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 第146章

作者:圆月柚子 标签: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后者是在地上挖个几尺的坑,在里面支盆,上面盖好干草,再看里面能不能生出水珠。

  办法虽简单,但也还算管用。

  大伙齐心协力,靠这样试了很久,终于定下许多处可以打井的地方。

  正好最近天气回暖,土地也没那么硬了。加把劲,争取能在春耕前打好一些井用。

  打井也是一项技术活。

  好在她们如今拥有两座城,可用的人很多。

  很快就在眠崇那边找到了两个很有打井经验的匠人,过来协助作业。

  打井采用的是绳式顿钻技术。

  先在规划好的井口立好钻架,再用大型锉器锉,中途用吊桶清理提出砂石,清完再继续用铁锉冲击。

  她们的运气还不错,圈出来的井大多都能出水。

  打十口大概只有两口没水,比想象中的好。大伙的辛苦全都没有白费。

  这也说明,她们所在的地方,地下水的确很充足。

  边打水井,水车建造也没耽误。

  灌溉的问题基本解决,又可以把注意力转回种地上。

  除了之前备好的粮种、豆种以及少量山药,还有方仙儿那里存的优质良种。

  这些种完也不够,得再收些种子来。

  枣儿想了想,跟城中商部的富户们商量一番,让他们来想办法,除了粮种菜种,再弄一些棉花种子。

  以前她们还在山里时,就说过种棉花的事,当时方仙儿说棉花吃水,她们就再也没提过。

  今年是方仙儿心疼大家,才给了那么多棉花。棉花这东西是必需品,后面人越来越多,靠方仙儿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去外面买棉的话,又贵得要命,负担不起。

  如今灌溉有条件了,不再缺水,能种还是自己种吧!

  掰算一下,要做要操心的事情极多。

  焦头烂额的方君团队十分庆幸有眠崇在。

  分走蜂窝煤的工作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她们多了许多人用。

  这回,城中富户的人被她们安排买种,眠崇县的富户也被收编进了商部,就也一起跟着去。

  种子回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铁柱这边又要带队北上边疆。

  收拾好东西,这次他们带的物资不多,除了口粮,就是一些药品,还有一些竹杯之类的小用品。

  这回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寻找橡胶草,然后就是想办法与外族人建立联系。

  说到建立联系。

  买卖货物都是次要手段,铁柱从方仙儿那里得到了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如今也是充满信心。

第112章

  就和发展兴和县与眠崇县是一个道理,想让对方接纳他们,还得靠实实在在的产业,给大伙创造一个稳定生存的条件。等衣食有了保障,再用文化凝聚人心。

  之前,铁柱从书本上学过许多外族的知识。

  回纥那边,除了长着橡胶草,气候意外地适合种植瓜果。据说早些时候还有种棉花的,不过在前朝战争之后,那里的消息就少了许多,也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至于鞑靼,养了许多牛羊马匹,方仙儿那有许多利用羊毛羊奶的方法,到时定能派上用场。

  不过,那都是长远的计划,暂时不用考虑。

  这趟出行,最重要的还是先寻找橡胶草。另外就是要摸清边防的情况,打听到两族目前的状态,寻找可以合作的对象,敲定需要清理的蛀虫……总之任务很重,谋求发展也得在情况稳定之后再说。

  铁柱这趟出商不同寻常,枣儿拨了一支几十人的精锐护卫小队给他。

  这支小队装备精良,又保持了她们一贯低调的作派。乍看毫不显山露水,但若是发生冲突,威力如同利刃出鞘。

  很适合陪伴出行,很有安全感。

  说到安全感。

  二山叔那边研制火铳的进度不是很理想,最近打算进修完理化课程后再接再厉。

  不过,造手弩的技术是越来越精良了。

  如今手弩威力与轻巧程度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带在身上心里踏实极了,核心团队几乎是人手一把,短期内也很够用。

  铁柱这次要带走精锐队伍,并不会影响到县城的防御力。

  在接手眠崇后,县城的兵力也将得到补充,最近第二批军队选拔已在火热进行中。

  另外,全民强身健体的计划,也在眠崇顺利开展。而兴和县这边,大伙早就将八段锦练得有模有样,最近还新增了太极拳的锻炼项目,整座城市的身体素质都很可观,就是老弱病残都比别处有劲。

  铁柱那边正式出发。

  前段时间城中派去采购粮菜种子的人也顺利归来。

  除了麦种、稻种和棉种以外,他们还带回了几样菜种,分别被方仙儿叫作白菜、冬瓜和甜菜。

  甜菜在其它地方被叫忝菜。滋味是甜中带苦的,药用居多,大伙以前并不将它放在心上。

  但方仙儿却说,这种菜非常有价值,可以制出上好的糖。

  众人一听,立刻开始重视甜菜,转头又派人出去收了一些种子。顺道再把零食往外卖卖。

  甜菜制糖,这又是一项可以长期发展的产业。

  这事总不能等甜菜成熟了才动作,器具和技术都要提前筹备起来。专门的小组很快成立。

  这样忙活了一阵,就到了春耕的时候。

  水井已经加急打好了大半,灌溉用的水车与水渠还没弄完,仍在努力赶工,目前只修了几处最要紧的地方。

  但春耕的脚步不能停,农具很快被分配到村民们手中。

  每个村子还有两头耕牛的配额,每家可以轮流租借使用。人牛齐上阵,费了不少劲,终于把地深耕一遍。

  翻完的地会有专门的人去检查。大伙翻得都很用心,检验下来没有不合格的。

  之前囤积的那些肥料也终于派上了用场,被施到土地中,与土壤融为一体。

  准备工作基本结束,接着就要指导村民把棉花与粮食种下去。

  为此,李婆子等几位老把式都被请出山,保持这事。

  说来他们这片土地还是第一次种棉,幸好有方仙儿在后面撑腰,之前又有了科学种地的经验,才让人没那么忐忑。

  先对棉种进行粒选,筛去劣种。

  不少村人听到这个步骤都很心疼。

  “这,这筛掉的种子虽然小了些,但也能种呀!”一位村人忍不住道。

  李婆子摇头说:“这是杂色的籽,还是不要种了。”发芽率低,而且影响棉种的纯度。

  等选完种粒,就要晒种。晒好后就是老样子,得用草木灰之类的配剂拌在种子里杀菌。

  接着,就到了一个令村民们大开眼界的步骤——合理密植。

  只见李婆子她们拿了卷线尺做示范,撅着腚蹲在田里测量下种的位置,每行每列种子间都要保持特定的距离,量完就是整整齐齐的一片。

  有村民忍不住感慨道:“难怪过来种地会给那么多补贴呢,这活干得还真是细啊!我长这么大,头一次见到这样的种地法子,和那些做活的工匠也没两样了!”

  大部分村民都认为,方君的人这么做,必然是有她们的道理。

  还有小部分却不是很能理解这样的做法,总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不过,能被选来种地的人全都带着脑子,没谁会犯蠢出声质疑。

  如今只是悄悄在心里囤了个问号,就等着看到时收获能得多少东西,一切凭事实说话。

  一群人精心伺候着,把棉种和粮种慢慢下进地里,每一步都有规定的标准,偶尔还要做些计算。

  难怪说,当初种地要优先招募会点学问的人呢!

  这年头,肚里没点货,种地都要种不明白了。

  一开始,村民们都不习惯这样的做法。

  后来渐渐把活做上手了,再听那些严肃的分析与注意事项,想法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以前,无论是谁说起农人,脑中现出的都是窝在土里刨食的泥腿子。

  可照现在这样,谁见了还敢说种地是泥腿子的活?

  做农活也是一项有讲究的重要学问呢。

  村庄里一片忙碌富有生机的景象。

  县城中,枣儿她们的学习也有了一些小小的进展。

  在接触理化后,所有人都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些东西实在是太有用了,唯一的缺点就是——真的好难学啊!

  就说种地吧。

  若是掌握了化学,能提取出书中说的这元素和那元素,配在一起。那令人头痛的病虫害、植物病都能被轻松解决掉。甚至还能治好人的病呢!

  她们其实已经接触过这些东西。

  像是之前做石灰,包括用蒸馏水把生石灰变熟,都用上了化学,只是当时还很懵懂。

  秋娘觉得,化学与医学有些联系。

  她最近痴迷于这门课,拍着胸脯说要钻研,然后再给大家教。

  一听她要琢磨化学,枣儿就翻开了物理。

  作为木工出身的人,她对这个也有天然的兴趣。

  枣儿是个实用派,学东西都有细致的规划。

  她过了一遍书,决定先细究一下滑轮组,因为这东西很有用,相关的学问也较好理解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