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一家,反派弟弟忙开荒 第210章

作者:青杞 标签: 穿越重生

  文修易叮嘱他弄好之后就赶紧回家,自己则带着穆离又马不停蹄的往果林去。

  老赵也发现了不对劲,刚想到主家这边找人帮忙,就看见村长领着一大群人,举着火把扛着稻草就来了。

  他赶紧招呼大家上山,挨颗果树给用稻草包上树干。

  原本天黑就该渐渐陷入黑暗和静谧的村庄,今天却格外的敞亮,几乎家家户户都亮着灯,后面的荒山如今的果山上更是四处透着亮光的火把,鸭棚那边也都是帮忙的人。

  雪越下越大,到了后半夜,山上的火把才陆陆续续往下来,罗氏他们一宿没睡,看到火把逐渐近了,罗氏赶紧让石嬷嬷她们把大门打开,让文修易和村长跟村里帮忙的人进来。

  前院的倒座早就收拾出来了,里面烧了炉子,将屋子里烘的暖暖的,罗氏把人安排进去,才赶紧让石嬷嬷她们将熬好的姜汤和准备好的吃的端过去。

  没道理人家帮了他们这么大的忙,一顿吃的也舍不得给。

  来帮忙的二十多个人,一人一碗热乎乎的姜汤下去,没想到喝完了姜汤,罗氏又让人给他们每人端来了一大碗煮好的汤面,那面上放着的肉切的厚厚的,一看就很好吃。

  “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不够吃的厨房还有。”罗氏站在门口叮嘱了一句就回去继续煮面了。

  另外一间屋里,是李氏跟蔡氏还有鸭棚干活的铁牛娘她们,也是一人一碗姜汤,一大碗肉汤面。

  吃饱喝足了,才让他们赶紧回家,好好休息。

  雪还在下,哪怕是半夜也已经是一片白光了,罗氏深深的叹了口气,她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哪一年的冬天像今天这么冷过,大雪倒是下过几回,但是都没这么冷。

  文瑶趁着这个空挡偷偷跑去了藏着温度计的地方,一看,果然,气温已经到零下二十度了。

  这要是没有任何防寒措施的话,真的是会冻死人的。

  也多亏他们提前回来了,该安排的事都安排好了,想到这文瑶才一阵后怕。

  如果今天不是十五,他们没去看灯会,按照他们平时的作息,在下雪之前她奶就会催着他们回去睡觉了,到时候夜里温度骤降,她都不敢想。

第385章 变故

  因为有所准备,所以这一夜虽然冷,但好在都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睡醒之后,从被窝里出来都能感觉到空气里的寒冷,文瑶里三层外三层的裹了一身,才敢走出房门。

  悄悄去藏了温度计的地方一看,还是零下十几度,好在的是雪停了。

  外面的路上铺满了雪,谁也不知道雪什么时候停的,走出去,没人踩过的地方已经没过了脚脖子到小腿了,哈出来的气也是瞬间就变成了白雾。

  村长一早就起来来了文家。

  “村长,吃早饭了吗?”文瑶看见村长便招呼了一声,一边让厨房里的石嬷嬷给村长也下一碗面条。

  村长诶了一声,也不客气,问道:“你爷呢?”

  文瑶指了指客厅,村长急忙走了过去。

  大厅里,文家其他人正在吃早饭,见村长来了赶紧打招呼,村长闻着这香喷喷的面条香味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不过一想到自己一会也有就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叔,修易,这天突然这么冷,我这心里慌啊。”村长道。

  文老汉这会已经彻底的清醒了,也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闻言也蹙了蹙眉:“这天气来的莫名其妙,以前也没碰到过,不过还好各家各户都有准备,让大伙注意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村长无奈的叹了口气,正好厨房那边石嬷嬷给村长的面条也煮好了,端了进来,村长客气了两句就吃了起来。

  “爷,奶,爹,我去了。”文俊吃完,拿起旁边放着的斗篷披上准备出门。

  “等会,我跟你一起。”文修易见状胡乱的吃完,喝了两口汤也跟着起身。

  村长也不吃了,问道:“你们这干啥去?”

  一旁罗氏解释道:“这么冷的天怕村里人冻出问题,我们让小俊去医馆拿点药回来备着。”

  村长那个感动啊,差点就哭了,哽咽道:“叔,婶儿,村里有你们我这心就安了。”

  罗氏嫌弃的看了他一眼:“赶紧吃,一会凉了,吃完了再说。”

  村长这才呼啦呼啦的把一碗面吃完,就连汤都喝光了,见他吃完了,罗氏才问道:“你咋来了?”

  “哦,我就是来问问,这天突然这样,那厂房还盖不盖了。”村长道。

  文老汉看了看外面,冷是冷了点,没下雪没下雨的,多穿点倒也不影响,这盖房子的进度可不能耽误了。

  “盖吧,你张罗一下让大伙该干活干活,这厂房早一天盖起来大家也能早一天开工。”

  “诶,好勒,那我现在去通知大伙儿。”村长擦了擦嘴,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就起身离开了。

  另外一边,文修易和文俊架着马车进了城,城里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路上的人都少了不少,就连摆摊的人都没几个了,就算是走在路上的人都冻的直打哆嗦。

  文修易让穆离把文俊先送到医馆,自己去了衙门。

  衙门里的众人也冻的直哆嗦,见到他来还不忘了打招呼。

  文修易让他们进屋待着,自己去找了陈县令。

  陈县令醉一夜起来没想到就变天了,冷的他把文家送他的两件羽绒衣都给穿在了身上,也就导致他再穿上官服就显得整个人很臃肿。

  文修易打量了他一番,嘴里啧啧啧了几声:“一天不见,你长胖了不少。”

  陈县令从桌子后面跳了起来:“关门关门关门,赶紧关门,你不冷吗?”

  “还行。”文修易的衣服里一件保暖的羽绒服,文瑶还给他加了一件防风的冲锋衣,倒也还好。

  陈县令掀开袖子:“看,你们送来的两件我都穿上了,这个鬼天气,也不知道抽什么风。”

  文修易也觉得奇怪,但是问了文瑶,文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书里没有这么一段剧情,毕竟这是大头离开了古桐村之后的事,看来只能兵来将挡寒潮来袭做抵抗了。

  “派人去下面村子看情况了没?这突然降温肯定好些地方没做准备,怕……”

  文修易欲言又止,陈县令却听出了他的意思,点点头:“早上起来发现不对就派人出去了,希望没什么大问题吧,只是老文,这突然降温对咱们种新粮不会有什么影响吧?”

  文修易之前还能说问题不大,但是现在这情况,他也有点不知道了,这书里的世界,有点不按常理出牌啊。

  两人一直在衙门等到出去查看情况的人回来,才知道这突然降温,确实有几个村子里有人没扛过去。

  好在人数并不多,不然陈县令就要开始头疼了。

  接下来几天,又稀稀拉拉的下了几场雪,温度也不见往回升,好在应对得当,倒也没有再死过人。

  就这么持续了半个月,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今年这天气要坏事的时候,终于开始渐渐的没有那么冷了。

  文瑶每天都在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全都记录下来,看到小本本上的温度确实开始升温了才终于放下了心。

  又观察了几天确定温度不会再降,会越来越暖和的时候,文修易和陈县令这才动起来,开始着手准备春耕的安排。

  可就在这个时候,北边却突然传来了消息。

  看到从那边送来的公文,气的陈县令找来文修易,在衙门的书房里就开口不管不顾的破口大骂。

  “这些王八蛋,这是诚心见不得我好啊?这些从西北过来的难民早在三个月前就往这边来了,他们竟然一路上压着消息,半点不透露到我们这,人现在都快到跟前了,这不是诚心坑我们吗?”

  文修易也无语了,这些官员,什么叫他们自己也自顾不暇,云雾镇作为陛下亲旨的新粮培育地,想来是有足够的粮食安顿这些难民的。

  西北大旱又接寒冬,西北的百姓没办法只能往南边迁徙,而云雾镇位处安南国的中间,是往南去的必经之地,从西北过来,沿途要经过好几个州县,而都三个月了,竟没有一个州县的官员提前给他们送信。

  如今人已经到了隔壁的汾泸县,汾泸县的县令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自己实在应对不了了才赶紧给陈县令写了信,让他想想办法。

第386章 你认识他女婿

  当初皇帝下旨封官,让文修易和陈县令在云雾镇培育新粮,这件事在满朝文武中并不是什么秘密,而且旨意一旦下达,全国各地的州县都会收到消息。

  毕竟他们也要提前做好推广新粮的准备,只是谁也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在这件事情上给他们使绊子。

  从汾泸县县令的信里看到,往这边来的难民竟有万数,就算汾泸县那边再留下一部分,也有几千人要往这边来。

  而且汾泸县县令给陈县令的信里还提了一句,这些难民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了消息,云雾镇有高产的新粮,到了云雾镇就能饿不死了,现在大多数的难民都是奔着云雾镇来了。

  安南国皇帝宅心仁厚,对百姓厚待,对这种因为家乡受灾而迁徙的难民更是厚待。

  若是有想迁徙到其他地方生活的普通百姓,只要有原居住地开的路引,盖了章,便能一路迁徙,到了目的地,若是想留下生活,只需要去衙门交了手续费,换了户籍就能留下来。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安顿难民是一项极其麻烦的事情,但是又不得不接收的情况下,当地的官员一般都会想尽办法的优胜劣汰,就是留下一部分人,让剩下人继续往其他地方去。

  而这些留下的人,必然是被他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大多数都是有点家底,能用银子打点的,而且每个州县能接收的人数也有限,这就导致了有些人就算有钱打点也不一定能留下,最终都会被迫前往下一个地方。

  然后无限循环,一层层的消化,最终分散这些难民,又起到了安置的作用,也避免了难民过多一座城无法全部接收导致暴乱的事情发生。

  皇帝要的是国泰民安,要的是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只要能把人安顿好,解决麻烦,至于过程是如何的,说到底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的关心。

  可是现在,他们明显就被针对了。

  数以万计的灾民现在全部奔着云雾镇来了,不说陈县令有没有那么多的地方安顿这些人,就是这些人来了,他们能坐视不理吗?能看着他们活生生饿死不成?

  陈县令以前不觉得自己是个好官,尚且也做不到草菅人命,更何况现在他已经被文修易给洗脑了,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去造福百姓。

  所以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陈县令才气成这个样子。

  文修易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汾泸县的县令为人还不错,跑了几次云雾镇,和陈县令跟文修易也见过几次了,两人都还商量着今年开春开始种新粮的时候也分他一些。

  看着暴跳如雷的陈县令,文修易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将文书放回桌上,把陈县令摁在了椅子上,给他倒了杯水。

  “你先冷静一下。”

  文修易的声音就像有魔力一般,让陈县令暴躁的心情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一杯温茶灌下肚,陈县令的气也顺了不少。

  “这些王八蛋,不行,我一定要写折子参他们。”陈县令气鼓鼓的说道。

  文修易看了他一眼,开口:“你写折子有什么用,你没看老杜信上说的,这些灾民是一路被安顿过来剩下的,他们并没有抗旨不尊,不安顿灾民,只是……”

  只是跟这些灾民说了什么,给了他们怎样错误的引导,让他们全都奔着云雾镇来就不知道了。

  文修易拍了拍陈县令的肩膀,安抚道:“现在该想的是这些灾民来了该如何安置的问题。”

  陈县令摆了摆手,道:“能怎么安置,跟以前一样呗,等人到了,在城门口该发粮发粮,该救济救济,然后给他们的路引盖章,放他们过去,然后爱去哪去哪。

  只是以前也没碰到过这么多啊,这么多人,得救助多少粮?咱们还有钱买粮吗?就衙门粮仓里剩的那些,怕是全搬出来都不够,要是都搬出来了我今年拿什么给衙门里这些人发俸禄。”

  “啊?这样吗?”文修易不太了解这其中的安排和流程,陈县令这才想起来他才第一年当官,便简单的跟文修易解释了一番。

  “反正这么多年了都是这么干的,只是都多少年了也没碰到过这么多灾民迁徙的,衙门里倒是有卷宗,上一次这么多人迁徙还是战乱的时候……”

  陈县令说道这里便顿了顿,胡乱的含含糊糊过去了,毕竟一个朝代的更迭,最后倒霉的不还是这些平头老百姓。

  好在他们现在的陛下,是个仁厚的明君。

  文修易叹了口气:“实在不行,咱们那些囤粮先拿出来应应急吧,总不能见死不救。”

  陈县令张了张嘴,想说那是他们的命根子,那是他们的锦绣前程,但是一想,为什么培育新粮,不就是为了让百姓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