝了一杯。

  晚间,二人边吃,谢渊边将沅江府的情况给孙景讲述了一番,饭后他向孙景吐露了一个地名。

  孙景心领神会点头道:“我回去就开始走动关系。”

  谢渊‘嗯’了一声,指点了他几句后,亲自将孙景送出胡同,这才回转。

  卧室内,姜明月看丈夫心情很好的样子,就知他和孙景聊的不错。

  “你们达成共识了?”姜明月倒了杯茶递给谢渊问。

  谢渊点点头。

  “他会随我一起去沅江府赴任。”

  谢渊喝了一口茶低声道:“投桃报李,我准备将他安排到清河县。”

  姜明月顿时一惊。

  “清河县?相公呢?”

  按照他们之前的打算,谢渊到沅江府赴任,谋求的正是清河县县令。

  “他为县令,我自然要为知府,如此一来我们才能相互照应。”

  姜明月闻言眼皮直跳,知府可是正五品,且手握实权,这目标是不是有点大了?不过她了解谢渊,知他并不是个口吐狂言之人。

  “相公,有多大把握?”

  “以前只有三成,但因为农家肥的事,我现在有七成把握。”

  “可需要我做些什么?”姜明月问。

  谢渊轻轻将媳妇抱进了怀里。

  “你只需要帮我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咱们的儿女,你们都平平安安的,我才能心无旁骛的去做事。”

  姜明月轻轻‘嗯’了声。

第389章 只为做圣上手中的刀

  六月初一,一大清早的谢渊就来到了翰林院。

  翰林同僚看到他先是愣,不过他们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纷纷走上前向他打招呼、道喜,毕竟农家肥的事他们都已知道了。

  谢渊边谦虚回应,边往自己的衙房走,只不过他还未走到衙房,一内官走了进来。

  “谢大人,圣上召见。”

  谢渊闻言又随着内官离开了翰林院。

  翰林院众人看他离开了,三五成群的聚在了一起,羡慕的小声议论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