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一家,反派弟弟忙开荒 第134章

作者:青杞 标签: 穿越重生

  也不能怪他,他这一回来,村里人就跟找到了主心骨似的。

  要说最高兴的,就属放学回来的大头了,快一个月没见到文修易,大头恨不得整个人都粘在他身上,走哪跟哪。

  文修易也想念这小幺儿。

  家里伙食好了,又养了乳牛,如今每天文瑶都让家里的几个孩子包括她和文娣文英,还有罗氏跟文老汉每天早上一人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再吃点别的早饭。

  加上大头他们三个小不点天天跟着巡风练武强身健体,这体格长得那叫一个飞快,文修易要不是劲大,都快抱不动了。

  大头不光粘着他,还缠着他说府城的事。

  文修易说着,不光是小的,就连文家其他人也听得起劲。

  这小院,一下就恢复了从前的热闹。

  第二天一早,文瑶爬起来就看见自己屋子外面的鸽子笼里多了一只鸽子。

  她抬脚就往外跑。

  “巡风大哥,是不是李逸来信了。”

  自从李逸回去以后,文瑶每天都好好伺候他留下的两只信鸽。

  第一次收到李逸的来信,是他到京城给他们送的平安信,又问了家里的情况。

  文瑶原本想不回了,但是巡风又说,说不定他家世子还等着文瑶给他回信呢,文瑶就回了一封。

  说的都是家里发生的各种琐事,幸好鸽子带不了太大的纸,不然文瑶就得连家里鸭子下了几个蛋都写上了。

  谁知信鸽飞走没多久,又带回了信,李逸也在信里给她写了不少京城的风土人情和好玩的事。

  这一来二去的,俩人就靠着这信鸽都通了几次信了。

  巡风正蹲在厨房门口喝粥,今天的粥是加了肉丝的,可香。

  见她过来,直接从怀里摸了一个小竹筒递了过去。

  文瑶接过打开,这次的信没有什么风土人情,只有一段话:

  父王带回的玉米,土豆和红薯皇伯伯很高兴,文叔的福气到了,不日恐有圣旨,早做准备。

  简单的一句话,却囊括了所有。

  文瑶差点跳起来,朝着文修易跑去:“爹,你要发达了。”

  文修易闷头吃饭,因为外面已经有人在喊他了。

  “啥啊?”文修易问。

  文瑶将信递给他:“李逸来的信,你自己看吧。”

  字太小,文修易还得眯着眼睛看,待看清上面写的什么,文修易都惊了一下:“哎哟,我去。”一下就站了起来,赶紧把手里的碗给放下了,拿着那张纸来回的看。

  罗氏凑到文瑶旁边问:“你爹疯了?”

  文瑶凑到老太太耳边低语了几句,老太太先是一愣,不敢置信地问:“你说真的?”

  文瑶点头:“李逸亲自说的,错不了。”

  罗氏呆愣了半天,随即放下碗筷就往外走。

  “奶,你干嘛去。”文瑶追了上去。

  没多久文家出双倍工钱,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隔壁新房盖好的事就在村里传开了。

  谁也不知道文家咋就突然这么着急,只是有双倍的工钱,谁还能嫌多啊。

  不仅如此,为了能更快的把房子盖好,文家还多招了好些工人干活。

  罗氏说了,只要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家这房子给盖好,那这段时间就不光双倍的工钱,还管中午和晚上两顿饭。

  就这样,罗氏还担心怕来不及,不停地跟文瑶确定,这是鸽子飞得快,还是来宣旨的人走得快。

  文瑶安慰老太太,这宫里宣旨的规矩多了去了,李逸肯定是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就给他们送来了,等到那边准备好出发的时候,她这都已经收到消息了。

  老太太想风风光光的迎接圣旨,那宅子就必须得赶紧盖好。

  至于文老汉,他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

  文家其他人的意见就更不重要了,所以罗氏压根就没让文瑶和文修易把这件事告诉他们。

  虽然如此,但对于这种事一家人也是一点经验都没有的,只能求助有经验的人。

  文修易带着文瑶找到邱掌柜,邱掌柜对此事并不意外。

  “文兄,我早就说过,你所做的,将是能改变安南国的大事,你所有的福报都在后面,这不就来了。”邱志很高兴,他虽不在官场,但依然替好友高兴,文修易这样的人才,本就不该被埋没。

  只是,如此一来,多多少少肯定会触及某些人的一些利益,毕竟粮食一旦增产,就表示粮食将不会成为某些人手里的筹码,一旦安南国的百姓再不愁吃穿,必然会威胁到一些人的利益,如此一来,文修易必然会被针对。

  只是邱志根本就不担心这点,毕竟此时此刻,站在文修易背后的人,是那与天同齐的那位。

  文修易只是想让百姓们吃饱饭,不再饿肚子,他从未想过自己做这些能从中得到什么,只是能得到认可,他心里还是开心的。

  “福报不福报的,也不求那些了,我就是想问问,这万一真的来了圣旨,我该做些啥?”关键是他也不懂啊。

  邱志摸了摸自己的胡须,道:“陛下圣明,安南发展至此,也跟陛下一向推崇仁政有关,我们的陛下,是个心系百姓的人,对你这样有才之人,陛下只会珍惜,你只管将心态放平,安心等着圣旨来就是了。

  至于要做什么,什么也不用做,你虽有秀才功名,却也只是个普通百姓,若是你准备的太过齐全,反倒不好。”

  既然邱掌柜都这么说了,文修易也回过神来,也确实是自己太紧张了,不就是张圣旨嘛,来了接了就是。

  之后的日子,文修易虽然每天看起来很正常,但只有文瑶和文俊知道,他们爹心里紧张着呢。

  十天后,文老汉他们的新房盖好了,只不过里面的细节还没弄,门窗什么的也只能勉强将靠近路边的先装上,大门做了个新的,反正门一关,谁也看不出来里面啥样,但是一打眼看过来,这也是个新宅子,不像之前那样东一块西一块的乱七八糟了。

  也就是房子才刚盖好收拾干净,县太爷就派人来了,只通知文家准备好,京城来的使团已经到了县城安顿,第二天就会来古桐村了。

  一直被瞒着的文家其他人这时候才知道,他们的大哥/大伯,竟然种地真的种出名堂来了。

第243章 帮忙来了

  这皇帝和太后传旨的人还不一样,太后就来了几个人,东西送到就走了,但是皇帝的宣旨那就是一个团。

  既然得到了通知,那就不能像之前说的那样平常对待了,文家上下几乎都动了起来,除了几个上学的,谁也没出门,家里里里外外的全部都冲扫了一遍,就连大门都擦的蹭亮。

  香案等物品一应俱全,全家老小将自己最好的衣服都拿了出来。

  不光是他们,整个古桐村上上下下,没有一家闲着的,村里的路上,就连一粒石子都找不到。

  眼瞧着天都黑了,村里突然来了几辆马车,直奔文家。

  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鲁伯赶紧跑去开门。

  门一开,腿边就有一个人窜了进去,直奔屋里,一边跑还一边喊:“大头,我娘来了。”

  鲁伯这才看到跟在外面的邱蓉蓉和一堆的人。

  “谢夫人?”鲁伯人都傻了,这位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瑶瑶呢?”邱蓉蓉一边往里走一边问。

  鲁伯指了指院子里:“小姐在院子呢。”

  邱蓉蓉直接带着巧燕大摇大摆的进去了。

  有谢安翊提前报信,文家人都知道邱蓉蓉来了,文瑶迎了上去:“邱姐姐怎么这个时候来了。”瞧着外面,好家伙,陈师傅也来了。

  “姐姐这是干嘛?”文瑶问。

  邱蓉蓉嗔怪的瞪了她一眼:“来给你帮忙啊,今天傍晚叔父送的翊儿回家,跟我说了这件事,担心你明日自己忙不过来,便让我带人过来,明天我醉仙楼歇业一天,师傅伙计我都领来了,就连做饭的家伙我都让他们带来了,你们明天就好好的等着迎接圣旨,旁的什么都不用你操心。”

  说完不等文瑶说什么,就问罗氏:“奶奶,你找个地方给他们带着,另外,明天的席面准备在哪?我好让他们把东西搬过去。”

  罗氏这会也算是反应过来了,赶紧吩咐石嬷嬷拿着他们新房的钥匙,带着人把东西送到那边去,另外,又让其他人都动起来,把柴火等需要的东西全都搬过去,连夜烧灶。

  幸好她催着大家赶工,将厨房什么的都弄好了,灶台也都是早早就砌好的。

  他们只想着迎圣旨,竟将这么大的事给忘记了,也幸好邱蓉蓉来了给了他们提醒,不然的话明日岂不是要失了礼数。

  “蓉蓉,多亏有你,不然差点就出了错。”罗氏道。

  邱蓉蓉笑了笑:“奶奶,您就别跟我客气了,翊儿这小子在您这多亏您照顾教导,您可比她那亲奶奶要好多了,咱们一家人,就别说这么外道的话了。”

  这话邱蓉蓉是真心的,谢家那位老夫人对谢安翊或许疼爱是有,却不如她那长孙,而且对她们母子,更多的是算计,唯有文家的人,将她们母子视作自家人,文奶奶更是,从不区别对待,就算翊儿是客人,也是做错了就罚,做对了就奖。

  不是说文瑶帮着她赚了多少钱而喜欢文家,而是文家这样的氛围让她打从心底的喜欢。

  把人都送到了,邱蓉蓉也该回去了,免得那个老婆子又开始抓着她的错处闹幺蛾子。

  “我得先回去了,不然家里那俩指不定要怎么折腾呢,翊儿我就带走了,明日场合重要,不能让他留下添乱。”邱蓉蓉说完,就招呼谢安翊回家。

  等到母子俩的马车走远,罗氏才拉着文瑶感慨了一句:“蓉蓉多好的姑娘。”可惜白瞎了谢家那王八犊子。

  要说除了文家,就属村长是最激动的了,比文家人还激动的,激动的一宿没睡着,第二天天刚亮就爬起来跑到村里巡视,生怕遗漏了什么地方,给人家使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村长在文家门口晃悠第三趟的时候,文家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村长?”鲁伯看着村长愣了一下,然后赶紧让身后的儿子进去禀报。

  没过多久鲁河就跑出来说老太爷请村长进去。

  鲁伯这才带着村长进了门,到了院子里,看着文家众人,村长差点都没敢认。

  从前跟他们一样的泥腿子,如今各个锦衣束带,就连文老汉和罗氏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他从前只能羡慕的那些城里富贵人家才能穿的。

  唯一还和以前一样的,就是文家这会这里蹲一个,那里站一个坐一个,都在端着碗呼啦啦的吃早饭。

  见他来了,罗氏让李氏去厨房给村长拿点吃的,一边道:“村长还没吃早饭吧,就在这吃点吧。”

  “嗳,好,好。”村长愣了一下回答,文农给他递了个板凳,就这么在院子里坐了下来,李氏很快出来,端了一碗鸡汤面,上面还放了个荷包蛋。

  村长接过道了谢,闻着碗里飘出来的香味,别的先不管了,先吃饱再说,最后连汤都喝完了。

  “叔,婶儿,我是来问问,今天圣旨来,你们在哪接啊?”村长其实是想说,村里的祠堂那边都收拾干净了,所有的东西都擦得蹭亮,想让文家上那去接旨,但是吧,这话他又不好意思开口,文家在古桐村本来就没几户。

  虽然村里的祠堂里供着的各家各户的祖宗都有,但是这毕竟是人家自己家的荣誉,他也不好意思开这口。

  谁知,罗氏给文老汉使了个眼色,文老汉直接道:“待会让人把新的桌案搬到祠堂去,上祠堂吧。”

  村长一下就激动了:“好,好,我这就让人来搬。”

  “不用。”文老汉拦住他,喊了一声:“鲁伯,你带着鲁河和鲁江把东西搬过去,老大他们衣服都换好了,被一会蹭坏了哪里让使团的人看笑话。”

  “是,老太爷。”鲁伯应声带着两个儿子就开始搬东西,村长嘿嘿的笑着还想去帮忙,被鲁伯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