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医 第238章

作者:轻侯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午休时,孙主任给市政领导打电话汇报工作时,忍不住提及这件事。领导在电话中也忍不住叹:

  “这就是标杆、模范的作用啊,一个人的奉献,可以带动更多人的成长。好好关照林同志,要让好人得到应有的尊重。”

  “知道,放心吧领导。”孙主任郑重点头,开始思索如何关照林雪君,让她在呼市此行的最后几天更加地宾至如归。

  招待宿舍院子里,手把手教林春桂给羊做体检的林雪君忍不住连打了三个喷嚏:

  “阿嚏!阿嚏!阿嚏~~~”

第219章 胃口不好的狮子

  “还能给狮子治病呢?这咋治啊?”

  一上午的采购时间, 模范们拿着这次大会发的奖金和各种票子,买了许多家里买不到或稀有的物资。

  大家需求不同的时候,还会互相交换票子, 我的粮票给你, 你的布票给我,如此这般,各取所需。

  林雪君除了给林春桂买东西,还自购了一袋子精米精面,这些在她们公社特别难得, 公社里大多数时候吃的都是玉米面。

  她又买了很多棉花, 这东西抓一把虚虚的, 可买几麻袋那就沉得不行了。林雪君又跟满达日娃和卢大春换了其他的票子, 一口气买了6麻袋。

  “你买那么多哪用得了啊?”满达日娃看着摆在林雪君身边这些大麻袋, 对方这哪是买东西啊,这是进货啊。

  “上车的时候我们帮你拎一拎还行, 下了火车你咋办啊?”卢大春忍不住替她犯愁。

  “我的朋友一定会来接站。”林雪君忽然仰起头,脸上洋溢着自信得意的笑容:

  “这些棉花也不止我一个人用,我们生产队有个孤儿小朋友, 冬天住在小木屋里, 不舍得把火炕烧旺,屋里总是凉飕飕的。这些棉花回去可以给他做个厚厚的褥子, 能保住炕上的热乎气。

  “跟我同住的还有两个女知青,她们的棉袄都破破烂烂了,剩下的棉花我们仨可以一人做一件新棉袄。”

  她们仨柜子里都存着新布料呢,就是一直没攒够棉花。

  这些棉花带回去, 那就足够了。衣秀玉个子小, 棉花用得少, 说不定还能多做一条棉裤。

  “你这是又当兽医又当妈啊。”满达日娃啧啧道。

  “她们对我也可好了,我一趟趟地往外跑,家里的狗和大动物都靠她们帮忙照顾。我来这一趟呼市错过了冬储,但是一点也不害怕,家里的菜园子她们肯定都收拾得好好的,地窖一定堆得整整齐齐满满当当,韭花酱、酸菜肯定腌得屋后一大排……虽然我是外来的知青,但家里也有能把一切都托付出去的亲人。”林雪君骄傲地一一列举,这是比什么都珍贵的财富。

  钱怎么都能赚,可能互相依靠、信任的友谊却是连钱也换不来的。

  “是,今年我出来了,家里大量活都倾斜在妹妹肩上,我也很放心,她一定能干好。”满达日娃想了想,又转回供销社,跑去给妹妹买棉鞋去了。

  林雪君笑着收拢起自己的东西,站在边上的林春桂忽然凑过来小声道:“我等林同志上火车后再回家,这些东西,我帮您扛。”

  说罢,瘦削的长手往麻袋上一捞,扛起两大包转身便往马车方向跑。虽然瘦,倒也很有劲儿,健步如飞一点不磕绊。

  林雪君望着小爷爷的背影,想起前世自己跟爷爷一起听说书人田连元讲的《小八义》等故事时,爷爷常对她念叨的做人道理:

  “要讲义气,别人对你好,你也要为别人付出。”

  “别人对你一分好,咱们就要对别人十分好去回报。”

  “咱们做人一不能欠钱,二不能欠人情,一定要还。”

  “得实诚,不能偷奸耍滑叫人瞧不起。要光明磊落,对得起良心……”

  都是老派的道理,但爷爷终身奉行。妈妈常说,爷爷以前给大食堂做饭几十年,没拿过大食堂一粒粮、一片菜叶子,是非常正直的人。因此他在老生产队里哪怕不是什么有钱有地位的人,但一直很受尊敬。

  大家都佩服刚正不阿的人,哪怕他穷。

  这是在敬品质而非财富的年代生长起来的一代人。

  林春桂帮林雪君搬东西的工夫,林雪君又找到孙主任:

  “孙主任,咱们呼市能买到小尾寒羊吗?”

  “这边羊都养得挺杂的,大多数都细毛羊产毛,或者产奶好的,小尾寒羊在咱们这儿难养,应该不多。”孙主任皱眉琢磨了会儿答道。

  “小尾寒羊一胎产羔多,如果养好了,对提升产量、出栏量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现在小尾寒羊虽然耐寒能力、耐糙料的能力还有点弱,但我想买5头母羊回去,尝试着优化培育一下品种。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如果能生出一胎4羔,又耐寒耐粗料的,就能大量繁育了。”

  林雪君想了想又道:

  “我们生产队小一点,人员培训和管理也相对容易,我把羊带回去,大家一起仔细照顾着,加上我亲自看顾着给羊做好保暖和疾病预防及救治,应该能养好。”

  “那行,我打电话帮你凑5头。”孙主任想了想又道:“母的小尾寒羊一头要25元,你买5头得要125块钱,你兜里钱还够吗?”

  “够,这次我来之前就想好了,别的东西不紧张的都先不买,主要就是买小尾寒羊。”她在来时的火车上于本子上规划出的致富方法中,采购和培育小尾寒羊就是最重要的一环。

  小尾寒羊是被中国定位‘名畜良种’、誉为‘国宝’的‘超级羊’‘高腿羊’,由新疆细毛羊和普通大绵羊杂交育成,后期的成种耐粗饲,生存适应性强,繁殖力尤其旺盛,一年23胎,一胎34只,多的甚至一胎78只。靠它的繁殖能力,几年就能将畜群翻好几个翻。

  此外,它生长快、屠宰率高,皮肉兼用,皮板轻柔结实、毛光亮细软,是后世常在赛羊比赛上获奖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后世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好多项目靠的都是小尾寒羊。

  这个时代的小尾寒羊虽然还保留着蒙古羊系相对耐日晒、雨淋、严寒的特征,但相比蒙古羊、乌珠穆沁羊等还是娇气许多。是以在兽医资源、自然环境和牧草储备条件等都比较差的时代里,大部分生产队都还是会选择抗造的牛羊品种,小尾寒羊即便能生,但如果爱生病、不爱长膘,也还是会被舍弃。

  林雪君在第七生产队,保证了兽医资源这一条;按照后世的知识再把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好,保证优质草料的供应;加上生产队养羊的技术越来越好,每个饲养员、放牧员的能力都得到提升,那么就完全有机会尝试用他们生产队的本土羊去培育一下更耐寒、耐日晒雨淋的优新品种小尾寒羊了。

  “林同志,想啥呢?”满达日娃买好棉鞋走出来,拉住林雪君的手,笑着问。

  “想明年怎么带着我们公社做养羊突出公社,争当明年的养羊模范。”林雪君回过神来,笑答。

  “林同志要抢我的养羊模范当了?”刚买了一兜子盐的养羊模范杨同志听到林雪君的话,哈哈两声便走了过来,“这几天没白跟我们问问题啊。”

  “当然,跟大家的确学到很多。杨同志的养羊口诀也不能白背嘛。”林雪君说罢,道出自己的想法:“我想尝试培育出能散养跟牧的小尾寒羊。”

  “不容易啊,我们生产队组了个小组想培育出好的细毛羊品种,羊倒是培育出来了,但一跟牧就不行。跟着跑一天的草场,掉的膘比吃出来的膘都多,越养越瘦。太阳晒了就成批的中暑,淋雨了也得皮肤病,还动不动就拉稀。

  “只能留在驻地里棚养,就这,到了雨季,割好的草但凡潮一点,它们吃了都拉肚子。到了冬天更难伺候,得给他们扎好四处挡风的大棚包,毡子都得用好些,还要保证通风、清洁。

  “我们一旦养起细毛羊了,就得抽调好多人专门干这个,整个生产队的劳动力一倾斜,别的活都顾不上了。养其他羊和牛的人手都不够,这是个麻烦事儿啊。”

  杨同志摇摇头,慨叹道:

  “不好搞。”

  “谢谢杨同志分享经验和难处,我试试。”林雪君认真点点头,在本子上记录了些内容,却并没有因此打退堂鼓。

  杨同志望着面前这位年轻同志聊起工作时格外认真严肃的表情,叹口气,拍了拍林雪君的肩膀。

  真是位倔强而勇敢的年轻人啊,有冲劲儿,又有技术……她既然能带着呼色赫公社的同志们抵抗住旱灾虫灾,优种培育工作虽然难,但……或许也能成功呢?

  “加油,如果你做成了,换我带着我们的小组去你们生产队向你们学习养羊经验。”杨同志伸出右手,在与林雪君相握时,笑着道:“请一定成功。”

  “我会尽力。”林雪君为表决心,格外用力地握摇杨同志的手,将对方胳膊都摇得上下晃荡,像小朋友学大人握手一样,惹得杨同志和边上的满达日娃几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十几分钟后,孙主任打完电话,给林雪君带来了好消息:

  “给你调了6头小尾寒羊,一位生产队队长听说是你想买,多送你一头小母羊。明天上午凑齐了给你送到宿舍。”

  “谢谢孙主任。”

  买了小尾寒羊,林雪君兜里就算干净了。供销社对她的魅力瞬间全无,反正看着啥好东西都买不起了,干脆坐在马车边等大家采购完。

  中午马车拉着一群人将采购的东西送回宿舍,大食堂吃过饭,午休后,孙主任又带着马车来接人。

  下午还有行程——去呼市动物园。

  孙主任兴奋地向模范们安利,说动物园里的狮子已经繁殖到了3只,鹈鹕有20多只了,还增加了一头珍贵的野驴,大家一定要去看看。

  “……”林雪君。

  嗯,她倒要看看除了狮子鹈鹕外,呼市的动物园跟她的知青小院动物园相比,哪个更有趣。

  马车载着一群人往动物园去的路上,孙主任又悄悄凑到林雪君耳边,低声道:

  “我打电话给动物园安排咱们的参观行程时,动物园园长听说咱们队伍里有兽医,专门跟我说,想请你去帮他们的狮子看看诊。”

  孙主任说着拉住林雪君的手,保证道:

  “你放心,动物园园长会按照请呼市兽医站兽医出诊的诊金来支付。最近兽医不都跑去马棚里看马了嘛,动物园给兽医站打电话了,但一直没请到兽医。

  “你到时候就隔着围栏看一看,能不能行?说是狮子也没啥大毛病,就是最近这两天胃口不好,没吃东西。”

  “还能给狮子治病呢?这咋治啊?”满达日娃凑耳朵听到,当即瞠目挑眉,兴致勃勃。

  林雪君转头望一眼满达日娃,张了张嘴却没能回答。

  隔着栅栏远远看几眼就给狮子把病看了?这恐怕有难度吧……

第220章 值回票价

  它嘴咋啦?喘吗?不是胃口不好,难道是肺里的病?

  呼市人喜欢吃炒过的黄豆, 硬硬的贼费牙,但越嚼越香。孙主任买了一大兜子,给每人发一布袋, 当瓜子吃, 还不需要吐瓜子壳,干净卫生又耐吃。

  三辆马车板上坐着的模范们就这样咯嘣咯嘣嗑着炒黄豆,唠着嗑,慢悠悠晃出城市,往北直奔大青山前的人民公园(动物园)。

  9月下旬的大青山一点也不青了, 绿叶几乎落得干干净净, 四野秃秃的。

  内蒙别的不多, 土地是真的多。出了名的地广人稀不是瞎说的, 从占地上万亩的人民公园便可见一斑。

  动物在这里绝不会觉得拥挤, 每个区块都规划了足够动物们遛弯的大小——不怕你觉得憋屈没处散步,就怕你遛瘦了。

  有的来过呼市逛过动物园的模范还好, 大多数别说没来过这里的动物园了,任何地方的动物园都没去过。

  林春桂更是连公园带动物园都没听说过,住在村子生产队里的人, 从小见多了遍山遍野的都是树木花草, 哪需要搞什么公园啊?往哪走不是一样的逛。

  到了人民公园,瞧着人为种植规划的整齐林野、椅子等布置, 这才惊叹,原来荒野还能这么搞?!

  他俨然是刘姥姥逛大观园,走到哪里都惊叹,兴奋劲儿从进门起就没歇过。

  满达日娃等人也没比他好到哪里去, 看见没见过的动物, 总要伏在栏杆外盯着看个半天。瞧见嘴巴超大的鹈鹕, 满达日娃哇哇叫:

  “这东西长得可真怪,感觉一张嘴能吞掉一头小羊羔。”

  “哈哈。想养一只。”林雪君忍不住想象起在生产队开辟个小池塘,养两只鹈鹕,再养几只鸳鸯、天鹅之类的该多美。

  队伍行进,卢大春看到在草原上也能看到的狍子都忍不住惊呼,好像这里的狍子尤为珍稀一样。

  “我之前有两只,现在只剩一只了。它缺了一只耳朵,是我们游牧时从草原上救回来的。”

  路过驼鹿园,林春桂指着又高又壮的驼鹿叹道:

  “东西得吃多少草才能长这么大啊。”

  “我家就有两只驼鹿。”林雪君伏着木质的围栏,看着场地里懒洋洋溜达的大驼鹿,忍不住想自己家的那两只了。

  这一出门算上路上坐火车的时间,一个月都要过去了,驼鹿姐弟肯定又长得更高了吧。说不定她回去就要开始考虑给驼鹿姐弟搬家了——他们的知青小院对于越来越多、越来越壮的大动物们来说,实在太拥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