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838章

作者:席祯 标签: 穿越重生

  徐茵:“……”

  这家伙是在试探她吧?

  “行!那都卖给我。”

  “所以,你要这么多枪械,真不是起义?”

  “说了不是。”

  “……”

  徐茵回了他一个无辜的眼神。

  她就是个希望祖国母亲早日结束苦难、奔赴黎明的热血青年,仅此而已。

第1176章 风月女配民国种田(28)

  赵世武的腿伤好了以后,五人前来辞行,徐茵给他们结算了这段时日的工资。

  大家推辞不肯收,徐老板能在明知枪伤的情况下还愿意给他们容身之所就已经是莫大的帮助了。

  徐茵笑着道:“这是你们自己的劳动所得,收下吧!”

  然后拿出一叠戳有“加急”两字的免费问诊券,交给为首的赵世武:“以后遇到急症,可拿这个券到徐氏药馆找我。”

  “啊!这个我知道。”赵天路低呼一声,“徐氏药馆的免费问诊券!黑市里卖好贵呢!据说涨到三十个大洋了都买不到!”

  赵世武和邓纯恩不知道这事,闻言有些束手无策,不晓得该不该接了。

  徐茵笑着塞到他们手里:“黑市就喜欢瞎抬价,买不到不是因为奇货可居,而是因为我没再往外发问诊券了,真想看病可以直接上药馆领号子,就是需要排队。给你们的这个是加急号,遇到紧急情况别拖延,多晚都可以来找我。”

  许是这句允诺,让赵世武把徐茵视为了同一阵营的战友。

  之后,陆续有人凭着加急问诊券,来药馆找徐大夫,有的是请她出诊、有的借问诊希望她帮忙传递消息。

  徐茵没有推辞,能帮尽量帮。

  赵天路三兄弟也成了药馆的常客,都还是青春发育期的半大孩子呢,前额叶还没完全发育好,一天一个理想,此前还想成为他们爹那样的义士,见过徐茵利落取子弹的一幕,都想成为行医济世的大夫了。

  徐茵见他们仨聪明机灵,而她也的确缺几个信得过的跑腿伙计,干脆把他们仨以学徒工的名义招了进来,先跟着吴老辨认药材、背背汤头歌,她有空就带着他们仨见习。

  而徐氏药馆也不知不觉成了革命者心中一处能安心落脚的联络站。

  可药馆人来人往,多少有些不方便,徐茵干脆把隔壁生意不太好的酱菜铺盘了下来,开成了一个书肆,楼上还设了十几个可以坐下来喝茶看书的借阅包厢。

  本意是给那些革命者提供方便,结果因为她的书肆进到了很多普通书店没有的书,深得文人的喜爱,生意火得不得了。

  加上借阅包厢、下午茶的模式,让文人们耳目一新。经常一开张,楼上的包厢就被哪个书社包圆了,大家齐聚一堂,以书会友。

  这么一来,徐茵都搞不灵清哪些人是真正热爱读书、单纯来享受读书氛围的文人,哪些是以书会友谈理想的革命者……

  算了,随便吧,她就是一个出钱投资经营书肆的老板,苟住自己不被炮灰的同时,让后世的纪念碑尽可能少几缕英烈亡魂、革命进程少点流血牺牲,也不枉她一人饰三角的奔波忙碌了。

  岁月匆匆去,倏然又惊秋。

  穿到这个任务世界整五年,徐茵化名下的产业已经铺开不少了——

  第一年的药馆、药厂,第二年的机械厂(地下兵工厂)、书肆,第三年盘下了街对面的三间商铺,挨个开起了影楼、戏楼、西服店,去年底又在火车站、码头开了两间连锁茶馆,生意蒸蒸日上。

  借着生意之便搜集到的信息量,庞杂得都快赶上情报局了。

  她不确定帮忙传递出去的消息究竟起没起作用、起了多大作用,反正这几年很少听到谁谁被捕、哪哪被清剿的坏消息,在她看来就是好事儿!

  除了药厂的盈利用于机械厂的投入,其他产业赚到的钱,基本都被她匿名捐了出去。

  收到捐款的穷苦百姓、革命者一直在暗中寻找这个好心人。

  可钱匣子里除了金条、银元,就只有一页花笺,上面两行簪花小楷书写的诗——“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署名处画着一朵象征光明与希望的太阳花。

  不知不觉,继宝石花以后,城里百姓又流行种起了太阳花。

  不过这次不光海城,其他城市也有人在种,渐渐的,象征光明与希望的太阳花,越种越风靡,甚至还衍生了许多因它而生的组织:太阳花社、太阳花会、太阳花互助团……

  当局一看,这势头不对啊!查!赶紧查!看这太阳花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人在谋划着什么,想对政府不利?

  可查来查去也查不到源头,因为种太阳花的民众实在太多了,一开始或许还跟徐茵的捐款有关,后面大家都跟风种,一问为啥种,“流行啊”、“好看啊”、“祈福啊”、“大家都在种啊”……

  当局也没辙,总不能把种花的人全都拉出去毙了吧。这不就跟捅了马蜂窝似的,一两只蜂随便就能灭,一窝蜂他妈谁受得了啊。

  有这时间、精力追查太阳花的源头,倒不如扩大一下自己的势力范围。

  没人管,老百姓种得更勤了,听说有药馆收购这个花,说是能入药,谁家屋前屋后除了菜不种点太阳花?更甚至还有人专门开垦荒地去种呢。

  药师庵的角角落落也被小尼姑们种满了太阳花,花籽还是下山做法事时跟村民们换的。

  这花比起宝石花容易打理多了,热不死、晒不死,相反越热越开花、越晒花更艳,加之还能入药,尼姑们种得很上心,不仅庵庙的角角落落,自己住的房舍窗台也用破碗、裂缝瓦罐挨挨挤挤种了好几盆。

  再看药厂、机械厂的园区里,凡是露出土壤的地方,都被热心肠的职工撒上了太阳花花籽,职工宿舍的窗台、栏杆、房檐下,也随处可见盆盆罐罐的太阳花。

  花开的时候,满厂区都萦绕着太阳花清新的芬芳。

  徐茵:“……”

  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要是当时心血来潮在署名处画的不是太阳花而是兰花,眼下岂不是全城百姓都跑山里挖野生兰花去了?

  毕竟兰花留种、采种困难多了,不像太阳花,花谢就有籽,一结一大堆,随便撒在土里就能活。

  是她的错!

  她抹了一把汗,让药馆加大对太阳花的收购,反正用不完可以收到系统仓库,赶明有时间了悄摸摸地萃取成精油,倒也不浪费。

  “先生!”

  徐茵一到药厂,就被吴安平激动地喊住了。

  徐茵以为他又有什么新药思路了,没想到是来献宝的。

  “先生您看我养的这盆太阳花,是不是全厂最好的?”

  “……”

  “对了先生,您上回说要成立个工会,还说以后厂里搞什么活动,都由工会组织,那咱们成立后的第一个活动,可以搞个太阳花评选吗?谁种的太阳花最好,就奖励谁。”

  徐茵头疼得真想踹他一脚:“你很闲吗?上回交给你的实验出结论了?还是新药有思路了?”

  吴安平抱着花羞愧地回实验室反省去了。

  徐茵身后传来一声轻笑。

  她回头一看,是沈西瑾,怀里同样抱着一盆花。

  “别误会,我不是来游说你办活动的,来找你谈点事,顺便给你送盆花。”

  “……”

  要不是看他笑容坦荡,都要怀疑他是不是看穿了自己女扮男装的身份?

第1177章 风月女配民国种田(29)

  沈西瑾给她带来了一个消息:

  “我的人发来密函,东三省最近戒备逐日森严,恐怕会有一场交战。不过对你来说,或许是个机会。”

  徐茵:“……”

  时机?

  什么时机?

  姐真没那个想法。

  但她想到后世举国哀悼的那个重要日子,难道这几年的努力白费?大环境仍然躲不过剧情?

  沈西瑾为她解惑:“那一片在政权更替前就有不少城池落在日方手里了,这几年许是见太阳花势头很猛,怕到嘴的肥肉丢了,遂蠢蠢欲动,想把整个东三省都吃到嘴里。但以他们的野心,恐怕不单想要东三省。”

  徐茵抽抽嘴角,自动忽略他那句“太阳花”,分析起当前局势。

  聊着聊着忽然想到:“日方控制的几个区域,也有兵工厂对不?”

  沈西瑾点了一下头:“目前还在奉阀手里,但真的打起来,能不能保住不好说。我让我的人给那些厂里的老师傅留了话,实在保不住了就来我这儿。”

  保不住!

  不仅兵工厂没保住,三省也一个没落全面沦陷。

  徐茵心里盘算开了,凭她一己之力,很难扭转整个局面,但她可以让日寇手里没武器,没了武器看小鬼子怎么逞能!

  思定之后,她找了个借口,说要出差一段时间。

  机械厂的钢铁、西药厂的制药原料一向都是由她亲自采购、把控的,所以她说要出一趟差,吴安平丝毫没起疑:

  “先生,幸好您是去南边,最近北方不太平,传闻可能会打起来。难怪最近咱们海城又涌进来很多来避难的,十个里八个北方来的。”

  “嗯。”徐茵没心思跟他唠嗑,叮嘱了他几句,就出发了。

  药师庵那边则是仿了一封邻城尼姑庵发来的邀请函,请她前去参加一场斗法大会。

  “主持,又是您一人独去?要不让清缘陪您一块儿去吧?”

  “不用。”徐茵收拾妥当,提了个简约的小包袱,朝众尼姑合掌念了句佛号,“我有自保能力,你们安心留在庵里,有定夺不了的事,不急的等我回来,着急就去城里徐氏药馆找丰掌柜。若军方的人不管不顾非要冲进来,我跟你们说过的躲藏地可记住了?庵里的一切都是身外物,保护好你们自己才是硬道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众女尼齐齐点头表示知道了。

  想想主持的身手,她们这么多人加起来还没她一个厉害,也就不再多说,发誓要好好练武,争取有一天有资格站在主持身边保护她。

  徐茵单枪匹马出城了。

  先以徐进步的身份乘火车南下,中途换了一身装束,施展轻功北上,每到一座城休整时,她都会换一身行头,有时是客商、有时是樵夫、有时是留洋归国的文人、有时候是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总之,换得她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背后真有人跟踪,怕是早就跟丢了。

  一顿闷头赶路,到了日寇占领了几座城的东三省,先观察了几天,确定了各个弹药库的准确地点,然后开启【隐匿】技能,收割起日军的武器装备。

  【隐匿】技能不是永久的,到目前还剩四次机会,每次时效半小时。

  徐茵算好路线和时间,先把日军设在东北的总弹药库收了,然后挨个收分据点的装备。

  两地之间的距离,近的轻功十分钟就能到达,启用一次【隐匿】技能,可以连收两个弹药库。但有一个距离比较远,只能单独浪费一次机会。但不管怎么说,四次机会,利用得当,也不是不能把日方的弹药库扫荡一空。

  得亏这时候信息扩散缓慢,通讯主要靠电台、电报,这些部门不会和弹药库挨着,等收到上级发来的电报,再挨个下发去通知,那边早就失窃了。