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死后,他疯了 第97章

作者:她山 标签: 穿越重生

  如此几日,深宫寂寞便被这份热闹冲散的干净。

  江晚见她们玩的开心,便将麻将、跳棋这些玩乐之物也做了一份差人送去,又想到她们大多才情横溢,更是时不时举行各种大赛,从作词歌赋比到衣着打扮,又从琴棋书画比到政治见地。

  起先大多庶妃是犹豫的,毕竟女子不参政的训诫,伴随了她们前半生,即便有些人在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下,有着不下于寻常男子的见地。

  在如此僵硬气氛的笼罩下,连宫道的美食摊子都清冷不少。

  直到继后差人从京郊行宫快马加鞭送来一份她亲手写下的策论,庶妃们这才放下心来,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写下策论。

  江晚翻阅着一篇篇送来的策论,眼中满是笑意,这些策论不少还带着稚嫩,但作为女子启蒙已经足够。

  赵知行看过继后的策论,搭在江晚肩头低声说道,“我还是喜欢不起来她,可如今却也没那么讨厌她了。”

  江晚伸手摸了摸他的脸,嗓音温柔地说,“人之所以为人,便是人性复杂。”

  赵知行应了声,突然问道,“这便是你先前跟黄韶做的事?”

  “嗯。”江晚说着,将他有些凌乱的长发别到耳后,“女子存于世间实在不易,我如今有能力,便想让她们过得自在些,再自在些,你,可会觉得困扰?”

  江晚说着,捧起他的脸认真与他对视。

  赵知行起先绷着脸,见她眼中逐渐生了忐忑,不由轻笑一声在她唇上落下一吻,“她们再有本事,也是大盛百姓,大盛能人多我高兴还来不及。”

  顿了顿,沉声说道,“我不是迂腐之人,只信奉能者居之,大多男子有祖宗多年打下的基础,如此都比不过女子短短几年的追逐,还是早些应了句,收拾收拾回家种田吧。”

  江晚被他的话语逗得轻笑,旋即在他唇上落下重重一吻,“那妾身,替天下女子多谢陛下开恩。”

  赵知行呼吸微沉,眼神灼灼地盯着她红润的唇,“要替天下人谢,一个吻可不够。”

  床幔落下,细碎声响也被遮掩的微不可闻。

  好巧不巧次日休沐,因此江晚直到第三日清晨,才揉着腰让人将继后的策论重新誊写一份,拿去印刷。

  她先前说的活字印刷,成了。

  给贫寒学子的月报也已经初见成效,如今不少大臣以在大盛月报上留下笔墨为豪。

  起先他们觉得廉价,不大愿意将笔墨浪费在此,直到赵知行某日不经意地说,每份大盛月报,都会手抄一份永久存放于国子监,让诸位皇子拜读。

  更有张知玉、李御史等大儒率先将笔墨送上,久而久之倒是有了优中选优的权利。

  如今学子和百姓的都在稳步推行,江晚便单开了一份报针对女子,因着女子这边能切实用上的实在太少,也不说什么月报不月报,全看能不能凑够一个版面。

  已经临近夏末,江晚耐不住热,每逢夏日格外难熬,全靠冰块撑着,可赵知行不愿她在小日子用太多冰,便趁着休沐,偷偷带她出宫去荷花池泛舟。

  江晚摇着团扇百无聊赖地看了会儿鱼跃,扭头看向身后给自己撑着伞的赵知行,突然没头没脑地说道,“昭文也到了入国子监的年龄。”

  赵知行微阖着眼似是睡了,却回得及时,“四嫂跟你提的?”

  江晚轻笑着又摇了摇团扇,“不是,我只是突然想到,昭礼随着大哥大嫂去了建武,如今京中这辈,似乎只有昭文了。”

  赵知行闷声应下,“知道了。”

  江晚便不再多言,只倚到赵知行怀中,看着纸伞上的纹路幽幽说道,“还有十九年。”

  赵知行随手把伞柄插到船头,将她搂到怀里蹭了蹭,“委屈你了。”

  江晚笑着将手搭在他冰凉的颈侧,发出一声舒服的喟叹,“有你在前朝撑着,我过得很好,何况如今宫中生活,很不错。”

  赵知行笑了笑,将人搂的更紧。

第183章 周岁礼

  次日朝后,赵知行便差人去靖王府递了消息。

  靖王虽没了皇室身份,如今也被送去皇陵,可靖王妃和昭文还在,何况昭文身上还流淌着赵氏血脉。

  “靖王妃明日起将大公子按时送到国子监即可。”

  王全笑眯眯地说罢,从袖中取出路牌双手递给靖王妃,“王妃若是无事,奴才便告辞了。”

  靖王妃垂目摸着路牌应下,“替本宫多谢皇上和皇后娘娘,最近府上忙乱,待日后得了空闲,本宫亲自入宫拜谢。”

  王全笑着应声,恭敬离开。

  约莫九月,红薯也到了成熟的时候。

  赵知行听江晚说的神奇,特意让她多等了几日,在自己休沐时去挖。

  只是此番种出的红薯,外观依旧不甚令人满意,赵知行见摆放在地上的红薯生得歪七扭八,也是轻笑不已。

  江晚没好气地横了他一眼,“如今还在养种,自然只能顾得了一头,且等着瞧吧。”

  说罢,吩咐宫人前来称重。

  赵知行笑着将人搂在怀里轻哄,“我又并非不信你。”

  身边的宫人见怪不怪地垂下了头,江晚便也由着他,直等称重过后,才挣开他的怀抱。

  宫人神色欣喜地上前几步,激动说道,“回皇上,皇后娘娘,足足有二十六斤。”

  赵知行原本漫不经心的神色,瞬间一肃,“可能确定?”

  宫人连连应声,“千真万确。”

  说着,当着二人的面又重新过了便秤。

  江晚满意点头,吩咐湘竹给华阳宫上下宫人打赏一月例银。

  赵知行心中高兴,自然也不会落后,大手一挥又赏了一月。

  宫人更是欣喜,乌泱泱跪了一地谢恩。

  赵知行顾不上理他们,迫不及待地拉着江晚回房,按着她坐到软榻上,才低声问道,“这红薯的产量,可还能再涨?”

  江晚笑着点了下头,“自然能,我说了,还在培养种子,不过也是今年年成不错,宫中又伺候的精细,待往后种子固定,大面积种下的时候,亩产估计能三百斤往上。”

  赵知行闻言,不由皱了下眉,“稻子尚且能亩产两百余斤,这红薯竟然只能三百斤往上?”

  江晚笑意更深,“可红薯这亩产,只需往那些贫瘠地种即可,更不需要如何伺候,你要记住,红薯再好也不能占了百姓种稻谷的地,更不能被权贵把持。”

  赵知行点头应下,“我知晓了。”

  日子继续这般古井无波地过着,又过了些时日,便是两两的周岁礼。

  他的满月礼和百日礼,都由着二人简单操办,可如今的周岁礼,却不容赵知行和江晚来定夺,毕竟两两如今,已是大盛的皇太子,即便他年岁还小,那些老迂腐也不允许敷衍。

  因此在周岁礼前七日,京中稍微体面的官员便收到了宫中请帖,等到了那日,宫中更是久违的热闹。

  连远在南地的元景帝,和远在百越的外祖母宋氏,也特意着人送了礼回来。

  如今两两分量不轻,赵知行自然不会让江晚受累,便全程自己抱着,更贴着江晚不愿分开,劝退了不少想借着孩子套近乎的宗妇。

  周岁礼最后,赵知行随意将两两放到丈余长宽的台上,顺手将先前做的小玉玺也扔了上去,又拍拍他的屁股,让他自己去抓取周岁礼。

  众目睽睽之下,两两不负众望地抓住小玉玺,引来周遭人的吹捧,旋即便看他又爬了几下,空着的小手扯住一个妇人腰间的荷包。

  江晚见状,笑着问道,“墨竹,你这荷包里可是放着什么好吃的?”

  不错,那妇人打扮的,正是墨竹。

  在这年里,墨竹点头应下了叶白的求娶,令初闻此事的江晚很是吃了一惊。

  墨竹却很是洒脱,她曾经确实不想嫁人,只想独自守着铺子过这余生,可叶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挑不出什么毛病,郎有情妾有意,她的想法自然也会变。

  到如今参加两两的周岁礼,二人已经成婚三月有余,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

  墨竹听江晚打趣自己,边解开荷包边笑着说,“是京郊外道观里求的平安玉。”

  说着,将荷包中的暖玉倒到掌心,宠溺笑着让两两喜滋滋的抓走。

  待众人散去,江晚拉着许久未见的墨竹小声问道,“你那平安玉原是做什么用的?”

  墨竹面上微红,低声说道,“为腹中孩儿求的。”

  “这么快就有了?”江晚笑意更甚,吩咐夏花去寻刘太医前来诊脉,“正好今日在宫中,让刘太医给你把把脉。”

  墨竹笑着应下,道了声谢。

  江晚看了眼她平坦的腹部,继续问道,“几个月了?”

  “寻大夫看过,说还不到两月。”

  江晚笑着点了下头,吩咐湘竹去她库房寻些补身子的,猛地想到曾经那个昼说过的话,凑近她小声耳语,“你可还记得那个昼说过的话?”

  墨竹想来也是一直惦记着,听她说起便忧心忡忡地说道,“先前大婚时,国师还送了一份礼来,说让我别忘了答应他的事。”

  江晚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不必担忧,腹中孩儿是男是女还不一定呢。”

  等刘太医把过脉,墨竹小心翼翼地问他腹中胎儿的性别。

  刘太医笑着摇了下头,“如今月份还小,不大好分辨,待三月稳定后,老夫再给夫人把脉探探。”

  墨竹虽有些失望,却知晓不能强求,点头应下。

  江晚却叮嘱刘太医再给墨竹配些补身子的药,自己怀孕时用过的那些药膏药油,也配一些一并送去。

  刘太医笑眯眯地应下,便离开了。

  见墨竹神色不解,江晚笑着说道,“不懂我为何如此?”

  墨竹点了下头,“妇人有孕大多会补胎儿,可奴婢瞧着您似乎格外重视孕妇,而不是胎儿。”

  江晚笑了笑,柔声说道,“孕妇生产才是最脆弱的,世人大多重视胎儿,却忽视孕妇的安康,只顾着补胎儿导致胎大令产妇难产的,不计其数。”

  顿了顿,继续说道,“何况你首先是墨竹,然后才是叶白的妻子,腹中孩儿的母亲,无论何时,都要先保护好自己才是。”

  墨竹若有所思地应了声,垂目陷入沉思。

第184章 正文完结

  天渐渐寒了,转眼又是年。

  今年是小年,只赵氏宗亲聚在一起简单吃喝了顿,便各自散去。

  赵知行喝了不少酒,却也不愿睡去,面色酡红地缠着江晚躺在软榻上欣赏窗外雪景。

  突然想到什么,回头看向在床上拿着块玉兀自傻乐的两两,似是商量般跟江晚说道,“把他弄走?”

  两两如今已经能流利说些简单话了,闻言很是不满,不等江晚说话就奶声奶气地反驳,“娘说,过年一起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