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贵媳躺赢日常 第239章

作者:雪上一枝蒿 标签: 穿越重生

  虽然大家的言论决定不了陆魏两家的亲事,但多少也是一些安慰。

  万一真哪天闹开了,也总会有帮沛国公府说话的人。

  蒋娴君找人问明了来龙去脉,拉着夏忱忱问:“夏姐姐,我以后若遇到了人渣,你是不是也这样帮我?”

  你?夏忱忱看着蒋娴君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蒋娴君碰到的何止是人渣,而自己恐怕也是不大能帮得上的。

  不过看到蒋娴君依旧单纯而热情,想必没出什么事,夏忱忱便没多问。

  经过溢香阁二店的这一场风波,再加上夏忱忱让人暗地里散播的流言,京都人再一次认识了魏宗平,不免都替陆淑云感到可惜。

  只是陆淑云虽然占据了舆论的优势,但是亲事不是一个人的事,因为这事儿退亲却也是不大可能的。

  若沛国公府真的这样做了,不免会给人以仗势欺人的感觉,甚至有的人会说他不敬已故的老国公。

  其他人家也就罢了,陆家可是要带兵的,这件事情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甚至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世子妃,若往后陆三姑娘还是嫁到了魏家,这日子可怎么过。”珍珠都不由得替陆淑云担心。

  “若真是嫁了,他们这日子是过不好的。”夏忱忱断定,这也就是她为什么要暗地帮陆淑云的原因。

  魏宗平是一个高傲的人,他深信自己前程远大,并没有把陆淑云看在眼里,甚至有可能只是把陆淑云当成是跳板。

  可哪怕只是一个跳板,有的人会好好珍惜,但魏宗平却不是,他跳过去了之后,肯定会抽了跳板,然后扔了甚至烧了。

  对于这样的人,若不进行一番打压,万一陆淑云嫁过去,未来的日子可想而知。

  “世子妃,您可真是个好人。”碧玺由衷地说。

  “那可不,世子妃以前在陵川的时候,你不知道帮过多少人呢。”翡翠一脸得意地说。

  “我帮过很多人吗?”夏忱忱没想起来自己帮过谁。

  而且,我是个好人?我并不想做好人。

  “您做好事常常自己都忘了。”翡翠叹了口气,“那怀郡王不就是一个例子。”

  夏忱忱:……倒也是。

  至于魏宗平出言不逊的事,夏忱忱同样没放在心上。

  可宋濯听到魏宗平居然敢对夏忱忱不敬,当即就炸了。

  “这魏家是个什么东西,居然敢对我夫人如此说话。”宋濯转身对永平王道,“父王,我都不敢这样跟我夫人说话。”

  “你当然不敢,你夫人给银子你,又不给银子他。”永平王神色淡淡。

  “那是……”宋濯刚点头,又觉得不对,“父王,我夫人好久没给我银子花了。”

  “你不要?”永平王一脸诧异地看着宋濯。

  “我……我要不出口,我是个男人。”宋濯说着看向永平王的目光便有些躲闪。

  “怎地,男人喝西北风就可以活?”永平王眼睛微微眯了眯,“你是在说本王不是个男人?”

  “当,当然不是,人各有志……”宋濯见自己父王的脸色变了,赶紧解释道,“父王不是你以为的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您是个男人,您又不是找我夫人要,您是找我岳父要,是他愿意给的。”

  宋濯知道,如果永平王不找夏宪要银子,夏宪心里未必踏实。

  对于夏宪来说,如果能用钱来解决问题,那是好事,如果钱解决不了的,那才麻烦。

  可男人找女人要银子,就不大合适了,宋濯没意识到,其实他一开始并没有这个念头。

  不论如何,宋濯都没办法接受来自魏家的轻视。

  “这种事儿还需要为父来教你不成?”永平王一脸鄙视地看着宋濯。

  “不需要,但父王如果有好的法子,传授一二,儿子自是感激不尽。”宋濯立即凑到永平王身边道。

  “行吧,你既然已经是世子,教教你也无妨。”永平王朝宋濯这边歪了歪身子,小声道,“你得看魏家现在最得意的是什么,你把他们最得意的,以及最想要的给摘了,自然就出气了。”

  “最得意的?”宋濯一声冷笑,“那魏家有什么可得意的?魏宗平说是有才名,但如我夫人所言,那就是个人渣,魏家老爷子也没什么军功,凭的就是当初救了老沛国公,要不哪还能在京都立足。”

  “京城居,大不易”,京都不是哪家想住就住得下的。

  “你觉得无所谓的,人家不一定这样认为。”永平王摇了摇头,“不能光从自己的角度去看人。”

  宋濯听着不由得点头,那魏家可是把魏宗平当个宝的,甚至认为他只要会读书,其他的都是小事。

  那不如,就在这“小事”上让魏家吃个亏,宋濯的脸上出现了一抹笑意。

  永平王瞟了一眼儿子的神色,知道他已经有了坏主意,眯眼一乐,便懒得再多说了。

  两日后,魏宗平迷迷糊糊地从酒楼出来,便见到一个长得犹如天仙的女子领着丫鬟从眼前走过,双脚便不听使唤,不由自主地跟了过去。

  直到拐进了一个幽暗的小巷,进了巷子最深处的院子。

  经过这一路的跟踪,魏宗平的酒已经醒了。

  但酒醒了,并不代表人醒了。

  魏宗平想到那女子的模样,心里像是揣着一团火。

  第二天魏宗平早晨一醒来,眼前便是那女子的模样,不禁想起昨晚的梦里里的美事,便有些不能自抑。

  魏宗平从床上一跃而起,打算现在就去找那女子。

  只是刚走出内室,便见母亲魏太太黑着脸坐在那里,自己的两个通房正在一旁殷勤地伺候着。

  “娘,您怎么在这儿?”魏宗平不禁觉得意外,母亲很少来他的院子。

  “不在这儿我怎么找得到你,你这是不是又打算出门了?”魏太太没好气地说。

  “娘,我这不是出门会友吗?您知道这想要考中进士,靠自己学可是不成的。”魏宗平说便示意两个通房退下,然后走到魏太太身后,一边给她捏着肩,一边道,“娘,您有要紧的事找我?”

第377章 传遍了整个京都

  魏太太看着魏宗平,心里是是骄傲。

  武官家里出了才子,这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一件事。

  “别人都说咱们这样的人家是武夫,难得出了你这么个会读书的,也是祖宗保佑,文官向来比武官得人敬重。”魏太太双手合十拜了一下,又道,“我今日找你,倒不是说这个,而是想跟你说说荷娘的事。”

  “荷娘怎么了?”魏宗平不在意地问道。

  “你心里一点数都没有么?”魏太太有些急了,转过头来看着魏宗平,“以前倒还罢了,眼下跟沛国公府的亲事还不知道会不会有变数,万一让人知道了荷娘的事可如何是好?要不,把荷娘母子送回老家,过两年再说?”

  “娘您多想了,婚事不会有变的。”魏宗平语气平淡,且还略带一丝嘲讽。

  “你就这么舍不得荷娘?”魏太太不满地说。

  “不是舍不得,而是没必要。”魏宗平回道,那荷。

  “你这么确定?”魏太太心里还是有些不安,“那可是国公府,你可不能轻视了。”

  这门不当户不对的,只有等国公府的千金小姐娶进门,这事儿才算真正定了。

  “娘,儿子怎敢轻视国公府?但就因为是国公府,所以这事儿才不会有变数。”魏宗平坐到魏太太面前坐下,道,“娘您想想,沛国公府背得起背信弃义这个名声么?”

  “背信弃义?平儿,他们便是硬要退亲,肯定会找到理由的,咱们还敢做什么不成?”魏太太叹道,“外人也不会帮着咱们的,那可是公府。”

  “娘您可是小瞧儿子了。”魏宗平唇角勾起一抹笑,“只要沛国公府敢悔婚,儿子定闹得全京都都知道这件事儿。”

  “平儿,你可别胡来。”魏太太被魏宗平的模样给吓着了。

  “娘,儿子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做事让您担心过?沛国公府确是护国英雄,但要论动脑子……”

  魏宗平朝魏太太笑了笑,没再多提,倒说起了另外一件事,“半个月后沛国公府的老夫人寿宴,您只管放心大胆地去。”

  魏太太点点头,还是有些不放心,直到魏宗平在她耳边轻声道:“沛国公府是瓷瓶儿,经不起闹的,您放心好了。”

  有了魏宗平的这一句,魏太太的心便真的安定了下来。

  安抚好了魏太太,魏宗平随便吃了几口,便凭着记忆找到了昨天的巷子,却只见里面走出一个小丫鬟来。

  “这位姑娘,请问这里面住的是哪户人家?”魏宗平立即上前拱手问道。

  “你是何人,要做什么?”那丫鬟一脸警觉地问。

  “不做什么,只是……”魏宗平往门口瞟了一眼,正好看到一抹桃红色的裙角,便大声道,“只是那日无意中瞟了贵府的姑娘一眼,便从此魂牵梦萦。”

  “公子好没道理,哪有一开口就说这等话的。”小丫鬟说着就拿水去泼魏宗平,但在水出去的那一刻,手却是一歪,叫魏宗平很轻巧地就躲过了。

  见小丫鬟不好说话,魏宗平直接冲着院里喊了起来:“姑娘,我姓魏,名宗平,不知姑娘芳名。”

  小丫鬟见魏宗平这样,急得直跺脚:“魏公子,你胡喊什么呢?我们家姑娘可不是谁都接的。”

  不是谁都接?魏宗平不禁眼睛一亮,难怪这般勾人,原来是个暗门子。

  暗门子好,接的客不多,干净,还不惹事。

  这时,屋里传出一个姑娘既清脆又婉转的声音:“奴儿,进来吧!”

  那小丫鬟瞪了魏宗平一眼,然后转身就进了门,似乎还狠狠地拉了一下门栓。

  “公子,您看这……”魏宗平小厮在一旁摊了摊手。

  魏宗平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沮丧,甚至把小厮叫过来吩咐道:“明日你这样做……”

  小厮听完挠了挠头:“公子,这有用吗?这位姑娘都不出来见您。”

  “你懂什么?”魏宗平一边拎着小厮往外走,一边低声道,“她没赶我,就是对我有意,懂不懂。”

  “可是那小丫鬟都朝您泼水了。”小厮说道。

  “你没瞧见那水压根儿泼不到我身上?”魏宗平拍了那小厮一脑瓜子,“爷让你去办就去办,哪儿有那么多问题。”

  “小的这不是怕您浪费银子么。”小厮小声嘀咕道。

  “浪费的是爷的银子,与你何干。”魏宗平推了小厮一把,“快去!”

  “是,小的这就去。”小厮忙应道,心里却不由得抱怨,怎地和自己无关,上个月的月例银子还欠着的呢。

  可欠着也只能欠着了,小厮的身契在魏家捏着,他能如何。

  接下来的几日,最忙的是魏宗平的小厮,魏宗平一如既往,该吃吃该喝喝该会友会友,甚至偷摸着去丽春院见了一次牡丹。

  直到那日柳条巷失火,魏宗平几乎是光着身子从里面跑出来,过来围观的人才发现,原来他又勾搭上了一个。

  这时,里面走出两个女子。

  那两个女子的衣裳倒是挺齐整,大家不由得又看向魏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