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糙汉的外科大佬娇妻 第377章

作者:有钱过年 标签: 穿越重生

  下属的单位也全部都可以创造经济利润。

  沈安安把自己上辈子脑子里的一些东西贡献了出来。

  虽然自己只属于表层,大概知道那个他们这个地区发展什么东西更有可能创造经济收益。

  搞科研,农业研究,养殖,种植方面,朝哪方面发展更容易创造经济价值。

  而霍承安经过整个的技术人员研究商讨,最后发现方案可以实施。

  霍承安又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既然说干就干,虽然是短短的几年时间,可是这里的发展早已经日新月异。

  他们军垦期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政策方向改变之后,他们这里是最先响应政策而且发展最快的地区。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理论上大西北这里偏僻,而且农业发展跟不上。

  但是在沈安安提前干预之下,大西北这里有了长足的发展,首先跟上的就是基础建设。

  他们不光提前发展的高速公路,而且火车站,汽车站,包括飞机场都提前建设完成。

  底下的各个工厂,农场,养殖场,养鱼场全部都跟上。

  尤其是他们提前在这里发展了服装业布厂以及纺织业的蓬勃发展,让他们这里成为国内外有名的纺织业基地。

  而根据纺织业发展起来的自然就是服装加工业,对于老百姓来说,手里有钱自然是要改善生活。

  但是基于他们这里比较偏远,可能设计方案上跟不上那些沿海城市,所以在沈安安的建议之下,他们把目光瞄准了外贸。

  他们的学校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德才兼备。

  尤其是他们这里建立了国内外非常有名的外国语学校是首先聘请外教的大学之一。

  双语教学让他们毕业的学生不光有竞争力,而且在各方面都优于其他学校。

  在发展外贸的时候更占有优势。

  在其他城市还在发展方面犹犹豫豫,政府拿不出资金的时候,他们这里光是军垦区自己就可以做到自负盈亏。

  底下的工厂蓬勃发展,再加上他们组建的外贸团体。

  经过培训的人员专门接洽外国订单。

  加上交通建设跟得上,这里自然成为很多人目光所及,尤其是他们这里大力种植棉花,发展纺织业,所以在纺织加工方面开发的技术又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

  他们可以算是抢先进入了正外汇的行列,在别的省在外汇方面还止步不前,他们已经算是全国创新给国家挣外汇最厉害的城市。

  甚至赶超了上海,北京。

  这种速度显然大家都意想不到,而军垦区其他地区也向霍承安讨教学习取经。

  霍承安并不吝啬,本着一个区富不如大家一块儿富的道理。

  几个区的军区领导专门坐在一块儿开会,再加上底下的各级人员进行调配,他们还整合出了一个方案。

  相辅相成,你们区棉花种子好,我们区养鱼养的好,他们区水果种得好。

  每一个区都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同时根据自己的特色发展。

  而且综合了霍承安的意见,其实霍承安也是被自己老婆的枕头风吹出来的。

  他们搞的是联合经济要发展就发展成经济区,这样别人来买的时候也是大批量好谈。

  价格方面可以保持一致,保证农户的收入不会受到损失。

  最重要的是他们是最先把目光瞄准国外的区域之一。

  他们不光把自己的产品做成产品销售到国外换外汇回来又搞了进口设备流水线,他们的工厂几乎在十年之内就直接跨进了现代化。

  在这一方面绝对是领先于全国,就在这一年他们整个大西北地区的税收可以说是全国领先,甚至城市建设也是全国领先。

  霍承安正干得信心十足,结果没想到调令下来了。

  看着这调令霍承安就皱眉,自己一个堂堂的司令其实调到哪里他都能工作。

  不是说到北京自己就工作不了,而且那是自己长大的地方,说白了熟人还多。

  在这里估计自己工作起来没啥问题。

  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调走了,老婆孩子怎么办?

  老爷子现在就离不开曾孙女和曾孙子。

  老爷子已经跟着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十年,说白了老爷子根本舍不得这里。

  而自己母亲也为了自己常年居住在这里,说白了自己现在是一大家子人,他要走了,老婆孩子留在这里,这像什么话?

  对于霍承安来说,这里才是自己的家,而且事业在这里干得顺风顺水,猛然把他调回北京城,北京城那里水深得很。

  到了那里那可不是咱自己一个司令能伸展得开的。

  虽然不知道上级是啥意思,但是他知道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但是现在咋办?

  霍承安回到家里,沈安安也已经回来。

  看到儿子和闺女正趴在那里写作业。

  两个孩子非常自律,应该说是天选的孩子从小就挺让人省心。

  包子并不像是男孩子那么调皮捣蛋,反而更稳重。

  家里最调皮捣蛋,古灵精怪的反而是汤圆儿,汤圆儿这小家伙从小就是上树掏鸟窝,下河去摸鱼。

  根本没有一个女孩子的样子。

  每一次干出格的事情都是这小家伙干的,跟在后面。

  给她擦屁股的反而是包子。

  但是在学习方面,不得不说两孩子算得上是天资聪慧,学习方面一点儿都难不倒他们。

  两个孩子在一个班成绩名列前茅,并列第一名。

  老爷子正坐在他的葡萄架底下,扇着大蒲扇,看着孙子回来。

  眯缝着眼睛说。

  “一会儿就吃饭了,今天你妈做了水煮鱼。”

  霍承安看着爷爷头发已经彻底变成了银白。

  是啊。

  自己都已经40岁。

  爷爷今年都已经快90岁了。

第422章 两地分居

  一顿饭吃完,汤圆儿拉着父亲非要跟自己下棋,这会儿汤圆儿迷上了下围棋。

  这种刚学会围棋的人就属于臭棋篓子,臭棋篓子是特别需要人陪伴。

  沈安安察觉到霍承安今天吃饭的时候话特别少,甚至表情都特别少。

  立刻招呼包子。

  “庭州去陪你姐姐下棋。”

  霍庭州抬起头看了看母亲。

  母亲很少这么严肃地叫自己的名字,一般都是叫自己的小名儿,今天叫自己的名字意味着这件事非常重要。

  这孩子天资聪明,从小就懂事儿得很早。

  联想到今天父亲吃饭的时候不怎么说话,就知道可能父母有事情说。

  立刻合上了自己手里的历史书。

  “汤圆,我来陪你下。”

  汤圆儿嘟着嘴说道,

  “我才不要你陪我下,你每次下棋一步不让。”

  “你就是个书呆子,我才不要你陪。”

  “哦,我明白了,原来你怕我输给我呀。知道咱爸会让着你,你才故意要咱爸陪你。

  原来是输不起。”

  果然听到这话一向心高气傲的汤圆儿立刻不干了。

  “霍庭州,你信不信我收拾你?”

  “行啊,霍庭婉,有本事你赢我。”

  “来来来,你来,你来。”

  “看你那个得意的样子,你看我今天不收拾死你。”

  “你打败我再说。”

  霍庭婉拉着霍庭州两姐弟在棋盘开始大杀四方。

  霍承安直接被姐弟俩遗忘在一旁。

  看着两人在那里斗嘴。

  霍承安嘴角噙着笑,这两孩子是双胞胎,但是性格截然相反。

  不过真的是相爱相杀。

  沈安安朝霍承安招招手,霍承安心领神会,走去了房间,两口子关上门,开始过二人世界。

  “你今天怎么了?是不是在队上遇到什么事儿了?不应该呀。你这个级别还能遇到什么难题,让你今天愁眉不展。”

  沈安安拉着丈夫,两人坐在沙发上给丈夫泡了杯茶。

  两人没事儿都喜欢喝茶,喝茶能让人心静,而且有一种禅意。

  “安安,今天忽然下了调令要把我调回北京。”

  沈安安心里一惊。

  “怎么好端端的让你回北京啊?我也不知道,可是这调令下来了。

  这半个月之内我就得办交接手续,交接完就得回去。”

上一篇:纨绔前夫贵极人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