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读我心后杀疯了,我喝奶吃瓜 第75章

作者:五小姐1 标签: 穿越重生

第一百零七章 ,对薄御前

  听完暗卫的回答,秦婉当下面容煞白,忙说:“渊儿,可是有人发现了什么?”

  北恒渊面色有几分凝肃。

  “你说,德公公查到谣言是从月华宫传出?”

  “千真万确,被抓的是月华宫的一个小宫女,叫小竹。德公公抓到她时,她正准备逃跑。德公公两鞭子下去,她便招认说谣言是主子您让人传出去的,目的就是让君臣离心。还说毒也出自您手。”

  “什么?怎么会这样?难不成那宫女听到了什么?”秦贵妃听罢,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

  转而急道:“渊儿,快想办法,不然,太子会怀疑到你的头上。为了那个位置,你忍受了六年中毒之苦。不能在此事上功亏一篑。”

  北恒渊擅于伪装的脸上,破天荒的出现了裂痕。果然,果然有关纪家的计划最后都会变得事与愿违。

  纪家到底是个什么牛鬼蛇神,为何别的计划都还好,偏偏在这纪家出差子。

  忽的,北恒渊想到一件事,那就是那本册子。那是目前为止,没有出错的册子。是真没有出错,还是册子的事已经被暴露或者说那本册子是假的。

  “武老三那边可有消息?”北恒渊突然问出这个问题。

  暗卫回禀道:“还没有消息。”

  为防册子有错,他让武老三从最近的一人查起。这都过去有些日子了,按理也该来消息。

  恰在此时,武老三风尘仆仆的回来了。北恒渊忙问:“可有查到?”

  武老三摇了摇头,“错了,册子上的地址全是错的,根本没有这个人。主子,我们被暗阁骗了。暗阁的人收了我们的钱却拿一本假册子糊弄我们。”

  计划又失败了,秦婉想都不敢再想。

  “渊儿,我们反了吧?”这鬼地方她是一刻都不想再呆下去,每日除了吃糠咽菜,就是抄佛经。

  此时逼宫,还能打那些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已是秦婉第二次说这种话。

  北恒渊眉宇间隐忍着怒火,但还是强行压住火气道:“母亲,孩儿不想再听到这样的话。”

  只要纪萧山一死,册子的真假也不重要了。只是他容不得欺骗。北恒渊给了武老三一个肃杀的眼神,后者心领神会的离开。

  “可是,可是娘一点都不想待在这里。娘快要疯了。”秦婉一脸哀求的看着北恒渊。计划一次一次失败,她已经等不起了。

  北恒渊握了握她因为每日抄写经书而起了茧子的手。道:“娘应该谨记这些苦难的日子,将来行事才更稳妥。”

  秦婉自是知道北恒渊还在怪罪她嵇州一事做得不够稳妥。

  思量良久,秦婉才泪眼婆娑地点头。“好吧,娘再忍忍。”

  这番,北恒渊的脸色才算好看些。

  接下来的时间,北恒渊继续同秦婉下棋。直到禹帝派人来接他。派的是德公公。

  德公公刚推开门就看到北恒渊吐出一口血来,脸色十分的苍白。

  “哎哟,三殿下怎么还在吐血呀,不是说遇到一位会医的贵人吗?”因为谣言的事,惹得禹帝不快,连带着整个宫中的下人做事都战战兢兢。

  他也好不到哪里去。后来总算查到一点线索,结果矛头直指三皇子。这不是妥妥的陷害吗?

  三皇子生性纯良,又身中奇毒。怎么可能做出这等事来?这于他而言并没有好处。

  不相信归不相信,但过场还得走。毕竟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

  秦婉在旁边直抹眼泪。“祁姑娘为了渊儿已连夜赶往雪山之巅去采取雪莲。祁姑娘走后,好不容易稳住的毒,似又有毒发的征兆。”

  德公公心疼得眉心皱成一团。心想:若是再告诉他有宫女指认他散布谣言,岂不是更加难受?

  “德公公来所为何事啊?”秦婉问发愣的德公公。

  德公公嘴皮动了动,终究还是撒了谎。“也没有什么大事,是皇上念叨着三殿下,这才让咱家亲自来接。”

  秦婉点点头,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

  “既然父皇挂念,那便回去吧。母亲,孩儿改日再来看您。”说罢,北恒渊紧紧地握住秦婉的手。见她耳后一缕头发掉落,轻轻的帮她别于耳后。

  最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当着德公公的面上演了一翻母子情深。

  身后的秦婉张了张嘴,最后还是目送着北恒渊离开。罢了罢了,人已经死了,告诉他又有什么意义呢?徒增伤悲而已。

  路上,在北恒渊的再三追问下,德公公还是没有瞒着他。说了宫女指认他的事。

  北恒渊果真如德公公所料,受不了打击地又吐出一口血来。“德公公信吗?”

  “老奴万是不信,三殿下请放心,陛下也是不信的。但纪侯爷中毒兹事体大,纪侯爷一日不醒,百姓便一日信以为真。三殿下也知道纪家在百姓心目中的位置颇高。一个处理不好,陛下就得落个迫害忠良的头衔。”

  “现在,有人怀疑此事跟三殿下有关,回去后,三殿下好好与陛下说说。”

  这个有人是何人,北恒渊一猜便知。

  北恒渊点点头,一派清者自清的模样。还道:“本皇子也想知道那个宫女背后之人是何人,此事劳烦德公公一定要查清楚。”

  “三殿下放心吧,陛下心中已然有了怀疑的人选。”

  “哦?是何人?”北恒渊很好奇。

  德公公微微一笑,道:“北国二皇子顾凡慕。”

  以为会查到太子或是皇后头上的北恒渊:

  细想下来,也只有顾凡慕对纪萧山充满恨意。当年纪萧山率领十万大军直捣北国黄龙,若不是北国皇室主动提交投降书并成为附属国,纪萧山不会放过北国皇室。

  所以,北国皇室对纪萧山恨之入骨。

  没有查到太子或是皇后头上没有关系,纪萧山死了不是吗?

  马车紧赶慢赶,终于在一个时辰后赶回皇宫。

  宽大的御书房内,人还挺多,有皇后、太子、两个负责查纪侯爷中毒案的钦差还有三个一品大臣,右边便是满脸悲痛的纪家两位公子和纪侯爷的三个在朝为官的门生。

  暗自扫完一圈的北恒渊眸中闪过一道几不可查的异色。来的人中没有一人是他的人。这究竟是无意还是有意?

  北恒渊是德公公扶着进去的,一进去就不顾德公公的阻拦跪在小竹旁边。正在气头上的禹帝也没有多说什么。

  旁边的宫女小竹除了开始那两鞭子之外,并未再施以其他刑法。

  不过,她一见到北恒渊进来,身子就抖个不停。仿佛他是洪水猛兽一般。

  四周的人看到她这番态度,都露出狐疑的目光。纪临风更是看似小声嘀咕道:“这宫女见到三皇子怕成这般是为何?难不成此事真是三皇子做的?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禹帝沉着脸坐于上首,根本听不见纪临风的嘀咕声,倒是身边的人却是听得清清楚楚。

  北恒渊的眉宇几不可察地跳了跳。

第一百零八章 ,证人被打死了

  这边,禹帝让宫女小竹将方才的话再当着三皇子的面复述一遍。一个区区宫女被人收买是再容易不过的事,这种人十分的胆小,只要用刑,还怕说不出实情吗?

  他的渊儿向来纯良,怎么可能会做出此等事来。

  当着众人的面对质,无非是给纪家一个交待。

  禹帝心下这般想着,便扬手示意宫女开口。

  小竹似是被禹帝阴情不定的脸色吓到,说到后面直接语无论次起来。“不不不,毒是三殿下让奴婢下的,谣言不是奴婢放出去的。不对,不对,谣言是奴婢放出去的。毒是三殿下让国师下进纪侯爷的酒杯。”

  众人是越听越迷糊,但不管是怎样颠倒顺序,两件事都与三皇子有关。

  三皇子是什么人?就算禹帝亲自将皇位送到他手中,他都会以活不长久为由拒绝。这样的人有什么理由对纪侯爷下毒?

  但是纪家两位公子就不一样了,满脸写着我相信。

  纪临风更是直接怒气上前质问北恒渊:“三皇子,你为何要对家父下毒,你说啊?为什么?我纪家哪里得罪你了,我父为盛禹鞠躬尽瘁半生,从未做过对不起盛禹子民的事。我大哥更是为救未来储君,被贼寇挑断脚筋,导致终身残疾。你为什么还要对我父亲下手?”

  想到纪婳的那些心声,想到纪家最后的结局。纪临风是真的想一拳打死眼前这头披着羊皮的恶狼。真想将他面上那伪善的面具扯下来狠狠地踩碎它。

  这一刻,纪临风是发自内心的在替死去的纪家嘶吼。

  现在的他们,就像是重生者,在得知结局的情况下再次经历着以前经历过的事。

  纪临风将一个心切家父的孝子演绎得淋漓尽致。

  将一旁的大臣都看傻眼了,纪二公子这是相信了宫女的说辞吗?怎么可能呢?三皇子被奇毒蚀害六年之久,多活一日都是奢望。怎么可能会给纪侯爷下毒?

  眼见着禹帝面色阴沉可怖,太子忙上前将激动到快要失去理智的纪临风拉住。劝道:“二公子先别激动,此事不一定是三弟做的,三弟生性纯良,身子又弱,犯不着给自己树敌。”

  殿前失仪,这可是对皇家的挑衅。德公公见状,也忙下来与太子一起将激动的纪临风扶住。“二公子冷静,冷静啊,这可是在御前,莫要惹怒陛下。”

  一旁的陆丞相也附和着太子的话,上前来劝纪临风莫要在此时犯浑。

  在众人看来纪临风本身就是个桀骜不驯的。纪侯爷这一死,他没有杀进宫就已经不错了。

  发生了这样大的事,纪临风如何冷静得了,跪在地上,一拳一拳的锤着地,满脸恨意的怒问三皇子:“为什么?为什么?”

  转而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显得特别的惊恐:“难道,难道他这些年都在伪装?目的就是找机会除掉我爹?”纪临风的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被上前来拉他的三人听到。

  当下,三人瞳孔俱震。

  太子眉宇登时狠狠皱起。

  纵使三皇子表现得再淡定,听到纪临风的话后,身子还是颤了下。

  纪临风看在眼中,心中冷哼:看老子不吓死你。

  冷静下来的纪临风咚一声跪在地上,请罪。“臣一时间失了理智,还请陛下责罚。”

  此时的镇定与方才的激动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方才那瞎胡闹的人仿佛不是他本人一般。

  太子的眉宇皱得更深了,纪临风此举似乎是在告诉他什么?

  禹帝气得面色更加阴沉。若不是不想再背负个怒杀忠良之后的骂名,他岂会放任一个毛头小子在御前如此放肆。

  他又怎会当众责罚一个替父讨公道的大孝子。此时的他只能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帝王。

  禹帝强压住怒火,道:“朕十分理解二公子的心情。但此事疑点颇多,还需细问。但朕保证,不管是何人,朕一定会为纪家讨回公道。”

  禹帝沉着脸询问北恒渊:“渊儿,你如实说,此事到底是不是你所为。”

  北恒渊如禹帝期望那般,很坚定地摇头:“儿臣非常同情纪家的遭遇,但此事不是儿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