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126章

作者:迷途未返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种田文 轻松 穿越重生

  王贵人听到这话,脸上明显闪过一丝笑意,“那你有没有好好跟着你五嫂学种地呢?”

  十五阿哥扬着小脑袋,一脸认真地回道:“当然有了,我每天都有好好学的,五嫂都夸我聪明呢,她说我现下太小了,等再大一点肯定能学的更好。”

  母子两人说说笑笑,一起进了屋子,侍奉的宫女忙端来了水盆和帕子,伺候主子净手。

  十五阿哥擦完手后,转身看向王贵人,一脸期待地说道:“额娘,五嫂说,若是您放心的话,可以让我住在她那庄子上,这样就不用每日来回奔波了,。”

  听到这话这话,王贵人脸上闪过一抹狂喜,“你五嫂当真这般说?”

  “当真的呢,额娘,五嫂亲口说的哦。”十五阿哥回道,“所以,额娘,您同意儿子住在庄子上嘛?”

  王贵人点了点头,她自是乐意的啊,对于小十五每日这般来回折腾,她本就心疼的不行,但无奈这是皇上安排,她也没有法子。

  谁知安清竟然想到了,她既然让小十五回来问自己,想必皇上那里五贝勒定是禀报过了的,想到这里,王贵人心里对两人愈发感激了起来。

  十五阿哥一想到明日就能住到他五嫂的庄子上去,就开心的不行,连着晚膳都多用了好些。

  母子两人一起用完晚膳后,天色也不早了,十五阿哥便离开了王贵人的住处。

  在这畅春园,一众未成年的阿哥都住在西花园皇子四所的讨源书屋,十五阿哥自然也不例外。

  “娘娘,是不是要准备歇下了?”宫女问道。

  皇上今日未掀王贵人牌子,按照惯例,她这会是要准备歇下的。

  谁知,王贵人却摇了摇头,回道:“趁着现下时辰还早,本宫要去佟妃那里一趟。”

  王贵人只是个贵人位份,按宫里规矩,要嫔位以上的主位娘娘才能抚养孩子,她现下住在承乾宫,所以她的孩子自也是记在承乾宫佟妃娘娘名下的。

  好在佟妃为人和善,并不会拘着不让孩子与她亲近,搬到这畅春园后,更是直接准了小十五每日来她这用晚膳。

  但王贵人也懂规矩,小十五去安清庄子上的事,她自是也要去给佟妃回禀的。

  “娘娘,佟妃娘娘不是说了吗,在畅春园十五阿哥的事,您看着办就好,为何还要专门过去一趟?”宫女不解道。

  王贵人摇了摇头,回道:“娘娘这么说,是娘娘宽宥,但咱们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

  她很是有自知之明,这些年她虽一直很受康熙宠爱,但因着是汉妃,也一直谨言慎行,她不贪心,只希望能护着她的孩子能平平安安长大即可。

  当然,至于那些在宫中善待过他们母子的,她也会感激于心,如佟妃娘娘,又如五福晋。

  *

  张府门口,张廷玉刚下马车,便被他爹身边的人拦了下来。

  “少爷,老爷让您回来去趟他书房,他说有事找您。”

  张廷玉不由一愣,“我爹找我?你可知所为何事?”

  那下人摇了摇头,“回少爷,奴才不知,老爷只交代说让您过去,并未说其他的。”

  张廷玉不由纳闷了起来,他爹平日里可是鲜少会让人在门口拦他的,这般着急,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他想到这里,也不再耽搁,慌忙朝着他爹的书房赶去。

  “爹,您找我?”张廷玉一脚刚迈进书房,便忍不住问道。

  张英本来在看书,听到这话不由抬起了头,“哦,你回来了啊,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你这几日在五福晋那学的如何了。”

  张廷玉怔了下,脸上闪过丝诧异:“您就为着这事?”

  张英看着这倒霉儿子,心里就忍不住生气,这小子去了五福晋那庄子好几日了,每日回来就往自己院子一钻,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也不知道来主动找他说说情况。

  要不然,他能特地让人去门口堵他!

  还有,什么叫就为了这事?

  合着这会不是这小子求着自己想向五福晋学着种田的时候了,真是白瞎了他费劲这么一番折腾如了他的愿。

  “对,就为了这事。”张英没好气道,“你爹我当初费了多大功夫把你送到五福晋那学种地,怎么,现在还不能问问了?”

  张廷玉看他爹吹胡子瞪眼的样子,立马悻悻地摸了摸鼻子,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您当然能问了,只是我见您让人去门口专门拦我,这不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

  张英冷哼了一声:“不想让我叫人去拦你,那你倒是自己过来啊。”

  张廷玉自也不傻,立马明白他老爹这怨气是从何而来了,忙说道:“爹,您这真是冤枉我了,不是我不想过来,确实是这几日太忙了,五福晋每天除了白日里带着我们在试验田里忙活外,晚上回来都会布置许多功课,我这真是没抽出时间来。”

  张英见他这样倒也不像作假,也没再揪着这事不放,“我听说五福晋在小麦收割后,在尝试着种玉米?”

  这几日,关于五福晋在旱地尝试冬小麦夏玉米连作的一年两熟的事情,在朝堂上都传来了,但奈何康熙并未明说,他们知道的也有限,仅有的一些消息还是从那些跟着五福晋上课的人那听来的,但基本都这边听一句那边听一句的,也没个准确的章程。

  因着张廷玉也在此次农事学堂名单中,这几日不少人找张英打听,但他哪里知道啊,自从这五福晋开课后,他连张廷玉的影都没见过。

  这不,才有了他让人去大门口堵着他的这一出。

  张廷玉也没兜圈子,从头到尾把这事都说了出来,一点没有隐瞒,包括第一日安清和那些农政司官员的对话。

  张英听完后陷入了沉思,好一会才开口道:“你觉得,这事有戏吗?”

  张廷玉顿了下,轻点了点头,“根据这几日的相处,我觉得五福晋不是那种无的放矢之人。”

  相反的,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安清对于此事像是胸有成竹的样子,虽然她并未公开表示过什么,但却莫名就给了他这种感觉。

  也可能是她在种地之事上表现的太过游刃有余了吧。

  说罢,张廷玉突然想起了什么,忙把随身带着的一个册子拿了出来,“爹,您看,这是五福晋发给我们的沤肥制肥的册子,说是她这些年的心得。”

  提起这沤肥制肥之事,他就不由想到安清昨天让他们亲自沤肥之事,当时除了几个农政司的官员外,包括他在内的学生基本都吐了,但五福晋一个有身孕的人却一点反应没有,可见之前这些事她定没少做,也是很让人敬佩。

  张英闻言,忙结果他手中的册子看了起来,但不得不说,他越翻神色也越发慎重了起来。

  他虽不太懂种地,但也知肥料对庄稼的重要性,而五福晋这个册子上涵盖了不少制肥沤肥的法子,讲解很是详细。

  特别是她竟提到了庄稼长到什么阶段,施用那种肥料最有效,这种说法之前可是从来没有人提过的啊。

  “爹,怎么样,看完是不是觉得很厉害?”张廷玉问。

  张英抬头看了他一眼,随即轻点了点头。

  两人都知道这句很厉害是指什么,不止是说安清在种地上的能力,还有她那份不藏私的心。

  “若真像你方才所说,这旱地冬小麦夏玉米连作的一年两熟的难点主要是在于土地肥力不够和农作物轮作带来的一些病虫害问题,那如今看来,倒还是真的有谱。”

  土地肥力这块瞧着已然有了眉目,农作物病虫害问题更是五福晋向来擅长的领域,好像这事看着也没这么难办了啊。

  若是北方的旱地真能把这一年两熟的连作制推广开来,届时不仅国库能丰盈起来,百姓们手里也将会有更多的余粮,那这可就是大功一件之事啊。

  张英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你好好跟着五福晋学种地,若是真有这方面天赋,考不考科举都成,为父也不会逼你。”

  以前他觉得科举走仕途比什么都重要,但现下却突然觉得,若是真能在种地上造福百姓,那也是大功一件,不必当官光耀门楣差哪里。

  张廷玉见状,忙摆手道:“别呀,爹,您真是高看我了,关于种地的天赋,我还真没多少。”

  这几日他算是彻底明白,他在种地之事上真的是一窍不通啊,因着之前总去农政司,他下意识便觉得自己在种地之事上虽不说多精通,但总不至于是门外汉吧。

  但谁知跟着五福晋学这几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何其天真,他这种就是妥妥的门外汉。

  毕竟,种地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就如比一个简单的翻地,怎么翻,翻多深,还各都些什么讲究等等,他都不知道五福晋是怎么明白的,或者说她是经过多少次尝试才总结出来的啊。

  就冲着这份耐心,张廷玉就很清楚,他不成。

  说罢,他不知想起了什么,忍不住看了他爹一眼,嘟囔道:“再说了,我也是有政治抱负的,您不能如今自己个官途亨通,就视当官如粪土了,我还是很喜欢走科举这条路的,您可别妨碍了我的仕途啊。”

  前些日子张英被康熙提拔至了相位,并任命其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可不就是张廷玉口中的官运亨通嘛。

  张英本来还在为自己的开明感慨,一听这话,气顿时不打一处来,这臭小子说的什么混账话,什么叫他官运亨通,就想妨碍他的仕途啊。

  他气的吹胡子瞪眼,指着这倒霉儿子吼道:“给老子滚出去!”

  张廷玉见状,忙缩着脖子灰溜溜地小跑出了他爹的书房。

  相比于被儿子气的吹鼻子瞪眼的张英,与此同时的清溪书屋,康熙这个老爹在见过几个儿子后,鲜见的笑容满面。

  方才九阿哥他们几个回到畅春园后,便直接来找康熙了,表示想在跟着学种地这些日子,住在他五嫂皇庄上。

  不知他们几人是怎么说的,康熙竟然直接就应了下来。

  待几日离开后,康熙摇了摇头,冲着身旁的梁九功说,“瞧瞧,他们几个平日里打打闹闹的,今个倒是团结。”

  梁九功笑着回道:“都是骨肉至亲,平日有些小矛盾正常,但总归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皇上您不用担心。”

  康熙听到这话,眼底闪过一抹幽深,脸色也不由好了一些。

  梁九功见状,也默默松了口气,他方才说那话,看似是在说九阿哥他们,实则也是在变相地宽慰皇上。

  今日在朝堂上,大阿哥和太子又争吵一番,且瞧着那架势,两人似有水火不容之势。

  这些年来,康熙虽有意纵着大阿哥和太子较劲,不让太子一家独大,以此来平衡朝堂上的各方势力,但他怕是没想到会走到这般局面吧。

  梁九功隐约明白康熙的心思,他怕是在担心,以如今大阿哥和太子这般,待他百年之后,太子登基,又会怎么待大阿哥呢。

  不得不说,梁九功不愧是待在康熙身边多年的老人了,对他的心思确实能拿捏个七七八八。

  康熙之前一直坚信,他有能力控制节奏和掌握一切,这些传统的帝王之术,自登基以来,他做的都很好,但今日看到大阿哥和太子在朝堂上争的面红耳赤的样子,却突然有些恍惚了。

  也许是他多想了吧,是啊,总归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啊……

  康熙吐出了口浊气,随即抛开这些心思,拿起旁边的奏折看了起来。

  自打安清那农事学堂在皇庄上正式开课后,胤祺每日都会写一份详细的奏折递过来,甚至还会附带安清每日授课内容。

  今日附带的是一份制肥沤肥的册子,是在安清发给张廷玉他们那份心得基础上,更加详细的总结,也包括前几日他们这些学生翻阅农书找到的一些有效的沤肥法子。

  康熙看完后,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关于安清想尝试冬小麦夏玉米连作的一年两熟制的事,他自是知晓的,在开课之前安清给他的那详细计划书中就有,他对此很是期待,毕竟这若是成功了,意味着什么没人比他更清楚了。

  不过,想到方才小九他们几个对安清那庄子的描述,康熙也不由来了兴致,那皇庄赏给安清也大半年了,他这听着她那试验田好像还整的挺有模有样的啊。

  过几日吧,等找个机会,他倒是可以去亲自观摩一番,顺便也亲眼瞧瞧那农事学堂。

  说起来,这可是他们大清第一个农事学堂啊。

第83章 五福晋83

  安清和胤祺似是都没料到,康熙竟这般轻易就松了口,第二日,所有的阿哥竟然都被打包送了过来。

  两人无奈,但也只能全盘接受,为了安全起见,胤祺又去找康熙要了些侍卫过来。

  至于伺候的人嘛,这倒不用他们担心,既然是被打包送过来的,那他们近身伺候的人自是也跟了过来,整体来看,安清只需提供住处和每日的饮食即可。

  住处自是没什么好说的,她这庄子不小,安排他们还是绰绰有余的,至于吃食嘛,就是有些辛苦春晓了。

  毕竟,除了小十五外,剩下的几个都是处在半大的小子吃死老子的阶段,最可气的是,这几个竟然全盯着春晓的手艺,安清无奈,只能从庄子上调来几个厨娘,每日负责给春晓打下手,也让她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