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他们一群人在农田里忙了许久,忙到很多人都说他们不像官吏。
还说田老农他们,被官府调过去,还是要种田。
现在呢?
现在看看,他们到底做出什么贡献!
种田怎么了,种田才是万物根本!
他们试验田都标注到五十多号了。
以后说不定还有五十多代。
总之,他们会一直种下去。
纪元看着,对刘同知道:“只要有他们在,宁安州就会安稳。”
以后的宁安州,不在于他,也不在于任何某个单一的人。
只在此地的稻种,在此地的百姓,此地的农人。
刘同知则道:“不用安慰下官。”
“您确定什么时候走了吗?”
“下一个任期会去哪?”
纪元并不知道。
他可以提前选。
但他准备回京城再说。
一般来说,有两个选择,他把自己想去的地方告诉李首辅,李首辅帮他处理好调令的,到时候直接从这个任地去往另一个任地。
期间不用回京城,对官员来说很是方便。
但纪元准备回去一趟。
可能,还会回来?
不一定是宁安州。
但可能会回来滇州府某个地方。
不过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刘同知叹口气,他还是发愁啊。
也就是宁安州百姓们还不知道这回事,等他们知道了,只怕要闹翻天。
其实不光本地官员们关注这件事,就连附近几个州府都在打听。
纪元虽然在宁安州当知州,但对他们周围都有影响,还是积极正面的影响。
武新府跟滇州城那边,一边担心纪元一走,橡胶作坊还会有变故。
另一边则是别的心思。
纪元如果不排斥滇州府的话,要不要到他们那做事?
直接做个府衙的同知,绝对也是高升。
宁安州的百姓都不知道,他们的知州大人任期还没到,已经被各方“预定”了。
如今宁安州百姓要面对的。
便是本地有史以来,第一次夏税。
此次夏税,收的是人头税。
等到秋税的时候,要交的便是田税。
就在各家准备好银钱,粮食,布匹的时候。
本地的橡胶作坊,染布作坊忽然宣布。
本地一部分人的人头税,由他们来交。
当然了,必须是家里种田的。
准确来说,所有农户的人头税,这两方包圆。
程亦珊所在的印刷作坊在听说这件事后,也来凑了一份。
她们的印刷作坊刚刚开始盈利,但她明白其中的意思。
经商的,做买卖的,赚取大利润的,要自动让利。
为的,大概还是稳定本地的农业。
他们这些人不事农业,不种粮食,还要吃粮食,便要有自知之明。
宁安州上下百姓,都觉得不敢置信。
人头税就这么免了?
不对,是有人代交了?
啊?
这也太好了吧。
此事自然有纪元插手。
他过手本地账目,自然知道本地橡胶盈利绰绰有余。
让本地橡胶作坊,染布作坊割肉,他们肯定心疼。
可此事也必须要做,你们挣大钱,做大买卖。
另一边,农户们提高粮食产量,粮食价格又便宜了,那不种田的人,岂不是过得很爽?
所以,这个人头税,他们必须出。
或者说,想要在本地做橡胶买卖,他们就要出。
甚至滇州府的所有橡胶作坊,以后都要如此。
他们或许有不满,但全都淹没在农户们欢呼的浪潮当中。
这些农户们可不是松散的一个个人。
里面还有伐木会的各个成员,所以即使纪元走了,同样能彼此牵制。
秋日的田税或许没办法,也只能提高产量,减少农户们的损失。
但这些杂税,纪元要想办法给免了。
此事馋得周围百姓都想来宁安州。
别说什么景国人,河辉国的人。
便是昌盐郡,乃至永临县,甚至镇南关的人,都想来宁安州鼎定居啊。
急得当地长官赶紧联合本地商会。
不说全出,你们也补一部分吧?
不补?
不补本地人可全都跑了,你们货物卖给谁?
有些官员,甚至隐晦责问纪元。
但纪元的回复只有一句。
“宁安州研究出新稻种,有兴趣吗?”
“种植周期三个月,亩产四百斤那种。”
一句话,这些官员瞬间变脸。
责问?
什么责问?
我骂我自己呢!
第147章
化远四十二年七月。
一个从水路下来的商队,带着各地的货物在永临县附近的一个城池卸下。
这个商队的人叫苦不迭,有码头的这个城池,道路也太差了。
领队的人道:“再坚持一下,到了永临县就好了,永临县往宁安州方向,道路修通了!”
真的假的,不是说去年年底才动工吗。
一路颠簸,终于到了永临县。
在永临县卖出一部分货物之后,再前往宁安州。
以前想去宁安州买橡胶,还要绕路到镇南关,然后再去宁安州。
现在不用了,直接过去即可。
商队的马车走在这上面,很明显能看出不同。
这些路面硬化得刚刚好,既不会太硬伤了马蹄,也很平坦,能更省力。
“真的修好了啊。”
“这速度可真快。”
“到宁安州,我必然要吃一碗鸭粉汤。”
“他们这里的稻香鸭确实美味。”
路途顺畅,到了宁安州,领队感觉,比他去年来的时候,此地好像更繁华了,人也更多了。
如今还是稻子马上收获的季节,山脚的梯田,怎么看怎么漂亮。
上一篇: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
下一篇:在豪门当妈宝女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