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173章

作者:迷途未返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种田文 轻松 穿越重生

  而自古以来,与饥荒相伴生的就是‘人相食’三个字,‘两脚羊’这一词便是灾荒年对人的代称。

  前朝远的暂且不说,就从康熙继位后看,基本每隔上几年便会出现一次饥荒,康熙元年的吴川大饥,康熙七年的应山、无极大饥等等,这期间最近最严重的一次饥荒便是康熙三十一年,洪洞、临汾、襄陵、富平、盩厔、泾阳、陕西多地出现大饥。

  康熙三十一年的那次大饥,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场景,朝堂中不少人至今仍历历在目,包括康熙在内。

  但从灾情规模和受灾地严重程度来看,这次山东的情况远比康熙三十一年那次要严重的多,当时满朝文武瞬间严阵以待,康熙随即准许山东开仓赈济,更是第一时间命截漕米五十万石,差大臣三路往赈饥民。

  那会大家都以为此次山东定是难逃一劫,毕竟,赈灾的米粮有限,撑的了一时,但久了就难说了,可灾荒本就不是一时能解决的了的。

  但让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前几年在山东、河南等北方地区推广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一年两熟制,使得百姓们手中的余粮丰盈了不少,所以,百姓们靠着手中的余粮和朝廷赈灾的粮食,竟差不多撑过了去年的饥荒,神奇地完成了自救。

  这也是康熙以及满朝上下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安清推广的这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一年两熟制的重要作用,在关键时刻是真真实实救了无数百姓的命。

  但祸不单行,众人还没高兴多久,山东却在今年春夏却仍然阴雨连绵,河决海泛,最让人担心的情况还是出现了,大雨再次引发水灾,山东境内九十四州县再次罹患。

  山东接连两年遭受了如此大的天灾,这个时代百姓们都是靠天吃饭,抗风险的能力本就弱,能撑的了一个灾年便已经是极限。

  所以,今年山东境内还是大面积爆发了大饥。

  山东本就是大清的人口大省,遭遇了如此连年天灾,百姓们哪里还能有活路,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只能等待着朝廷的救济。

  不错,这几年朝廷确实国库充盈了不少,但应对如此大的灾情,那还是非常吃力的,也撑不了多久。

  这会恰好又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地里的粮食还未成熟,各地的余粮经过一年的消耗也都严重不足,康熙在想发设法多处调粮无果后,眼瞧着山东境内即将出现饿殍遍野的情况,蒙古那边却递上了折子,说是有粮可帮助朝廷赈灾。

  消息传过来时,不止是康熙,满朝上下无人不震惊于此,要知道早些年蒙古各部可是每年都要上折子求朝廷要救济粮的啊。

  虽说最近几年,大家隐约也知道蒙古垦荒农耕之事进行的还算顺利,没想到他们在这时候却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

  “启禀皇上,科左后旗带头运来的第一波救灾粮,已经到达灾区前线,虽大多是番薯,但对灾民而言却也都是救命的粮食,百姓们终于不用再挨饿了。”户部尚书马齐禀报道。

  这次灾情面前,蒙古各部中第一个上折子的便是安清的阿爹,他们科左后旗本垦荒耕种面积最大,也最成熟,这两年部落里番薯推广种植基本普及了下来。

  再加上,四公主在清水河一带租给他们部落的八千多亩地,这两年也是连年丰收,所以,部落里余粮充足也是正常。

  在科左后旗率先表态后,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以及四公主等人也紧跟其后,代表其所在部落递了折子过来,表示可以运出一部分余粮赈灾。

  再然后,蒙古其他各部也纷纷响应了起来,毕竟这几年,康熙让安清的二哥等人在蒙古各部鼓励垦荒之事,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再加上番薯高产,他们虽没有科左后旗余粮这般充足,但也还是有结余的,拿出一部分帮助赈灾倒也是有能力的。

  康熙听闻灾情稳定下来后,轻吐出来口浊气,这些日子悬挂在心头的大事总算能落地了。

  此次山东大饥,他是真的没料到最后竟然是从蒙古各部调度赈灾,心中对此次起到带头作用的科左后旗及岱布父子也越发满意了起来。

  但不管是康熙,还是满朝官员,他们也都是知道,这次蒙古之所以能在如此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归根到底还是在安清的身上。

  是她搞出了番薯藤种冬藏技术,让蒙古各部近几年可以推广开这种高产农作物。

  还有之前各地调度余粮时,他们也明显发现,因为安清这些年在种地上各种功绩,也实实在在让各地收成增加了不少,这要是换做早些年,朝廷可拿不出这么多赈灾粮。

  若说之前大家都没什么具体的实感,但此次却清楚地认识到了,安清这些年到底零零散散拼凑在一起做了多大的事,她影响到了千千万万的百姓,也在无形中巩固了大清的根基。

  晚上放衙后,胤祺回到府邸,第一时间便把山东灾情之事告知了安清,他知道她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关注着前线的灾情。

  听到科左后旗的第一波救济粮已经运到灾情前线时,安清发自内心地笑了出来。

  到了就好,有了粮食百姓们就不会挨饿了。

  胤祺看她这样子,也忍不住跟着扬了扬嘴角,“就这么高兴啊。”

  安清使劲点了点头:“对啊,当然高兴了,就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对清朝灾荒史稍有了解的都知道,康熙四十二年至康熙四十三年期间,山东是全国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旱涝迭加,出现大饥,史称“山左奇荒”。

  “人相食,民生大半,至食屋草。”

  安清当时看到史书上这短短几行字,眼前出现的却是百姓们食不果腹的场景,十月秋方尽,农家已绝食,能在这种大灾之年撑下来的,少之又少。

  人最怕的就是天灾人祸,人祸还尚可想发设法避免,但在天灾面前,人却无能无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灾后救灾的各项事宜。

  这几年,安清一直都有在默默筹划,她虽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大的能力,但还是想为这些灾情中的百姓们稍稍谋出一条生路来。

  所以,她推广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山东向来是种植小麦的大省,这种一年两熟的法子是让他们余粮充盈最快的法子。

  还有在蒙古各部推广番薯种植,也是想着在改善当地牧民生存条件之余,也能在关键时候给灾区伸出一些援手,毕竟,蒙古地区普遍还算是风调雨顺,没什么山东这种连年大灾的情况。

  她之前做的所有努力,在这次发挥了最大的作用,作为一个农学人,她在此刻觉得无比的自豪,也前所未有的满足。

  胤祺静静地看着烛光下人儿,心里也忍不住为安清骄傲。

  她何止是了不起啊,这些年来,她踏实做的每一件事,在这一刻却显现出这么直观。

  尤记得在江宁府那次,她面带期待地说想让更多人能吃饱饭,能活下去,如今她却是真的做到了,她让此次山东饥荒中无数百姓活了下来。

  这是何等了不起之事。

  安清高兴一番后,突然想起了正事,问道:“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请皇阿玛来咱们府里啊,折子可写好了?”

  胤祺回道:“我想着过几日就去说,山东灾情如今也暂时控制住了,皇阿玛想必也有这个心情。”

  安清点了点头,说道:“我今个进宫也同皇玛嬷和额娘说了,她们说支持咱们的决定,皇玛嬷还说了,若是需要她同皇阿玛开口,你尽管去同她讲。”

  说罢,她似是想起了什么,“按照时间看,我二哥的折子应该也递到皇阿玛那里了。”

  胤祺轻‘嗯’了声,“那咱们先等着吧,若无意外,皇阿玛定会先召见你。”

  安清也这么觉得,但还是有些不太确定,“你觉得皇阿玛能同意吗?”

  胤祺沉思了一瞬,回道:“经历过此次山东大饥之事,我想皇阿玛应该也意识到了蒙古各部及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很大可能会同意的。”

  安清听他这话,瞬间放心了不少。

  如今京城是多事之秋,她和胤祺之前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暂时避出京城去,但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康熙是否会同意。

  按照安清的打算,她是想去东北奉天省筹设一个大型的农事试验场,那里地大物博,如今尚未开垦耕种的土地很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对如今的大清而言,兴办农业教育和筹设农事试验场对改进农业条件这块还是很必要的,这几年农事学堂已经算是上了轨道,安清也有意识培养了几位农政司的官员,编写了一些基础的农学书籍,接下来由他们来授课也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

  毕竟,农事学堂一开始的定位就是科学种田农事速成班,不涉及科研这块,那些基本知识都是现成的,也没什么难度。

  至于筹设农事试验场这事,她是准备从各地引进栽培各种农作物,从而在种植的过程中进行改良品种,推广反复试验后,再推广给普通百姓,这也是推动农业发展很重要的一步。

  而她后罩房的那农庄,就是这农事试验场的缩小版,这次邀请康熙来农庄参观,也是想着好说服他。

  当然,为了能更好地说服康熙,她也加大了筹码,让她二哥给康熙递了份折子,讲明了下蒙古各部盐渍化的土地占比,她过去也能顺带着帮着治理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只是康熙这两年显然比之前敏感多疑了不少,他又向来忌惮胤祺同蒙古各部接触颇深,所以,他们这次是否能达成目的,还尚且是一个未知数。

  接下来,难免要少不了一通博弈了。

第117章 五福晋117

  此次山东救灾之事,让康熙和满朝文武清晰认识到了垦荒开发和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性,尤其是北方地区。

  南方在历朝历代都是天下闻名粮仓的存在,那里土地相对肥沃,水源充沛,气候条件也适宜种地,但有一个问题是,南方虽然耕地相对较多,但人口密集度也高,人均粮食产量也堪堪够百姓们糊口而已,别说出现像山东这种大灾,小灾都根本无法自顾。

  康熙看着户部最新提交上来的新增人口与耕地统计的数据,眉头紧皱,人地矛盾如今又严重了不少,若是再任其发展下去,定会成为朝廷的隐患。

  他放下手中的奏折,看着下首的一众大臣,问道:“你们对此都有什么想法?”

  众大臣面面相觑,显然一时之间谁也没有好的法子。

  康熙看向下首的张廷玉,直接点名道:“张廷玉,你在农事学堂也待了好几年了,你先来说说吧。”

  张廷玉闻言,忙拱手回道:“回禀皇上,微臣惭愧,学艺不精,只算是有些拙见,不知能否可行。

  康熙摆了摆手,说道:“无妨,说来听听便是。”

  张廷玉组织了下语言,开口道:“南方的土地既然开发的差不多了,那也只有在土地利用率上下功夫了,但南方地区和北方不同,南方因气候温暖和生长季节长的原因,多熟制复种模式也早已经发展很成熟了,这一点想必户部和农政司的同僚都很清楚。”

  朝堂上不少大臣都下意识跟着点了点头,这里不止是户部和农政司的人,还有一些去南方外放任职过的官员,都曾身为一方父母官,对这些自然也都有所了解的。

  在南方双稻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在前朝就已经很普遍了,部分地区比如像广东、福建等地还形成了麦、稻、稻,或油菜、稻、麦的三熟制,复种指数可谓是大为提高。

  这也是南方地区向来富硕的原因。

  只是,旁边一位大臣不解地问道:“张大人这话是何意,南方土地利用率既然已如此之高,哪里还有提高的余地,又谈何在这方面下功夫呢?”

  众人也纷纷点头附和,康熙也不由看了过来。

  张廷玉在满朝文武质疑的目光中,不慌不忙地讲道:“方才咱们说的这些都是指南方的传统农业区,但据微臣所知,南方还有不少的山区、半山区或丘陵地区土地贫瘠的地区,这些地方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微臣记得之前五福晋在课堂曾提过一个理念,叫‘杂粮南传’。”

  “像玉米和番薯这种杂粮,种植时对土地要求没这么高,而且产量又不低,倒是可以暂时缓解民食的问题。”

  这话一落,众人不由也思考了起来,特别经历过此次山东灾情,大家对玉米和番薯能活命之事算是有了深刻的认知,南方那些山区土地本来就不适合种水稻和小麦,若是用来种植这对土地没这么高的‘杂粮’,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法子。

  张廷玉见众人理解了,也没再多说什么,而是话锋一转道:“至于北方的土地,据微臣所知,黑龙江军屯田的产量并不是很可观,微臣觉得倒是可以从这一块好好发发力。”

  康熙听到这话,下意识抬头看了张廷玉一眼。

  黑龙江寒地黑土,滋养天成,目前是以八旗官兵为主的官庄旗地、官田为主要形式进行屯田开垦。

  但由于当地地寒霜早,霜冻灾害等情况较为常见,再加之当地的农耕技术比较落后,官兵也不谙耕种之事,所以,屯田开垦根本满足不了基本需求,大部分军粮仍需由盛京、吉林远道运送而来。

  但那里土地如此广阔,若是能充分地利用起来,前景确实很是乐观,旁的先不说,若是能实现自给自足,至少盛京、吉林等地就不用再给其供应军粮了。

  可现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当地情况比较复杂棘手,像‘地寒霜早,霜冻灾害’这些情况,现下根本就没有很好的应对之策,那谈何提高当地的农作物产量。

  康熙沉思片刻,问道:“你既已提出,可是有什么法子?”

  张廷玉摇了摇头:“回禀皇上,微臣有愧,这些前朝并没有先例,微臣在种地一事上也只是学了些皮毛,像这种需深度探索钻研之事,更是做不来,也没这方面天赋。”

  至于谁有这方面天赋,那则不言而喻了,满朝文武脑子里都同时闪过了一个人,五福晋!

  像这种需开辟农业先河之事,若说真有人能做成,想必也只有她了吧。

  这点旁人都能想到,康熙自是也不例外,他不由又想到胤祺昨个递上来的折子,心里越发不确定了起来。

  朝会结束后,康熙单独留下了李光地、张英和马齐几位大臣,商议政事。

  他也没兜圈子,直接把从蒙古那边递来的折子拿出来,让他们轮番传阅着看。

  这折子是安清的二哥色布腾多尔济递上来的,近几年来,他们在蒙古各部之间穿梭,在蒙古各地传授农耕之事基本完成了,他这次上折子是想请命,去尝试治理前些年因蒙古各部垦荒不当造成的草场生态退化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草原盐渍化。

  农是国之根本,若说之前人多地少,对劣质土地的开发和改良没有紧迫感,但随着这几年人口越来越多,荒地也多已被复垦,那改善劣质土地确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要知道这盐渍化可不止漠南蒙古那边有,漠北和漠西也存在这种情况,另外,像河南豫东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东北多地,也有因盐渍化、盐碱化等劣质土地。

  若是真能有法子改善,这对大清而言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之事。

  但色布腾多尔济折子中也提到了,他们目前对这种情况毫无头绪,需要朝廷派适合的农耕专业人员给予帮助。

  至于这个适合的农耕专业人员是谁,心里也有了谱。

  康熙见三人看完折子后,他也没着急开口,而是让梁九功把另一份折子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