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末日来的 第90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女配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可百分之九十的被帮扶对象是感激的, 对她也是交口称赞, 哪怕后来她去了别地他们还是会给她发消息说一下工作和生活情况,感谢她的用心帮助。

  她想在村里有话语权, 那就得有权和名声, 现在权就是唐炳德,名声就是女人们的嘴。

  这山杏一分, 唐圆立刻就成了孩子们口中的圆圆姐,就连以前被她骂过的小孩子也都屁颠屁颠地奉承“圆圆姐你又美又大方肯定嫁个好儿郎”。

  刘赖子他娘知道以后少不得要嚼舌头, 说她凭啥不干活儿能进山找山杏,这是假大方。

  这话都不用大人怼, 小孩子们当场就怼回去,“圆圆姐放着工分不赚去给我们弄山杏吃, 不是大方是啥?山里我们整天转悠也没找到山杏,咋就圆圆姐找到了?这说明她有福气,她肯定有鱼仙人指引!你是嫉妒,吃不到山杏说山杏酸,嘿嘿,可甜呢,蜜甜!”

  反正谁再私下里骂唐圆“疯丫头”啥的,孩子们都不依,圆圆姐明明甜甜的,哪里疯了?

  唐圆一高兴,就说回头还给他们找李子桃子吃,他们就更开心啦。

  当然,唐圆这几天除了摘山杏也没闲着,她得指点大队整育秧田啊。

  麦收进入尾声,唐炳德就开始抽调壮劳力出来耕地。

  除了麦茬地需要耕地种玉米、豆子以及秧地瓜外,最重要的是整三四亩育秧田出来。

  水稻可以直接旱播,但是那样出苗率不齐,大部分都先育苗再大田插秧。

  唐炳德自然没有整水田的经验,他把这活儿交给了唐爹,让他带着唐爱国和唐爱党五个青年忙活。

  唐圆和封辰自然就是技术顾问和辅助力量。

  唐炳德早就算好了,“鱼仙人”说能种水稻,这说明鱼仙人懂怎么整地、浸种、育秧、插秧那一套流程。

  他自己不懂,但是骨子里敢于冒险,就把这活儿交给“鱼仙人”来指挥。

  果然在唐圆的指导下,唐爹带人做得很好。

  那三亩多育秧田犁得平整顺滑,没有一点土坷垃,仿佛筛过一样细腻。

  按照唐圆说法,这是要湿润育秧,即半干旱育秧,跟目前南方传统的水育秧有很大区别。

  半干旱育秧要浸种催芽,然后旱播,等种子生根发芽再小水流漫灌育秧田。

  这样就不会像传统水育秧那样由于根系缺少空气过于细弱,能让秧苗长得更加茁壮。

  等他们把育秧田整好,季宏岳也带着三麻袋稻种抵达唐家村。

  这一次他特别威风,不但坐着卡车来的,同行还有两名配枪公安。

  一路上安全得不得了。

  唐家村比较偏僻,又因为近山,且村前也没有国道,日常看不到卡车经过。

  想看卡车得翻过两个山头往公社至县城的国道去才能看到。

  孩子们自然没那个机会,毕竟很多大人这辈子也没去过公社,有些人甚至没有离开过前进大队。

  卡车进村,孩子们嗷嗷追着跑,“大解放,大解放!”

  社员们都激动,咋回事啊,怎么破天荒来了辆大卡车?

  村里不下地的老人们也步履蹒跚地过去看热闹。

  很快卡车停在大队部门前,高高的车门被推开,他们就看到英俊帅气的季干部从上面跳下来。

  呦呵,才几天不见季干部换了个人似的,瞧威风的。

  还有俩穿着蓝白制服的公安保护呢。

  季宏岳下车就找唐炳德和唐圆封辰,又熟门熟路地请两位公安和司机进屋喝水歇息。

  麦收尾声,刘支书身体恢复些许正在办公室帮会计盘账,见季干部领着人进来忙起身招待。

  季宏岳跟刘支书握手,又惊讶又关心道:“刘支书,你这是怎么了?才几天不见怎么这般憔悴?”

  还瘦了一大圈。

  刘支书轻咳两声,“抱歉,前几天大雨着凉,病去如抽丝,这才好起来,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身体一见好就赶紧过来忙工作。”

  季宏岳顺势夸了几句,完全是上位者对下级关心赞许的那种态度,拿捏得十分到位。

  这几天在沈佳明身边没白待。

  很快唐炳德带着唐爹和唐爱国回来,唐圆和封辰也赶过来。

  见面自是一番寒暄。

  季宏岳略为自得道:“幸不辱命,稻种帮你们买到了。”

  唐炳德非常高兴,连连道谢,又要安排招待两位公安和司机的事儿。

  刘支书轻咳,“唐队长,这事儿交给我老头子办,我虽然病着不能下地,招待客人的活儿还是可以的。”

  他嘴上说的好听,可实际是每次上头来人他都要在场,唐炳德也习惯了。

  唐炳德本身就不擅长奉承人,他招待更好。

  唐炳德就跟几位致谢又致歉自己不能作陪,他得赶紧去看看播种育苗。

  两位公安和司机自然不计较这个。

  季宏岳也跟着唐圆他们去了。

  季宏岳亲自来检查他们的育秧田,原本寻思唐家村没种过水稻,肯定不知道怎么种,他得来手把手指导指导。

  他小时候可是在江南鱼米之乡待过几年的,对种水稻了若指掌。

  结果跟着过来一看,嚯,唐家村真有能人哈,育秧田整得板板正正。

  看来唐圆说她会种水稻是真的了,可她不是土生土长的唐家村人吗?估计都没见过水稻她是怎么会种的?

  那……果真是鱼仙人教的?

  唐炳德看起来也不像会的样子嘛。

  季宏岳觉得他不像鱼仙人。

  唐炳德看季宏岳说得头头是道的样子却觉得他很像鱼仙人。

  看过育秧田以后,唐圆就带着唐爹和封辰去浸种了。

  唐爱国和唐爱党俩也能跟着学习。

  水稻浸种会加入一定量的农药防虫,比如乐果、□□、敌敌畏等,如果有条件还会用防治霉菌药物浸泡,比如多菌灵,去年还研发出了井冈霉素来治疗水稻纹枯病。

  季宏岳表面是个毛头小子,内里却贴心得很,除了稻种他还让沈佳明帮忙弄了农药。

  至少当地没有井冈霉素,这是他特意随稻种弄来的,另外还有乐果、多菌灵也是他弄来的。

  唐家村以前只有剧毒的有机氯杀虫剂666和滴滴涕,主要用于棉花地病虫害,极少用于其他庄稼,毕竟过于剧毒不得不防。

  就这样每年给棉花打农药的时候都有社员中毒倒下,甚至喷完农药之后下雨,混合着农药的雨水流进田边沟渠里汇入河中,竟然能把河中的鱼给毒死!

  可见毒性之大。

  其实有机氯杀虫剂的发明并非为了农业,50年建国初美帝向华空投了很多携带细菌病毒的苍蝇、蜘蛛等,当时政府下令迅速展开灭菌战,紧急研发了有机氯杀虫剂。

  后来逐渐用于农业虫害,副作用就是毒性过大,之后又开始研发有机磷杀虫剂,也就是□□、敌敌畏、甲拌磷、久效磷、1605、乐果等等。

  有些21世纪20年代依然在使用中。

  浸种泡药的比例得掌握好,这是有固定剂量的,唐圆教给了唐爹。

  唐爹学东西很快,唐圆说几遍他就记住,上手尤其快。

  之前耕地的时候唐圆还教着他配比石灰和泥土撒入田中又杀了一遍虫。

  田里也施了发酵过的农家肥和腐殖土,底肥足够秧苗长大的。

  等秧苗出水十五天到二十天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拔秧苗进行大田插秧了。

  在这期间他们也要把大田整好。

  好在之前为了治虫唐爹带人翻过地,还杀过青。

  所谓杀青就是撸一些棉槐条紫云英等绿肥的嫩叶翻入地种,撒上石灰翻入田中,过段时间自然成肥还能杀死害虫。

  等大田插秧的时候底肥就足足的。

  因为他们是第一次种水稻,所以唐圆给他们制定了详细又略有点刻板的计划,尽量把水田修平整,不要有过于低洼处,然后一块块分隔开,培土修出单独的田埂,这样有利于管理水源,可以单块蓄水或者放水。

  十几天时间呢,足够他们犁地修水田的。

  大队的育秧田播种以后,该怎么做该注意什么唐圆都跟唐爹交代得很仔细,再有季宏岳盯着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唐圆就要和封辰去山里看看。

  山里也可以修几块水田出来呀。

  想到他们拥有几块不需要交公粮的田唐圆就暗爽。

  这年头公粮交得还是很多的,按照产量的25%交公粮,还要低价卖15%的余粮,亩产量还那么低,社员们能吃饱才怪呢。

  58年浮夸风为什么导致59、60、61年饿肚子?

  并非真的有自然灾害,即便有也不会全国各地同时闹灾,而是浮夸风太过。

  有些基层干部脑子发热,疯狂放卫星,吹嘘自己亩产一千斤,两千斤,甚至万斤。

  政府体恤百姓,想着亩产这么高,都不需要收25%,那就收个15%也有比从前更充足的粮食储备。

  亩产150斤,25%不到40斤,亩产一千斤,15%都有150斤。

  社员们哪里有那么多粮食交?

  那就只能把粮食都交上去。

  交上去吃什么?

  那不就得饿肚子?

  当初前进大队就是唐炳德顶住压力不肯搞浮夸风,宁愿被上级各种奚落批评,甚至骂他蠹虫,是不是把粮食产量藏起来,是不是对政府不满反攻倒算,是不是故意拖赶英超美的后腿儿,人家都能亩产两千斤,你就亩产200斤?你好意思?

  这事儿倒是刘支书保了他,毕竟刘支书也看得真切,粮食产多少就是多少。

  搞浮夸风的是县里不事生产的干部,但凡公社和大队干过农活儿下过地的干部都不敢说这话。

  可总有人吹捧县里的干部,浮夸风就搞起来了。

  但是袁爷爷杂交水稻一代代优化,加上更先进安全的农药和化肥的加持,现代社会水稻的确可以亩产一千到一千六百斤。

  当然唐圆不会说出来,免得吓着唐炳德以为她想搞浮夸风呢。

  毕竟现在的确不能,得有时间和技术的加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