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女配,在线改命 第47章

作者:二汀 标签: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一米多长左右,七八十公分宽,左边有个灶洞,中间一块铁板,右边就是简单的木板。

  咋一看, 好像非常寻常没什么特别。

  “你来看, 这边放那口铁锅,我在这里建了个洞口,热气通过这里……”

  推车的外壳由好几种颜色的木板拼凑而成, 看着处处都透着股子寒酸气。

  可内里大有乾坤, 每一处都是秦海画了好些图纸又和李建军讨论出来的。

  灶洞里能放一个蜂窝煤灶, 四边都用薄铁片订在木板上, 防止高温起火。

  右边中间开了个孔洞,热气通过洞输送到铁片处,上面放食物的话能保温。

  左边下是排排储物格, 台面板子可以拉开,往上那么一提, 上半截储物架子就能提到台面上固定。

  而且储物架里的台面上也订上了薄铁片,方便打扫。

  秦雪惊叹得哇哇大叫。

  往保温台底下一拉,竟然还拉出了把凳子来。

  “站累了就坐下来歇歇,这里还有靠背。”

  咔挞一声,折叠的椅背往上一拉,从小凳子就变成了个靠背椅。

  “等冬天爸再改良改良,做个能挡风的推车。”秦海笑眯眯地道。

  秦溪看得目瞪口呆,上下左右地摸索着这个小推车。

  就算放在前世,这些构思也让人惊叹。

  等父母上班离开,秦雪也依依不舍地去了学校,秦溪还在琢磨着小车车。

  把黑锅放到灶洞比划,非常完美地贴合在了里面。

  车子已经做好,接下来就该准备做包浆豆腐。

  接到刘娜,秦溪把孩子交给外公外婆暂时照看,提着菜篮子出门去买菜。

  要想做包浆豆腐,那前提是必须得先做豆腐,可做一次豆腐非常麻烦,城里人也没那条件。

  菜站的豆腐八分钱一块,一块大概手掌那么大点。

  加上制作包浆豆腐的材料,以及烤熟后缩水一半,买成品豆腐相当不划算。

  总不能一口就能吞下的零嘴,秦溪要卖五分钱一块,那也太贵了。

  思来想去,只有自己做。

  黄豆不属于畅销品,秦溪一到菜站就买到了三十斤黄豆,八分一斤。

  提着黄豆从菜站出来,她琢磨着要去附近村里老乡家问问看谁家有花椒卖,要当年的新鲜花椒磨粉味道最纯正。

  经过厂区供销社,秦溪又跑进去买了点盐卤。

  供销社里也有黄豆卖,可只收票不收钱,秦溪只能跑更远的菜站去。

  从供销社出来,一股子熟悉的香味从面前飘过,柳雪花娇俏的笑声回荡在耳旁。

  秦溪抬头往边上小巷子看去。

  柳雪花和一个男人,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抱在一起。

  男子将人抵在墙壁上,脸埋在她脖颈中贪婪地嗅来嗅去,逗得柳雪花笑得花枝乱颤。

  秦溪此刻真讨厌自己的五感太灵敏,要不也不会看到这么辣眼睛的一幕。

  而当男人头抬起来后,秦溪更是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地往旁一躲。

  不想让两人看见自己,那是下意识反应。

  女人是柳雪花,而男人竟然是李秀兰的宝贝儿子——吴强盛。

  秦溪:“……”

  脑中思考两秒钟后,秦溪决定就当没看到。

  把袋子往肩膀上一甩,埋头从巷子口冲过,一路不回头地往跑回了家。

  李秀兰应该是早早等在家门口,一看到秦溪回来了,忙不迭展示起身上穿的新衣服。

  “你看咋样?”

  秦溪:“……”

  粉色与淡灰色格子的的确良衣服,一看这个颜色就知道是给年轻姑娘穿的。

  而且李秀兰肚子大,衣服下摆的扣子根本扣不起来。

  秦溪有些一言难尽地笑了笑,问:“婶子刚买的衣服?”

  “不是,是你强盛哥买的。”

  “哦……是吗?强盛哥可真孝顺,回家还惦记着给婶子买衣服。”秦溪说得相当违心。

  “可不是,强盛还藏包里没拿出来,不就是想等过两天生日送我,瞧我儿子眼光多好。”

  李秀兰拼命展示着这件明显不是买给她的衣服,眼里无比骄傲。

  十分钟前,秦溪可能会觉得吴强盛审美不好。

  可现在……这摆明了就是给柳雪花买的衣服吧。

  秦溪又违心地夸了几句好看之类的话,拿着黄豆进了自家屋子。

  李秀兰还没完。

  站院门口又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好半天,最终提到吴强盛和人换工作的事。

  “我家强盛也不知什么个想法?好好的非要和人换工作,煤炭厂工资可比纺织厂高十几块……”

  秦溪一边挑豆子心里一边回。

  什么想法……就是想和对象更近一点呗。

  腥风血雨啊腥风血雨……

  “三妹,你捡黄豆干啥?”

  领着孩子们散步回来的张铁柱和柳氏看到秦溪做门口挑拣豆子,好奇问道。

  “准备做豆腐。”

  两位老人眼前同时一亮,忙走上来帮秦溪一起挑豆子。

  其实寿北市人早些年一直有亲戚来了磨豆腐招待的习惯,一碗水豆腐配上自己做的豆瓣酱,那就是道最受欢迎的菜。

  只可惜后来吃大锅饭,黄豆都算稀罕物,豆腐就更别想做了。

  泡好豆子,崔秀霞非常主动地把自家石磨搬出来借给秦溪磨豆子。

  “是我婆婆让拿来的,要不我还不知家里有这东西。”崔秀霞悄悄告诉秦溪。

  豆腐好吃,豆难磨。

  古时卖豆腐这行被称为最辛苦的行业之一,也不是没道理。

  不过现在秦溪家最不缺的就是人。

  两位老人都会做豆腐,就是多年没做,手有些生疏。

  五斤豆子过滤出豆渣出三十斤豆浆。

  倒入锅里烧开煮沸,到了这一步柳氏就不敢再往下操作,交由秦溪来点豆腐。

  左手不停搅拌,右手缓缓倒入化成水的卤水。

  等锅里的豆腐出现明显凝结,就可以用筲箕按压舀出多余的水,直至豆腐凝成块,舀出。

  秦溪的动作很快,装到秦海专门做的豆腐框子里盖好,压上石块。

  “你究竟还有什么不会做的?”

  一直在秦溪家门口看热闹的崔秀霞非常真心地感慨道。

  怎么做豆腐这么难的事到了秦溪手里就跟扫地一样简单,麻溜地和做过千百遍一样。

  秦溪笑了笑。

  第二锅豆浆继续下锅。

  前世从红案转学掌勺的第一门课程,学的就是做豆腐。

  红烧用豆腐,煮汤用豆腐,还有口感不同的各种豆腐,秦溪做过的豆腐不下万锅。

  她仅凭肌肉记忆,就能准确判断出豆腐做得老还是嫩。

  三锅豆腐,第一锅最老,口感绵实,第二锅稍微嫩一点。

  她想实验两种不用豆腐做出来的包浆豆腐有什么差别,至于第三锅,就是给家里人吃的水豆腐。

  比豆花稍微老那么点,能用筷子夹起来,但不至于入口就滑下喉咙。

  水豆腐成型,腌制好几个月的红油豆瓣酱剁细,热油一泼。

  “你端一碗回去尝尝,石磨我明天再用一天,等我买了新的就还你。”

  秦溪把蘸料的剩余调料放到小碗里,再舀了碗豆花递给崔秀霞。

  就见她咕咚跟着咽了口口水,怕是根本没听到秦溪刚才说的话、

  “你天天用都没事,反正放我家也是用来放杂物。”

  崔秀霞忙接过碗,目光就黏在那白花花的水豆腐上,鼻腔里满是蘸料的香气。

  “趁热吃。”秦溪又说,倒是没把崔秀霞的话放在心上。

  此时天已经有些黑了下来,上班的人都回得差不多,崔秀霞的公公张有财也下班到家。

  跨进门一看,桌上摆着两道素菜,儿子和婆娘都在沙发上坐着,儿媳妇没见着。

  “快点吃饭,眼看着天都黑了。”

  儿子张磊没动,说等媳妇儿还说得过去,可他一向勤俭节约生怕浪费电的婆娘也坐着没动就有些奇怪了。

  “我说吃饭!”

  “等等秀霞,她马上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