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女配,在线改命 第195章

作者:二汀 标签: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干货。”

  螃蟹钟无疑又是给秦溪提供了个非常好的思路。

  干海货运输成本低,保存简单,而且同样能运用到许多菜肴里,对四海海鲜店来说倒是个很好的选项。

  秦溪略作沉思,看向江柳燕。

  “我听你的。”江柳燕耸耸肩。

  “现在距离渔船回港还有多久?”秦溪问。

  “最早的一批估计都得下午两三点,这会儿还早呢。”螃蟹钟看了看时间道。

  “那就去看看?”

  螃蟹钟一喜,立刻放下茶杯:“多的不说,每个月能让他们赚点钱吃喝再存下来点,年轻人也就不用出去打工了啦!”

  秦溪一边称赞着钟老板心好,一边给平平带上小草帽。

  小小的一个人儿,快乐地在相乡间小路上奔跑着,清脆笑声仿佛给这个暮气沉沉的渔村,增添了一抹亮色。

  “小心点别往外路边跑。”

  大孩子秦望家好似也被海激发了孩子心性,这边叫着平平别往泥潭里冲,自己马上又欢快地跳下去捡了些小贝壳。

  “你和平平都不准去海边。”

  “知道了。”

  秦望家答应得很快,跟平平两个蹲在路边捡海螺捡得不亦乐乎。

  秦溪几人沿着进村的路,来到了刚才拦住秦溪车子的大娘家门口。

  大娘端着筲箕正往院里来。

  淡黄色的圆柱形物体让秦溪眼睛骤然一亮,快步往前走了几步。

  “大娘。”

  “是问路的小姑娘啊!”大娘慈祥地笑了笑,这回没有热情的推销海货,倒是邀请几人上家里来坐会儿:“钟老板可是我们的恩人,大娘没什么招待的好东西,给孩子泡杯糖水。”

  在老人观念里,糖水已经是他们那时招待客人最好的东西。

  秦溪笑着点头,顺势接过大娘的筲箕。

  果真是瑶柱,而且每个都有两个小拇指那么大,个头和质量都堪称优级、

  “秦老板看上这些扇贝肉了?”螃蟹钟笑问。

  秦溪点头。

  等大娘倒了水出来,螃蟹钟就赶忙跟大娘介绍起秦溪,还特别把她救了自己的事这么一说。

  大娘听得连拍大腿。

  感慨良久之后,又是拍着秦溪手背好一番感谢。

  “钟老板是我们这些阿嬷的大恩人,要不是有他,我们早饿死了……”

  钟老板带领二会村三会村的村民们一起做海鲜生意,让村里许多人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像他们这些孤寡老人,村里的渔船出海回来会特意将一些不值钱的扇贝都送给大家。

  他们晒干之后卖给来渔村进货的老板们。

  “我看你晒的这些扇贝肉个头都很大。”秦溪随便挑起一颗:“不知道这算大的还是小的。”

  “这些都是小小个的了。”大娘笑,好似好觉着拿不出手:“你要是喜欢,我去拿些好的送你,这些都是留着我们煲粥喝。”

  大娘的架势好像要把最好的拿出来送给恩人的恩人。

  大娘拿出来的好货让人根本说不出一个否定词来,每一颗都色泽均匀,个头都有一元硬币那么大。

  大娘笑得很憨厚:“卖给人家的肯定要好货啦!我们自己吃小点无所谓。”

  “大娘,你还有没有其他海货干?”

  “有不少,鲍鱼干,海虾米,小鱼仔,还有大虾干,你要啥大娘给你拿。”

  大娘大方得很,把她认为的一些好东西都搬了出来,认秦溪挑选。

  而到现在,她都是打着送人的心里,乐呵呵地供秦溪仔细翻看。

  “瑶……扇贝肉大娘是咋卖的?”秦溪还是最满意瑶柱。

  “你是钟老板的恩人,说什么买,要多少拿就是。”

  钟老板赶忙出声劝住大娘,要是真遇上那厚脸皮的,这些干货可全要白送人了。

  “秦老板是开饭馆的,买这些干货用来做菜,是要跟你做买卖。”

  “要买?姑娘要买多少。”

  “大娘您有多少?”

  “几百斤是有的。”

  “全是这么大的?”

  “这么大的一百来斤,稍微小点的三四百斤……”大娘很快切换到做生意的模式,摇身一变奋力推销起自家东西。

  大娘卖力推销的声音,很快就将旁边两家的大爷大娘们也都吸引了过来。

  几百斤瑶柱放到面前时,那体积无疑是相当惊人的。

  秦溪想了想,跟旁边两家的大爷说:“你们家有这么大的扇贝肉吗?”

  “多的勒!我们加比徐阿嬷家还多。”大爷高兴道。

  “我们家也有几百斤。”另一个大娘也赶忙道。

  秦溪点头,逐一问价。

  最大扇贝肉每斤十八块,小些的十三……

  秦溪跟江柳燕善意后,立即坐下决定。

  “你们三家都多少?我都要了!不过要等几天再来拉货……”

  三家人加起来共有一千来斤扇贝肉,还有鲍鱼干、虾米、紫菜等各种干货。

  这些干货足够预期中的第一批展示用。

第77章

  秦溪直接付了定金, 商议好第一批货什么时候来拉。

  最后将村里每家的情况都看过一遍,心里有个大概的数,这才和螃蟹钟一起前往码头。

  浩瀚无边的湛蓝海洋, 一艘艘渔船驭着波浪缓缓向岸边靠近。

  码头修建得很简单, 就是水泥砌成的岸边, 一条公路延至远处。

  靠近的海船上空,盘旋着数只等待大快朵颐的海鸟。

  岸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待下货的工人,穿着塑胶连体衣, 草帽围巾裹得相当严实。

  海面反射的阳光紫外线使得常年在船上工作的人都非常黑。

  最先靠近的渔船里并没有螃蟹钟的船,渔船体积都是比较小的那种,甲板上堆满了竹编箩筐。

  “这几艘都是村里散户,他们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捕捞方式,所以捕上来的鱼虾大多供应一些小餐馆。”

  随着船只靠岸,地上工人们已经跃跃欲试。

  工人们身后就是那些等着进货的商家,个个都惦着脚尖想看看今天究竟能买到什么好东西。

  渔船停下, 工人们放下大木板, 就这么来来往往地往渔船上端了几十个框子下来。

  框子一落地,就轮到商户们各凭本事去抢。

  木板收回,渔船就立刻往后退去, 将下货的位置让给其他渔船。

  秦溪走到人堆里看了看, 品种在上岸前就已经分好, 那些小杂鱼和扇贝则全部挑出来放到了框子里。

  就算有人问, 船厂就是摆摆手告诉他们,想买去找二会村找专门买扇贝的几家买。

  这是村里约定俗成的规矩,不抢老人们生意。

  “你别说, 村里的人还挺仁义。”

  江柳燕颇为感慨。

  秦溪笑:“江姐也讲义气,要不咱们怎么能一起合伙做买卖呢。”

  回头看去, 螃蟹钟满脸惊诧地望着她,整张脸都写着不可置信。

  一问才知,原来他一直将两人当成了小两口,刚喝茶时心里还奇怪咋江柳燕咋是个闷葫芦。

  开口才听出来,人家那可是妥妥的女同志。

  “我老钟佩服。”螃蟹钟挑了个大拇指,对两位女同志竟然有如此胆色表示敬重:“要是看得上我老钟的螃蟹,两位老板就放一百二十个心,我一定保质保量。”

  随着夕阳西下,钟老板的渔船终于靠岸。

  一艘拖网船,一艘围网船,都属于吨位比较大的渔船。

  码头上的散户早已离开,停在远处公路边的货车这时才缓缓开上港口。

  随着一筐筐白色塑料筐抬上岸,数量和装备确实比刚才那些渔船要专业得多。

  “随便端一筐梭子蟹过来,那边的兰花蟹也端过来。”

  工人们端了两箱螃蟹过来放到秦溪面前,随即又赶忙回到渔船前忙碌起来

  现场称重运走,流程迅速没有一点停顿。

  框里的螃蟹不分公母,一筐子全是个头差不多的大小,一打开盖子就拼命地往外爬来。

  秦溪看完框子里的,又走到那些等待运走的框子前看了看。

  个头都很大,不愧螃蟹钟名号。

  总得来说,秦溪非常满意这些螃蟹质量,比先前她们找的那几家渔船更正规而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