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第374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没想到左右训导给他留的后路,他竟然真的可能会用上?

  给夫子们写信的时候,他还写了自己的隐隐的担忧,讲自己估计真的要再等三年来考。

  信件寄出去没几天,便是那个最重要的日子,四月二十二。

  四月二十二,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跟他们去考试头一天相比,气温都升高不少。

  还跟之前一样,榜单未张贴出去,无数人等着过去。

  更有等着榜下捉婿的,只看哪家好儿郎,便想去说媒。

  武营还特意嘱咐了邬人豪:“一定要看好纪元,不要让他被人捉了去,他的相貌年纪,简直是女婿的最佳人选。”

  纪元无奈:“我说不定会落榜。”

  白和尚跟高老四头一个道:“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

  纪元都押对题了,还能落榜?

  他们不信。

  他们甚至对自己上榜都有些信心,名次不高,那也是好的啊。

  都知道,会试暂时不分一甲二甲三甲,只分正榜跟副榜。

  正榜还要排名。

  从第一到一百七十,依次列出。

  他俩都差不多,纪元还能落榜?纪元还能在一百七开外?

  不可能的。

  纪元心道,你们是不知道我做了什么事,知道的话,估计这会都不敢去了。

  但纪元想着,都到现在了,朝廷也没派人来抓他,估计也懒得计较。

  毕竟本朝不兴文字狱,顶多不爽他而已。

  不爽他的下场,便是直接落榜。

  哎,管他呢,去看看。

  比他们先到的还有滇州府的董康他们,以及建孟府其他人。

  大家在京城备考,各有各的住处,并不像在府城那样方便。

  好在会试贡院前的空地很大,否则还容纳不了这么多人。

  各地的考生此刻才真正聚在一起。

  之前被大家分成的三类,同样要站在这一起等榜。

  所聊的内容也是一样的。

  “今年近四千考生,为什么只有一百七十名额?”

  “已经可以了,比上次乡试还多了二十。”

  “才二十,科举是不是越来越难了。”

  “谁说不是呢,不过听说,有种文章很得便宜,还是要学一学的。”

  “还是不想学了,最好这次上正榜。”

  这位同学,你说得是不是太实诚了啊!

  大家虽然都是这么想的,但不会说出来啊!

  国子监的考生们也在,他们基本都穿着国子监的衣裳,看着跟别人便与众不同。

  董康酸酸的:“哎,怎么来看个榜单还要穿国子监的公服,好显摆。”

  话音落下,没想到还被人听到了,对方一抬头:“怎么了?不行吗?”

  “有本事,你也来国子监。”

  如今能进国子监的,要么家里有人,要么自己天赋异禀,后者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

  要说前者,纪元他们想都别想。

  所以但凡进去,那就是家世跟势力的象征。

  之前书店里做了排名,前三都是国子监的学生。

  其中一个叫宋留群的,很多人都说他很有可能是今年会试的第一。

  算是热门人选了。

  白和尚跟高老四面上表情都没变,心道,估计不如纪元。

  他们见过太多所谓的天才,都在纪元面前丢人。

  估计这个也差不多。

  对方今年二十七,纪元甚至只有十五,所以就算纪元没考过他们,也还是纪元厉害。

  纪元也就是不知道他俩的想法,不然肯定会赶紧反驳。

  纪元紧张的点跟他们完全不同。

  他心道,落榜都不是最坏的结果。

  等着看吧。

  除开国子监的宋留群之外,还有几个来自江浙,还有一些闽地,这些都是科举人数极多的地方。

  他们同样紧张,说的话纪元听不懂,多半也是讨论此次题目。

  来看榜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有士兵出来维持秩序。

  之前喜欢看热闹的程小姐此刻却在家中。

  她家只有自己跟五岁的幼弟,幼弟的奶娘还问:“大小姐,您平日不最爱热闹,怎么不去看榜啊。”

  程亦珊道:“没什么意思,等他们试卷出了再说吧。”

  丫鬟跟着道:“小姐是昨天晚上积食了,不想出门。”

  说话间,程亦珊娘亲走过来,听说闺女积食,坐到她身边,轻轻给闺女揉肚子:“吩咐人煮山楂汤过来,怎么这样不小心。”

  程亦珊今年十四,放在旁人家中也该端庄些,但在自家人这,却还是小孩的姿态。

  程亦珊撒娇道:“不喝山楂汤,有些苦涩。”

  程娘子拿女儿没办法,只好吩咐下人:“做些消食的软糕,不许放糖。”

  说起来,今日工部营缮司郎中程大人还在公务,他则更关注会试揭榜。

  每年会试成绩一出,朝中不少人都会去结交新科进士。

  程大人好奇,他堂弟极为看重的纪元,会是个什么成绩。

  若纪元成绩不错,自己能不能就此机会,举荐程教谕,好让他不在县城,总要挪挪地方。

  朝中不少人,今日同样无心公务。

  许多官员的子侄可能都在等着会试成绩,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不担忧。

  不过也有官员,都开始接受祝贺了。

  宋留群的父亲,程大人的上司,工部左侍郎宋大人就是其中之一。

  他儿子素有才名,在整个国子监都是有名的。

  而且今年不过二十七,那可是正当年。

  宋大人笑着道:“谁知道他考得如何,只要能上榜单,便是祖坟烧青烟了。”

  此话自然是自谦。

  国子监的夫子们讲,他儿子的文章十分出彩,按他们来看,绝对不会下前三。

  甚至可能是会试第一。

  会试第一,会元。

  那他儿子就是连中两元了。

  上次乡试,他儿子就是乡试的解元。

  宋大人深吸口气,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家一族在朝中为官的不算少,最厉害的已经在翰林院做大学士了,也就是他的亲叔父。

  那位也看重他儿子,只要这次排名不错,他们这一支就真的能起来。

  要说对手,自然也是有的。

  贵妃娘娘的外甥今年也在考试,在国子监考试里,不是他第一,就是自己儿子第一。

  而那位,也确实是真正的高门望族。

  宋大人把脑子里文章不错的学生都过了个遍,突然听到同僚道:“咦,这文章汇集,还有这等文章呢。怎么排名到五十多了。”

  排名五十多?

  那会是什么厉害人物吗。

  宋大人虽然不太感兴趣,但等着放榜呢,还是去瞧了瞧。

  那官员手中拿着的,正是纪元买过的《文章汇集》,一本十五两银子那个。

  朝中官员,大多都是科举上来,自然会对科举文章感兴趣,如今会试结束,那书店便宜处理这些书,不过五两银子一本,这官员顺手带了一册。

  左右这会无聊,便翻看翻看。

  前面的文章也还好。

  但翻到五十几名时,这建孟府纪元的文章,倒是有些不同之处。

  此书收集的是考生们的乡试文章,准确说,收集的是四书文。

  五经多杂乱,每个学生的考题可能还不一样,所以比较四书文是最合适,最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