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女配,在线改命 第141章

作者:二汀 标签: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不过她们的聊天内容绝不是关于录像机,而是沿海城市录像厅里播放的一些港市片。

  秦涛听到,转而记到了心里。

  跟同样也下岗正无事可做的黄建设一商量,两人决定也开个录像厅。

  只要租个房子,再买台录像机和电视就能做。

  电影院赔偿的三年工资足够他们两人置办下来。

  “有啥不明白的多多回来问问你妹妹,她也算咱家里最有本事的。”

  秦海对孩子们做生意一直是举双手赞成,不出去闯闯怎么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而且前有秦溪开饭馆成功的例子在前,他更是举双手赞成。

  刚去广市回来的秦溪,在他心里就是见过大世面了。

  “知道了爸。”秦涛忙道。

  秦涛一走,饭馆里缺人就缺得更厉害了。

  第二天一早,饭馆煮面条的台子早早搬出来,桌子旁还增加了四个蜂窝煤灶。

  饭馆一开门,不用特意宣传。

  吃早点的人群只要经过这条街,闻到空气里飘着的浓郁香气就知道她重新营业了。

  大锅里牛肉汤翻滚,秦溪端出熬煮好的白粥放到桌上。

  季楚第一个来吃早点时,正见秦溪往砂锅里放虾。

  淡蓝色的虾放下去,在秦溪不停地搅动中很快在白粥里变成了通红色,继续搅动随后加入鱼片。

  “三姐,粥好了吗?”

  店里的少年刚伸出头来,秦溪往锅里撒入葱花,立刻端了起来。

  “好了。”

  几个孩子欢呼着跑上去,三人分粥。

  这锅海鲜粥的香味完全被牛肉味掩盖,但光看秦溪不停搅动而逐渐变色的虾和鱼,满脑子都只剩下好吃两字。

  而且桌上小碗里摆着的还不止一种材料。

  牛肉、猪肝、甚至还有牛肚和猪肉片。

  每样材料都只有一小碗,应该就只是一份的量。

  “季工吃面条还是生滚粥?”秦溪送完粥回来问他。

  “鱼片粥。”

  “鱼片粥大锅三块,小锅一块五,你一个人吃个小锅就够了。”

  秦溪说着,把小砂锅放上灶台,舀入白米粥。

  “小菜在后边,你自己拿。”

  今天一大早秦涛就出门去找黄建设,店里就她和柳雪花。

  柳雪花在后厨洗中午要用的菜,灶台上就秦溪一个人。

  说实话,她现在还真有些觉着分身乏术。

  粥要一刻不停地搅动,拉面也需要亲手拉,她一双手只能忙一头。

  季楚的到来只是个开头,陆陆续续来的工程队员工很快就坐满了店里。

  啪——啪啪——啪啪——

  秦溪甩面的手都快冒出火星子,最后只能让挺着大肚子的潘来凤帮忙。

  生滚粥虽然贵,可实在新鲜。

  尤其对那些港市工程师来说尤为对胃口,准备的十几锅粥早早卖完。

  与她家摊前有人排队的情况一相比,其他家小饭馆前迅速冷清下来。

  季楚担忧被抢走食客的情况根本没有机会发生。

第58章

  寿北金港区。

  举目望去, 东边的天际还刚显出一丝曙光来,霞光映得半边天动变成了橘红色。

  已是盛夏的天里,秦溪几人还是因紧张不由地觉着有些发冷。

  车灯忽亮, 三辆蓝色大货车闪烁着转弯灯, 缓缓开进这块只能称作废墟的地方。

  不要钱的场地, 就是块厂子搬迁后留下的空地,四周丢满了附近居民不要的生活垃圾。

  但好在这个时代塑料制品还未泛滥,大多都是些烂家具和破衣服而已。

  “车来了。”秦溪眼前骤然一亮, 拉着瑟瑟发抖的柳雪花往后退了两步让出位置。

  江柳燕坐在打头的货车里,还抽空伸出手来跟几人打了个招呼。

  “秦溪,你说有人会来买吗?”

  柳雪花担心的两夜没睡着觉,成宿成宿地就在想要是拉这么多海鲜来没人买可怎么行。

  这三车海鲜,每个人先垫进去三千块,那可是三千块……还全是秦溪借的。

  放前年在厂子里上班,攒二十年都不一定能攒出三千块来。

  要是钱亏了, 那她可真得跟秦溪打一辈子工了。

  “放心, 肯定有。”

  秦溪难得表现出信心十足的样子,并不像往常那般谦虚温和。

  货车刚停稳,陆陆续续就有各种三轮车小货车甚至还有小轿车来了。

  正如秦溪说的那样, 买的人肯定有, 而且远比预计的还要多。

  她低估了寿北市先富裕起来的那批人庞大的需求。

  海鲜这种食材太新鲜太稀奇, 越是没见过的才越有人追捧。

  “黄总, 王总,周总……”

  在何刚一片总的招呼声中,凡是寿北市有点档次的酒楼和餐馆已经来了小半。

  趁停车期间, 何刚将秦溪介绍给了这些总们认识。

  她是四人中的粘合者,其实也算是变相领导者。

  秦溪的魄力和眼光就是何刚都自觉无法比拟, 也心甘情愿把主导位置让给她。

  人总要对自己能力到哪有清晰认知,不能总为了一点点眼前利益丢掉后头更光明的未来。

  在一群中年男人中,秦溪游刃有余,能和每个人都聊上几句。

  甚至其中有个利坚国办事处的大厨秦溪也能用外语和他聊。

  车子停好,车门打开。

  “众位稍等,我先检查下这次的海鲜质量怎么样?”

  虽然是她亲自去广市商谈的供货商,但第一次卖货,秦溪还是要给进货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一车对虾,一车梭子蟹,剩下一车主要是黄花鱼,剩下的杂鱼品种繁多。

  对虾和螃蟹的规格都和秦溪跟渔船老板商量的一样,黄花鱼更是鲜活。

  “众位老板可以到这里来看,对虾的规格都和我手掌长度差不多,梭子蟹每个基本都是一斤左右……”

  放在前世,这些海鲜已经属于最高规格,野生黄花鱼更是天价。

  但在眼下,螃蟹在海市属于贱卖产品,渔民们所说的海产品里都没有包括螃蟹这类。

  比成年男人手掌还大的螃蟹,进货价就六毛钱一斤,比黄花鱼的两块三毛便宜了大半。

  “众位老板可能没注意,咱们寿北人之所以不喜欢吃螃蟹,那是因为大闸蟹个头小肉少价格还高,但这个梭子蟹不一样……”

  秦溪着重给众人推荐的就是梭子蟹,甚至还当众说出几道螃蟹菜谱来。

  “螃蟹三块钱一斤,大家尽管买去试试,不好吃就来找我。”

  秦溪两只手才能堪堪拿住一只螃蟹,差不多也就一斤。

  “因为现在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我们每周就跑一次寿北,各位老板斟酌进货量……”

  随便从氧气袋里拿出来的鱼和虾都活蹦乱跳,个头和新鲜度绝对够。

  而秦溪开出的价格绝对便宜,最高进货价黄花鱼就才卖四块一斤,价格和广市各大餐馆的差不多。

  “海鲜根据季节不同,价格每天一个价,大家不妨趁现在便宜多买些回去研究新菜色,”

  站在车厢口的秦溪微微垂着头,一张年轻好看的面孔,面对众多老板仰视,如此气定神闲,头头是道。

  “你们看那些老板。”江柳燕轻轻撞了下柳雪花胳膊:“开始还犹豫,现在都心动了。”

  何刚也不由感慨:“要是没有秦溪,今天这事恐怕是得黄。”

  当初将进货权交给秦溪,何刚心里还是忐忑了一段时间。

  螃蟹在沿海城市和海市都不是特别受欢迎的食物,早些年物资极度匮乏,住河边海边的人吃螃蟹都吃怕了。

  他的思维也停留在了大家不喜欢螃蟹上。

  可秦溪进货选择量最大的偏偏是螃蟹,几毛进货价买三块,利润是众多海鲜之首。

  “那先给我五百只螃蟹,我餐厅的大厨是淮阳人,做螃蟹很拿手。”

  最先意动的餐厅老板是今年刚进驻海市的酒店行政餐厅,专门接待外宾。

  五百只螃蟹在海鲜池里,一周内应该能消耗得完。

  秦溪笑,已然是在刚才交谈中记下了这位老板的信息。

  “既然邓老板餐厅里的厨子是淮阳人,那有道蟹黄拌面肯定很熟悉,这五百只螃蟹还不够做两百碗面条的,您确定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