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 第366章

作者:沫香香 标签: 穿越重生

  六月十三,夫妻二人安顿好沈墨、婉姨,和栾叔、齐咏思分开后,就带着儿女回了京都。

  第二天,谢渊就向圣上递了请安的折子,姜明月则带着儿女去了上清观。

  上清观还是老样子和四年前没有任何的变化,一路上来,姜明月发现了许多陌生的面孔,想来是观里这几年新收的小道童。

  团子、葡萄记性很好,虽四年没来,但还记得观里的人,所以现在的场景就是‘福安道长,我回来了。’

  ‘你是?’

  ‘我是团子啊!你不记得我了吗?’

  ‘至善道长,我和姐姐回来了,你有没有想我们呀!我们很想你呢?’

  …………

  姜明月三人还未走到长生、程素素居住的小院,接到消息的二人已迎了出来。

  正在和几位道长说话的团子,看到长生双眼蹭一下就亮了,一脸欢喜的朝他跑了过去。

  “爹!”

  长生看着跑过来的小人,清冷的双眸中多了些许的温度,伸手将他抱了起来。

  团子捧着他的脸亲了又亲。

  “爹,我好想你啊!”

  直亲的长生脸上露出了一浅浅的笑,团子这才放开他的脸,趴在他耳边嘀嘀咕咕了起来。

  姜明月的视线从二人身上收回,牵着女儿的手走到了双眼通红的程素素跟前。

  “素素姐,我们回来了。”

  程素素激动又高兴的握住了她们的手,她看了看葡萄又看了看姜明月。

  “好,好!回来就好,走,咱们进屋说话。”

  姜明月牵着女儿随着他们去了上清观后面的小院,同一时间宋铭召见了谢渊。

  再见宋铭,谢渊心中升起了少许的波澜,也许是这几年国泰民安,天下无大灾大祸,圣上没那么多烦心事,发福了,也老了,头上隐约已能看到些许的白发。

  “臣见过吾皇!”谢渊恭敬跪下请安。

  宋铭乐呵呵的从御案前走了下来,亲手扶起谢渊,让他坐在自己身边。

  “怎瘦了这么多?”

  “路途劳累再加上天气炎热,近来吃的有些少,等夏季过后就好了,多谢圣上关心。”

  宋铭点点头问:“听说爱卿离任时,百姓们不仅出城相送,还送了爱卿一把万民伞?”

  “与其说是送给臣的,不如说是送给圣上的,因臣是圣上的奴才,也是圣上一手调教出来的。”

  一句话说的宋铭龙颜大悦。

  君臣二人说了会闲话,宋铭说要谈谈授他官位的事,谢渊又立刻跪了下来恭敬无比的告诉圣上,全凭您做主,哪有臣子挑官职的道理,实在惶恐。

  宋铭闻言脸上的笑更浓了,说是会给谢渊挑一个好的职位,绝不会埋没他。

  可以说自从谢渊入朝为官,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令宋铭十分的满意,所以他难免偏疼他一些,中午直接将人留了下来。

  这日谢渊在宫内待了大半天,前脚回到家中,后脚圣上的赏赐就到了。

  黄昏,姜明月带着儿女回到家中,才知圣上赏赐了他们许多东西,她翻开丈夫登记的册子,挑选了几件出来,准备明日里去看看六姐。

  从这天开始一家四口就忙碌了起来,姜明月、谢渊携儿女拜访一遍京都亲朋后,又回了宛平既然回来了,自然要回村看一看。

  值得一提的事,贤王府那边他们只是先下了一张帖子,还未去拜访,因宋仁还未回京,谢渊打算等他回来后,再带着他们去拜访。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个,一是告诉大家,他们和贤王府的关系,绝了宋闽之人拉拢他的心思。

  其次是为谢柔撑腰,告诉大家她并不是孤女,也有娘家撑腰。

第508章 任职户部

  姜明月和谢渊一共在宛平待了三天,第一天回村看望族人,第二天谢渊受几个举人相邀带着团子去了四味楼赴宴,姜明月则带着葡萄去了一趟林家。

  林寒山是和弟弟、沈瑜一起参加的乡试,现已是举人,去年他们已从林家村搬到了县里,在平安胡同置办了一两进两出的宅院。

  和陈娟闲谈中,姜明月知林寒山已不准备再继续参加科举,以后专心教书育人。

  陈延准备今年考恒山书院,近来他一直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

  这日姜明月在林家待了大半天,下午才回枣林胡同。彼时谢渊、儿子已先她们一步回到了家中。

  一家四口收拾一番,换了身衣裳就出了门。

  沈师、婉姨回到宛平后,并未再回竹院,而是在花伯父他们的附近购置了一宅院,与花伯父、三叔他们为邻,日子过的舒心又惬意。

  昨日里他们就已和沈师、花伯父、三叔说好,今日会到他们这里吃晚饭。

  席间谢渊、沈师和婉姨,就团子、葡萄未来五年做了一个详细的规划。从这天开始,二人就京都、上清观、宛平来回跑的,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姜明月听三人规划好了,夹了一块雪花酥放入了宋婉的碟子里。

  “婉姨,这是我家厨娘新做出来的糕点,你尝尝看喜欢不喜欢。”

  宋婉闻言来了兴趣,谢家的那位厨娘别看年纪小,厨艺却极好。

  “那我尝尝!”

  姜明月看宋婉吃了糕点有片刻的呆愣,心里多少有些紧张,难道她尝出来了?应该不会吧?

  “又酥又香,到十分合我胃口。”

  姜明月听了这话瞬间放松了下来。

  “婉姨喜欢,回头我再送一些来。”

  程素素如果知她做的糕点,婉姨很喜欢,应会很开心吧!

  第三天,姜明月将儿女送到沈师这里,就去拜访赵氏、孙氏了。

  二人领着她一边往正堂走,一边道:“我们千盼万盼的总算是将你盼回来了。”

  “将铺子交给你,我和赵姐姐就可以心无挂念的去沅江府了。”

  这几年她们的生意是越做越红火的,正是因为如此,赵氏、孙氏都舍不得这份家业,这就是她们迟迟没有去沅江府的原因。

  去年知谢渊会调回京都,三人已在信里商量好,今后暂由姜明月来打理铺子,她们带着孩子去沅江府,过几年团圆的日子。

  三人花了一上午的时间交接完铺子的事,下午二人领着姜明月往四个铺子走一圈认认人。

  将糕点铺全权交给她后,第二天赵氏、孙氏就带着儿女去了沅江府。

  姜明月看她们乘坐的官船走远了,转过身看着身侧的丈夫柔声道:“咱们也回吧!”

  谢渊的任职已经下来,户部侍郎正三品,和他们预料的一样,除了陆北游外,谢渊是升迁最快之人,且二人都是手握实权、盛宠不衰。

  不过以后二人再想往上升迁就不容易了,他们或许会在现在的职位上苦熬十年、二十年也说不定。

  因明日就要去户部上任,所以今日他们必须要回京都了,团子、葡萄则留在了宛平,因他们要跟着沈师、婉姨学知识。

  第二天,谢渊在姜明月的帮助下,换上自己的新朝服,望向了镜中的自己,嗯,对比之前黑了些,也瘦了些,要好好养养了。

  姜明月搂着他,笑吟吟道:“我相公一如往昔,还是那么的俊美不凡。”

  这话虽是假话,谢渊却很喜欢听,他亲了亲妻子道:“我走了!”

  姜明月亲自将他送出胡同,回到家中没多久,姜平就带着账本过来了。姜明月在客厅接待的他。

  …………

  青石胡同距离户部很近,坐马车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就到了,因是第一天当值,谢渊今日并不需要上朝。

  天色虽早,但户部已很热闹,各种隔间、衙房、桌案前全都是人,有执笔的、有翻阅账本的,打算盘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十分的热闹。

  户部算上他一共有四位侍郎,总部、度支、金部、仓部各一个,他是仓部侍郎,掌天下粮仓、征收、税粮、马草等,手底下有五十人。上官就是姜尚书。

  谢渊入职后,姜尚书向他介绍了一番其他三人侍郎,然后带着他在户部转了一圈,讲了一番户部的事后,将仓部给他就离开了。

  第一天,谢渊并未插手仓部的事,只是认识了一番仓部的各个官员。

  他知道分到仓部,无论是征收、还是税粮这些事,做得好都是‘应该’的,今后很难再有所作为,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不出错,韬光养晦,熬资历然后再讲其他。

  谢渊熟悉自己的新职务、扎根户部之时,姜明月也在熟悉手底下的这些铺子,打听太医院的事。

  葡萄、团子也跟着师父们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和本领,一家四口可以说是非常的忙碌。

  六月底,栾亦带着齐咏思进了京。

  谢渊、姜明月都知他这次进京,就准备将咏思送进太医院,晚间几人坐在一起吃饭时,谢渊、姜明月将近日打听到的,有关太医院的事仔细给齐咏思说了一遍。

  太医院一共有两位院使统领整个太医院,分别是郑院使和李副院使,他们的下面是左右两院判,在往下是内医正等,而齐咏思进太医院后,将会从最小的医师做起,属于正七品的官,他的上高是医官。

  谢渊、姜明月主要给他说的是八个医官的情况、喜好,现在手底下有多少人,那几个医官手下缺人等等。

第509章 贤王回京

  谢渊等齐咏思消化完记下他们所说的后提醒道:“你进入太医院,肯定会坐很长时间的冷板凳,也会有很多人针对你,这点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齐咏思迎着师父愧疚、忧虑的目光微微一笑。

  “无妨,我相信我能应付,如果真应付不了,我会向姐夫求助的。”

  谢渊还未开口,团子却先说起了大话。

  “齐二舅,太医院你只管去,谁要是欺负你,你就回来告诉我,到时候我给你出气。”

  谢渊没好气的捏了捏儿子的脸。

  “看把你威风的,你打算怎么给你齐二舅出气?”

  团子眼珠一转笑嘻嘻道:“我不行,杨叔叔行啊!到时候直接请杨叔叔帮忙就行了。”

  谢渊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这位‘杨叔叔是谁?’

  姜明月低声向他解释道:“就是小瑜的六姐夫,杨恺,杨太医,他现任太医院左院判,之前就是他给团子、葡萄接种的牛痘,杨太医很喜欢咱家团子,之前咱们回京我带着儿女去杨家拜访,杨太医还亲自接待了团子。”

  谢渊到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事,他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对齐咏思道:“明日我带着团子去一趟杨家给他说一说你的事,回头你要是在

  太医院中遇到了无法解决的事,就去找他。”

  “好,谢谢姐夫。”

  他顿了顿看着团子道:“也谢谢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