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 第370章

作者:沫香香 标签: 穿越重生

  “你担心贤王殿下?”

  谢渊点点头。

  “那咱们就给贤王殿下提个醒?”

  姜明月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借昊哥儿之手?”

  这两年宋昊和团子、葡萄一起在沈墨那里求学,借他之手向宋仁传递消息,再方便不过,且还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谢渊笑着点点头。

  第二日晚间贤王府,宋仁看着谢渊向他传递的消息,陷入了沉思之中,一会儿后,他照常出府进了宫。

  两天后贡院外,姜明月看弟弟摇摇晃晃的出来了,立刻上前搀扶住了他。她什么也没有问带弟弟回了家。

  黄昏,谢渊回到家中询问道:“明弘可还好?”

  “出贡院时还好好的,刚才发了热,我已喂他喝了药。”

  “我去看看他!”

  谢渊看过姜明弘,往药方里加了一味药,又叮嘱了妻子几项需注意的事项。

  姜明月立刻派周斌出去重新抓了药回来,子时喂弟弟吃过药,叮嘱了余根几句,这才回屋。

  第二天姜明月送谢渊离开后,来到弟弟的房间,询问过余根知明弘已开始退热,瞬间放心了不少。

  她从弟弟房里出来,来到了儿女的卧室,自从沈墨定居在恒山书院,葡萄、团子、宋昊就不必再起那么早,比起往日可多睡半个时辰。

  姜明月看过睡的很香的儿女,进了灶房,随余杏一起为葡萄、团子准备早饭。

  这两年随着学习的东西日渐增多,姜明月心疼儿女太过辛苦,在吃食上没少下功夫,只希望他们吃好营养跟得上。

  就在姜明月做早饭之时,宋铭罢朝十一天后,终于上了朝。值得一提的是,他病好了,宋仁却病了,其症状和他一模一样。

  这让宋铭多多少少有些愧疚,特意批了他十天假,让他在家中好好养病。

  大病一场后,宋铭人瘦了一大圈,比着之前呈现了几分老态,宋铭有海公公扶着刚坐下,一言官走了出来。

  “陛下,国不可不立储君,还请陛下早日立储。”

  谢渊:来了,他微微抬头就见宋铭的脸瞬间黑了,偏偏大臣们就像是没有看到似的,请立储君的声音不绝于耳。

  宋铭都被气笑了,怎地?他只是生了一场病,这些人就觉得他不行了?真是气煞他也。

  宋铭虽怒火中烧却硬生生的压了下来,问跪下来请愿的诸位大臣,应该立谁为储君?

  一众人闻言瞬间激动了起来,纷纷举荐,宋闽呼声最高,紧接着就是宋承,再就是这几年无论是在外还是在内名声都很好的宋仁。

  谢渊扭头看了一眼举荐的众人,又看了一眼高扬着头的宋闽,眼神深处闪过一抹讥讽。

  宋铭等众人举荐完‘哈哈’笑了起来,随即站了起来,已很多年没有在朝堂之上发脾气的宋铭,这次大发雷霆,起头之人罢官、重打十大板,威慑朝臣。

  人虽被拉了下去,大臣们也不敢再提立储之事,但宋铭却还是气着了,朝堂之上咳得脸都红了。回去之后又病倒了。

  后宫之中,宋婉听到了朝堂上的事,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她弟弟这是还不服老,也不愿意放权,想到几个侄儿近来频频来她这里。宋婉知她是时候出宫了。

  这次她并没有再去见弟弟,只是叮嘱齐咏思照顾好宋铭,然后悄悄出了宫。

  养心殿中,宋婉出宫的事,宋铭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次他沉默了许久这才开口。

  “赖安!”

  “臣在!”

  “派人跟着大长公主,看大长公主去了哪。”

  “是!”

  同一时间,宋闽回到府中,就将自己关在了书房内,发泄一番后,这才招心腹入府议事。

  接下来朝堂上十分热闹,立储的声音就没有断过,宋铭的脾气比着之前变得火爆了许多。

  宋闽、宋承四位王爷无一幸免都被他训斥了,唯独宋仁生病在家躲过了一劫。

  四月初八,四更天里,榆钱胡同就亮起了烛光,半个时辰后,姜明月送走儿女、谢渊,随弟弟一起去了贡院,因今日是张榜的日子。

  贡院外,姐弟二人看张榜的位置已挤满了人,派余根、周斌到前头守着,他们就近进了一家饭馆,二人还没有吃早饭呢!

  “紧不紧张?”姜明月递给弟弟一个包子问。

  “紧张也期待!”

  姜明月闻言笑了。

  “咱们要相信你姐夫,他既那样说了。”

  姜明月往四周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你一定能高中。”

  姜明弘笑着点点头。

  辰时,杏榜终于贴了出来,一会儿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过来,余根一脸兴奋道:“少爷中了,四十二名。”

  姜明弘听到自己中了,愣了一下,只觉得脑中‘嗡’地一声,一片空白。

第514章 心态的转变

  姜明月看着呆愣的弟弟,声音颤抖道:“明弘,恭喜你!”

  姜明弘缓缓回过神来,看着眼眶通红的姐姐笑了,以往所有日日夜夜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值了。

  “沈二哥呢?”

  “沈少爷是会元。”

  知沈瑜是会元,姐弟二人是由衷的为他高兴,考虑到报喜的差役一会会去榆钱胡同报喜,姐弟二人立刻回了家。

  会试过后一个月就是殿试,谢渊作为过来人传授了姜明弘一些经验,甚至根据他对圣上的了解还押了一道考题,并告诉弟弟怎么作答,才能赢得圣上的欢心。

  五月上旬,殿试之上,姜明弘跪坐下来后,忍不住悄悄看了一眼宋铭,前世这个时候,宋铭已缠绵在病榻两年,早不再过问朝堂之事。

  今世这段时间连续几场病,让他整个人都呈现一种老态,宋铭虽现在还好好的,但他的身体恐已大不如前。

  姜明弘收回视线,从内官手里接过卷子打开,看到最后一题,瞳孔微微一缩,还真被姐夫猜中了,这最后一题圣上问的正是要不要立储君。

  姜明弘扫视了一眼四周的人,看大家脸都绿了,勾了勾唇角,收敛心神认真作答。

  殿试后,姜明弘回到榆钱胡同,第一时间就将考题,以及如何作答的给谢渊、姐姐讲述了一遍。

  姜明月扭头看丈夫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笑意,提着的心瞬间落了地,她知弟弟二甲稳了。

  殿试没多久,谢渊被沈阁老叫到了内阁中,有幸和姜尚书、翰林院的一众人共同批改试卷。

  谢渊发现今年的试卷少了华美修辞,都是和他一样的实干派,且言之有物,有些建议还很实用。

  值得一提的是,谢渊还批改到了沈瑜的试卷,今年的三鼎他必占其一,就看圣上愿不愿意再让沈家出一状元了。

  谢渊想到这看了一眼沈阁老,嗯,他是知沈阁老已打算告老,因此这个状元的头衔,应该会落到沈瑜的头上。

  至于明弘三鼎很难,但因土豆的功劳,二甲第一应是稳了。

  事实果然和他所想一样,殿试结果出来前夕,沈济正式向圣上提出要卸去内阁首辅之职。

  宋铭都惊了,他看着沈济有不解也有不舍,要知沈济可是陪着他一路走来的能臣,他自是多番挽留。

  “陛下,臣老了,这两年精神越发不济了,已不能再为圣上分忧解难,往后的日子我准备去恒山书院教书育人,希望能为陛下培养几个能臣。”

  宋铭本想说,你老什么老,要知你比我还小两岁,可看着满头白发的沈济,宋铭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等沈济离开后,宋铭忍不住站在了镜子前,他看着镜中的自己,摸了摸脸上的皱纹,又看了看半白的头发,缓缓坐了下来。

  这是宋铭第一次清楚的认识到他老了,怎么会这样,他怎么就老了呢?他还有很多事都没有做,他怎么就老了呢?

  这种颓废的情绪,在一年轻太监为他穿衣裳时达到了顶峰,这个小太监,皮肤是那么的光滑,而自己呢?

  这一日宋铭在御书房内枯坐了许久,他就像是受伤的老狮子,独自舔舐伤口。

  五月十三,随着殿试结果出来,沈济再次向圣上请辞。

  宋铭自是不愿意,在君臣相互拉锯期间,姜明月、谢渊携带重礼去了定王府。

  双方早就达成了默契,是以姜明弘和清和郡主的亲事很快就定了下来,九月初六,宜出嫁。而三个月的时间足够父母赶到京都。

  五月底,姜明月看丈夫回来了,端起冰婉递给了他。

  “今日怎回来这么晚?”

  “姜尚书留我说了一会话。”

  “可是有什么事?”

  谢渊倒也没有隐瞒妻子。

  “沈阁老告老后,姜尚书应会顶替他的位置进入内阁,如此户部尚书的位置就空了下来,他欲举荐我为户部尚书。”

  姜明月闻言有些惊讶地看向了丈夫,三十三岁的户部尚书吗?

  “我考虑一番后拒绝了,这个官升得太快,也不好,况且我才在户部侍郎的位置上待了两年,资历也不够,所以还是再等等吧!”

  姜尚书那样说时,他虽心动却很理智,况且圣上恐也不愿他升那么快,毕竟他现在有一姐姐乃是贤王妃。

  “嗯,那就再等等,况且我觉得在现在这个位置上也挺好的,你能抽出来一些时间陪伴我和孩子们,等你升任户部尚书,再想像现在这样就难了。”

  感觉到妻子话语中对他的浓浓依恋,谢渊心情不错地抱紧了她。

  “圣上打算准沈阁老告老还乡了吗?”

  “应该快了,今日姜尚书这番话代表着圣上已经松口。”

  姜明月往外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因沈阁老请辞,朝堂上难得安稳了一段时间,一旦沈阁老卸任,大臣们恐又要上书请圣上立储了。”

  她顿了顿低声问:“相公,你常伴于圣上身侧,陛下无丝毫立储的意思吗?”

  “咱们的姐姐是贤王妃,圣上即便是有想法也不会让我知,不过自从沈阁老请辞,圣上的心态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之前他从不认为他已老,现在他常常望着我们出神,圣上是位明君,且心系天下,等他想开了会立储的,咱们只需耐心等候即可。”

  天下之主的位置,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要给圣上一点时间。况且师父回京就是一信号,如果圣上舍不得放权,最后导致动摇国本,师父一定会出手。

  六月随着沈瑜、明弘这一批贡士入翰林院,圣上终于准沈济告老,姜尚书顶替他的位置升任内阁首辅兼任户部尚书。

  七月下旬,姜文、沈冰心来到了京都,他们用半个月的时间准备好聘礼,八月二十姜明月陪着爹娘,带着八十八抬的聘礼,一路锣鼓喧天的去了定王府。

  这些聘礼有金银珠宝首饰,也有绫罗绸缎,大半都是爹娘从沅江府带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