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个水瓶
不论自身是否情愿,只要是到了皇子们的身边那就是这些阿哥们的奴才。
将来若是违逆,无异于背主。
背主的人在这样的朝堂中是绝对不会被接受的。
要胤祈自己来说,他做很多事的目的他也说不清楚,记不清自己为何要做,很多下意识做出的事虽然他自己不带目的,但是已经达成了效果。
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威力,康熙这样一个自学成才的皇帝,他的御人之道也就只有太子和胤祈学到了,或许还要加上半个弘皙。
泛黄的叶片终于和枝干离别,被风托着飞过了一道红墙,打着旋落下。
胤祈抬手捉住快要触到鼻尖的落叶,“阿嚏!”
他抬眼看着墙头,也不知道是那里来的落叶。
“秋天来的好快。”他感慨了一句,随后一顿。
他突然意识到一件事,皇阿玛不会在冬日里就不允他去京营了吧。
他瞳孔一颤,这事非常有可能啊!
胤祈带着这点对康熙的猜测进了乾清宫,被奴才领着去了书房。
康熙还在看书,胤祈嘴角一垂,皇阿玛竟然是正在读书。
小狗忍不住在心里叹气,整个人从拔高的状态瞬间切换成了垂头。
皇阿玛在读书状态时可是十分好学,如果不出意外,一会还会即兴给他来一节课程。
“给皇阿玛请安,儿子回来了。”
康熙放下手中书卷,他捏捏酸痛的鼻梁,“回来了好,朕还怕你乐不思蜀呢。”
他看向胤祈,抬手道:“坐到这儿来。”
“嗯?”康熙疑惑,“怎么还不高兴了?”
自己的儿子,还是就在身边长大的胤祈,打个嗝康熙都知道他肚子里有什么东西,更别说胤祈在亲爹面前十分放松。
这垂头丧气的模样,康熙还以为是军营的人欺负他了,眉头一皱,“谁欺负你了不成?”
胤祈苦着脸抬头,脚步沉重的走过去坐在康熙旁边,“皇阿玛,求求你一会千万不要提读书了。”
康熙一愣,顺着胤祈的视线滑向了桌上刚放下的书卷,假怒一句,“你不提朕还想不起来呢!”
胤祈连忙凑过去将书卷合上,摸着自己的胸口用十分安心的表情开口道:“这才能放心说话嘛。”
一连串熟练的动作逗的康熙莫名一乐,随即心里告诫自己千万不能着了这小子的道,念书是必须念书的。
胤祈过来也不只是请安,很快就将在京营看到的情况给说了出来。
包括底层的旗兵认真训练,但是中层的小部分佐领、参领等十分懒散,甚至于对京营对日常训练满腹牢骚。
胤祈十分嫌弃道:“听说正黄旗还有什么少爷兵的名号,有几个吃的肥头大耳的,走几步都喘,还少爷兵呢,光是大少爷了。”
康熙含笑看着胤祈抱怨,他心里却十分满意,“看来啊,你这次没白去,能够瞧瞧具体情况也不枉朕令你过去。”
胤祈扭头看着康熙脸上的笑意有些疑惑,“皇阿玛,你都不生气吗?本该是精锐的八旗兵竟然有了颓废之势。”
康熙抬手摸摸胤祈的头,“不是朕不重视,是你之前学的虽多,但是没见过底层的情况。”
京营八旗是上三旗的旗兵,本身家中就会更富裕一些,渐渐就有了少爷兵的称号。
在这年头,一个杀过人能活着回来的兵丁就能称一句老兵了,在编的大多数兵丁都是新兵,根本没见过血。
更何况京营八旗的功能是拱卫京师,如果到需要出动他们的时候,那就意味着敌人已经打到了京城门口,到时候也不是靠能力,那就要全凭热血拼命了。
京营八旗底层还好,能听话训练,中层的军官自然就无人约束,松散很多。
“只是训练,能保持如今的模样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胤祈皱眉有些不理解,“那为何不让他们和驻防八旗换一换,叫他们也出去打打……”
他话音一顿,随即惊讶抬头,终于明白过来了。
康熙点点头,“是啊,可是要把驻防八旗调回来,谁能保证他们没有异心呢?”
带兵的是将军,底下的士兵跟着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实则根本不知道皇上效果什么样子,但是自己顶头的将军却记得清楚。
在外的驻防八旗隔几年都会换一次将军,就是为了避免出现什么龙袍加身的情况。
可要是将驻防八旗和京营八旗隔几年换一次,就不说路上花费巨大的粮草问题了,仅仅是忠心的问题就够康熙睡不着觉了。
要一出来一个胆大包天的,带兵回来的时候谎称皇帝遇袭要救驾,士兵们又不知道真假,只能跟着攻打京城。
能不能造反成功另说,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国家的稳定。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稳定的重要性大于一切。
胤祈也明白过来了,他心中转了一圈念头,“那能不能定期举办演习,各旗分开对阵。”
康熙挑眉,虽然有点意思,但是他问:“有银子吗?没钱怎么演习。”
胤祈顿时窝在了椅子里,他有些泄气,“都不行,那该怎么办,总不能看着八旗兵力一直下降吧。”
“你啊,还没学会走路就想着跑了。”康熙玩笑道。
“这世上一件事绝不止一种解决办法,所以朕叫你进京营就是等着你能不能想出好方法啊。”
康熙话虽如此说,但也是说到了这里,就鼓励一下小孩,心里还真没觉得胤祈能想出什么办法。
胤祈却当真了,一听之后倍受鼓舞,眼睛直冒光恨不得现在就回京营去。
康熙哭笑不得的拉住他,“不急不急,你还小着呢,总能想到办法。”
又调侃道:“你还在老九那儿投了一股,不然等他赚到银子拿钱给你办演习也成。”
胤祈泱泱坐下,嘴硬道:“那还需要九哥,我肯定能想到办法的。”
“好!有志向,那朕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志向得到了肯定的胤祈怀着满腔抱负,只可惜他年纪小,几乎没人放心他真把京营当成正经差事。
之前康熙令他去的时候,佟贵妃就明里暗里跟着康熙抱怨了几次。
既是自家亲表妹又是宝贝儿子的额娘,还公正贤良的管理后宫,康熙想避开都没办法。
到了十月皇太后回宫后听说这件事,也拉着康熙埋怨几次。
弄的康熙自己都怀疑是不是他对儿子太狠心了。
最后真如胤祈所猜的那样,京营不是正经差事,反倒成了他隔三差五的锻炼,就和四哥偶尔去庄子里种地一样。
十一月,温宪姐姐生产,这回不是皇阿玛不肯放人,是他自己不放心走了。
生产当日舜安颜没出息的靠着胤祈腿肚子都是软的。
稳婆一出来报喜,舜安颜就立刻推开胤祈蹭蹭几步去了门口。
胤祈怒道:“你怎么过河拆桥!”
下一瞬,他也推开还在念佛的四哥冲到前面去看外甥。
胤禛忍了又忍,他是被德妃要求过来看妹妹生产的,本来就不想来,他一个当哥哥陪妹妹生产像什么样子。
他一开口拒绝,德妃直接夹枪带棒的刺他,别说皇子颜面了,那十五阿哥不也为了温宪生产留下了嘛。
胤禛说不过德妃只好冷脸过来。
他自己心里觉得自己是不情愿极了,但是太监们可是看到这位爷冲上去看小阿哥的速度只比十五爷慢一步。
胤祈小心的伸出手,惊奇的用食指摸到了外甥红通通的额头,“真神奇,他这么小还能哭呢!”
“时间过的真快,温宪姐姐竟然都有孩子了。”
胤禛也凑过去瞧外甥,脸上不经意带着笑,“我才觉得时光如梭,你都长到能抱着外甥的年纪了。”
第一次对胤祈这个弟弟有印象,还是他和十四闹腾的御花园鸡犬不宁,还打坏了他的兰花。
他扭头看看胤祈,心中也感慨,说不定这小子日后长的比他还高呢。
第92章
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初九,耕耤礼在京外西南四十里处的内务府皇庄举行。
康熙着明黄色朝服祭拜神农后换上一身黑色吉服到耤田中。
耤田正中放着一架专为皇帝预备的黄色的木犁,拉梨的黄牛左边立着户部尚书王鸿绪,右边是顺天府尹王言。
东西两侧各有六架套着黑牛的红色木犁,供亲王、大臣从耕。
这项仪式停了四年,今年是再一次举办,为的是广东进献的新种。
新种产量更高,更加耐旱,打从康熙四十五年种在庄子上开始就展露了不同凡响的本领。
今年正是为了推行新种在民间种植才再次举行耕耤礼,以劝导百姓更换新种。
胤禛站在右侧第二的位置,手上扶着木犁,扭头看了一眼心中庆幸还好没站在胤祈旁边,不然就被衬的矮缸一般,裕亲王保泰就是前车之鉴。
胤祈今年十五岁,个子在皇子中已经是拔尖了,同他一般高的只有十四阿哥胤祯。
但是胤祈年纪比胤祯还小了好几岁,他最少还能长个四五年,将来比胤祯还高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胤禛虽然欣慰从小看着长大的弟弟如今长成高大的少年十分欣慰,但是不妨碍他对弟弟的靠近十分头痛。
因为这小子自从比哥哥们高了之后总是喜欢抬手搭人肩膀,上次还被恼羞成怒的胤禟踢了一脚。
胤禛默默庆幸,他没有被安排在胤祈身边,虽然在胤祯身边也是一样的被对比,但是好歹胤祯年纪大了,看着还好。
仪式还未开始,康熙还在那边祭拜神农,立在此处等待的从耕皇子和大臣们也还没提起一口气。
胤祉还随意和时身边的胤禛搭话,“老四,你听过那个笑话没有。”
“什么笑话?”胤禛道。
胤祈侧头,挪揄道:“自然是那个老农人的笑话了,两个老农人幻想皇上怎样生活,一个说皇上下地用的得是金锄头吧。”
这笑话胤禛也听过,不过没留心,如今听来却觉出几分胤祉话中的讽刺之意。
两个老农人站在田地里幻想皇帝会怎样生活,一个说:皇帝肯定是吃白面馍吃到饱。
另一个反驳道:不止不止,皇帝下地用的得是金锄头吧。
原意是为讽刺没见识的人,可是如今在这个环境下却也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